參考消息網8月13日報導澳門《新華澳報》8月11日刊發題為《請君入甕臺灣會否成為美國附庸?》一文,作者為富權。文章編譯如下:
美國衛生部長阿扎10日與蔡英文會面,各種訊息充滿矛盾,頗為凌亂。臺灣當局與美國籤署了所謂「醫衛合作備忘錄」。然而,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時,臺灣當局也曾與美國籤署一個「口罩換防護衣原料」的合作協議,當時臺灣民眾以及媒體幾乎都認知臺美雙方是「交換」防疫物資,而且還是以臺灣口罩換來美國的防護衣。臺當局衛生主管部門負責人陳時中因而覺得划算,還點出10萬片口罩相較30萬件防護衣的價格,其實相差甚遠。誰料一個月後,臺當局外事機構負責人吳釗燮才吐實說,那是「交易」不是「交換」。換言之,臺灣「捐」口罩給美國,但美國則是「賣」防護衣原料給臺灣。
想來,這次臺灣當局與美國籤署的所謂「醫衛合作備忘錄」,也將是美國對臺灣當局的「不平等協議」。美國充分利用蔡英文當局的心理,一方面在經濟及技術實務上向蔡英文當局予取予奪,另一方面在政治上對蔡英文當局實施「請君入甕」的策略,要將臺灣當局收歸為美國的「附庸」,亦即不稱為「州」的可以由美國直接控制的領地。
實際上,天下沒有白食的午餐。就在臺美籤署所謂「醫衛合作備忘錄」的同時,令蔡英文當局始料不及,並有「被打臉」之感的是,一向對北京強硬的鷹派大將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以臺當局存在貿易保護主義,如限制美國豬肉、牛肉產品進口等為由,否決了與臺當局洽談籤署所謂自由貿易協定(FTA)的提案。而籤署這項FTA被視為「臺灣駐美代表」,亦即蔡英文的閨蜜蕭美琴赴美就職後第一項具有指標性意義的任務,卻「首戰失利」,折損羽毛。
臺美洽籤所謂FTA一直被蔡英文當局和美國政界視為可以打擊北京「痛點」,但為何會「陣前翻車」?有各種傳說,其中一種是美國不願為此惹怒中國大陸。但現在川普正在尋找一切可能的方式來挑釁中國,並要拿臺當局當棋子來刺激中國大陸,以圖拉抬自己岌岌可危的選情,沒有理由會顧忌「中美關係緊張」。因此,如是從單純業務觀點出發,作為美國貿易代表的萊特希澤只是為了捍衛美國的貿易利益。但不排除也是要與阿扎在臺灣見證籤署所謂「醫衛合作備忘錄」大唱「雙簧戲」,充分利用蔡英文當局擺脫「國際孤立」的心理,以「先擒後縱」的方式,「請君入甕」地引誘臺灣當局成為美國的「附庸」。
如果蔡英文當局急於與美國籤署所謂FTA,打開大門開放美國豬肉、牛肉產品進口臺灣地區,可能將會被自己當年針對國民黨政權的手段反噬。實際上,1988年,當時國民黨政權的行政機構「臺美貿易小組」開會通過,要重新開放美國火雞肉進口,引起雞農激憤。
如今民進黨當家,開放美豬、美雞進口臺灣市場,島內豬農、雞農必受損失,而這些人是民進黨的基本票源,必會傷及民進黨的選情。那就走著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