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扒醫療器械行業細分十大板塊

2020-12-17 雪球

作者:userfield

來源:雪球

從仿製藥集採之後,大家就在醫療領域找其他市場大、增長快的細分賽道,從CRO/CMO、醫療器械到醫療服務、原料藥,把有邏輯有業績的細分領域和公司都給了估值溢價。

今天說說行業比較散的醫療器械領域。從招商一份研報中扒出來下面這張圖,基本把國內出廠口徑3000億(終端要放大倍數)的醫療器械行業細分板塊劃分得比較清楚。我就以自己的認知說說對各自板塊的理解,涉及到的公司再交流討論。

來自於《20200514-招商證券-中國醫藥細分領域研究系列之:化學發光:緣何成必爭之地以及如何突圍》

註:多說一句,我非常喜歡國金醫藥這類數據拆分得非常清楚的研報風格(現在跳槽後,招商也是這樣風格)

1、影像大設備:從DR到CT、核磁再到PE-CT這樣大設備,萬東的DR已經是很成熟的市場,特高端的PE-CT才剛剛有國產化能力,CT/MRI國內東軟、萬東以及聯影都有國產化,國產設備也正在從低端向高端走,但是否能跨過這個門檻,一方面要企業技術實力,另一方面也要看國家政策導向。這個品類裡面有兩個規模不大但是比較有特殊的產品,一個是牙科口腔CT,美亞在這個領域耕耘了好幾年,另一個是PET-CT,設備領域不一定吃到肉,但是對應的診斷試劑由於半衰期原因,只能是國產化,而且是壟斷行業。

2、超聲設備:這個領域原來就是GPS的天下,這幾年以邁瑞、開立代表開始衝擊中端以及中高端級別,拆分邁瑞的超聲業務,表觀增速不快的背後,新推出的高端彩超增速非常快。同時,超聲也是醫療設備中出口做得比較好的國產品類,譬如祥生醫療基本就是全出口,開立基本有一半收入來自於海外,所以超聲類企業面對的是全球市場,天花板也相對較高。

3、IVD診斷試劑:說一個有意思的事情,就是經過這一輪IPO上市,估計A股醫療器械股中超過一半是IVD類企業了,側面也說明這個市場比較散,再細分子領域比價多。IVD領域中最大品類應該就是免疫的化學發光,國產第一梯隊也非常明顯,新上市的新產業+安圖+邁瑞+邁克,以及近期要上市的亞輝龍。整體來說,IVD具備市場空間大+行業格局好投資屬性的領域,非化學發光免疫莫屬,各家也在抓緊升級自己的高速機,快速鋪醫院,整體增速都比較快。後續以免疫為核心的流水線業務,估計能做起來的也就是免疫排名靠前的幾家。其他領域中,像血球這樣的領域已經變成邁瑞和希森美康兩家玩了。POCT領域只跑出了萬孚,其他企業經營波動都有點大。剩下值得說的就是分子診斷領域,特別是近幾年HPV、伴隨診斷、無創產前等產業發展都催生出了凱普、艾德、華大、貝瑞這樣的細分龍頭。未來看,這個領域最值得關注的還是圍繞腫瘤的分子診斷,無論是伴隨診斷還是腫瘤早篩,國外都跑出了大市值企業,國內還處於前期競爭階段。

4、內窺鏡及耗材:內窺鏡以前大家談論的比較少,開立、南微上市之後,大家才發現這業是一個百億大市場但國產率比較低的領域,也就是找到國產先發優勢比較大未來投資回報率會非常好的領域。上市公司中,邁瑞主要做硬鏡,開立主攻軟鏡,後續澳華這樣的非上市龍頭也估計要上了,內窺鏡和超聲類似都是涉及光學、電子等多學科的醫療器械,國產短期在光學想向奧林巴斯等企業看齊比較難,好在搞個高清4K屏之類還是國產擅長的做法,這個領域的替代要逐步來,看企業不斷的技術積累。耗材領域來看,進口替代更容易些,現在看也形成了消化道內鏡領域的南微、腹腔鏡領域的康基等內鏡耗材國產龍頭企業,同時一個品類涉及到中國醫生臨床習慣以及進口國產巨大價格差異,國產品更容易找到切入點,甚至南微的和諧夾做到了又好又便宜,成為了進口替代利器。

5、眼科器械耗材:最大品類是OK鏡,歐普康視上市後,讓大家再次了解這個領域。作為消費品類器械,OK鏡在滿足家長對於孩子近視眼焦慮這一痛點做到非常好,經過近幾年推廣,家長接受度也越來越好,歐普也通過設立更多門診的方式,增加自己的銷售渠道。另外,愛爾眼科的視光業務業務快速增長,OK鏡也是重要驅動力。愛博諾德也剛剛拿到了OK鏡批文。眼科耗材另外一大品類就是人工晶體,屬於白內障手術的剛需產品,原來也都是進口的天下,現在愛博諾德、昊海都還是有國產化的人工晶體,只不過高值耗材集採打斷了正常的進口替代節奏,對於國產人工晶體企業是好事還是壞事要持續觀察。

6、牙科器械耗材:上文提到了口腔CT這類牙科設備,其實更有潛力的是耗材類,無論是種植牙+口腔修復膜還是正畸都處於快速增長期,也成就了隱適美這樣的牛股。

7、心內器械:圍繞心臟疾病,有我們最熟悉的PCI手術,冠脈心臟支架也成為第一個國家集採的高值耗材品類,當然PCI手術相關耗材,除了心臟支架,還有藥物球囊、導管導絲等進口替代率不高的品類等著國產企業去突破,即使心臟支架領域,也有後一代可降解類產品不斷升級。另外伴隨著啟明和沛嘉上市,介入瓣膜成為最為關注的心臟醫療器械,全球範圍可以對標愛德華這樣的大牛股,自身的演進方向還可以從主動脈瓣膜擴展到二尖瓣等潛力更大的細分產品。另外,啟明、沛嘉屬於器械類biotech,在資本市場也就有了類似創新藥biotech的玩法,更看重研發端的產品進度和臨床數據,反倒是對於階段性的銷售規模不是那麼care。另外還有一些規模不是特別大但是,從國產化角度都有看點的領域,譬如封堵器中的左心耳封堵器,可以預防非瓣膜性房顫並發卒中;心律已經進入雙腔起搏器時代,國產微創、樂普、先健的第一梯隊也已經形成;

8、血管介入:微創拆分心脈醫療也讓大家看到主動脈介入領域的潛力,特別是主動脈弓部支架新產品帶來企業快速增長,未來胸主、腹主、髂動脈等動脈系列都需要不斷有新產品去治療。當然按照心脈的規劃,外周血管介入可能是更大空間市場,只不過國內企業才剛剛有藥球類產品。另外,腦部神經介入類近期也非常火,討論沛嘉的時候也開始關注神經介入彈簧圈產品,後續伴隨取栓支架等產品國產化,神經介入國產企業也會逐步崛起。

9、骨科耗材:近一年器械細分漲的最猛的品類,從A股的大博、凱利泰到港股的微創、愛康、春立,都成為了大牛股。一方面也的確是細分賽道增速比較快,另一方面也是國產龍頭顯性化。從細分賽道看,行業增速和國產化潛力還是關節>脊椎>創傷。未來趨勢看,國產看龍頭化趨勢明顯,頭部企業在研發投入和批文數量都更加有優勢。唯一的變數在於高值耗材集採,特別是近期一些省份集採降價幅度在80%這樣的大降幅,大家非常關心是否殺到出廠價的肉裡,是否會出現丟標就再也回不了,中標也影響報表利潤的情況。所以,從投資角度看,這個行業頭部企業非常清晰,基本就是上市的這幾家,但高值耗材集採博弈結果還需要一段時間觀察。

10、電生理:這塊業務我自己也不熟悉,前期看到微創把自己的電生理業務拆出去,然後融了一輪資,估計也要準備上市。惠泰醫療估計也快國內上市後,後續在做一些跟進研究。

相關焦點

  • 細分行業龍頭企業,百合醫療在醫療器械領域構築競爭壁壘
    近日,百合醫療連續獲得「佛山市細分行業龍頭企業」、「廣東省2020年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等榮譽稱號,公司密閉式留置針及子公司優特醫療無針皮膚縫合器榮登2020年佛山「市長杯」獲扶持項目名單。百合醫療在智慧財產權、研發投入、研發團隊建設、高新產品收入、組織管理能力、成長能力方面獲得政府和社會的高度認可,持續的創新力和強大的競爭力將繼續保持百合醫療在細分行業龍頭的優勢地位。作為佛山市醫療器械領域發展的標杆企業,百合醫療積極響應國產醫療器械的技術創新和產業化實踐,不斷拓展產品線,形成了良好的產業布局和產品梯隊。
  • 26隻醫藥板塊行業細分龍頭名單一覽,醫藥股爆發,股民:坐等伯樂
    截至收盤,滬指漲0.14%,報2935.87點,深成指漲0.19%,報11420.84點,創業板指漲0.15%,報2263.96點。兩市成交額約4500億元。醫藥製造、船舶製造、航天航空、鋼鐵行業、文教休閒漲幅居前醫藥製造板塊強勢領漲超過10股漲停;檢測試劑概念爆發,醫療器械表現不俗,文化傳媒板塊崛起,字節跳動概念持續爆發,次新股板塊反覆活躍,鋼鐵板塊表現活躍,軍工板塊發力,尾盤數字貨幣板塊臨近收盤異動,ST概念再掀漲停潮。
  • 7家廣東上市藥企淨利超10億元 醫療器械板塊整體表現亮眼
    7家廣東上市藥企淨利超10億元 醫療器械板塊整體表現亮眼 來源:證券日報網 • 2020-11-11 08:39:38 生物醫藥行業今年以來高景氣度持續。
  • 後疫情時代醫療器械、疫苗、創新藥三大板塊性價比凸顯——專訪聚...
    後戰「疫」時代,醫療器械、疫苗、創新藥三大子板塊的中長線配置價值逐漸清晰。截至4月23日收盤,今年以來申萬醫藥生物板塊已經上漲18.98%,是開年迄今漲幅最高的行業板塊。身處特殊歷史階段,諸多內地機構也階段性參與了口罩、消毒液、呼吸機等概念股的短期投資。但當潮水退去、疫情漸漸平息後,醫藥股的中長線投資邏輯也向價值回歸。
  • 中國股市:醫療器械,是未來10倍股最多的行業
    這些年,過於聚焦製藥板塊,以至於醫療器械、疫苗、醫療連鎖被遺漏,早該做加法了。今年布局了新三板的疫苗、創新藥、醫療連鎖公司,投資邏輯是估值差,成功了10倍以上收益,失敗了虧小錢。創新藥布局已完成,不會再增加持倉,新生代企業只有兩三家值得投資。由於信息認知完全,加上集中採購、技術迭代,創新藥不會有超額收益,而且擔驚受怕的日子會越來越多。
  • 醫療器械風口再起 附十大金股深度解析
    醫療器械股又火了!截至11月19日,醫療器械板塊(申萬二級行業)今年以來整體漲幅為34.82%,跑贏醫藥生物整體29.06%以及上證綜指17.65%的漲幅,個股來看,歐普康視、凱普生物、大博醫療、安圖生物、萬孚生物、健帆生物、邁克生物等在內的多家醫療器械個股均實現了翻倍,大博醫療、歐普康視、正海生物等多家股價創歷史新高。
  • 2019年國內外醫療器械行業分析(上)
    IVD領域為全球銷售額最高的細分行業從醫療器械行業各細分市場來看,IVD是醫療器械行業銷售額最高的細分行業,2017年該領域實現銷售額526億美元;其次為心血管行業,實現銷售額469億美元;影像類器械實現銷售額395億美元,排名第三位。
  • A股中醫療器械板塊12隻細分龍頭股一覽(名單),低估值
    科華生物【中國體外臨床診斷行業龍頭企業】、低估值0.51公司亮點:國內體外臨床診斷行業龍頭企業主營業務:體外臨床免疫診斷試劑、體外臨床化學診斷試劑、核酸診斷試劑、基因工程藥物及與體外診斷試劑相配套的自動化檢驗診斷儀器等的研究、生產和銷售。
  • 醫療器械板塊異動 醫療器械龍頭企業有哪些?
    據最新消息顯示,醫療器械板塊異動,戴維醫療(300314)直線封板,九安醫療(002432)以及陽普醫療(300030)等個股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漲。那麼,醫療器械龍頭企業有哪些呢?下面小編就給小夥伴們介紹一下相關的內容吧。
  • 醫藥生物行業"乘風破浪" 醫療器械成業績翻倍黑馬
    (原標題:醫藥生物行業上半年乘風破浪 醫療器械成業績翻倍黑馬)
  • 時代投研|醫藥生物「期中考」喜憂參半:醫療器械利潤翻番,中藥板塊...
    時代商學院將從整體業績、細分板塊、大事件、創新榜與業績榜排行等維度,探討醫藥生物行業的發展現狀、未來機遇與挑戰等。【摘要】整體營收下滑1.53%,淨利潤逆勢增長11.48%。醫療器械業績一枝獨秀,中藥滑坡最大。醫療器械板塊是上半年唯一實現營收正增長的板塊,合計實現營業收入833.55億元,同比增長42.35%;合計實現淨利潤231.69億元,同比增長102.33%。中藥板塊的業績下滑幅度最大,合計實現營業收入1459.05億元,同比減少9.92%;合計實現淨利潤143.62億元,同比減少25.44%。
  • 2021年醫藥投資策略:板塊掘金 尋找高增長的細分賽道
    但醫藥板塊自8月份開始逐步進入調整期。   從基本面看,8月份開始醫藥行業的回調無關基本面,政策上無實質性利空且二、三季度業績和基本面均好,醫藥回調的本質原因是估值偏高和第一次醫療器械耗材集採政策影響偏大。但我們知道,醫療器械集採的難度遠比藥品集採高,股價受醫療器械集採政策遠比藥品集採低,可能明年醫藥行情上漲以行情修復為主。
  • 移動醫療器械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另一方面,移動醫療器械適用於基層醫療與院外醫療,二者受國家政策驅動發展態勢向好,推動移動醫療器械行業規模持續擴張。第二部分 中國移動醫療器械行業外部環境研究1、政策分析國家政策從指導移動醫療器械行業規範運行,鼓勵移動醫療器械創新以及支持移動醫療器械在移動醫療及遠程醫療中發揮積極作用三個方面推動行業發展。
  • 2019全球最賺錢醫療器械十大企業,第一無懸念!
    隨著全球人口老齡化的加劇以及大家對健康需求的增長,近年來醫療器械行業發展迅速。根據各大醫療器械企業發布的2019年度財報整理了一份醫療器械十大企業「賺錢能力」排行榜。毫無意外,美敦力還是第一。美敦力早期以起搏器業務起家,但為了保障技術的領先性並突破醫療器械板塊固有的天花板屬性,在此後的數十年時間裡,公司將併購整合作為長期發展的驅動要素,並最終成為全球多元化醫療器械巨頭。
  • 投資醫藥企業就一句話:藥不如醫,醫不如醫療器械和服務
    雖然一口氣說了這麼多家公司,但是好的醫療上市公司真的還有很多。此外,醫藥行業的細分領域很多,所以機會也挺多。醫藥板塊的公司眾多,一般分成六個子板塊來分析。一、化學製劑板塊這個板塊是傳統製造業,類似於化工廠,看點不多。
  • 醫療器械行業深度報告:強勁增長依舊,技術與渠道定成敗
    1、行業畫像 眾多近乎產業鏈獨立的細分賽道綜合體1.1 眾多獨立細分領域規模有限 醫療器械品類眾多。隨著年齡的增長和患病率的提 升,居民對醫療、藥品、器械整體需求將會持續增長。我國老齡化社會程度日益加 深,預計我國 60 歲以上人口將會在 2020 年達到 2.5 億人,這與人口規模的自然增 長共同,提供了醫療器械行業持續自然增長的邏輯支撐。
  • 2014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藍皮書(全文)
    表5:近年來醫療器械領域投資併購案例一覽表(來源:醫藥投資併購俱樂部)  2014醫療器械行業投資併購活躍,主要原因:  一是細分領域龍頭公司已經誕生但數量較少,中小型公司數量多、創業型公司多,能順利壯大的公司數量少,存在較多的併購標的。
  • 國泰基金徐治彪:A股仍具吸引力 看好藥店、創新藥等細分板塊
    縱觀A股市場,醫藥行業確實是一個能提供長坡厚雪的好賽道,從中信一級30個行業來看,醫藥這20年來的漲幅僅次於食品飲料,而且醫藥中眾多的細分子行業,包括創新藥、醫療器械、醫療服務等都是未來空間較大的優秀賽道。
  • 2020醫藥經濟信息發布會醫療器械主題論壇在廣州舉行
    藥企布局醫療器械產業規模如何?藥、械轉化成效究竟如何? 在12月10日的「2020醫藥經濟信息發布會醫療器械主題論壇上」,眾成醫械聯合中信證券和標點信息重磅發布《國內上市醫藥企業投資醫療器械產業研究報告(2020年)》(下稱「報告」),從投資雙方企業狀況、藥企投資偏好、醫械細分賽道分析、發展趨勢預測等多個維度對藥、械轉化進行量化分析,清晰勾畫出藥企布局醫療器械行業發展態勢。
  • 聚焦耳鼻喉科細分賽道的醫療器械公司啟灝醫療獲數千萬元A輪融資
    啟灝醫療是一家成立於2017年的聚焦耳鼻喉科細分賽道的醫療器械公司,經過三年的設計、研發、檢測和生產,已經取得1個二類證產品,並已全國銷售;2個三類產品(低溫等離子手術系統、全降解鼻竇藥物支架系統)正在國內7家醫院進行臨床試驗,目前臨床試驗進展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