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菸成癮疾病將被攻克 北醫六院研究成果或將破解該難題

2021-01-08 中國網財經

  中國網財經2月6日訊 2017年2月1日,JAMA Psychiatry(《美國醫學會雜誌·精神病學》)雜誌發表了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陸林教授課題組題為「Effect of selective inhibition of reactivated nicotine-associated memories with propranolol on nicotine craving」的研究論文。據了解,陸林教授課題組的這一開創性研究成果為難以戒菸的人群帶來福音,有望攻克尼古丁依賴等病理性記憶相關精神心理問題無長期有效治療方法這一醫學與社會難題。

  2013年世界衛生組織全球菸草流行報告指出,菸草使用是導致全球可預防死亡的首要死因。每年導致全球近600萬人死亡並造成數千億元的經濟損失。如果當前的趨勢繼續下去,到2030年時,全世界每年因菸草導致的死亡將超過800萬人。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的《2015中國成人菸草調查報告》顯示,我國15歲及以上人群吸菸率為27.7%,其中男性吸菸率為52.1%。吸菸者總數在2010年至2015年的五年時間裡增加了1500萬,已高達3.16億。

  菸草成癮和依賴的本質是尼古丁依賴,是一種慢性高復發性疾病。尼古丁會導致大腦的神經通路發生可塑性改變,形成強烈持久的尼古丁成癮記憶,使尼古丁依賴者持續存在吸菸欲望,這種欲望會削弱甚至摧毀戒菸的決心。因此,消除尼古丁依賴者的病理性成癮記憶、降低心理渴求是臨床戒菸成功的關鍵。

  2017年2月1日,JAMA Psychiatry(《美國醫學會雜誌·精神病學》)雜誌發表了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陸林教授課題組題為「Effect of selective inhibition of reactivated nicotine-associated memories with propranolol on nicotine craving」的研究論文。該研究成功實現了從動物研究到臨床試驗的成果轉化,首先在動物尼古丁成癮記憶模型中發現,採用小劑量尼古丁作為非條件性刺激喚起成癮記憶後,再鞏固時間窗內給予普萘洛爾可以有效消除動物的所有的尼古丁成癮記憶。在吸菸成癮人群中進一步研究發現,給予非條件性刺激後,在再鞏固時間窗內口服普萘洛爾可以消除吸菸相關的記憶,降低多種吸菸相關線索誘發的心理渴求。陸林教授課題組的這一開創性研究成果為難以戒菸的人群帶來福音,有望攻克尼古丁依賴等病理性記憶相關精神心理問題無長期有效治療方法這一醫學與社會難題。

  該研究是陸林教授課題組在前期研究的基礎上深入探索所取得的重要成果。陸林教授課題組於2012年和2015年分別在 《Science》和《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發表論文,先後提出條件性線索記憶喚起和非條件性線索記憶喚起——消退心理學範式,發現記憶操縱範式可消除成癮動物和成癮者的成癮記憶,降低其對於成癮性藥物的心理渴求及復吸的風險。這些研究成果也相繼被國際同行在其他成癮動物模型和成癮人群中重複和驗證。值得一提的是,JAMA Psychiatry同期雜誌刊登了來自美國研究人員運用陸林教授課題組提出的條件性喚起-消退範式,開展的戒除菸癮的隨機對照的臨床研究。JAMA Psychiatry雜誌也在同期發表了專門評論文章「Behavioral and Pharmacological Strategies for Weakening Maladaptive Reward Memories: A New Approach to Treating a Core Disease Mechanism in Tobacco Use Disorder」,認為這些研究發現改變了病理性成癮記憶一旦形成就難以消除的傳統觀點,找到了消除物質成癮核心病理機制的治療手段,是我們向治療吸菸成癮及其他的物質成癮邁出的標誌性一步。

  北京大學中國藥物依賴性研究所的薛言學副研究員和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的鄧佳慧博士為該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陸林教授為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科技部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的經費支持。

(責任編輯:杜丁)

相關焦點

  • 北醫六院異地擴建工程主體封頂 預計2017年8月竣工驗收
    千龍網北京11月28日訊 11月26日,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簡稱北醫六院)異地擴建工程主體結構順利封頂。北京大學醫學部副主任肖淵、北醫六院院長陸林、北醫六院黨委書記王向群、北京建工三建公司董事長蘇繼忠等單位相關領導及項目部全體管理人員出席封頂儀式。
  • 破解世界難題 能源報國
    李中矢志破解難題,能源報國,帶領團隊歷經20餘年攻關、實踐,創建了海上高溫高壓鑽完井關鍵技術、深水油氣優快鑽完井關鍵技術和海上複雜斷塊油田高效開發鑽完井關鍵技術,成功破解難題,大幅提高了三大領域鑽完井作業成功率和作業效率,降低了作業成本。
  • DeepMind AI破解「蛋白質摺疊」難題,攻克生物學50年...
    美國時間11月30日,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人工智慧公司DeepMind公開宣布,生物學界50年來的重大難題——蛋白質摺疊預測,已被其成功攻克。而攻克這一難題的正是其2018年一經推出便震驚科學界的AI系統——AlphaFold。
  • 北醫六院為「抗疫」醫務人員開通心理援助服務
    北醫六院為「抗疫」醫務人員開通心理援助服務 2020-02-17 15: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Science重磅:上科大免疫化學所饒子和院士團隊攻克結核病半世紀難題
    其中,上科大免疫化學研究所饒子和院士研究科研團隊六年攻堅,在國際上首次成功解析分枝桿菌關鍵的阿拉伯糖基轉移酶複合體的「藥靶-藥物」三維結構,揭示了一線抗結核藥物乙胺丁醇作用於該靶點的精確分子機制,這也是乙胺丁醇問世半世紀以來,科學家首次從分子水平上破解這一抗結核「傳統老藥」的抑菌機制,為解決結核病耐藥問題
  • 吸菸是健康「頭號殺手」,那麼糖尿病要戒菸嗎?1分鐘測測成癮度
    我們都知道,吸菸是健康的「頭號殺手」,不僅會增加患癌風險,現在也有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抽菸會增加胰島素抵抗,造成身體慢性發炎或增加糖尿病發病率。那麼,吸菸究竟如何影響血糖,危害人體的健康,我們又該如何戒菸呢?
  • 科學家50年沒解決的問題,或將被打敗柯潔的AI系統攻克
    這不,隸屬於Google的DeepMind公司不僅開發了AlphaGo攻克了圍棋,還開發了Alphastar攻克了電競,不止一次用他們開發出驚人的神經網絡讓全世界人嘆為觀止。如今,這家總部位於英國的公司,又開始進軍生物醫學領域,甚至攻克了科學家們認為人力還需要幾十年才能拿下的難題,那就是蛋白質摺疊的問題。
  • 北醫三院成果轉化連創佳績
    這一年,既是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下稱北醫三院)建院60周年,又是輔助生殖技術大陸成功應用30周年;這一年,北醫三院既榮登「中國醫院生殖醫學排行榜(2017年度)」榜首,又躋身「2017年度中國醫院科技量值」TOP10;這一年,北醫三院積極行動,以9項近2000萬元的轉化收入,在醫療機構的創新成果轉化事業中打造了「三院模式」。
  • 攻克25國無法破解難題,外媒:中國總是在創造奇蹟
    而我國的工程師根本無懼這些異樣的眼光,反而踏踏實實沉下心來,對當地的巖石結構以及攻堅方法開始了緊鑼密鼓的研究。我國工程師一改之前歐洲工程師所用的加固方法,採用了國內同類型的支護方式,並且將強度提高三倍,通過嚴密的計算之後,這樣的方法也得到了歐洲國家的認可。
  • 看看北醫三院怎麼做
    事實上,近幾年不管是《「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還是《「十三五」衛生與健康規劃》等重量級紅頭文件政策,無不在反覆強調臨床水平和科研能力對於公立醫院的重要意義,越來越多的醫院管理者意識到,未來診療能力輔以科學研究將成為醫院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 吸菸並不是沒有一丁點好處,它確實能幫助預防兩種疾病!
    我們雖然知道吸菸有害健康,但是吸菸沒有一丁點好處說得就絕對了。當然,從總體健康角度來說,是反對吸菸的,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吸菸確實能預防兩種疾病!  吸菸會降低肥胖的風險  吸菸,特別是菸草煙霧中的尼古丁能抑制胃口。
  • 遊戲成癮列入精神疾病 這些症狀是上癮
    世界衛生組織在6月18日發布的《疾病和相關健康問題國際統計分類》中,首次將沉溺於強迫性電子遊戲列為一種精神健康狀況。該遊戲行為模式必須足夠嚴重,導致對個人、家庭、社交、教育、職場或其他重要領域造成重大損害,並明顯持續了至少12個月。  作為全球衛生趨勢和統計的依據,《國際疾病分類》是世界各國的醫生用來診斷病症的國際標準,此次增設「遊戲障礙」,反映了不同學科和地域的專家所達成的共識,將促使衛生專業人員更加關注此類障礙的發生風險,以及相關的預防和治療措施。
  • 3DM周「看」:遊戲成癮就是病?Switch系統遭破解
    一周大新聞 Switch系統遭破解 國外一個叫Team-Xecuter的破解小組本周三宣稱:他們已經解決了現行所有版本固件破解難題,通過他們的方法可以為Switch打造自製固件/自製系統,目前破解團隊正在準備快速、穩定地運行自製程序和固件的方法,並預計在2018
  • 納通集團與北醫三院成功籤署運動醫學研究所科技成果轉讓協議
    國家體育總局科教司隆勝軍處長、北京市科委曹巍處長、中關村海澱園舒畢磊處長、北京大學醫學部張寧副主任等上級領導,北京納通科技集團趙毅武董事長等購買方代表,北醫三院喬傑院長、金昌曉書記等相關負責人出席了本次活動。
  • 變味的神童:小學生攻克癌症難題的背後,是瘋狂的精己主義者
    橫空出世的「陳同學」最近大家一定被「小學生攻克癌症難題」刷了屏,昆明市盤龍小學的陳同學憑藉研究突變基因「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在全國出名。他的父親解釋這全是因為「家學淵源」,自己從事該方面的研究,孩子對此非常感有興趣,並對攻克癌症醫學難題充滿熱情。然而陳同學在提交的科研過程中卻表示「2018年1月9日,老師們給了我一個基因,叫C10orf67。我上網搜了一下什麼叫基因。」
  • 原始創新突破 人源Ⅲ型膠原蛋白研究新成果發布
    2019年5月16日,山西錦波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復旦大學基礎醫學院、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共同就「人源Ⅲ型膠原蛋白」研究成果舉行了學術交流及新成果發布會。
  • 揭秘| 中國石化如何自主攻克旋轉導向「卡脖子」難題
    經過中國石化勝利石油工程公司20年的攻關,終於實驗成功,中國石化鑽井的『卡脖子』技術難題得以攻克。20年間,他們經歷了什麼?如何突破瓶頸,攻克難題?從本期開始,我們將陸續推出三篇系列報導,全方位講述旋轉導向系統攻克背後的故事。2020年1月8日,一場冬雪降臨山東東營。
  • 北大六院召開社會監督員座談會
    為加強社會監督,提高責任意識,從而進一步推進醫院發展,2014年3月25日下午,北大六院在行政一樓會議室組織召開社會監督員座談會,會議由北大六院黨委書記王向群主持。北大六院院長陸林,副院長董問天、郭延慶,副書記劉靖,院長助理原巖波,黨院辦主任張霞參加會議。北大六院自去年8月份起,聘用7位來自社會各界的人士為監督員,聘期三年。
  • 遊戲成癮被列為精神疾病?這8條症狀,你中了幾條
    近日,世界衛生組織發布最新一版《國際疾病分類》,遊戲成癮列入精神疾病。心理學對遊戲、手機成癮是如何界定的?它的危害有哪些?與一般情況下人們口中的「手機成癮」(指一般程度的、不構成病態的手機依賴現象)區別在哪?心理治療手機、遊戲成癮的原則、方法,當事者本人、家人、社會力量的幹預措施有哪些?甚至,帶有哲學意味的思考:人們何以對「物」依賴?
  • 「毒品、酒精成癮是一種腦部疾病」!
    這些事物是因為什麼使人成癮?世界知名神經科學家從生物學的角度分析了人類對藥物上癮的原因,在他看來,「成癮是一種嚴重的、慢性的、復發性的腦部疾病。」——是遺傳因素與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複雜結果,而大腦的生物性改變或許使得所謂的意志力變得脆弱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