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推背圖為何推演到60象就沒後續了?它究竟預言了什麼?
未來,真的是很吸引人,而提前知曉未來會發生什麼,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能力,但是真的有這樣的能力嗎?在中國歷史上,從不缺少這樣的人,我們通常會稱呼這些人為「神棍」,這些人真的有這樣神奇的能力嗎?除了人之外,還衍生出了很多關於預言的作品,《推背圖》就是這樣一個預言作品。
《推背圖》被稱之為「中華第一預言奇書」,預測的是唐朝630年之後2000年的歷史,預測未來,似乎離我們並不是那麼遙遠。不過有人認為《推背圖》不過是牽強附會,並沒有多少實際的參考意義。《推背圖》值不值得相信,這一切都得看我們自己,信則有,不信則無,沒有什麼好爭論的。
不過《推背圖》有一個很奇怪的點,它是根據《易經》卦象來推演的,每一象都能在《易經》找到相應的卦象,但是《易經》共有64卦,《推背圖》為何只有60象,《推背圖》為何推演到60象推演不下去了?我們今天一起來探究一下這個問題。
《推背圖》誕生於唐朝,是李淳風和袁天罡合力創作出來的,但是並沒有得到廣泛的推廣,尋常人想要看到這本著作基本上是不可能,畢竟像這種預測未來的東西,當權者本身就不想要更多的人看到,容易被某些有心人利用,但是紙終究是包不住火,這東西還是流傳出來了。
趙匡胤就藉助過《推背圖》的力量來製造輿論,並且還創造出了很多個版本,這也是為何我們現在看到這麼多版本的原因,但是《推背圖》為何會在60象就停止了?
在《推背圖》第60象,有這麼一句話:萬萬千千說不盡,不如推背去歸休。有點意猶未盡的意思,但在《推背圖》的第一象的讖語和頌中,向我們透露了一個消息,歷史是有跡可循。宛如一個輪迴,沒有什麼開始,也沒有什麼結束。也正如60象所說,想那麼多幹啥,還不如去休息,就算再多來4象也已經沒有什麼意義了。
當規律已經言明的時候,還有繼續下去的必要嗎?
而作為《推背圖》核心的《易經》,不是在一直訴說著這個道理嗎?
否極泰來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否卦和泰卦這兩卦一兇一吉為何會經常會混為一談呢?
當你現在的人生正處於最低谷,最迷茫的時候,應對的就是《易經》中否卦,這時候你千萬不要停下來自己的腳步,因為這時候的你,不管幹什麼都是在往好的地方發展,已經到低谷了還能壞到哪裡去?
而當你處於巔峰的時候,對應的是泰卦,你已經成功了,這時候應該要鞏固自己,而不是大張旗鼓的想要再創輝煌,你已經到頂了,繼續向前衝的話,不管幹什麼都是在走下坡路。
否卦和泰卦兩卦從來沒有說是絕對存在,都是在不停的相互轉化。
但是《易經》從來都不是在教大家一些大道理,而是我們在生活中如果遇到一些問題,能夠從中獲取一些啟示,裡面的一些卦象能幫助我們預測我們要發展的方向,並且能夠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法度之本源,《易經》的六十四個卦象對應的是人生六十四個決策心法,人生狀況等等覆蓋了我們生活中的每個領域。
如果你的人生正面臨一些困境,或者正處於人生的拐點,你需要讀一讀《易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