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錢賺的大學專業,家裡有礦的孩子才配選?

2020-12-10 娛樂暢談說

「家境不好就別談理想」,這個看似理所當然的觀點,我們信奉多久了?

「考這麼高的分不選金融就白費了」,這個看似實用至上的想法,又被默認多久了?

或許在面對諸多「勸告」也依舊一心澄明、選擇考古專業的留守女孩走入輿論視野之前,忙碌的人們都還來不及思考——

「不想著賺錢,還想什麼呢?」

「不報個有錢途的專業,算什麼寒門『貴子』」

留守女孩鍾芳蓉選擇北大考古系的新聞,幾乎是一出現後,就引發了不少網友的質疑。

概括地說,就是「勸女孩為家庭考慮、選一個好賺錢的專業」。

即便女孩父親都發聲稱「支持女兒決定」,並表示「女兒對錢看得淡」了。仍有網友不依不饒地繼續反駁。

並致力於論證對農村出身的女孩來說,虛浮的理想需要為賺錢與生存讓步。

這樣的輿論觸發了一次「空前絕後」的反擊,不僅是支持女孩的網友,就連存在感極低的考古界人士與各大文博機構都紛紛發聲,鼓勵她追逐考古夢。

聲勢浩大的應援,讓爭議中兩派觀點的交鋒更為尖銳。

支持者鼓勵女孩遵從興趣、追尋理想,有人戲謔地反駁說「這可是北大,別說考古學了,就算是烤包子學我也想去」。

而反駁者認為,單說夢想不說生存,對於農村出身的女孩來說並不實際、浪費了改變個人與家庭命運的機會。

輿論的交鋒發展至此,這場論戰逐漸成了一場渾水,誰也說服不了誰。

而在互不讓步的觀點碰撞背後,這一事件也的確雜糅了許多爭議——

一方面,人們為考古這樣的冷門專業到底好不好而爭論:

比如考古圈的傾巢出動、少見地集體進行考古學的科普,試圖向大眾傳遞學科意義,為考古正名。

但同時,相對而言「崗位少」「工資不高」的現實質疑也隨之而來。

另一方面,人們為留守家庭有沒有資格追逐「風花雪月」而爭論:

比如勸女孩報金融、計算機、經管、醫生等「實用」學科。順從內心這種話,沒有良好的家底做支撐,是對家庭的不負責任。

可換個角度,這種只有富人才配追尋夢想的所謂「實用主義」論調,否定了情懷的意義,也小看了熱愛一詞的分量。

兩個問題爭論到今天,網友們唯一得出的共識也僅限於

「這可是北大的考古學,還能失業嗎?」

可倘若拋去北大的光環,是個普通大學的冷門專業,恐怕就連部分支持者的立場也會動搖——

「在隨時被淘汰的生活中,誰還敢談理想主義。」

追捧熱門專業,我們得到了什麼?

在網友們爭論的兩個話題裡,選專業這事是團理不清的亂麻,也算是爭議的起點。

如果考古是個「實用」的學科,那這番爭執便無從而起,只是一個經典的「寒門貴子」式故事。

顯然,無論是評價學科專業,還是人生選擇,「賺錢」這一因素已然排在了如今社會價值序列中的前列。

不知大家還是否記得,早在十年前,高分考生報考專業的討論就已見諸報端。

2013年的一次統計數據顯示,據不完全調查,1977-2013年中國各地區高考狀元中,選擇就讀經濟學專業的有288人,工商管理專業有283人。

不過當時,最開始被輿論用「《為『錢途』還是『前途』》」圍剿的,是做出「功利化選擇」的狀元們。

2016年,山東省理科狀元孫昊,拒絕了清北金融與管理專業的邀請,選擇了理想中的中國中科院大學物理系,並就讀「粒子物理」專業,算是冷門中的冷門,獲得了社會的一片讚譽。

但近幾年內,關於專業的風潮無疑從過度嘲諷金融系狀元的一側,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許多人開始把考高分報金融視為了一個絕對正確的常識,報了叫「正常」,沒報叫「太幼稚、不現實」。

不報「實用」專業的留守女生反而被輿論圍剿。

不論是對金融學狀元們的無端道德批判,還是對留守女孩的質疑反駁,背後其實默認著同一套邏輯:

「熱門專業信仰」

熱門專業比冷門專業更實用,幾乎是所有學生與家長的共識。

許多人在潛意識裡相信,選擇一個熱門專業就能在成功道路上先走一步。

熱門冷門專業的差距焦慮甚至愈演愈烈,最後呈現出一句荒唐的話——

「冷門專業都找不到工作的。」

這套為大多數人認可的「成功經驗」,已經成為了選專業時的金科玉律,成為了大網,在選專業的語境中,不斷限縮著人們的想像力。

哪怕對熱門專業究竟學什麼、做什麼毫無概念,眾人也樂意跟隨這一「信仰」,相信選了就能成功。

久而久之,隨著志願競爭愈發激烈,在報考的大環境中,考生意願的重要性,甚至開始次於熱門專業信仰本身。

志願報考逐漸趨向「分配式」的運作,分高的去讀金融工商,分低的去讀農業哲學,違背者被視為異類,甚至被扣上「不現實、太傻」的風言風語。

等到了選擇北大考古的留守女孩身上,「分配模式」甚至演繹成了更為冷漠的形式:家裡有礦才學文史哲,窮人孩子學點能賺錢的。

總有人用「孩子小不懂自己喜歡什麼」「熱門專業一般賺錢多」來維護這套「熱門專業信仰」,但不知大家是否想過,它本身便走偏了方向。

「孩子不懂自己喜歡什麼」——為什麼不試著推廣專業指導與職業指導,別習慣於摸瞎報志願?

「熱門專業一般賺錢多」——為什麼不能讓考古、天文這些冷門專業能得到更多的尊重與更合適的待遇,別讓「清清貧貧做科研」成為大眾敢誇不敢選的另類笑料?

對熱門專業的盲目崇拜隱藏了許多亟待正視的問題,同時也欺瞞了許多等待面對的風險。

「選熱門專業不愁工作」——沒有哪個行業能一勞永逸,「少吃苦少走彎路」的想法才最不現實。

「冷門專業沒有出路」——多元化的社會明明有三百六十行,何必偏要迷信社會只包容銀行家醫生與律師?

說到底,在高考抉擇的人生路口上,用專業來決定個人前途如何、價值如何,本就是本末倒置的做法,忽略了個人的價值

被誇大的「實用主義」

從人生抉擇的角度來看,無論高考狀元們做如何選擇,旁人的評判都意義甚微。

因為旁觀的評判更多是在附和自身的價值追求,而非真正地給出建議。

而「窮人不該讀考古學」的言論,所對應的是輿論場中,追捧實用主義的呼聲一度佔據了壓倒性的優勢。

對於其他價值的追求,被否認為不切實際的叫囂。

高考志願變成專業分配,高分考生前往金融管理律界政界,低分考生前往各類冷門專業。

無形之中,唯分數論的鄙視鏈,逐漸成為了專業歧視鏈,乃至行業歧視鏈。

而當所謂的「熱門專業」評選裡,賺錢多少成為最主要的衡量標準,這就讓連考古、物理、天文等意義非凡的基礎學科,也成為「千萬別選」的天坑。

一群人讚美守衛敦煌的樊錦詩們配得上「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卻又竭力勸阻仰慕樊錦詩的留守女生「步入後塵」。

這樣的矛盾不免讓人深思,到底是實用主義與理想主義真的不可並存,還是高速運轉、不容喘息的競爭社會裡,所謂實用,已經被演繹到了只容許逐利、不允許逐夢的地步。

在愈來愈緊迫的競爭環境裡,理想逐漸從目標變成了奢望,再從奢望,演化成了應當避諱的禁區。

專業是否「實用」,其實沒有最後的答案,因為每個行業都有存在的意義。

而在這個事件中,除了爭執哪種專業更實用,我們或許還可以往後看一層,去追問在這次事件裡,為什麼志願報考,會演化為志願分配、乃至人生分配?

窮人家孩子應該優先考慮賺錢,這的確是十分現實的考量因素,但不該被視作應當遵守的規律與常識

如果只有富人才有資格追逐所謂「風花雪月」的理想,那它本就值得惋惜悲嘆、值得質疑與反對,沒什麼好追捧的。

因為這樣的說法,只是在用金錢,取代其他信念。

2016年,中國中科院大學在錄取拒絕金融專業邀約的孫昊時,曾如此表態:

「我們錄取他,絕不僅僅因為他成績高,而是他對科學有濃厚的興趣,具備成為一名優秀科學家的潛質。」

而北京大學在聲援留守女孩時,也寫下了這樣一句話「願你在北大考古,找到畢生所愛。

許多人都會被迫趟入「月亮與六便士」的沼澤。

選擇了後者,也不代表該捂住追尋月亮的目光。

相關焦點

  • 大學最坑的專業,表面高大上,其實華而不實 除非家裡有礦
    大學最坑的專業,表面高大上,其實華而不實 除非家裡有礦。據統計,2019年高考學生突破1000萬大關,每年畢業的本科生有幾百萬人,本科學歷的含金量一直在下降,很多大學都盲目地開設了專業,這種現象首先是從好的大學產生的,為了爭奪人才,從普通的大學到專門學校有好幾個。
  • 學哲學專業就需要家裡有礦嗎?也不盡然
    現在如果誰要是想高考填志願的時候選擇了哲學或者已經學了哲學,可能會被問家裡有礦嗎?不然誰給你的勇氣學哲學。可能是因為兩點原因,第一點是對口的工作實在是不多,第二點是找到的工作收入一遍都不會很高。跟管理類的專業有點像,很多學生都是奔著將來能做管理者,去學的管理學,最後發現做人資、行政和銷售的居多,雖然工作到後面會有很多管理問題需要解讀,但是直接就學管理,並不能幫助你直接走上管理者的崗位。在大學中,哲學專業屬於哲學類,學制四年,主要的學科應該掌握的內容有三個部分,分別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哲學和外國哲學。
  • 大學最燒錢的四個專業,除非家裡有礦,否則真不建議學
    大學最燒錢的四個專業,除非家裡有礦,否則真不建議學,掏空家庭積蓄。 在為同學們選擇專業上,相信家長們一定費盡了心思!熱門專業、就業率高的專業,只要是社會上熱門專業家長們都要了解一遍。不知道家長們了解沒了解到這幾個專業學起來很是燒錢呢?
  • 小學生作文《我家裡有礦》走紅,網友:這才是真正的凡爾賽文學
    一位小學生的作文《我家裡有礦》瞬間走紅看過《我家裡有礦》這篇作文的網友們,絕對想像不到是一個小學生寫的,字裡行間簡直就是當代「凡爾賽文學大師」,既沒有透露家中有多少財富,卻把富有展現的淋漓盡致,甚至格外的討人喜歡。
  • 小學生作文《我家裡有礦》火了,三觀很正,網友:活該人家有錢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他們對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家長的每一言一行都決定著孩子的成長方向。很多孩子都會把家長賦予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體現在所寫的作文中,其中不乏一些「有偏差」的三觀讓老師頭疼,但也有三觀很正的孩子讓老師驚嘆不已,比如寫出下面這篇作文《我家裡有礦》的孩子。
  • 娛樂圈低調的富二代,有礦算什麼 他的家業規模更令人驚嘆?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快樂男聲》節目組很喜歡介紹選手的家世背景和故事,但是一直以來對華晨宇的家世閉口不提,當時就有不少人以為,華晨宇家境貧寒才造成了他內向的性格。 家裡是做礦產生意的,他大學的時候就有豪車代步,家世強大到連郭麒麟都說自己沒錢了,要找花花借!
  • 娛樂圈低調的富二代,家裡有礦不算啥,家業規模才讓人驚嘆!
    娛樂圈低調的富二代,家裡有礦不算啥,家業規模才讓人驚嘆!相信大家也都知道,在娛樂圈當中有為數不少的明星都是屬於星二代。而這些星二代借著自己家長輩的名氣,再加上異於常人的努力,才在娛樂圈當中嶄露頭角,甚至有一些也已經小有名氣。
  • 娛樂圈裡的富二代明星,一位家裡有礦,一位家裡資產千億
    在娛樂圈裡,隱藏了很多的富二代,他們能在娛樂圈裡順風順水,成為頂級流量明星不再話下,他們可以不靠自己賺的錢,就能夠一輩子衣食無憂。一起來看看有哪些富二代的明星吧!林俊傑林俊傑是富二代的消息幾乎是家喻戶曉,他更是「富二代」榜單上的常客,最誇張的一句話就是「如果不好好唱歌,就要回去繼承家裡的千億財產」,雖然這裡的「千億」比較誇張,但他絕對是娛樂圈中富二代的代表,他家的產業橫跨無數個行業,他的父親是新加坡最大電信集團的老闆,幾乎是掌控了新加坡所有的電信命脈、他的哥哥林俊峰是新加坡某銀行的副總裁,可以說,即使現在娛樂圈的頂級流量紅一輩子,
  • 遇到家裡有礦的應屆生又捨不得開除怎麼辦?網友的回答太現實
    然而對於家裡有礦不差錢,對錢沒有欲望的應屆生該怎樣管理呢?近日阿里巴巴的管理者則遇到了這樣的問題。01 阿里員工:遇到家裡有礦的員工真愁人,效率高但是到點就走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不知道你們的身邊有沒有家裡有礦的富二代,幾十萬,幾百萬,對他們來說只不過是分分鐘的事情,有沒有很扎心?家裡有礦和家裡沒礦,在職場上有什麼區別呢?先說一下家裡沒有礦的普通職場上工作人員的我們是什麼樣子的呢?在我們大學畢業之後,找到一份高薪的工作,我們會更加努力賺錢工作,加班費我來了,我們有時會為了加班費而加班到半夜一兩點鐘。
  • 我的遊戲半年總結:玩逆水寒還需要家裡有礦嗎?
    我的遊戲半年總結:玩逆水寒還需要家裡有礦嗎? 提起逆水寒,可能大多數人第一感覺就是家裡有礦才能玩的遊戲。我斷斷續續的也玩了不少時間了,中間也沒覺得有這麼誇張,白嫖黨一樣可以在遊戲裡風生水起,甚至於早期的逆水寒,搬磚黨還能賺一筆。今天來說說玩逆水寒到底需要家裡有礦嗎?
  • 小學生作文《我家裡有礦》火了,三觀很正,網友:活該有錢
    這名小學生的「我家裡有礦」作文,讓不少人豎起大拇指。01小學生作文《我家裡有礦》火了小孩寫著自己的家裡很有錢,喝酸奶的時候都不需要舔蓋子。前面的這些孩子想說明自己有錢,而後面的這些,才是網友稱讚他的關鍵。他說,自己的同學穿的都是一些外國潮牌,但是他不喜歡。作為一個傳統的中國人,他覺得自己應該愛國一些,所以在他看來,老北京布鞋、雙星這樣的牌子也很好,他願意穿。
  • 小學生作文《我家裡有礦》爆火,炫富竟如此真誠!網友:三觀很正
    一、小學生作文《我家裡有礦》爆火縱觀現在的家庭,不少孩子都是家裡的獨生子女,不僅有父母的精心呵護,還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最大寵愛,可以說生活環境除了幸福就是幸福。完全不像我們小時候,要想吃點零食或者要點零花錢,都得看父母臉色!
  • 變形計:首位黑人闊少,在非洲家族資產過億,網友:真是家裡有礦
    歡迎大家來到百家號娛樂百科書,接下來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變形計:首位黑人闊少,在非洲家族資產過億,網友:真是家裡有礦《變形計》這檔節目,相信有很多的觀眾朋友們都已經看過了,這也是近年來非常有爭議點和看點的節目之一,這檔節目一開始就是主打教育意義的節目。
  • 華晨宇堪稱最低調富二代,網友:這才是真正的家裡有礦呀!
    也有的人則說,家裡如此有錢的華晨宇,完全可以不用這麼拼,老老實實回家繼承家業不也挺好?其實,我們都知道,華晨宇被稱為最低調的富二代,因為花花是家裡有礦的富二代,「家裡有礦」一般泛指家裡有錢,而華晨宇則是真正意義上的家裡有礦,因為華晨宇的家族就是做貴金屬開發的,銀礦生意火熱。據2019年的數據顯示,華晨宇所在家族的年銷售額高達18個億,真的非常有錢了。
  • 小學生作文《我家裡有礦》曝光,家長哭笑不得,老師:給我捐點
    在他看來,「我家裡有礦」的直接體現,就是喝酸奶不用「舔蓋」。老爸也用電視劇中的情節來提醒他,在學校要保持低調,不要讓別人知道家裡有礦,以免被壞人弄走。 這個孩子的同學穿的都是國外的大品牌鞋子,而他只穿北京老布鞋。老爸為了鼓勵他學習上獲得進步,承諾前進五名,就會獎勵他一雙國產「雙星」鞋子。 語文老師的批改更是絕了,「給老師捐點款!」
  • 家裡有礦啊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常用於調侃氪金大佬
    家裡有礦啊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常用於調侃氪金大佬時間:2019-07-15 11:32   來源:愛秀美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家裡有礦啊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常用於調侃氪金大佬 家裡有礦啊什麼意思 家裡有礦啊,意思是家裡非常有錢,花錢很厲害、土豪。
  • 「佛系爸爸」走紅,倆孩子玩奶粉爸爸無動於衷,網友:家裡有礦
    沒有什麼最好的教育, 只有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才是最好的教育! 我們注重分享,文章、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有異議,請告知小編,我們會及時刪除。 分享是一種生活的信念,明白了分享的同時,明白了存在的意義。
  • 用一張圖證明「家裡有礦」!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力……哈哈哈!
    用一張圖證明「家裡有礦」!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力…哈哈哈!炫富的機會來了!如何用一張圖證明你「家裡有礦」?來看看網友們的回答,我要笑死在評論區了,哈哈哈哈哈!1.存款超億……這個袋子能賣給我嗎?我出五毛!
  • 我也想「家中有礦」,該怎麼做?
    趙本山與範偉的對話:「啥家庭啊,家裡有礦啊?」對專業知識停留在能用就行,技術能力很長時間沒有更新,不知不覺就被公司和行業邊緣化了。怎麼才能有礦?我想這個才是很多人最關注的問題。很多人以為那些企業家或者創業成功的人才是家中有礦。在我看了很多案例之後分析出來並不全部是這樣,大家都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不可能一飛沖天。
  • 店家:她說她「家裡有礦」
    本文轉自【生活日報】;你永遠不知道平淡無奇的日子裡孩子會給你帶來多大的驚喜(xia) 直到快過年用錢時她發現手機裡的錢不見了「我當時才反應過來應該是女兒用我的手機把錢轉走了」 這些錢用來幹什麼了?崔女士表示,發生這樣的事,作為商家應該第一時間聯繫孩子的監護人。 尤其是短短的三天時間裡,發生了12547元的消費,更應該聯繫到家長,但是她壓根就沒接到對方的任何一個電話。 崔女士女兒的消費轉帳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