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蹟締造者》:無釐頭喜劇背後的人文關懷

2020-12-26 澎湃新聞

去年的美劇中,有部《奇蹟締造者》(Miracle Workers),看過的人應該不多。丹尼爾·雷德克裡夫、史蒂夫·布西密、傑拉爾丁·維斯瓦納坦等主演,是部挺另類的職場喜劇,因為這裡面的職場是天堂。故事講述低級天使作為職場倒黴蛋,要處理不靠譜上司——上帝擅離職守導致的系列麻煩。劇集評分不算高,但有幾分突破常規的冷幽默。TBS續訂了第二季,故事和故事背景都是全新,但依然是第一季演員陣容。

《奇蹟締造者》第二季在今年1月28日開播

新季中,故事背景放在了歐洲中世紀,主題為「友誼、家庭和努力不被殺掉」。講述一個村子的村民,如何努力在無知、荒謬、黑暗的中世紀,保持積極並笑料頻出。

劇集一開頭,就賣足力氣嘲諷歐洲中世紀。斷頭臺天天有無辜的人被斬首,民眾們像看免費演出一樣看熱鬧。這一幕活脫脫該出現在我們魯迅老師利刃般的筆下,「麻木的看客和人血饅頭」。遠處冷眼旁觀的女主拉開吐槽的序幕:

「你有沒有覺得我們生活在歷史中一個比較糟糕的時段。」

然後該劇開始瘋狂輸出中世紀槽點。

村莊裡每個人的家庭出身決定你祖傳的「職業」,聽姓氏就知道你將繼承的工作。

姓「Carpenter」的自然是要做木匠的,姓「Shitshoveler」的是要鏟屎的。

而姓「Pervert」的……

在喜劇創作中,有一個原則,就是有「錯位」就有幽默。一個男人被當成美女被求愛是錯位(《李茶的姑媽》),窮鬼暴富卻被要求把錢花光是錯位(《西虹市首富》)。通常這種錯位是在戲劇本體之中存在,而《奇蹟締造者》第二季,則將這種錯位建立在戲劇本體和觀眾(客體)之間:中世紀人們日常生活的呈現,在當代觀眾的認知中,顯得十分好笑。這無疑算是個有點小機靈的操作。

回到故事中來,我們的女主就是未來村莊的鏟屎官,一位聰明伶俐、渴望反抗鏟屎宿命的少女。

在村裡同齡少男少女準備繼承家業、結婚生子的時候,她希望進入當時還是新事物的「城市學校」學習。

然而在知識有限的學校裡,開學第一天學什麼呢?

女主當場畢業。

於是和很多當代大學生一樣,「畢業即失業」的女主,只好「女承父業」,跟著父親學習鏟屎。在中世紀,鏟屎人,大概是個不可缺少的職業。

直到18世紀後期抽水馬桶被發明出來之前,歐洲人民的大小便問題都解決得很隨性。中世紀時,修道院的衛生條件還相對比較潔淨,據說英國坎特伯雷的修道院在12世紀就有了比較完善的排汙系統,可以給集體廁所進水衝刷。但無論是貴族還是農民,那都是田間地頭客廳臥室肆意發揮,12世紀的巴黎城牆下甚至堆積起龐然大物般的糞堆。

因此可以想像,一位負責清理公民糞便的鏟屎官,對於一個村莊來說是多麼重要。上一季中飾演上帝的史蒂夫·布西密,本季中飾演鏟屎官,真是聞者傷心見者落淚的職業轉折。但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這位可以說是將鏟屎這份職業做得盡職盡責,兢兢業業。每天定時開工,微笑服務。

能記住村莊每一個人,和他們的如廁時間與習慣,方便上門服務。

然而這份工作顯然不是女兒所期待的職業生涯,父女倆之間產生了永恆的代際溝通問題。

此時,讓我們來看看本劇的另一條線,男主是作為統治階層代表的王子,生活在城堡裡,與鏟屎官女主形成階層對比。

在野蠻的中世紀,驍勇善戰,甚至冷酷嗜血也許都算是一個統治者的美德。國王在戰場上嗜血好殺,有著「heartless」的雅號,而王子卻是慫包軟蛋,從不殺人,酷愛養家禽,每天追著飼養幾百隻鴨子,過著數鴨子的單純生活。當然也就造成二十幾歲了依然被所有人看不起。

扮演男主的丹尼爾小哥,當年也是人見人愛的「哈利波特」小可愛,說起來也是無數80、90後童年男神了吧,小哥長大後,演藝生涯越走越心大,人生態度越活越通透,徹底放棄偶像路線,接戲方面相當有態度。前兩年一部《瑞士軍刀男》,在其中扮演一具古怪的屍體,表演讓人嘆服。

如今丹尼爾在《奇蹟締造者》中飾演倒黴天使和慫包王子,對他的表演事業來說算是零挑戰性了。

而王子這條線,雖然與女主所處環境不同,但相同煩惱都是自我選擇與家族理念的衝突。王子希望能得到父親的認同,但始終無法像父親那樣做個冷漠的殺戮者。

兩條線在女主父親登上斷頭臺時交織。國王讓王子行刑,女主則為了拯救父親,上臺發動嘴炮技能,將父親吹捧為「全國最需要的人」。

「他是我們值得依靠的人,無論何時何地,再大也不怕。」演講讓圍觀群眾十分動情,紛紛表示沒了忠誠的鏟屎官日子算是沒法過了。面對民眾的呼聲,和父親的逼迫,王子動搖了,他選擇跟隨自己的本心,儘管這會讓父親更加厭憎。

如果說上一季《奇蹟締造者》,「奇蹟」是在不可能中完成拯救世界的大奇蹟,那麼第二季的「奇蹟」,則是在黑暗的中世紀,找尋自我態度和價值的小奇蹟。而這個看似微小的奇蹟,往大了說,暗暗契合的是中世紀之後到來的文藝復興黃金時代,「以人為中心」的人文主義精神。

青年人在封閉而愚昧的時代感到困擾和憋悶,在死水一潭中尋找那一點點微瀾,這種來自每個個體迫切想要改變的渴望,你知道,最終會匯聚成改變時代的洪流。想到這裡,你會覺得這部無釐頭喜劇背後,依然寄託了某種溫柔而開闊的情懷。

這個發生在中世紀的故事中對人的種種「限制」「不合理」,因我們所居時代的相對先進性,被我們視作荒謬。但值得注意的是,任何時代,都有被習以為常的「限制」和「不合理」,久而久之的麻木應該被警醒。

「當所有人都期待你成為某一種人時,你真的能有其他選擇嗎?」

答案應該是一個大聲而堅定的「有」。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李誠儒對「無釐頭喜劇」的評價,是在貶低周星馳嗎?
    李誠儒勸許君聰要提高藝術鑑賞能力:「不要總盯在牆角、牆裙子,往高看一看,不要盯著那些80年代以後開始流行起來的無釐頭表演,就認為是高的」。李誠儒這句話的意思非常明確:不要認為無釐頭喜劇就是「高」的。許君聰馬上反駁說:「周星馳不是牆角!」從許君聰的語氣能夠看出,他對周星馳的崇拜。
  • 什麼是人文關懷?
    人文關懷即對人的生存狀況的關懷、對人的尊嚴與符合人性的生活條件的肯定,對人類的解放與自由的追求。這是度娘給出的解釋,而人文關懷這四個字也是眾多企業強調自己人性化一面的常用詞語。可是又有多少個企業能做到?怕是大家心照不宣了。
  • 《演員3》李誠儒炮轟無釐頭喜劇,暗指星爺,高級喜劇標準是什麼
    我們先從官方解釋去了解:喜劇是戲劇的一種類型,大眾一般寫作笑劇或笑片,以誇張的手法、巧妙的結構、詼諧的臺詞及對喜劇性格的刻畫,從而引起人們對醜的、滑稽的嘲笑,對正常的人生和美好的理想予以肯定。基於描寫對象和手法的不同,可分為諷刺喜劇、即興喜劇、抒情喜劇、荒誕喜劇和鬧劇等樣式。內容可為帶有諷刺及政治機制或才智的社會批判,或為純粹的鬧劇、喜劇、或滑稽劇。
  • 無釐頭搞笑碰撞打怪升級,《燕赤霞生肖神將》引領3月喜劇電影
    東西碰撞組團打怪升級 沙雕橋段貫穿捉妖全程既然要滿足觀眾的喜劇胃口,影片《燕赤霞生肖神將》做喜劇,是認真的;製造笑點,也絲毫不含糊。除了以上人物的無釐頭刻畫外,還有《大話西遊》中唐僧碎碎念式的半殘法師,也有《復仇者聯盟》中絕對正義如美隊的桃花姬,甚至還有《範海辛》裡的狼人。他們碰撞在一起,形成了一場東西碰撞的打怪之旅。甚至到了故事最後,女主跟誰走,都成了一個笑點。
  • 周星馳電影《國產凌凌漆》,經典背後的諷刺,無釐頭的巔峰之作
    這部電影是由周星馳、李力持執導,周星馳,袁詠儀,羅家英等主演,於1994年上映的香港喜劇電影。看過的朋友都知道這是一部對歐美007諜戰系列的惡搞創作,看慣了詹姆斯邦德,在看周星馳,可能還真是一時半會接受不了啊。好了,咱們話不多說,來品味這部電影。電影的故事其實很簡單。昔日一代著名特工凌凌漆(周星馳飾),被上級棄用十年而淪為豬肉小販。
  • 獨臂男孩跳球儀式,暴露出CBA的人文關懷背後僅僅是表面上的假裝
    種種舉動都讓我們感受到了來自廣東隊和CBA對這位熱愛籃球獨臂少年的暖心關懷。只能說CBA人文關懷背後暴露的問題就是類似這樣暖心的舉動只停留在表面而沒有刻在骨子裡。對於國內球員來說,他們還沒有更深刻意識到他們的舉動能給一個熱愛籃球的男孩多大的能量。如果僅僅只是這樣的關懷倒不如說我們只是在消費這個男孩帶給我們的正能量。
  • 一部有點現實但又很無釐頭的韓劇——《我們遇見的奇蹟》
    一部有點現實但又很無釐頭的韓劇——《我們遇見的奇蹟》不知道的大家喜不喜歡看韓劇,以前的韓劇基本都是出車禍、失憶或者和、高富帥和窮姑娘之間的愛情故事,很俗很老套。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一部有點現實但又很無釐頭的韓劇——《我們遇見的奇蹟》剛開始看劇名我真的對它提不起興趣,但看到海報中的一個熟悉的身影——在請回答1988裡面飾演善宇的母親的韓國女演員金善英,於是我就點開看了,一看嚇一跳,還真的挺好看的,在劇中金善英飾演一個賣水產的大姐趙妍花,她有一個廚師丈夫松賢哲,一位一場車禍,松賢哲和一位銀行的支行行長松賢哲兩個人的靈魂交換了,然後兩個人就來到了彼此的家裡
  • 無釐頭是不是牆裙子?李誠儒說了大實話,很多喜劇演員很尷尬
    「無釐頭」的語言或行為實質上有著深刻的社會內涵,透過其嬉戲、調侃、玩世不恭的表象,直接觸及實物的本質。以上三項內容,基本上把「無釐頭」說清楚了。最近幾年,有些南方的脫口秀演員,喜歡用「無釐頭」的方式進行脫口秀表演,但基本上都是不成功的,或者說,是非常失敗的。那麼,周星馳早年的喜劇作品,為什麼成功了呢?周星馳早期喜劇作品的成功,是無釐頭表演形式的成功嗎?
  • 《半斤八兩》:許氏兄弟,無釐頭喜劇的開創者
    這部喜劇,別忘了它對於這部電影,知道它的成名曲比電影本身更早《半斤八兩》。「我地呢班打工仔,一生一世為錢幣做奴隸。」旋律輕鬆,節奏簡單,很容易哼唱。許氏兄弟,無釐頭喜劇的開創者當許氏兄弟的電影橫行香港的時候,我還沒有出生,當我開始接觸電影這東西的時候,許氏兄弟的輝煌已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周星馳的無釐頭搞笑,可以說,很多80後可以承認自己不認識許氏兄弟,但是他們沒有一個不認識周星馳。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作為無釐頭喜劇的開創者,許氏兄弟在顛覆傳統、開拓創新這條路上,無疑是電影界永久的豐碑。
  • 李誠儒暗諷周星馳無釐頭喜劇,你那是什麼表演體系?不講武德啊!
    最後一個登場的是喜劇演員許君聰和姜潮合作的《西遊降魔篇》,結果剛演到一半就被評委老師喊咔,終止了表演。看得出來,許君聰有點失望和遺憾。幾位評委老師點評後,李誠儒老師也開始可點評。李誠儒建議許君聰不要老是盯著牆角,牆裙子,不要盯著那些八十年代以後,開始流行起來的無釐頭的表演,就認為是高的。許君聰一開始也點頭認同,但是聽到無釐頭後,開始反駁了李誠儒,說周星馳老師在我眼裡不是牆角。
  • 《非凡三俠》定檔,張智霖、黃宗澤、周秀娜聯袂主演港式無釐頭喜劇
    香港影視有一種特別的影視題材或者說表演模式:無釐頭喜劇。 很難用言語來解釋這個詞,「莫名其妙的搞笑」,「不合大眾邏輯與日常規範的趣味」?恐怕連他的標籤式人物周星馳或是王晶導演都說不清楚。 時至今日,甚至可以用一種文化現象來形容當年的這一娛樂盛況。
  • 無釐頭表演是牆角?清高範十足的李誠儒夠格評價喜劇嗎?
    在最新開播的《我就是演員》第三季第一期中,喜劇演員許君聰在節目裡致敬了《西遊降魔篇》中黃渤與文章的經典片段,李誠儒讓他提高對藝術的鑑賞水平,不要認為八十年代以後開始流行起來的無釐頭的表演就認為是高的。他也並沒有加定語說是那些不好的無釐頭,他如果特指的是那些演技差的無釐頭表演我也就沒必要這麼生氣了,他明擺著就是想一竿子打翻了無釐頭這麼一個表演類型。
  • 女博士墜樓事件背後,是人文關懷的缺失,是對人生選擇權的抹殺
    女博士墜樓背後,是高校對研究生的人文關懷缺失,更令人擔心的是,當下的教育或許正在抹殺學生們的人生選擇權。雖然總體而言,大多數研究生導師能夠對學生做到起碼的關心,能多少關注到學生的學習狀態、生活狀態,在研究生教育中懂得鼓勵、包容,不會對學生提出過分的要求。
  • 看《誇世代》,是不是有星爺無釐頭喜劇的感覺?
    而這部劇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有一種星爺無釐頭喜劇的感覺?你們覺得呢?超級像有沒有?記得這部劇在開播之前,就被定義為一部金融商戰時裝劇,劇情簡介說到銀行家將和銀行大家族開戰,開播的時候還真是的哦,看歐陽震華和陳豪作為投資銀行家是多麼多麼敵對似的,可自從歐陽震華意外墮機、靈魂互換了之後,劇情就有大轉變,變成了搞笑喜劇。
  • 5部無釐頭的喜劇電影,讓你笑出腹肌,還能不能好好看電影了!
    喜劇電影從電影開始問世的時候就有,最著名的就是全世界都知道的憨豆先生,雖然他表演的是默劇喜劇,但是他那誇張的動作加上搞笑的表情真的是讓人看的捧腹大笑。都說現在的喜劇電影很難拍,笑點低的就被觀眾說是沒有水平,笑點高一點觀眾就會覺得太高深一點都不搞笑,想要拍出平民大眾的喜劇電影真的是不太容易。
  • 聽聽東湖人文關懷志願者們的心聲……
    聽聽東湖人文關懷志願者們的心聲…… 2020-03-16 19: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李誠儒綜藝diss無釐頭,暗諷周式喜劇很低級!
    不要盯著那些八十年代以後開始流行起來的無釐頭的表演,就認為是高的。」李誠儒話畢,就看到鏡頭前於正和章子怡露出了一絲微妙的尷尬表情,這幾個表情就足以讓網友們猜到李誠儒這段話說的有多不合時宜了......要知道《西遊降魔篇》是周星馳自編、自導的一部作品。
  • 現代社會需要真正的人文關懷,偽關懷應該休矣
    近三年,「環衛工人」題材的作文在中學生考場作文中頻頻現身,乍一讀起來,那些描寫和議論令人動容,不得不欽佩學生具有的高尚情懷,他們關注社會,關注社會弱勢群體,表現了較高的人文素養。看來,在文章中的讚美環衛工人的勞動,對不保護環境的批評,只是為了博取考試分數,作文中表現出來的只不過是對「環衛工人」等弱勢群體的偽關懷罷了,社會上的一些表現,也不盡如人意。
  • 周星馳和林正英合作出演的無釐頭喜劇殭屍片,非常搞笑和經典
    隨著「港式殭屍片」的沒落,隨之而來的是周星馳「無釐頭喜劇」的興起,看到殭屍類電影的沒落,向華強十分不服和不甘心,不想曾經的港式殭屍電影就這麼沒落了,於是產生了把殭屍和無釐頭喜劇相結合拍攝的心思。《非洲和尚》在1991年「永盛電影」的推動下,周星馳和林正英進行了初次的嘗試,他倆合作出演了無釐頭類喜劇殭屍片《非洲和尚》。
  • 羽毛球強國需要一點點起碼的人文關懷
    我們這個羽毛球強國,真正需要的是一點點人文關懷也不知道,靠僥倖和概率篩選留存下來的體育健兒的豐功偉績背後,是多少人的痛苦和陪葬……官方沒有公布過相關數據,這也算是高手晃過吃瓜群眾的一種假動作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