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昂治理郡縣很有威望,萬民稱讚,才能卓越,著稱於崇觀年間。其人短小精悍,雖然年老但是強健,精神矍鑠,曾經主政泰州。當時童貫剛剛得到寵幸,為熙河措置邊事,恃寵而驕,飛揚跋扈,根本不把別人放在眼裡。別人都逢迎上去,拍馬溜須,阿諛奉承,唯獨錢昂不買童貫的帳。
一次赴天寧寺開啟,等童貫來,童貫遲遲未到。後來童貫來了,錢昂問他:「太尉怎麼來遲了?"童貫說:「我因為騎的驢小而難騎,動不動就跳躍,剛剛又要放好驢鞍,又忽然在院子裡亂轉很久,所以來遲了。"
錢昂問:「太尉的驢是雄嗎?」童貫說:「雄的。」錢昂說:「既然拿它沒有辦法,不如閹割了它。」(童貫是宦官出身)童貫一時非常憤怒,而又不能發作報復,只好暫時忍了。
後來童貫得勢掌大權後,便把錢昂貶到艱苦偏遠之地,並死在那裡。
遇見童貫這樣的人,啥事都做得出來,只能自認倒黴,後人當引以為戒。
說話做事留三分,話不能說過頭,是不能做絕。人首先是感性的,其次才是理性的。不要因為言語之爭而誤了大事。
宋朝時,文武官員,大都看不起宦官。看不起也就算了,還專拿宦官的最痛處說事,這就觸了別人的傷疤。這錢昂,雖是能臣,但情商卻不高,即便不願意阿諛奉承,也不能拿當朝太尉殘疾說事。且不談倆上官階相差一大截,一個四品知州,竟當面嘲笑當朝一品大員生理缺陷,這就離死不遠了。這童貫雖是宦官出身,但也並不是全無能力,執掌兵權二十多年,還有平定宋江、方臘叛亂之功,能力上並不輸錢昂。在文官群體內心是極度瞧不起宦官集團的。果然,此後,童貫坐穩根基後,開始報復,將錢昂貶到偏遠流放地,並死在那裡。所以說,一個有修養、心胸寬廣的人絕不會逞一時之快,而是內心大度,做事包容,即便再有能力,也不能動輒諷刺挖苦他人,所謂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就是這道理。
【原文】選自《宋稗類鈔》
錢昂治郡有聲。以材能稱於崇觀間短小精悍老而矍鑠嘗帥秦州。時童貫初得幸。為熙河措置邊事。恃寵驕倨。將迎不暇獨昂未嘗加禮。一日赴天寧開啟待貫之來。久之方至。昂問之曰。太尉來何暮耶。貫曰。偶以所乘驢小而難騎動輒跳躍。適方欲據鞍。忽盤旋庭中甚久。以此遲遲。昂曰太尉之驢雄邪。貫對曰。雄者也。昂曰既爾難柰何。不若閹之。貫一時愧怒而莫能報。其後貫大用事。卒致遷謫。
#清稗類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