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滿大街的鹹菜是什麼來頭?

2021-02-23 信息王

【原標題】日本滿大街賣的鹹菜這麼有來頭


■作者:旅日華人  龍升

 

「吃糠咽菜」,糠是谷糠,菜是野菜,是種貧苦艱難的生活 。「窩頭就鹹菜」,比吃糠咽菜強得多,鹹菜指的是正常生活中的醬菜、鹹菜、醃菜、泡菜、酸菜等,它們被統稱為「漬物」。漬物,可據醃製鹹菜的調味料分出鹽漬、醬油漬、醬漬(味增漬)、醋漬(酢漬)、辣椒漬、糠漬、粕漬、麴漬等數類。

在日本便利店或火車站買到的盒飯裡,往往會看到米飯中間放了一枚紅色或紫色的半乾皺尙溼潤的梅子,它叫梅幹,它的味道又鹹又酸,是典型又普遍的「鹽漬」。製法是將成熟的梅子洗淨、將梅子和食鹽一層層地鋪入用燒酒消毒過的容器裡、梅子上面壓上石頭、大約一個月時從梅子裡醃出的水份(梅醋)淹沒了梅子、取出梅子擦乾後放平底竹籮晾曬三四天即可。

鹽漬的材料許許多多,白菜、蘿蔔、黃瓜、茄子等蔬菜根菜,瓜果、魚肉,魚還包括了魚子、魚內臟。而用鹽漬方法做出的海膽、鯔魚卵巢、海參的腸或卵巢,成了日本三大珍味和下酒的好菜。

日本國花櫻花的花朶也可用來鹽漬。摘下一大把連著花柄的櫻花洗淨敷幹,放保鮮袋中加鹽和檸檬汁(正規是加梅醋)揉揉壓上石頭放置數日,取出漬過的櫻花敷幹水份使其風乾,最後撒些細鹽揉均勻後即可食用和裝瓶保存了。櫻花鹽漬可佐飯和佐點心,還可泡茶喝,單取一朶看顏色挺豔,味道除鹹之外並無其他,倒是心中會湧出花開花落後的餘香餘韻。

了解了鹽漬,醬漬、醬油漬、醋漬、辣椒漬也就好理解了,它們和鹽漬不同的是或多或少加了些糖或甜味料。比如福岡市博多,有種名叫「辛子明太子」的漬物,便是將明太魚的魚子用辣椒(辛子)和香料醃出來的。

可稱獨具日本特色的醃菜是糠漬,是在米糠裡醃製出來的。你可在日本許多城市裡看到類似中國醬園的漬物專門店,和「天源醬園」「六必居」看到的青花大缸不同的是這些專門店在門前擺的是一排排大木桶,裡面就有盛著米糠,醃著白蘿蔔、白菜、黃瓜、茄子的大木桶,它也是日本特色。

日本的漬物,還可依地方特產、地方製作特色和地名來取名。比如和歌山梅幹,依白梅今產地南高地區和古地名而叫南高梅幹漬或紀州梅幹漬,比如廣島菜漬是用一種大如白菜的油菜醃製的,比如奈良和京都的漬物統稱為奈良漬和京漬。

此外,日本漬物的特色還有亮點,但都不是「菜」的本身。其一是它的存在和地位:家庭餐桌、飯店酒席、皇室御膳,它都上得去。春夏秋冬有它,可以說日本醃菜是每日均食、無處不在、無論貧賤與高貴。其二是「小菜一碟」的碟:日本的食器很講究,連小菜碟也作得精美且素雅,小菜碟裡很藝術性地擺放幾枚幾片漬物,看著舒心,吃出清香。 

本文系本報戰略合作夥伴騰訊「大家」提供

來源:東方新報(ID:dfxbjp)

網址:http://www.livejapan.cn

■ 日元匯率(6月29日16:00)

100日元=6.4678元人民幣


詳細點擊下面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日本滿大街都是漢字?不用翻譯,或許有人知道是什麼意思
    本文為「旅遊的嚕啦」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可能去過日本旅遊的人就會發現有這樣一個現象,在日本的街頭、地名、店名,到處都可以看到中國的漢字。相信很多的人,在看到這些漢字的時候,只要蒙對一半,那大概就知道是什麼意思了,基本上都用不到翻譯。為什麼日本滿大街都是漢字?
  • 日本國家鹹菜:梅幹
    磚家拍磚:昨天和小夥伴們聊了也許是中國最知名的鹹菜——橄欖菜,今天聊聊日本無可爭議的最著名的鹹菜——梅幹,梅幹的出名在於,「梅幹」象徵著日本國,看看這款日本國旗便當,就一目了然啦!日本國旗便當醃製梅幹少不了紫蘇
  • 中國國民菜是鹹菜,韓國國民菜是泡菜,那日本的國民菜是什麼?
    中國的國民菜是鹹菜,韓國的國民菜是泡菜,那日本的國民菜是什麼?首先在中國,相信大家都一定吃過鹹菜,鹹香爽口很是下飯,深受大家的喜愛;而在韓國。相信大家看韓劇也有所了解,韓國人吃飯的時候基本家家戶戶都會吃泡菜,韓國人對泡菜的喜愛是印到了骨子裡了。
  • 丁真火到日本,韓國網友卻說滿大街都有的臉,中國網友回擊亮了!
    令大家沒想到的是,這幾天就連日本和韓國等國外很多電視臺也相繼對丁真進行了誇讚,不少日本妹子表示希望有機會可以來理塘遊玩,但韓國很多網友卻稱丁真是滿大街都有的臉,在他們國家是非常常見的面孔。中國網友看到後立即表示「別的不說,雙眼皮子就不是你們滿大街都有的」。這回擊,真是一針見血,漂亮極了!
  • 王陽明:民初國人去日本苦尋救國良方,卻發現滿大街都是他的書
    在王陽明12歲的時候,他和老師討論對於讀書人,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老師不假思索道:"當然是為了做官啊。"而小陽明卻說:"我不認為是這樣的,我認為讀書應該是為了做一個聖賢的人。"03:民初國人去日本苦尋救國良方,卻發現滿大街都是王陽明的書王陽明在軍事上的才能讓人佩服,但是他最讓人折服的是他創立陽明心學,王陽明是心學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影響亞洲世界500年,他也成為了立德、立言、立功的聖賢,完成了他的成為聖賢的目標。
  • 回顧:說鹹菜
    心裡有了盤算,所以我徑直向著載了滿車芥菜的一輛小農用車走去。眼瞅著,手也沒停,照準了最上面一捆葉子綠、果實圓的,一把拉到近前,「大爺,這芥菜咋賣呢?」「四毛錢一斤。」大爺憨實的咧開嘴笑眯了眼。很快我便稱好一捆40斤的,好心的大爺又幫襯著送回了我宿舍院裡。芥菜是我們定襄醃鹹菜的主要食材,不僅果實能醃菜,葉子也是好東西,當地人把芥菜葉子叫櫻子,可搭配胡蘿蔔,用來醃製紅綠相間、色香味美的爛鹹菜。
  • 劉利華專欄(12)拌鹹菜.烀鹹菜.做鹹菜
    那時候家家戶戶都這樣,時間一長離不開鹹菜,就是吃不下去飯。現在已經沒有人醃這些鹹菜了。一般都是臨時拌點吃的鹹菜。我做熗拌土豆絲、把土豆洗乾淨,切成薄薄的片,再切成細細的絲。放到涼水裡撈一下,讓澱粉出去。然後放到開水裡,抄一下,撈出來,把水控幹,放味精和鹽待用。把花椒放油鍋裡炸,炸出香味,花椒快黑時,撈出來把花椒扔掉,油倒入土豆絲裡,拌均勻,濃濃的花椒油味,好吃極了。
  • 一家日本鹹菜店憑啥開了113年?
    核心提示京都的大原地區盛產一種植物叫赤紫蘇,人們都拿赤紫蘇的葉子與茄子、黃瓜、菜葉放在一起來醃製鹹菜。由於赤紫蘇的葉子顏色呈紫紅色,醃製成的鹹菜也被染為紫紅色。清太郎在創立家業的時候,當時紫葉鹹菜只在當地有,家家戶戶基本上都是自己醃製自己消費,基本上也沒有人將其作為生意來做。因為大原這個地方有三千院和寂光院等一些古蹟觀光景點,會有外地遊客到這裡來,他們看到店裡的紫葉鹹菜,覺得非常新奇,味道也很不錯。自然而然地,在將店鋪改制稱為公司之後,公司的名稱也就成了株式會社土井志ば漬本鋪。
  • 蔥葉鹹菜
    南方人喜甜,沒有北方人那樣對鹹菜情有獨鍾。我是北方人,自小就吃鹹菜,而小時候吃的大多是自家醃製的。母親醃製的鹹菜種類很多:蘿蔔纓子、黃瓜妞子、茄包蛋子、芥菜疙瘩……在各種鹹菜中,記憶裡印象特別的卻是一碗色彩分明、鹹香可口的蔥葉鹹菜。  蔥葉鹹菜,材料並非大蔥一種,除了大蔥,通常還有菜園裡剛剛摘下來的青紅辣椒,深秋不再長大的嫩茄子。
  • 用腳踩出來的鹹菜,肉也甘拜下風
    傳統的鹹菜製作,場面堪稱魔幻:你會看到空地上鋪滿稻草,一顆顆芥菜整齊排列,在太陽底子暴曬到乾癟癟。接著大人們會把一群小孩呼過來,讓他們光著腳隨意在薺菜上追逐嬉戲,站在一旁的大人看著一地芥菜漸漸失去鮮綠光彩,露出滿意的笑容。
  • 魚湯醃製鹹菜
    小市上的蔬菜可真新鮮,且花樣繁多,翠綠的芹菜、紅豔豔的胡蘿蔔、嫩嫩的黃瓜妞兒,還有那一堆堆的眉豆、小青椒-這些都是醃鹹菜的好原料。大姨大叔們笑呵呵的和菜販們討價還價、爭執分釐,一番」唇槍舌戰「之後,樣樣數數的小菜已經把小車筐塞滿。               再去買上幾斤魚湯,人還未到攤前,老遠就聞到魚湯的鮮香味。
  • 鹹菜茨菰湯
  • 酸菜、鹹菜、醬菜、泡菜,他們到底什麼關係?!
    酸菜、鹹菜和醬菜是一樣的嗎?酸菜、鹹菜和醬菜有什麼區別?
  • 鹹菜賦
    雖然營養學家說,醃製食品不健康,鹹菜的亞硝酸鹽含量過高。但是作為一個鄉窩寧,我覺得鹹菜真是平民的美食呀。無論是春夏秋冬,粥飯米麵,鹹菜都是那麼老實淳樸地配合餐桌上的各種需要。 有雪菜大黃魚這樣的高上大,也有鹹菜肉絲這樣的小家碧玉,窮人家一碗粥一撮鹹菜就是一頓飯了。酸鹹清爽,方便百搭,鹹菜真是居家旅行的必備佳餚。
  • 鹹菜一姐的鹹菜盛宴
    第一次採訪鹹菜一姐是早上9點,大姐守在店鋪早早準備好了一整天的預備工作,一口說著「要採訪辛勤的勞動者,不起個大早不現實」。第二天凌晨5點趕到鹹菜攤,終於拍到鹹菜一姐鹹菜拌菜。鄂西人有多愛吃鹹菜?如果你知道鄂西人過早吃豆皮、燒餅、格格,那你只是了解了鄂西人過早的一部分。
  • 朝鮮鹹菜桔梗的醃製方法
    狗寶鹹菜 原料:桔梗(狗寶)600克,蘋果一個,鴨梨一個先讓大家看看狗寶長什麼樣子,很像人參的哦; 2. 放在清水裡搓一搓,然後泡一會兒,這樣好去皮; 3. 用勺子或者刀片之類的刮去皮,洗乾淨; 4.
  • 網絡流行語科普 球鞋帶蓋,頓頓鹹菜什麼意思什麼梗?
    網絡流行語科普 球鞋帶蓋,頓頓鹹菜什麼意思什麼梗?時間:2020-05-04 15:55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網絡流行語科普 球鞋帶蓋,頓頓鹹菜什麼意思什麼梗? 指Travis Scott X Air Force 1 Cactus Jack這一鞋款。
  • 汪曾祺:鹹菜茨菇湯
    一到下雪天,我們家就喝鹹菜湯,不知是什麼道理。是因為雪天買不到青菜?那也不見得。
  • 艱難的出口轉內銷,怎麼讓小鹹菜賣出大價錢
    今天講的是策劃圈子的那些事兒成都糖酒會經人介紹認識了做鹽漬菜加工出口的李總,他本來是日本某株式會社的國內加工商,加工鹽漬菜出口日本;因為日本方麵條件越來越苛刻,外單越來越難做,就開始出口轉內銷,準備在國內市場大展拳腳;現實給了李總結結實實的一個響亮板磚,直接拍蒙圈
  • 白粥鹹菜,賽過神仙
    「去冰箱拿點鹹菜來吃」,每次開飯在即,小孩子總會被家長派去取鹹菜,眼巴巴地看著滿桌魚肉不能食用,偏偏要去拿又醜又不值錢的鹹菜,滿心沮喪,十分抗拒。  ☞ 左右滑動查看風物菌的一周飯食 ☜    插畫/五月赤貧年代需要拿鹹菜下飯的日子早已過去,鹹菜已經成功化身為生活的「調味劑」,它們以「家鄉的味道」「媽媽的味道」存在於現代人的餐桌上。廣袤的中國大地上,很難找到一個沒有鹹菜的地方,豐富的種類和變幻無窮的滋味,讓鹹菜依然佔據餐桌上濃墨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