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美國弗洛伊德案件引發全球關注,連澳大利亞都一周內爆發兩次抗議。
據報導:在澳大利亞雪梨市政廳門前,數千名民眾自發聚集在一起,為非裔男子弗洛伊德之死表示抗議。這是雪梨市在一周內爆發的第二次抗議,這一次的抗議遊行比上一次的規模還要大,持續的時間更長,人數更多。就連雪梨、阿德萊德、墨爾本等多個城市也爆發了大規模抗議活動。
不光是走在街頭的抗議者不滿,在6月8日當天,雪梨一所監獄中,一名在押人員也對弗洛伊德事件和種族歧視問題表示不滿。那美國發生的事件。澳大利亞人民為何有如此激烈的情緒?
有專業人士分析:「種族歧視」在澳大利亞人民看來就像是奪命的毒藥,而澳大利亞被灌下毒藥的是「土著人」。在40000多年前,土著居民定居在澳大利亞大陸。他們與世界其它地方完全隔絕。他們以打獵和採集野果為生。後來在18世紀時,歐洲人來到了這裡,他們強迫土著人離開這個地方。到了現在,很多土著人在白人社會裡非常孤立。但他們努力維持著種族的個性。
澳大利亞土著人是澳大利亞最早的居民,他們沒有固定的居住點,他們分散在整個澳大利亞。在歐洲人佔領澳大利亞之前,土著人一共有500多個部落。人數達到75萬之多。而到了現在,澳大利亞的土著人僅剩下約25萬人。
這些土著人多數住在城市裡,而且還飽受種族歧視。雖然已經響應政府的救助,已經開始維護他們的居民權益,但是種族歧視的問題依然健在。而且現在的澳大利亞的土著人依然有一部分人保留著以前的生活方式,許多小孩在學校也是先學他們部落的語言然後在學習英語。
正因如此,美國弗洛伊德之死事件,才會引發澳大利亞人民的憤怒。在雪梨的抗議者隊伍中,不光看到「黑人的命也是命」這樣的標語,還能看到「紅黃黑」三色旗。這幅旗幟是澳大利亞土著旗幟,抗議隊伍舉著土著旗幟,代表著此次抗議也是在為土著人抗議。
澳大利亞群眾的吶喊是憤怒的吶喊,也是自我救贖的吶喊。抗議者們認為該批判的不只是美國,還有歧視土著人的澳大利亞。據調查顯示:澳大利亞的土著人,近30年來,有432名土著人被囚禁,並因種族歧視被迫害致死。
由此看來,澳大利亞的土著人就如同美國的黑人一樣,社會地位低下,工作機會較少,收到的教育程度也相對比較低。受到種族歧視的影響,社會地位一直處於邊緣。所以,美國引發的黑人事件,會對澳大利亞的民眾觸動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