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人們的婚姻觀發生了變化,很多人並不著急結婚,也就造成了結婚大齡化,很多30多歲的少男少女,成為了「剩女剩男」。因經不住家裡人的軟磨硬泡,只能聽從安排相親,找對象。於是,各種相親網站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打開搜尋引擎搜索相親,你會發現有很多的相親網站,比較有名氣的幾個:百合網、世紀佳緣網、珍愛網等。電視上,也有很多大小規模的相親節目;各個地方,也有自己本土的相親欄目和網站。
在這些相親網站上,各種優質的暖男仙女數不勝數,試問,現實生活中應該都很難接觸到這樣的人吧?事實真的如此嗎?
有記者了解到,很多想在相親網上找到優質伴侶的人,大部分都沒有如願,有的甚至被坑了金錢感情和時間。
大多數潛伏在相親網裡的騙子,會把自己的個人簡歷做的無比出彩,等著魚兒上鉤,等到時機成熟,他(她)就會開始實行騙術,說自己公司遇到資金周轉困難、自己家裡出現變故急需用錢等等等等,哄騙對方將錢財轉給騙子,更可恨的,有的不但騙錢,還騙色。明明自己在現實生活中有對象老婆,卻還是可以在網絡中談對象,有時候還談好幾個。
因相親網被騙的人,數不勝數。
那麼,是什麼造成這種局面的呢?我覺得從兩個方面來看。
自身
不要想著從網絡上,就能擁有夢幻的伴侶,美滿的人生。那些優質的對象指不定身邊圍了多少人,哪有時間來網上一天等著跟一個毫不了解的陌生人聊天處對象。現實點吧,看看身邊的人,或許也會發現真愛。
相親平臺
正因為人們需求量太大,很多相親平臺便打起了歪腦子,註冊不同等級的會員,可以認識不同檔的優質對象,有的相親網最低檔的會員,都能收到上萬的會費。
然後相親平臺會錄入你的資料,怎麼錄呢?自然是你怎麼說,他怎麼錄……
是地,大部分相親網工作人員都會說,這些優質對象的資料都是通過審核的,殊不知,都是按你說的錄進去的。什麼優質,不過是看誰的腦子轉得快而已。
我們來看幾個相親被騙的例子。
一女子交了兩萬多的會費後,得到了與6位優質男相親的機會,殊不知,這幾位「優質男」並不優質,於是女子找到相親網負責人,要求退還會費,對方卻說女子有病,應該找他媽治病去。一女子在相親網認識一IT男,IT男每天對女士噓寒問暖,得到了女士的認可,覺得找到了真愛,IT男給她看了自己管理的網站是一個非法賭博網站,說利潤可觀,於是當對方希望她能借錢用於投資管理時,女子竟相信了,一星期之內先後轉帳累計90萬元,這其中還有女子給各個網貸、花唄、朋友借的錢。一星期後,女子再聯繫IT男,已經聯繫不上了,網址從此也無法訪問。此時,她才恍然大悟,可是,自己除了幾張照片和男子的微信電話,其他啥都沒有了解過。一男子交了一萬多的會費,認識一位「上市公司董事長女兒」,認識第二天,男子就表白了,對方要求表白需送戒指,男子便花了兩萬多買了一枚定製戒指,第三天,女孩說要帶男子見家長,要買禮物,於是男子又花了近5000給女方家長買了條項鍊。見了家長出來以後,女孩說明天是媽媽生日,讓男子包10000紅包給其媽媽。短短三天花費將近3萬,男子感覺自己被騙,但是婚戀網堅持說女子的資料是真實的。男子最終自己找到了證據,該婚戀網才發聲明道歉並賠償男子三倍違約金。
還有很多很多被騙的騙術,我們就不一一說了,但究其根本,始終跟這些婚戀網,婚戀APP的審核脫不了干係。
早在2017年9月,民政部等三部門就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做好青年婚戀工作的指導意見的通知,要求婚戀網站嚴格執行實名制,明確提出將嚴厲打擊婚託婚騙等違法行為。
目前,很多婚戀網實行兩類交友方式,一類是通過實名認證的用戶、另一類沒有通過實名認證,屬於遊客用戶。網站的工作人員也建議大家選擇通過實名認證的用戶。
在這裡提醒大家,在使用這些網站的時候,選擇實名認證的用戶。但是,即使是實名用戶,只要牽扯到金錢了,那還是謹慎一些吧,奔現的都會被騙,更何況虛擬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