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易經》的情感,專注於六爻陰陽推演

2021-01-19 問卜先生

讀書的時候,對於《易經》是不怎麼感冒的,一個方面裡面因為文言文,艱澀難懂,另一個方面大概從骨子裡面並不怎麼認同它,總覺得神叨叨的,不科學。在科學至上,唯物至上的基礎上,對於《易經》並不感興趣,只能說是略知皮毛。

緣我的哥哥,在20年前,跟隨我們鎮子裡的一個業務員去東北齊齊哈爾推銷產品。途中一個算卦的(也就是研讀易經)告誡俺哥哥,此行財落空亡,破大財之兆。沒想到後來確實神驗。為此有了興趣,又看到《易經》的由來,畫地為牢的典故,深深覺得《易經》了不起。其實易經是本生活哲理的書籍。講透了人性,人生。

在道家老子《道德經》著作裡面,就有易經的影子,你看道德經全文只有區區5000多個字,核心主題思想,是無為而治,自然之道。你看老天,也就是大自然從來沒有推波助瀾,沒有幫助誰,也沒有壓抑誰,一切都是你自己順著形勢,自己的走的結果。你看水善於處下,永遠都是低姿態,而不爭。正因以其不爭, 蓋天下莫之能爭。這正是來源易經裡面的《謙》卦中心思想。老子提出了柔弱勝剛強,滴水穿石的道理,從《易經》裡面泰卦也能找到,天微謙虛卑微的在下面,大地厚重的承載跑到外面,這才有陰陽調和,小往大來的大吉局面。

有人說,《易經》太古老了,5000多年了,時代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讀它還有多大的意義?有多大的作用? 其實這個世界,無論怎麼變,都只有二種不同的東西,只有五大類基本的元素構成。那就是陰陽五行。人生存在這個天地中,不可能不受影響。這個世界的永恆就是變。沒有什麼事凝固的,一成不變的,因為《易經》是講述天地之間的道理的。對於生活在天地中間的人,莫不是隨著,效法天地之間法則而行。生活在中間的人,只有效法這個天地之間的道理,才能趨吉避兇,才能生活過得更好,這也叫天道。

我們知道,任何一件事,都有源頭,都有始末,都有過程。如佛家經典《了凡四訓》裡面講述的,雲谷道長問袁了凡先生,為何無子,沒有兒子?袁了凡先生想了想說:地之穢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無魚;餘好潔,宜無子者一;和氣能育萬物,餘善怒,宜無子者二;愛為生生之本,忍為不育之根;餘矜惜名節,常不能捨己救人,宜無子者三;多言耗氣,宜無子者四;喜飲鑠精,宜無子者五;好徹夜長坐,而不知葆元毓神,宜無子者六。其餘過惡尚多,不能悉數。

我們可以看到,袁了凡先生的回答,並不神秘,都是蘊藏在大自然中的哲理。也就是易之陰陽,道之虛實,佛之因果。易經六爻講述的道理大到宇宙恆河沙物,小到分子,質子,原子。而易經的核心是變,是動,是陰陽往來,寒暑交替。

我們現在人學習《易經》仍然非常有用,能深刻的認知自己,認知當下,認知未來發展的趨勢。從而做出改變,自然就會趨吉避兇。由於《易經》包含的是宇宙萬事萬物的道理,天文地理、曆法,包括人的每一個細小思維,每個微小的想法等等都可以預知推演未來走勢。由於未來的結果,未來的走勢,趨勢尚未出現,尚不明朗,還需要時間、空間去慢慢實現,還在路上。你才能變化,才能更改了當下的因,進而轉變了未來的果。

對於重大的因,快速的因,已成氣候的因,自然很難改變,但卻可以在通往果的時間路上,變化,縮小、淡化未來的這個果。這於人生就有了積極的意義。這個因裡面自然包含了:風水、六爻、讀書、功德等等內容。

那怎樣學習易經六爻呢?怎樣又通過六爻的變化,預知未來的發展趨勢呢?易經是由陰陽五行組成的,六爻是講述每一件事,每一個現象從開始到結束的一個過程。從初到上對應的過程,每一個當下的橫斷面。只要知曉,你在問卜的時候,對應的是哪一個橫斷面,哪一爻,從而採取相應的變化,也就能趨吉避兇,改變這個果。

很多人一定一定困惑,一定有有疑問,就那麼簡單的三個硬幣,那麼無機的扔拋六次,是如何能知曉未來走勢?這樣的唯心如何能夠讓人信服?又如何能夠解釋得通?咱先不說,念念不忘,必有迴響的科學道理。只說,大多數普通人,95%以上的人,尤其是母親。都知曉這樣的經歷:兒行千裡母擔憂。兒子在外面過得不好,千裡之外的母親又如何能夠感知到? 僅僅是用一顆心能就感知,而且還神準無比?為什麼?既然空氣能作為介質,能傳遞聲音,影像(電話、電視)。那這三個硬幣又為何不能傳遞你內心的信息,未來的趨勢?看似無機排列,但是你又能如何肯定是無機排列?否認有機排列?你能看透穿過身體的引力波,磁力波,紅外線,B超麼?不能,?但是科學早就證明了,而且還廣泛使用。

學習《易經》六爻預言,最大的要義,是心靜,是心空,是空靈的安靜,是全心全意的感受,感觸你關注的事情。如觀世音菩薩之佛經經典《心經》,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才能無上智慧,才能三藐三菩提。

學習《易經》六爻預言,最大的要義,是心靜,是心空,是空靈的安靜,是全心全意的感受,感觸你關注的事情。如觀世音菩薩之佛經經典《心經》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才能擁有無上智慧,才能三藐三菩提。

未完,明天繼續....

相關焦點

  • 易經《承天易》的推演方法
    在接下來的推演過程中,大家會有深切的體會,嚴格來說,第一個組合對象為太極,然而任何事物和太極組合皆不發生改變,因此在推演時,與太極的組合皆不做撰述。分化出的一切事物,在陰陽的作用下,生出的一切,包括陰陽本身,都是一分一合。在這一分一合的演化下,我們的世界就誕生了。世間一切事情根據類別劃分,一分為二為:同類的事情,重複發生的事情;不同類的事情,不會重複發生的事情。
  • 用易經思維推演《四柱》發展過程,尋找隱藏在四柱中的生命密碼
    下面介紹易經思維推演《四柱預測》發展過程 一、學習《易經》及其所形成的相關預測學應該有什麼的態度和行為 如果你不知道應該如何學習《易經》,哪麼我們一起閉上雙眼飛躍到幾千年前看看我們智慧的祖先是如何做的。
  • 天乙真人——易經360課,第9堂課,後天八卦是這樣推演出來的
    今天,小編的師傅——天乙真人沒有現真身,就由小編來講解一下後天八卦具體是怎麼推演出來的吧:圖中標示的非常清楚、而且非常有規律——由坤8到巽5、再到離3、再到兌2,都是一陰來交,其規律用易經的專業術語來說就是從坤母到長女、再到中女、再到少女,是為坤統三女,從坤母起配1、2、3、4就是後天八卦
  • 當用數學公式來推演《易經》中宇宙的生成過程……
    《易經》,是中國最古老的經典,被後人譽為群經之首,中華文化的總源頭。它的哲學思想包羅萬象,奧妙無窮,對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等各個方面,都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在《易經》中,先哲們甚至已對宇宙的生化過程進行了思考和描述,即我們所熟知的「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演萬物」,這個過程就是「易」。
  • 易經:讓自己持續專注,一心一意,才能帶來巨大效力
    很多人讀《易經》,卻不知道怎麼運用。我從《易經》中提煉出3條最核心的規律,結合通俗案例,分享給大家。1、一心一意:讓自己持續專注,才能帶來巨大效力。三千水漫漫,自己的目標,只是取一瓢,這就是專注。《易經》乾卦說:「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終日乾乾」,是指一個人全身心投入的狀態。專注在自己的事情上,從早到晚不鬆懈,即使有困難和挫折,也可以克服,無大礙。
  • 易經—《承天易》—斷了弦的傳承
    《承天易》在文王進行編著後,對每一卦每一爻的描述,已經非常精準,故此不再重新編述,借用《周易》原文,進行推演翻譯。以期讓每個人都能讀懂,能從其中有所收穫。文王在撰寫《周易》時,有很多描述不清楚的地方,當然也是有意為之,意欲讓讀者在閱讀思考的時候,產生更多的聯想。世間之事演化過多,很多事情原本就不能說的很具體。
  • 易經預測學中最重要的基礎,《值年卦》的推演方法
    皇極經世把年月日時放大對應元會運世,然後把易經方圓圖的規律和八卦的變化規律結合在一起來研究歷史事件與易經中的卦的關係。下面我們詳細分析值年卦的推演過程:第一步、確定要推演年所屬會裡的正卦(大運卦);第二步、確定運卦;第三步確定世卦,第四步、推算對應年份的值年卦。
  • 易經:一個人,把自己的身心,專注在一個地方,就沒有辦不成的事
    《易經》履卦,告訴我們如何正確地行動,把好的機會,付之實踐,以實現自己預期的目標。一個人,把自己的身心,專注在一個地方,就沒有辦不成的事。下面詳細分享做法:1、保持素心,全神專注自己的目標。《易經》履卦說:「初九,素履往,無咎。」素,是質樸無華,事情的本質,人的本色。素履往,朝著目標前進,簡單專注,不為物累,不為情遷,如此輕裝上陣,才可以實現自己的夙願和初心。
  • 易經:一個人走路的姿勢,反映了他的性格,也暴露了他的內心
    方步就是那種大而緩慢的步子,喜歡邁這種步子的人,性格比較穩重,他們在面對任何困難的時候,大多都能保持清醒的頭腦,不會因為外在的一些情感或者事物,影響自己的判斷力和分析力。而且這種人的心智也比較成熟穩重,社交過程中,也更能得到別人的依賴。
  • 易經忠告:一個人把自己的身心,專注在一個地方,或能成功
    《易經》就曾告誡我們,想要獲得成功,就要懂得提升能力,把握機會,並且大膽嘗試,將之付諸實踐,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容易成功。《易經》:一個人,把自己的身心,專注在一個地方,就沒有辦不成的事。那我們應該要怎麼做呢?
  • 推背圖為何推演到60象就沒後續了?它究竟預言了什麼?
    導語:推背圖為何推演到60象就沒後續了?它究竟預言了什麼? 未來,真的是很吸引人,而提前知曉未來會發生什麼,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能力,但是真的有這樣的能力嗎?在中國歷史上,從不缺少這樣的人,我們通常會稱呼這些人為「神棍」,這些人真的有這樣神奇的能力嗎?
  • 64卦先天數理表的推演過程及其實際應用
    在學習易經的時候常常要思考一個問題,易經64卦方圓圖到底是如何應用到實際預測中的呢?今天我們結合64卦先天數理表的推演過程來解析。64卦先天數理表中的卦是由兩組先天八卦順序組合形成的,64卦先天數理表中的卦所對應的數是由先天八卦所對應的後天數字組合形成的,也就是先天八卦為體後天八卦為用。
  • 高貴和專注:孔子成才成聖的兩駕馬車
    其實,潛臺詞是:我是靠個人奮鬥成功的,與父母的物質條件關係不大,結論就是,我真的很能幹。事實真是如此嗎?看《史記》和《論語》孔子的自述,好像是如此。但研究表明,孔子自幼就受過良好的關於典章、禮儀等文化方面的教育和薰陶。
  • 《易經》提醒你:你經常說的話,就是你的人生預言,要慎重
    更何況,《易經》在中國是「文化之底、群經之首、大道之源」。所以有句話說,讀《易經》就能讀懂中國人的根!《易經》是一本奇書,它奇在哪裡?這本書不僅僅是查看吉兇的書,更是哲學思想豐富的寶典。這本被質疑了6500年的迷信,但最終被發現是超科學。《易經》被稱為人生問題的「答案之書」。
  • 張順江學術著作解讀:《易經》的解密就是幾句話
    【編者按】張順江教授創立的決策科學博大精深,僅僅是《易經》就論述篇幅較多。因為文化初心與源頭嘛。畢竟它是由《連山》《歸藏》經周文王西伯昌拘羑裡演繹而得《易經》。張順江教授認為,《易經》觀物取象,以「易」為第一公理。易者易也,日與月對立統一,以觀其變。所以,易者變也。
  • 易經:當我們變老的一天,這四個人就不要見了,說的還有道理
    如果在我們年輕的時候,我們曾經深深地愛過某個人,直到現在,我們還對對方依然有著千絲萬縷的情感。但是,人老了,很多東西,包括情感,也已經無法回到從前了。那麼,就讓我們好好地守著自己心中的這個秘密,和那個曾經深深愛過的人,在心中說聲再見,然後,再也不要相見了。
  • 《易經》有多不堪?愛因斯坦否定,楊振寧說它毫無邏輯
    愛因斯坦被公認為二十世紀偉大的科學家或物理學家,他著名的相對論就是拿數學考邏輯推演出來,所謂能量是質量與速度平方的積。無論是宏觀相對論還是微觀相對論都在近現代科學領域「甩」《易經》幾條街。他否認中國傳統,在那個中國人沒有發言權的年代裡幾乎沒人能阻擋。
  • 論五行生成秘密,用極限思維追尋《易經》起源
    學習《易經》最主要的方法是:觀察、分析、冥想、總結,尋找隱藏在自然中的大道規律,用這些規律,知往而察來。學習《易經》以來有很多問題困擾著我。陰陽、五行最開始是什麼時候生成的?《易經》是什麼時候開始產生的?《易經》為什麼可以預測?
  • 為什麼懂《易經》的女人更好命?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 點擊上方音頻,收聽女人受益一生的人生大智慧30歲那年,我在我的人生必讀書單裡,加入了《易經》。理由無它,只因一位讀書極厲害的朋友告訴我:30歲後的人生,步步錯不得,非常需要「運氣」。別誤會,他說的,不是佔卜算命的玄學。
  • 孔子為什麼對易經那麼感興趣?
    《易》又稱《周易》或《易經》。據說是周文王被商紂王抓起來關進牢房,百無聊賴之際推演出來的,可能是想給自己算上一卦,看看什麼時候能減刑出獄。所以,最初的《易經》只是一本古人用來佔卜算命的書。總之,最初的《易經》就是教你如何算命的書。孔子本來不信鬼神,是個樸素的唯物主義者,但到了晚年,突然對《易經》發生了興趣。這一點,和偉大科學家牛頓有點類似。牛頓先生自從被蘋果砸中腦袋之後,突然「腦洞大開」,發現了好幾條偉大的定律,成為科學史上大師級人物。但牛頓到了晚年,醉心於神學和鍊金術,開始追隨上帝。孔子本來不大相信鬼神的,年輕的時候,沒有去學《易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