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百年國恥,中國為何都沒有解體呢?

2020-12-14 騰訊網

縱觀世界歷史,那些曾經強大的文明古國,羅馬帝國,古埃及,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巴比倫王國,古印度…等等,現在都灰飛煙滅了。

他們滅亡的原因,或毀於侵略者的徵服奴役,或毀於自然災害,或毀於內部的鬥爭和落後的制度。

從1840至1842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結束,中國開始進入了長達100年的動蕩歲月。中國被西方列強侵略,殖民,同時國內軍閥混戰,內部紛爭不斷,甚至到了 「城頭常換大王旗」的政治局面。這種內外交困的處境對於任何一個國家都是極度危險的。

曾經強大的奧斯曼帝國,奧匈帝國都經歷過這種困境,它們最終紛紛走向了分裂,有的徹底消失了。

在西方學者和史學家看來,這個打不破的魔咒在當時的中國也會應驗的。中國的現實情況甚至更糟糕。但中國不但沒有分裂,也沒有解體,而且重新統一起來。

這點是西方想不通,近代百年國恥,中國為何都沒有解體呢?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說起。

宗族制度

中國近代之所以沒有分裂,家天下的宗族制度。

中國自古是一個自然災害多發的國家。古人應對自然災害手段和生存能力低下,單個家庭是沒辦法生存下去。以姓氏組成的宗族成為必然。宗族制度以血緣關係為紐帶,依存於傳統的農耕經濟體系之中、依靠耕生產方式而存在。

按照父子相承的繼承原則,以血統的遠近來區別彼此關係的親疏。它是農耕文明的產物,是家天下的縮影,是封建帝王試行家天下的統治模式。宗族制度包含有族譜、宗祠、族規、族產,還有族長制。

宗族族長依照族規對內調解仲裁族群內部矛盾,對外協助政府對族人教育管理。宗族制自成體系,只要正常地存在和運轉,那麼家族成員間依然保持緊密而牢固的關係,整個社會穩定而和諧。

西方根本不懂得,相比西歐的多元化,鬆散的封建社會結構,中國的封建社會結構等級更加森嚴,上下級關係嚴格區分,一元化,統一整體。

古代中國的社會封建制度是最徹底的。

無論朝代如何更替,政局如何動蕩,而構成其牢固根基的正是宗族制度下的家族。這個根基即使在近代也同樣牢固而堅實。

民族融合

中國近代之所以沒有分裂,中華民族融合是最徹底的。

為什麼說中華民族融合是最徹底的呢?

中華文明有五千年的歷史。歷史的連續性使得民族間融合從未間斷過。中華文明史是一部民族融合史。從華夏文化的發源地黃河開始,就與「東夷、西戎、南蠻、北狄」等等少數民族之間或通過戰爭,或彼此合作逐漸從分散走向統一,從多族走向一族的融合。

從華夏族到漢族形成是一個不斷融合壯大的過程。從南北朝時期的五胡亂華,南北宋時間的遼、金、夏、元,到清朝等少數民族建立政權,民族間融合逐漸從量變到質變化。這主要得益於中華文化的包容性。

56個民族圖

在和而貴,和而不同的思想觀念影響下,中國曆朝歷代對其他民族實行寬鬆和開放的政策。特別在唐朝更加開放,比如不強迫同化,不排斥各族不同之宗教,任其自由信奉等等。漢族在民族融合的道路上探索出了的一系列政策。

民族遷徙;聯合鬥爭;「和親」結盟;邊境貿易;「冊封」政策等等。漢族政權通過這些政策在短期恢復邊境貿易,民族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得以延續和發展。長期看來,各民族的不斷融合的過程中,各少數民族或者主動,或者被動接受農耕民族文明。

他們逐漸放棄遊牧生活,選擇定居,開始農耕生活。

為什麼說中華民族融合是最徹底的呢?縱觀中國古代歷史,少數民族與漢族的之間的戰爭不斷,無論誰打敗了誰,誰徵服了誰。少數民族顛覆漢族政權的同時,也被漢族的文明徵服。夏、金、遼、元朝還是清朝都接受了漢民族的生產、生活方式,改變了原有遊牧的生活,實行農耕。

這是世界其他文明古國做不到的。經過幾千年來民族間融合,造就了共同的文化,文明和習俗,逐步形成了56個民族。

大一統

中國近代之所以沒有分裂,中華民族大一統思想深入人心。

大一統思想最初或許與中國封閉的地理環境有關。作為農耕民族需要充足的土地生產,只有大統一才能夠統治者控制更多的土地發展生產。但這不僅是為了控制更多土地發展生產的問題。這是中華民族曾經經歷痛苦而短暫的三國時期,南北朝時期,五代十國時期選擇的結果。

歷史也證明了這一選擇是正確的。至此中國古代先後出現強盛而繁榮的朝代:隋朝,晉朝,唐朝,明朝。只有選擇大一統,國家才能強盛,社會穩定,經濟文化得以發展,百姓安居樂業,血脈才得以延續,王朝的命運才能更長遠。

說到大一統思想,就不得不提秦朝和科舉制度。秦王朝雖然只存在了短暫的14年,徹底廢除分封制,對地方實行郡縣制進行管理和控制,從此中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形成。但他為了加強中央集權控制,採取了一系列改革。

書同文概述圖

其中最為重要的書同文,文字不僅僅是語言的載體,更是思想的表達形式。統一文字,不僅促進文化交流,更有利於文化傳播。統治者通過文字在思想上對人進一步加強控制。如果說秦朝是統一中國的試驗階段,大一統的思想是統治者的選擇的結果,那麼漢朝是中華民族經歷四年內亂紛爭後主動選擇的。

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大一統的皇朝。經過兩次的「大一統」,徹底深入人心。大一統的思想已經成為中華文化的一部分,融入到華夏民族血液之中。而這種文化延續了上千年。任何外部的侵略和內部的動蕩都無法動搖的。

從秦漢原先的舉孝廉,再往後的九品中正制也是科舉的雛形,直到隋煬帝時期,真正的科舉誕生。再到唐朝確立了科舉制度為官方選拔人才的制度為了適應科舉的需要,官辦學、地方辦學、各地的書院和私塾如雨後春筍,蓬勃勃發展。嶽麓書院、白鹿洞書院等等。

科舉制度促進了文化教育的發展,有利於文化傳承和傳播,國家政治的統一。

科舉制

反抗精神

中國近代之所以沒有分裂,中華民族反抗精神

五千年的中國歷史不乏反抗者。從周朝的國人暴動到清朝末期的太平天國運動,從辛亥革命到抗日戰爭。縱觀歷史,有哪個國家起義和反抗的次數比中國多?

第一個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陳勝,實踐成功的劉邦鼓舞了後世無數受壓迫的中國人。

這也是古代中國王朝更迭相對較快的根本原因。儘管每個朝代的統治者都在不斷加強中央集權,不斷神化君主的地位。一旦遇到天災人禍降臨,生活無以為繼,他們便紛紛揭竿而起推翻任何王朝。挑戰皇權都敢,那麼中國人還有什麼不敢呢?

不僅僅古代如此,近代,自從鴉片戰爭開始,中國從來都沒有停止過反抗。第一次,第二次鴉片戰爭,太平天國運動,中法戰爭,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抗日戰爭…都無比體現中國人的反抗精神。那裡有壓迫,那裡就有反抗。

雅利安人2000年前入侵古印度,人為得將印度人分為四個等級。直到今天印度依然遵循著這種種族制度。從來沒有反抗過。而相反在古代中國,蒙古鐵騎推翻了漢人的政權,建立元王朝。實行人種制度。但這個王朝只存在了短短的97年就被漢人領導的農民起義給顛覆了。

太平天國運動概述圖

結語

中國東面和南面瀕臨大海;北面是荒涼的草原和沙漠;西南是青藏高原;西北是自古荒涼帕米爾高原;東北是苦寒之地。

如果說古代中國曆朝歷代的君主憑藉著地理位置的優勢,同時在內加固城牆,在外修築長城,派遣軍隊手持弓箭長矛保護了政權和文明。那麼到了近代,這些防禦已無法阻擋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洋槍火器。中國的大門一次又一次被迫打開,國家的主權遭破壞,經濟遭掠奪,百姓生靈塗炭。

中國軍隊閱兵

中華民族湧現出許多救國救民的愛國人士,他們通過學習先進的社會制度和政治體制,不斷試圖變法和革命,救亡圖存,為中國尋找康莊大道。雖然在近百年時間裡前有西方列強,後有日本侵略者都妄想和圖謀肢解中國,但最終在中華民族的團結中被粉碎。

列強的奴役和壓迫不但沒有打垮我們,反而更加激起中國人的反抗精神和鬥志。西方不會明白,不懂中國的歷史,社會構成,就更不會明白中華文化的多樣性,延續性,包容性才是支撐這民族從衰落走向強大的真正原因。

相關焦點

  • 蘇聯和南斯拉夫都解體了,為何卻無法解體中國呢?原因很簡單
    為此,解體一個國家,可以說是西方最核心的策略。 但是這一點在我國上卻是徹底失敗,西方想不通,蘇聯和南斯拉夫都解體了,為何卻無法解體中國呢?其實原因只有四個字。
  • 蘇聯和南斯拉夫都解體了,為何卻無法解體中國呢?原因只有四個字
    最典型西方幹倒蘇聯和南斯拉夫就是如此,直接讓蘇聯解體,直接讓南斯拉夫解體,蘇聯分成15個國家,南斯拉夫分成7個國家,徹底取得勝利。為此,解體一個國家,可以說是西方最核心的策略。但是這一點在我國上卻是徹底失敗,西方想不通,蘇聯和南斯拉夫都解體了,為何卻無法解體中國呢?其實原因只有四個字。
  • 南斯拉夫解體後,為何西方沒對中國下手呢?
    【歷史】從世界歷史來看,從近代開始,西方開始佔據整個世界的主導地位,依靠對世界的統治,形成長期的優勢。對世界資源和財富進行長期的掠奪,為此,使得西方賺得盆滿缽滿,成為世界最發達的群體。西方一直以來都想要保持這種優勢,以便永遠獲得利益,所以希望,包括我國在內的所有國家,都成為西方的掠奪的。
  • 為何說美國真的「沒救了」呢?原因只有四個字
    【歷史】從世界歷史來看,任何國家的強大都是不可持久的,總歸都有衰弱的一天,這也就是「國不可恆強」的意義所在。唯一的差別,可能就是衰弱的速度快慢罷了。即使是美國這樣的國家,建國不到200年就成為世界第一強國,世界超級大國,世界警察,統治世界上百年,至今看起來都很強大。
  • 印尼為何沒有解體呢?
    但是反之,如果國土天然分散,民族天然難以團結,那麼國家具有天然的分裂性,自然難以發展,而且很容易分裂和解體。最典型就是印尼,那麼印尼為何沒有解體呢?其實原因主要是三點。印度尼西亞雖然是東南亞的大國,國土超過190萬平方公裡,人口近3億,而且還在不斷發展,看似強悍無比。但是其實整個的印度尼西亞卻是基礎條件最不好的國家,為何 這麼說呢?主要是三個方面。
  • 清朝真正罪人不是慈禧太后,而是此人,是他給近代中國帶來百年國恥
    大家都知道,慈禧太后是晚清中國實際統治者。慈禧太后「垂簾聽政」期間,大清江河日下,列強接連入侵,清廷被迫籤訂了一個個喪權辱國的條約,致使中國在黑暗裡摸索了近百年。
  • 西方可以肢解南斯拉夫,為何無法肢解中國呢?原因只有四個字
    尤其是西方,花費半個世界解體了蘇聯,取得了關鍵勝利,此後更是不斷肢解南斯拉夫,想要徹底的毀滅蘇聯制度。但是最終在中國敗北,那麼西方可以肢解南斯拉夫,為何無法肢解中國呢?原因只有四個字。對於西方來說,在蘇聯解體後,其實就有一鼓作氣,拿下所有社會主義大國,徹底消滅整個意識形態分歧,重新使得世界回到西方制度徹底掌控的局面。
  • 蘇聯和南斯拉夫都解體了,為何卻無法解體中國?
    在清王朝的腐敗統治之下,中國有著上百年的閉關鎖國,正是在這個時期中國遭到了落後和挨打的困擾。在改革開放之後,中國百廢待興,在幾十年的努力之下,中國已經呈現出了一番嶄新的面貌。但是在20世紀和人類見面之後,各個國家的格局都在不停的發生著變化,很多的國家都已經向強國邁進,但是也有一些國家紛紛解體。
  • 西方想不通,為何只有中國能動員14億人呢?原因只有四個字
    而這都是西方和世界其他國家比較缺乏的。所以西方至今都想不通,為何只有我國能動員14億人呢?原因只有四個字。這次疫情,整個中國讓世界目瞪口呆,以及非常佩服的就是我國的動員能力。在疫情爆發後,我國政府為了快速戰勝疫情,幾乎是一聲令下,要求百姓居家隔離。
  • 繼蘇聯在冷戰中解體後,南斯拉夫被西方瓦解,為何沒對中國下手?
    從近代開始,西方國家佔領世界的主導地位,形成了長期的優勢。對世界資源和財富的長期掠奪使西方國家成為世界上最發達的群體。西方國家一直希望保持這種優勢,因此希望包括我國在內的所有國家中始終獲取利益。但奇怪的是,在西方國家的幹涉下,南斯拉夫解體後,西方國家為何不向中國下手?
  • 近代列強都成了發達國家,為何唯獨俄羅斯至今窮困呢?
    ,近代歷史其實就是列強強大和富裕的歷史,尤其是歐洲的強國,從一貧如洗,逐步通過工業革命,逐步藉助現代科技,快速發展,而且甚至連歐洲中小國家,都獲得長足發展。但是唯一例外的是俄羅斯,為此很多人不明白了,近代列強都成了發達國家,為何唯獨俄羅斯至今窮困呢?根本原因只有四個字。
  • 南斯拉夫解體,我國為何沒出手幫助呢?
    尤其是很多本來完整統一的國家,被西方肢解,最終四分五裂,非常悽慘,到現在都很難恢復,最典型就是南斯拉夫,這麼一個繁榮富裕的國家,被西方愣是肢解。而南斯拉夫解體的時候,我國為何沒出手幫助呢?原因主要是三點。南斯拉夫這個國家,在二戰後可是一個享譽世界的國家了,為何這麼說呢?
  • 近代同樣積貧積弱,為何中國走向富強,阿拉伯卻沒有?
    從1516年開始,大馬士革、巴格達、開羅這些阿拉伯世界名城都逐漸進入到了奧斯曼的統治範圍內。你提到那個現象,即阿拉伯從近代以來不停地被外族入侵和統治,徵服者的統治中心從奧斯曼到倫敦,再到巴黎、馬德裡和羅馬一路下來,這確實是史實。就算是到了20世紀後半葉,阿拉伯民族解放運動風起雲湧,阿拉伯世界的各邦國開始謀求建國的時候,他們依然在冷戰背景下被華盛頓和莫斯科所擺布。
  • 為何蘇聯南斯拉夫的解體,都從最富裕地區開始呢?
    對於任何國家來說,國內的發展不均衡問題,那是始終都是存在的,而且無法被消滅。有的地方發展很好,自然就有很多地方發展不好。但是一般的規律來說,越是發達的地區,應該越是對國家認同,越是愛國才對,這一點放之天下皆準。但是這個也有例外,最典型就是蘇聯和南斯拉夫的解體,其實都是從最富裕省份開始的,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蘇聯解體後,加裡寧格勒為何沒有改名?
    不過到了1914年,叫了兩百年的聖彼得堡卻突然改為了彼得格勒。 這兩座城市和列寧格勒一樣,都是用蘇聯領導人的名字命名的,因此並稱三大格勒。不過到現在,三大格勒,兩個已經改名,其中史達林格勒於1961年改為伏爾加格勒。列寧格勒,於蘇聯解體後,改回了聖彼得堡舊名。只有加裡寧格勒,到現在也沒有改名,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
  • 蘇聯解體時為何我們沒有趁他病要他命收復失地?其中的原因很無奈
    這個曾經被蒙古族統治了長達250年的民族,在近代創造了迅速崛起、領土擴大400多倍的奇蹟。清朝晚期由於政治的腐朽和閉關鎖國等一系列的問題,導致了當時的中國非常的落後而又貧窮的局面,在帝國主義的大肆入侵,清政府又沒有能力對此進行抵抗,所以籤訂了不少的不公平的條約,不僅賠付了大量白銀還割讓了大片國土。
  • 二戰時期,蘇聯為何有那麼多「叛徒」呢?
    而我國近代百年國恥,產生了幾百萬的漢奸,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我國近代的悽慘,跟這龐大的漢奸也脫不了干係。但是其實漢奸多的也不止我國,蘇聯也是如此。二戰時期,蘇聯為何有那麼多「漢奸」、「叛徒」呢 ?其實原因主要是三點。現在很多人看到我國近代那麼多漢奸,幫助西方侵略者欺壓百姓,都會說我國出漢奸。甚至很多人擔心,一旦未來再起爭端,可能漢奸還會很多。
  • 蘇聯解體,對我國幫助有多大呢?你可能想不到,至少有五個方面
    【歷史】從世界歷史來看,一個國家的崛起,那都是歷經艱辛,甚至幾百年的努力,才實現的。最典型蘇聯的強大,那是俄羅斯歷經幾百年的徵戰,歷經不斷的犧牲,才完成的,可以說付出了血的代價。但是蘇聯的解體,對於我國來說,卻並不是壞事,反而使得我國受益很大。那麼蘇聯解體,對我國幫助有多大呢?你可能想不到,至少有五個方面。很多人可能要說了,蘇聯的解體,對於整個世界社會主義體系來說,是一次災難。而我國同樣是社會主義國家,自然對我國那是只有損害,沒有好處的。
  • 中國為何發展這麼快呢?西方總結了三條原因
    【歷史】從世界歷史來看,國家的發展是不進則退的,所以在很多國家拼搏努力之下,無論是古代、近代,還是現代,那都是創造了世界紀錄,成為世界發展的標杆。而近代的英國,現代的美國,還有如今的中國都是如此。尤其是現在的中國,幾十年走過了西方幾百年的道路,從一貧如洗快速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那是強悍無比,所以中國的發展那是格外引人關注。為此,到現在很多人都不懂,中國為何發展這麼快呢?其實西方專家總結了三點原因。中國在清代時期,就是一個很窮,很落後的國家了。尤其是近代被西方掠奪百年,殺戮百年之後,整個的國家更是窮困。所以戰爭百年後的國家,一窮二白,連基礎的工業都沒有。
  • 黃克武:近代中國「現代」概念之起源
    這兩個例子中的「現代」都指「目前這個時代」。相對來說,任公文字之中使用「近世」一詞的例子要多得多。 在20世紀初期,梁任公是一個引領風騷的人物,許多新名詞、新觀念都是由他透過研讀、吸收明治日本的著作而引介到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