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媒:澳大利亞對原住民的歧視堪比美國「弗洛伊德事件」

2020-12-17 環球網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

△《澳大利亞人報》報導截圖

當地時間6月2日,對於美國警察暴力執法引發的大規模民眾抗議,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和《澳大利亞人報》等多家媒體評論認為,澳大利亞不應該「隔岸觀火」,而需「引以為戒」,澳大利亞司法體系對於原住民的種族主義歧視,比美國更加嚴重。

△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的報導截圖

澳大利亞原住民泛指在澳大利亞大陸、塔斯馬尼亞、離岸島嶼和託雷斯海峽群島,世代居住並擁有土地的土著居民,他們本是澳大利亞原來的主人,但卻一直沒有享受到應有的人權待遇,並經常淪為暴力執法的犧牲品。 澳媒指出:類似非洲裔美國人喬治·弗洛伊德被暴力執法致死的種族主義事件,其實在澳大利亞屢見不鮮,很多原住民慘遭種族主義行徑蹂躪,如果聽之任之,必將引發嚴重社會事件。

近30年,澳大利亞警察對於原住民的暴力執法事件,一直沒有得到妥善解決:2015年,年僅26歲的原住民戴維·丹蓋在雪梨的監獄中,因遭虐待而窒息死亡。當時,他的家庭雖有抗議,但沒有獲得媒體任何關注,涉事警員要逃脫被指控,事件不了了之;2019年在北領地小鎮愛麗斯泉,一名19歲原住民男子庫瑪亞尼·沃克,慘遭白人警察槍殺,幾百名原住民在市中心憤怒抗議。涉事警察最後被判謀殺,但刑期一直懸而未決。涉及原住民的多起案件,都是在時隔多年之後,聯邦法庭才遲遲下來判決,對暴力執法警察的判決總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

其實,早在1987年,當時聯邦獨立調查委員會在調查一起原住民被囚禁致死事件後,就頒發了維護少數族裔人權的系列措施,但迄今一條也沒有得到落實,從那時起至今,澳大利亞又發生了上百起原住民在囚禁中意外死亡的「事故」。

△澳大利亞原住民抗議不公正待遇(資料圖)

為何原住民無法像美國非洲裔民眾一樣積極維權?對此,澳廣分析認為,美國民眾抗議之所以引發世界關注,除了美國的特殊影響力,也與美國非洲裔美國人不平則鳴,社交媒體的廣泛傳播以及政商、演藝界黑人領袖們積極推動有關,目前,美國有4300萬非洲裔居民,佔據美國總人口的14%,影響力巨大,此外黑人的維權歌曲和影視作品也時常引發世界範圍關注。而澳大利亞原住民僅有80萬人,佔全國總人數3%,執法部門欺凌原住民的事件,也大多發生在遙遠鄉村裡,這是沒有引發關注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是, 值得深思的是,非洲裔美國人在押總人數,佔美國囚徒總人數的30%,而只佔總人口3%的澳大利亞原住民,他們的在押人數,竟然也佔到囚徒總數的30%,而在澳未成年人的囚禁人員中,竟然有一半是原住民。因此,澳廣表示,澳大利亞應該慶幸的是:原住民人數少,且居住在偏遠地區,否則他們意識到自己如此不公正對待,必將掀起滔天巨浪!澳大利亞司法專家米克·巴蓋裡奇更是直言不諱:美國已經在燃燒,而澳大利亞卻總在掩蓋!(總臺記者 李大勇)

相關焦點

  • 大屠殺、種族隔離、歧視,澳大利亞原住民的悲慘境遇
    這種「白澳」的理想在20世紀初澳大利亞由殖民地向聯邦國家轉變中,成為澳大利亞的建國理想。種族純潔作為「白澳」的根本內涵,主張澳大利亞是白種人的澳大利亞,必須「成為歐洲以外唯一的純粹白種人的國家」,「絕不容許其他種族摻雜其中」。
  • 澳大利亞面積堪比中國,為什麼沒有原住民?
    澳大利亞的面積非常大,達到了769萬平方公裡,排世界第六,只比中國小一點。  中國的原住民是中國人。  美國的原住民是印第安人。  那澳大利亞的原住民是什麼人?什麼民族的?叫什麼?  99%的人,都不知道。
  • 從弗洛伊德事件看美國種族歧視問題
    一直以來,美國都熱衷以維護所謂人權為名,粗暴幹涉別國內政事務,但其自身長期以來存在的種族歧視問題仍未得到解決,成為美國社會一顆「定時炸彈」。近日,喬治·弗洛伊德事件終於引發了這顆炸彈,形成全美乃至全球範圍內反對警察暴力執法和種族歧視的大規模示威抗議,引發全球輿論關於美國社會種族主義問題的廣泛討論與反思。
  • 美國「弗洛伊德事件」持續發酵:探種族歧視與美式人權
    美國"弗洛伊德事件"持續發酵:探種族歧視與美式人權近日,一名46歲的非裔美國弗洛伊德人被白人警察暴力執法致死事件引發網上熱議。據海外網早前報導,5月25日,弗洛伊德遭遇暴力執法,被警察跪壓七八分鐘後死亡。他生前哀求「我沒法呼吸」,卻被無視。
  • 插嘴美國國會騷亂,澳高官捅了馬蜂窩,犯了西方「政治正確」大忌
    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1月12日報導,國會爆發騷亂的消息火速傳遍世界,美國徹底淪為了笑話。12日,澳大利亞副總理麥考馬克在評論這一事件時,說漏了自己的心裡話,犯下了西方"政治正確"的大忌,麥考馬克的言論被痛批。
  • 在弗洛伊德事件外,美國黑人還承受著什麼樣的歧視?
    此前爆發的弗洛伊德事件,無情撕開了美國無視人權、虛偽、暴力的真面目。讓我們回顧一下事件當時:一名警察用腿將一名黑人進行鎖喉,無視其「我不能呼吸了」、」別殺我「、」媽媽「的哀嚎,持續對其進行暴力執法,最後造成死亡。
  • 黑人命貴,種族歧視,美國弗洛伊德事件引發大遊行卻暴露社會割裂
    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暴力執法而死的事件爆發後,全美迅速引發了遊行示威浪潮;而正值新冠肺炎肆虐北美大陸的關鍵時期,遊行示威無疑讓美國抗疫雪上加霜。其實以白人警察或者弗洛伊德黑人的角度看待問題,雙方並沒有太大的過錯。
  • 從弗洛伊德事件看「美國式偉大」
    從弗洛伊德事件看「美國式偉大」美國非裔男子弗洛伊德的外甥女布魯克·威廉士,9日在弗洛伊德的葬禮上哽咽說道。「有人說『美國再次偉大』,可美國什麼時候偉大過?」「美國是時候做出改變了,即使是從抗議開始。不僅如此,在葬禮上,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前副總統拜登也通過視頻致辭,猛烈地批評了美國社會的種族歧視問題。他表示,「現在是實現種族公平的時候,我們不能對深深刺痛我們靈魂的種族主義再度轉過臉去。」確實,美國人一直認為自己很偉大,川普上臺後,更是叫囂,要讓美國更偉大。但是,正如弗洛伊德家屬所質問的,美國偉大過嗎?
  • 美國警察跪殺黑人,為何導致澳大利亞騷亂?專家:跟歧視土著有關
    近段時間,美國弗洛伊德案件引發全球關注,連澳大利亞都一周內爆發兩次抗議。據報導:在澳大利亞雪梨市政廳門前,數千名民眾自發聚集在一起,為非裔男子弗洛伊德之死表示抗議。不光是走在街頭的抗議者不滿,在6月8日當天,雪梨一所監獄中,一名在押人員也對弗洛伊德事件和種族歧視問題表示不滿。那美國發生的事件。澳大利亞人民為何有如此激烈的情緒?有專業人士分析:「種族歧視」在澳大利亞人民看來就像是奪命的毒藥,而澳大利亞被灌下毒藥的是「土著人」。在40000多年前,土著居民定居在澳大利亞大陸。
  • 美國弗洛伊德事件的境外輿論觀察
    弗洛伊德之死引發了美國抗議活動的「蝴蝶效應」,先是從明尼蘇達州開始爆發抗議,反對種族歧視和警察濫用暴力,隨後抗議活動迅速席捲全美50個州的650多個城鎮,成為美國歷史上範圍最廣的一次抗議。本文通過梳理弗洛伊德死亡事件不同階段的發展路徑、官方態度以及輿論反應,為讀者呈現這場境外重大事件的輿論脈絡。
  • 華人在澳遭遇種族歧視和暴力,中國做出一個重要決定,國人注意
    據報導,澳多個地區近期多發針對華人的種族歧視案件,其數量遠遠超過往年。據《澳大利亞人報》近日報導,新南威爾斯州等地區甚至展開行動來遏制仇外情緒,但其效果難言樂觀。澳大利亞副總理麥可·麥考馬克6日表示,澳境內「從未爆發一波針對中國人的暴力事件」,中方的聲明是基於「錯誤信息」,「中國人民知道澳大利亞是一個值得來訪的偉大國家」。澳大利亞貿易、旅遊和投資部長西蒙·伯明罕6日發表聲明稱「我們拒絕中國的主張」,澳大利亞種族歧視行為增加的說法沒有事實根據。
  • 弗洛伊德事件背後,美國養老院也逃不過族裔歧視
    弗洛伊德臨死前的那句「Please, I can't breathe.」是他的求饒,也是如今非裔美國人的真實寫照。弗洛伊德事件觸發了兩大社會矛盾,除了警察暴力執法外,更主要的是美國的沉痾頑疾——族裔歧視。對於美國,新冠病毒僅僅是一次偶然事件,而種族問題卻有200年之久,並且涉及各行各業,生活的方方面面。值得引起廣泛關注的是,在美國,這樣的族裔歧視無處不在,即使養老院,也未能倖免。1.
  • 歧視是如何產生的?弗洛伊德事件的思考
    近期在美國發生了一場悲劇——美國黑人弗洛伊德之死。相信大家對於事情的起因。以及它所造成的影響都已經有所了解,這裡就不做過多的敘述。今天我們來看一下這件事情的核心問題是什麼?如果是單純的歧視,那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歧視他人的行為。不過表現在不同的領域裡所表現出的影響程度就各不相同。比如種族歧視、性別歧視、地域歧視、品味歧視、地位歧視等,而引發這次事件的就是「種族歧視」。美國的種族歧視是多方面的,從歷史層面、社會層面、宗教層面都能找出相關的原因。
  •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調查顯示:民眾對原住民的種族歧視「根深蒂固」
    當地時間6月9日,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研究團隊公布了一項令人吃驚的測試結果:通過對11000多名受訪者長達10年的數據分析,結果顯示75%的受訪者對澳大利亞原住民,存在著潛意識裡的歧視行為。這項測試由哈佛、耶魯和雪梨大學聯合發起:把一些包含著白人和原住民形象的歷史圖片發給受訪者,讓他在看到圖片時,不假思索地用「喜悅」等積極詞彙或者「受傷」等負面詞彙,來描述自己的情緒。結果,75%的受訪者在看到原住民圖片時,下意識給出負面詞彙,而且這種內在偏見和消極情緒,甚至受訪者本人都沒有察覺。
  • 從歧視華人到認同中國,澳總理一句話,讓澳洲人180度大轉變
    澳方境內的排華現象一直都非常嚴重,特別是在疫情爆發之後,美國將新冠的鍋甩到了中國身上,誤導了一大批國外民眾,澳大利亞媒體報導的也都是我國的負面消息。但如今澳大利亞總理的一句話卻讓澳洲人的態度180度大轉變,從最開始的歧視華人到如今的認同中國,那麼這句話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魔力呢?
  • 美國弗洛伊德事件引發全球關注
    6月6日,數百名示威者聚集在捷克首都布拉格的老城廣場,模仿美國非洲裔男子弗洛伊德受害時的樣子,抗議在美國發生的針對非洲裔群體的種族歧視行為。  6月7日,義大利民眾手舉「我不能呼吸」標語牌在義大利米蘭中央火車站前廣場上參加示威活動,抗議在美國發生的針對非洲裔群體的種族歧視行為。
  • 美國暴亂升級,弗洛伊德事件,示威主體廣泛
    編輯:淺陌 審核:樂一 「弗洛伊德」事件一經發生,便引發了美國社會激烈的反響,抗議示威愈演愈烈,美國社會變得動蕩不安。這引發了人們對種族歧視問題的深深思考,所謂種族歧視問題就本質上而言是人類之間的不平等。
  • 弗洛伊德事件猶如導火索 揭開美國社會多重頑疾
    央視網消息:分析人士指出,弗洛伊德事件猶如導火索,點燃了美國民眾壓抑已久的不滿和憤怒,揭開了美國社會多重頑疾。在美國,種族歧視一直深深植根於歷史與現實之中,少數族裔在各領域遭受全方位的歧視。此間公布的一份最新民調顯示,61%的受訪者認為種族歧視是弗洛伊德之死所反映的突出問題。弗洛伊德事件暴露出美國執法過度和濫用暴力的嚴重問題。據《華盛頓郵報》統計,自2015年至今,已有超過5000名平民喪生警察槍下,僅去年就有1011人在警察執法過程中被打死。
  • 美國的歧視鏈:白人歧視黑人,黑人歧視亞裔
    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沒有從歷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訓 2020年5月25日,美國明尼阿波利斯市白人警察暴力執法使得一名非裔男子弗洛伊德死亡引起了全美各地的抗議,很快弗洛伊德事件引發的騷亂就席捲全美,從抗議者的口號如「無正義就無和平」,「非裔的生命也重要
  • 澳媒:澳洲華人、穆斯林及土著成主要歧視對象,媒體需承擔責任!
    澳媒:  種族歧視與主流媒體脫不了干係    圖源:ABC news  近日,澳媒的一篇文章表示,澳大利亞的種族歧視,與媒體的引導脫不了干係。  最近的一項「媒體快照」研究分析了澳大利亞主流報紙和電視節目中與種族有關的輿論,發現超過一半涉及種族的負面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