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萬物復甦,吾所愛也,吾亦信人皆愛之!不悲、不寂、不寥,豈非好時節哉?一分耕耘、一分希冀,果然妙光景也。春耕於園,精疲力竭,吾曰:幸甚至哉,一滴汗、一寸土,吾母誠不我欺也!」(選自王嬈《春耕園記》)
耕能同其苦,返能述以文者,王嬈也。王嬈謂誰?楊羽未滿十二歲之女也。筆者與香格集團董事長楊羽的不解之緣,正是由其女王嬈這首《春耕園記》而結下。去年夏天,經雲南省女企業家協會副會長曾總的介紹,楊羽女士將一本小文集交付筆者,囑咐「幫忙為女兒斧正指點」,《春耕園記》赫然其中,筆者當即為其童趣與才情叫絕,欣然受命,至今常有往來。
幾番接觸之下,令筆者醉心折服的,不是楊羽白手起家用短短七年時間打造了一個集團公司的闖勁與能力,不是香格從裝修行業跨界健康產業背後的情懷與魄力,倒是她能統籌兼顧事業和家庭的自如與艱辛。每每談及女兒,楊羽的興奮與自豪之情均溢於言表——事實上她對女兒的教育可謂苦心孤詣,這透過《春耕園記》描述的場景與展現的才華可見一斑,而小王嬈與筆者見面時落落大方、談吐自如,更深刻地證明了這一點。那麼,究竟是怎樣的一種經歷與思想,才演繹出這令人傾慕的人間佳話?
慈母風度楊柳絮 執掌三軍如羽疾
慈母風度楊柳絮,
執掌三軍如羽疾。
他日待嬈初長成,
寸草難報三春暉。(王嬈《慈母》)
很難相信,未滿十二歲的小王嬈能有如此高遠的立意和嫻熟的用典,一個雷厲風行而又溫柔如水的慈母形象瞬間躍然紙上,更可貴的是能恰到好處地將「楊羽嬈報」四個字嵌入詩內,讓人不由感慨楊羽育女有方。事實上,雖然身為實幹型企業家,但楊羽本人就有著濃濃的文化情懷、更有著一顆詩情畫意的初心,這與她早年的高校工作經歷息息相關、又與她「受南詔傳統文化浸沐」的說法兩相印證。
楊羽出生在大理祥雲地區,小時候家裡生活條件很困難,甚至連喝水都要到兩公裡外的地方挑回,這也使身為長女的楊羽從小就挑起了於她而言頗顯沉重的擔子。但是,談起這一段經歷,楊羽卻滿滿的都是懷念,按她的話說,「我們大理人傑地靈,與中華傳承文化一脈相承的古南詔文化浸沐著每一個大理子民,再苦再難的環境也能長出一朵心靈之花」。楊羽的網名「為月亮種花」,也源於從小對花的情結——即使喝水都很困難,她卻依然在房前的土堆上種了一些小花,那就是楊羽作為一個小女孩對世界最美麗的憧憬,她精心澆灌和守護著這個小小的「花壇」,每天不忘為其「再跑一趟,再挑一擔水」。就是這種情懷,支撐著楊羽心中的一個信念:「人不可以選擇出生,但可以選擇通過努力改變自己的命運」。十多年後,楊羽學業有成回到家鄉大理學院寶隆高校後勤管理公司任職,用一個個令身邊人驚訝的答案,證明了這個信念。
時至今日,她已然是大理學院和麗江師專的客座教授,且從未放棄過對自己和身邊人的文化薰陶。對於文化,楊羽信奉「潤物細無聲」的理念,認為「身教」勝於「言傳」,最重要的是一份情懷的感染、一種價值的引導以及一顆發自肺腑的初心,對自己如此、對女兒如此、對企業亦如此。
對於自己,這麼多年她從未停止過學習的步伐,從澳門國際城市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到雲南省女企業家協會副會長、再到2011年出席世界婦女峰會……而就在筆者截稿前,她還在阿里巴巴總部參觀學習。微信朋友圈裡,間或有她的隨筆偶感,細膩優美的文筆傳遞的都是對「美」的感悟與追求,一如當年她在房前種下的那些小花。
對於女兒,在文學方面能有今日的功底,在楊羽看來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她從不硬性要求女兒學習什麼技能、更不苛求成績,但她會抽出工作之外的幾乎所有時間來陪家人,用一言一行讓女兒明辨是非、用一山一水帶女兒認識世界……在生活的點滴中,讓她自己發現知識的重要性並產生學習興趣。比如女兒九歲時隨她出國旅遊,發現了外語對交流的重要性,回國後學習興趣大增,短時期內口語就有了極大提升。母女倆這種亦師亦友的關係,令楊羽收穫了一個「心都要醉了」的獎項——女兒在十二歲生日之際給她頒發「最佳媽媽獎」和「最佳媽媽證」,令人好生羨慕。
對於企業,她有一句心得,「一年成功靠運氣,五年成功靠管理,長期成功靠文化」,從創業時只有幾個人的小公司起,她就將「文化」的建設放在了心上。與教導女兒類似,楊羽喜歡通過日常的工作態度和方式向員工傳達一種「道成德自立,實至名自歸」的價值。文化是什麼?楊羽認為「文化就是習慣」,創始人的習慣將逐漸成為整個企業的行事風格和準則。儒家「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的教化之道,在香格集團得到了最好的踐行。那麼,一個如此有文化情懷的女子,又是如何將企業一步步帶到今天的呢?
品性傳家 品質傳企 品位傳世
「品性傳家,品質傳企,品位傳世」,是楊羽的座右銘,也是支撐她一路孤獨堅守的內心動力。楊羽坦言,從最早的精品裝修、到後來的紅木家具、再到如今的健康產品,企業一天天壯大、產業鏈不斷延伸,看起來行業跨度極大、對企業管理者是個挑戰,但於她內心而言並無太大區別,「都是考驗良心的行業、都是源於我本人對品性、品質和品位的不懈追求,可謂一石一木一珍,一步一印一心。」
2007年,懷著改變自己和家庭命運的夢想,楊羽在眾人懷疑和不解的目光裡,毅然放下大理學院寶隆高校後勤管理公司的工作踏上了創業之路。並選擇建材裝修行業,將自己置身於前景看好又十分陌生的行業,「自救」成了楊羽破解一切的密碼,「所謂自救就是將自己完全扔進這個行業裡去,在每個環節摸爬滾打」。正是憑著這股不服輸的拼勁,短短三個月的時間,楊羽從一個根本看不懂裝修平面圖的「門外女」,逐漸變成了足以指導設計師修改方案的行家。隨著對行業的理解越來越透徹,楊羽逐漸將「精品裝修」定位為自己的畢生事業,因為「如果沒有發現美麗的眼睛和心意,你將完全無所適從,這恰與我追求美好與品位的初衷百分百契合。」
在裝修行業,材料選取和施工品質一直是漏洞最大的環節、也是最便於謀取暴利的環節,楊羽對此要求極嚴,甚至到了差點讓施工人員罷工的程度。在這一點上,楊羽與「改變了世界」的賈伯斯很像,賈伯斯對產品內部也有一種苛刻的美學迷戀,他堅持要求「哪怕消費者看不到,蘋果產品的內部也必須美觀」;而楊羽則要求「即便在客戶看不見的地方,也必須用最好的材質、最規範的施工」。她後來解釋說,裝修是最考驗人品和良心的行業,雖然客戶眼下看不見,但如果用了劣質材料、或做工不規範,時間久了自然會顯現出來,而這不符合她一貫的為人處事原則。
在楊羽這種近乎偏執的品質要求下,香格金石的每一個項目都能完成得比設計預期的還要好,實現了名符其實的「精品裝修」。俗話說「酒香不怕巷子深」,客戶之間自然一傳十、十傳百,她的裝飾公司在很短時間內就成了在大理小有名氣的企業。隨著業務的拓展和規模的擴大,當初的裝修公司也從大理全面進軍省會昆明,通過七年的成功經驗積累及市場考驗錘鍊,如今香格集團已下轄香格金石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香格雲珍生物科技開發有限公司、香木堂木業開發有限公司等子公司,擁有員工上百人,其中以「金石精品裝修、香木堂紅木家具、雲珍寶健康產品」為三大核心品牌產業,並先後打造了「香格紅木藝術館、雲珍寶健康生活館、香木堂香道館」項目等作為支撐,各類產品及項目開發足跡遍及國內,成為具有較高品牌知名度、可持續發展的品質生活倡導和締造平臺,多次被相關機構和部門評為重合同、守信用單位。
如果說「品質傳企」是香格發展壯大的法寶,那麼「品性傳家」則是香格保持基業長青和內部凝聚力的秘訣。楊羽認為,「家」不僅指自己的小家,也代指企業這個大家。走進香格,每個人都能感受到一種輕鬆的氣息,毫不壓抑又利於學習成長。在「品性傳家」的香格集團,招聘新員工時有一個獨特的環節堪稱典型:新員工面試時會有專人對其人品進行背景調查,不重視親情的員工很難過關,而對父母不孝順者更是不得其門而入。作為這個大家庭家長的楊羽,有時也會親自進行調查和了解,她堅信,一個品性不端的人絕不可能真正對產品、公司和客戶負責。
與此相對的另一面,卻是家一般的溫暖——只要有幸成為香格人,這個大家庭就會對其張開寬厚的懷抱。早餐、午餐均全部免費且要求「食不厭精」,楊羽只要在公司都與員工同席而坐,還經常會語重心長地向大家灌輸早餐的重要性、與廚師探討營養的均衡搭配……而作為資深核心員工,更將享受到令人吃驚的福利,其中不乏資助部分員工子女上學直至大學畢業等創舉,完全解決了其身為「家人」的後顧之憂!2014年3月1日昆明火車站事件發生當晚,「家長」楊羽連夜從行政部門要來員工通訊錄,一個電話一個電話地親自落實,直到確認所有「家人」均安然無恙才告一段落,隨後又忙於關注事件受傷人員的救助。事後不少員工慨然長嘆:「有此家長,我們惟死而後已矣!」
然而,楊羽會就此滿足和止步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相信「生活無止境、奮鬥無止境、事業無止境」的楊羽,在別人還驚詫於她的成就之時,目光早已看向了更遠的未來:2014年集團定位「品質生活締造者」,旨在以斐然格調引領生活品位、打造享譽彩雲頂級品牌,正式邁向了「品位傳世」之路。
帶不走雲南你可以帶走雲珍寶
七年來,我們一直在尋找能標誌珍稀的品質、能承載雲南的品牌、能引領健康的品位,當找不到時,我們親手創造了它——雲珍寶!
楊羽是驕傲的,她從小就為自己的家鄉大理而驕傲、為雲南而驕傲,多年以來,香格走的是一條孤獨而恆久的品質之路,就是楊羽對這份驕傲的堅守,她對自己的要求一直是「要麼不做,要做就做最好」。七年前,這種對品質偏執般的極致追求讓她與裝修結緣,而後又因裝修與紅木戀愛;七年後,還是這種極致追求讓楊羽正式涉足健康產業,「雲珍寶健康生活館」將搜羅雲南數十種珍稀健康產品,全力以赴倡導綠色健康生活方式。對此她如是說:「一路走來,所有的心路歷程就是健康、積極、向上,有了物質要有品質、有了品質要追求健康,我把生活和事業做了一個格局調整,把它們納入到有品質的生活裡。」
楊羽愛美、愛大理、愛雲南,雲南之美於無形處深邃,每一刻對雲南的珍愛只能潛藏於心!她說:「一步一草藥、一山一世界,是雲南遍地奇珍、滿山異寶的真實寫照,應該有一個品牌將這種品質帶給世界,所以我們推出了雲珍寶,這個名字背後,是上天對雲南最珍貴的恩寵。」目前,香格雲珍依託大香格裡拉核心瑪咖種植區、元陽紅河河谷辣木種植區、大理高山千年天然松樹林三大核心供應基地,與具有55年歷史的雲南省林業科學院達成「培種產研一體」戰略合作機制,堅持天然種植、有機種植、擇優收取、科學開發的規格生產流程,充分挖掘雲南純天然資源優勢,已開發出具有雲南特色的雲珍寶系列健康產品——河谷辣木、高山松花粉、雪山瑪咖。
根據集團「做讓中國人放心的企業」定位,雲珍寶系列健康產品從選種、培育、種植到採收、貯運、加工都延續了楊羽對品質的一貫苛刻要求,堪稱「極品至臻」。此外,藉助國家級的科技機構——雲南省林業科學的強大實力,香格雲珍生物科技公司正努力通過高新科技突破掌握一批自主智慧財產權專利,讓「特色珍稀原材與高新生產科技」雙冀齊飛,以科技之力彰顯原生之美,以雲珍寶之名喚醒本應屬於雲南的榮耀。
楊羽認為隨著人們對生活品質及品位的要求越來越高,只有那些真正靠產品立足的品牌才能贏得未來的市場。雲南被稱為世界生物資源基因庫,能在全國排上號的健康產品品牌為數不多,欠缺的也許就是那份甘於孤獨的堅守精神。對此,楊羽心有千千結,當年母親匆匆駕鶴,罪魁禍首其實就是高血壓,後來才知道雲南的很多特產都可以緩解其症狀,「可惜當時根本找不到、或者不知道……這也是促使我下定決心開發雲南珍稀健康產品的根本原因。」
「這對於我們確實是一項全新的挑戰,但是,人生的精彩不正是在於從一個挑戰邁向另一個挑戰嗎?」談起雲珍寶,楊羽性格中「如羽之疾」的一面展露無遺。從創業時既是老闆又是業務員、會計甚至設計師,到今天面臨發展決策、戰略部署的考驗,楊羽笑言她經受了從起步之「行」到企業之「型」的磨礪,今天的考驗才是對人真正的考驗,「但是現在的國內整體經濟和政策環境,對於我們這種一直靠產品和服務說話的企業而言是有利的,我想我們實體經濟的春天已經來臨。」這位2013年雲南女企業家「突破獎」榮譽稱號、2014年中國女企業家「傑出創業女性」榮譽稱號的獲得者,堅信今天的市場是「機遇大於挑戰」,並且看起來已做好了迎接任何困難的準備,「我總相信大事可以化小、小事可以化無,只要肯鑽研,辦法總比問題多。」
「我們堅信,不言功則功同日月,不言名則名重古今。我們將持續追求卓越,我們將恆久堅守孤獨,力爭成為國內獨一無二的品質生活締造者。」談到香格的未來,這位在女兒心目中「執掌三軍如羽疾」的家長又露出了她詩情畫意的一面,讓筆者也不禁心嚮往之,「知我者,謂我堅守,不知我者謂我何求,紅塵懶回顧,半緣香格半緣君——香格,只為有緣人堅守。」
(文/劉斌先 圖/楊羽)
關注:
雲南省女企業家協會公眾號:女企業之家
分享:
如果喜歡,請把這篇文章分享給您的朋友吧!點擊右上角的「…」,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發送給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