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慶雲
12月14日,離李誠儒老師說無釐頭是牆裙子已經過去兩天時間。這個話題依舊持續發酵。但發酵的味道,似乎有些變了。網絡討論,容易出現一種怪現象,本來應該是就事論事的,結果,走來走去,成了不就事論事,而是論說話的人了。論事兒,顯然需要更為專業的文藝理論功底,聊人,則只需要八卦精神和追星立場即可。
在《我就是演員》的舞臺上,李誠儒老師有這樣的發言,建議許君聰要提高藝術鑑賞能力,不要總盯在牆角檣裙子,再往高看一看,不要盯著那些八十年代以後開始流行起來的無釐頭表演,就認為是高的。許君聰回應說,周星馳老師在他眼裡不是牆角。李誠儒老師只得再回應他,「我沒說他」。
讓網友們參與進來的,就是這段內容。其實,略微懂一點哲學邏輯學和文藝理論常識,就能看出,李誠儒老師和許君聰聊天,真的是對牛彈琴了。李誠儒老師聊的是無釐頭表演內容與方式,而許君聰竟然搞出一個「周星馳」來回應,人家跟他聊內容與形式,他跟人家聊人和演員。這本身就不是一回事兒,就是邏輯常識上的缺失。因此,李誠儒老師讓許君聰提高一下自己的藝術鑑賞力,提醒到了點子上。
無釐頭的創作方式和表演方式,當然不能對等「周星馳」三個字。周星馳早期的電影作品當中,存在無釐頭的風格,但周星馳早期電影當中,也有其它的影像風格和表演風格。作為名詞概念存在的「周星馳」,更多地指向一個生命個人,一個演員、導演,而非一種影視創作表演風格。就像張藝謀指向什麼創作表演風格呢?陳凱歌指向什麼創作表演風格呢?這就是簡單的邏輯上的不對等。李誠儒老師回應許君聰,「我沒說他」,可能回應的太客氣了,應該回應許君聰,「你多讀點書,累不死的」。
那麼,我們不妨回到就事論事的範疇內,聊一聊,無釐頭的創作和表演方式,是不是牆裙子。其實,好多粉絲型的網友,嚷嚷了幾十年的「無釐頭」,自己根本搞不懂什麼是無釐頭,只能對應給具體的人和具體的作品。實際上,這種對應,是對應過度了。「無釐頭」到底在概念上,被界定為什麼了呢?
1999年第二期的《當代電影》裡邊,第82頁到第85頁,譚亞明的署名文章《周星馳現象研究》裡邊,這麼寫:無釐頭,原是廣東廣州等地的一句俗話,意思是一個人做事、說話都令人難以理解,無中心,其語言和行為沒有明確目的,粗俗隨意,亂發牢騷,但並非沒有道理。
從其概念和內涵來看,《咬文嚼字》作了兩種解釋:一說「哩頭」即「來頭」,因為粵語中的「哩」和「來」同音,顯然,「無哩頭」就是沒有緣由、沒有來頭、沒有由來、沒頭沒腦、莫名其妙之意;一說「哩頭」就是「準則」,「無哩頭」即「無準則、無分寸、亂來」,
「由此引申出戲說、搞笑等義」。就事情關聯來說,「無哩頭」也就是「無邏輯,出其不意,上文不對下理的行為、思想和語言」。這就是涉及了相近的解說,「哩頭」即「意義」,「意思就是沒有意義,廢話」。
海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26期,95至96頁,金錢偉先生有這樣的說法,就地地道道的民間文化來看,「無哩頭」乃是順德的方言,是罵人的話中最狠的一句,意思就是說一個人做事情什麼都不行,很沒用。可以說,「哩」即「一點」,「頭」即頭腦,「無哩頭」也即是「沒有一點頭腦、沒腦子」。「無釐頭」的語言或行為實質上有著深刻的社會內涵,透過其嬉戲、調侃、玩世不恭的表象,直接觸及實物的本質。
以上三項內容,基本上把「無釐頭」說清楚了。最近幾年,有些南方的脫口秀演員,喜歡用「無釐頭」的方式進行脫口秀表演,但基本上都是不成功的,或者說,是非常失敗的。那麼,周星馳早年的喜劇作品,為什麼成功了呢?周星馳早期喜劇作品的成功,是無釐頭表演形式的成功嗎?
當我們認可周星馳早期喜劇電影的時候,是認可無釐頭的表演形式呢,還是認可電影本身傳遞出來的現實乃至於荒誕現實主義的情感內容與情感價值呢?我想,顯然是後者。周星馳通過「無釐頭」的一些臺詞和表演內容,實現的是自嘲、自我瓦解基礎上的反諷,是諷刺自己之上的更龐大的社會諷刺。無釐頭的那些內容,只是實現這類諷刺的一種手段罷了。
無釐頭是什麼呢?就是牆角牆裙子啊。尤其是牆裙子,就是修飾用的,但它永遠不是最核心最有用的。喜劇作品,最核心最有用的,是諷刺,是諷刺張力基礎上的笑。對於創作者和表演者而言,可以通過裝傻充愣式的無釐頭,實現這種諷刺,也可以通過冷靜清晰的高智商對白表演,實現諷刺。最終的目的,是諷刺。
很多喜劇演員學無釐頭,只學會了裝傻充愣,卻沒有學會諷刺,就顯得演員過分傻,劇作過分鬧劇化了。這說明什麼呢?光有無釐頭的牆裙子不行,您的作品您的表演,得有真正的牆體,或者說,承重牆。什麼是作品的承重牆呢?就是作品透露出來的時代溫度,對當下話語語境的發聲,更具體一點講,真誠而有溫度的發聲。
我們再回到周星馳早期的作品當中,比如說《審死官》。這部作品的承重牆是什麼呢?是對滿清腐朽官場的深刻諷刺。周星馳早期較為優質的作品,都具備很好的承重牆內容。至於無釐頭的創作和表演內容,不過是修飾用的牆裙子罷了。很多喜劇演員,光學人家的牆裙子,結果,作品當中,承重牆沒有,就註定糜爛不堪了。
回到許君聰在《我就是演員》當中表演的《西遊降魔篇》,這個作品,有承重牆嗎?光剩下無釐頭的牆裙子了,不爛才怪呢。再看看周星馳最近幾年的電影作品,為什麼質量下滑嚴重呢?也是光追求表演風格上的無釐頭上,牆裙子挺好,但承重牆不行啊。比如,《新喜劇之王》,牆裙子就是各種「沒腦子的表演」,承重牆呢?說演員多不容易,訴苦大會罷了,影迷都不信。
無論是許君聰,還是周星馳,別老在牆裙子上做文章,多研究研究承重牆的事兒,才是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