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志願軍的武器:蘇制37毫米高射炮,為部隊撐起野戰防空網
志願軍高射炮兵的蘇制37毫米高射炮當蘇制高射炮大量裝備中國高射炮兵時,舊式高射炮逐步被替換掉,部隊形成了以蘇制85毫米高炮、37毫米高炮和12.7毫米高射機槍為主要裝備的防空體系。其中高炮數量最多的,是蘇制M1939式37毫米高射炮(以下簡稱37高炮),這是一種牽引式高射炮,在瑞典博福斯40毫米火炮基礎上改進而成。
-
志願軍的武器:85毫米高射炮,保衛重點目標
2020年10月25日,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70周年紀念日。70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在朝鮮戰場與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進行了長達2年零9個月的艱苦戰鬥,付出了重大犧牲,最終贏來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
-
解讀《金剛川》:張譯用的什麼高射炮?為何採取單炮防空戰術?
蘇制M1939式37毫米高射炮(又稱61K型高射炮)電影《金剛川》中部署於江邊的兩門高射炮是蘇制M1939式37毫米高射炮,定型量產於1939年,是一種單管半自動高射炮,全重2100千克,最大射程8500米,最大射高6700米,有效射高3000米。
-
盤點抗美援朝志願軍經典武器
志願軍使用國產102毫米火箭炮蘇制M1939式37毫米高射炮1938年,蘇聯加裡寧工廠以瑞典M34式40毫米高射炮為藍本,研製出37毫米高射炮,1939年正式定型,命名為「M1939式37毫米高射炮」,並於1940年投入批量生產。
-
真實志願軍,高炮彈藥放開打
Flak-18型37毫米高射炮,英國產德維克斯M-1931型76毫米高射炮,還有瑞典產的博福斯M-1929型75毫米高射炮,單是高射炮就有來自英美德法瑞丹等多達6個國家的產品,要是算上高射機槍,其型號來源更是龐雜。
-
盤點抗美援朝志願軍經典武器
志願軍使用國產102毫米火箭炮 蘇制M1939式37毫米高射炮 1938年,蘇聯加裡寧工廠以瑞典M34式40毫米高射炮為藍本,研製出37毫米高射炮,1939年正式定型,命名為「M1939式37毫米高射炮」,並於1940年投入批量生產。
-
我軍真有這樣的英雄
美軍在夜間出動了F4U-5N「海盜」夜間戰鬥機,對守衛金剛川工程橋的志願軍高射炮陣地進行空襲,彈雨甚至將志願軍戰士的軀體打碎,而張譯、吳京飾演的高射炮兵戰士則操作2門單管37毫米高射炮,發出了不屈的怒吼。這段場景非常感染人,讓人們感受到我志願軍戰士在技術裝備落後的情況下表現出的革命大無畏精神。
-
電影《金剛川》中,吳京、張譯所用的那門高射炮性能詳解
抗美援朝戰爭影片《金剛川》日前上映,影片中吳京、張譯飾演的我志願軍防空部隊戰士為保衛金剛川上的浮橋,與美國戰機進行生死較量,最終以兩個戰鬥班全部陣亡的代價擊毀敵機兩架。那麼電影中吳京、張譯使用的是何種高射炮呢?在實際戰場中表現如何呢?今天發哥帶領大家好好溫習一下。
-
《金剛川》中炸橋的飛機,和掩護浮橋的高射炮,究竟誰更強?
再接著說說志願軍的高射炮,那是蘇制M1939式37毫米單管高射炮,也叫61K型高射炮,是瑞典著名的福博斯40毫米高射炮為藍本改進而成。戰鬥全重2100千克,炮身長2729毫米(為74倍徑),高低射界﹣5到﹢85度,可360度旋轉,水平最大射程9500米,實用最大射高3000米。通過旋轉底板和十字炮架在四輪拖車上,一門炮為一個炮班,編制人員8人。 發射高爆穿甲彈時,可在500米的射擊距離上擊穿46毫米厚的鋼板,主要打擊低空目標,對中空目標也有一定的打擊能力。
-
影片《金剛川》中,炸橋的飛機和掩護浮橋的高射炮,到底誰更強?
在整個二戰中,F4U空戰交換比高達11:1,也就是每擊落11架敵機才會有1架被擊落,戰績極為驕人。到了1950年的韓戰,F4U已經發展到第五代F4U-5,採用R-2800-32W發動機,並且首次採用全金屬蒙皮,最大速速達到738千米/小時,裝備4門20毫米機炮,火力相當兇猛,在韓戰主要就是擔負對地攻擊任務。
-
《金剛川》中志願軍所使用的高射炮是哪種?僅憑單炮就敢和美軍幹
今年的10月24日是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70周年,正是有了無數革命先輩的犧牲,才換來了和平富強的今天,他們是永遠活在我們心中的民族英雄。最近,一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的電影《金剛川》在全國院線上映,講述了志願軍高射炮兵捨命護橋的英勇事跡。
-
聊聊抗美援朝中志願軍的武器裝備
電影中,我軍戰士操作蘇制M1939式37毫米高射炮與美軍F4U-5N夜間戰鬥機對決的鏡頭讓人記憶深刻。蘇制M1939式37毫米高射炮,又稱61K型高射炮,於1939年開始量產,是蘇聯二戰時期使用的著名的單管低空防禦半自動高射炮,主要用途是3500米之內的近程防空,能夠對付戰鬥機、轟炸機和俯衝轟炸機。
-
志願軍的武器:蘇制122毫米榴彈炮,影響了後來的中國炮兵
為紀念偉大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抗美援朝戰爭,我們不定期推出系列文章,介紹有關於志願軍和抗美援朝的方方面面。1951年開始,緊急進口的蘇制裝備逐漸列裝志願軍。特別是急需加強的炮兵部隊,獲得了一定數量的各型大口徑蘇制火炮。
-
《金剛川》武器高射炮 金剛川電影是真實的嗎
在彈藥不足的情況下,吳京張譯依然擊落對方數架戰機,我不禁有個疑問,這是什麼高射炮呢?電影中的高射炮,其實就是蘇聯的M1939式37毫米高射炮,在1939年定型的的單管半自動高射炮,最大射程可達8500米,最大射高達6700米,採用5發彈匣供彈。蘇聯衛國戰爭時期,該火炮主要用於對付德軍戰機,為野戰部隊提供低空掩護,是蘇聯重要的低空防禦武器之一。
-
志願軍的武器:蘇制火炮,炮兵的反坦克主力
二戰期間,蘇聯曾裝備過多種反坦克火炮,比較著名的包括ZIS-2型57毫米反坦克炮和ZIS-3型76毫米加農炮(當時稱野炮),這兩種火炮不僅是蘇聯衛國戰爭中的功勳火炮,也是我們這次要介紹的志願軍炮兵反坦克作戰的主角。志願軍入朝的前期,裝備的反坦克炮數量少、型號雜,包括有美制37毫米戰防炮、日制37毫米戰防炮、加拿大制戰防炮等。
-
全景式回顧抗美援朝戰爭志願軍裝備的前後對比
門,日式37毫米戰防炮7門,美制37毫米戰防炮36門。具體標準如下:名稱 數量(每個基數) 名稱 數量(每個基數)手槍 24發 蘇制122毫米榴彈炮彈 50發步槍 80發 蘇制152毫米榴彈炮炮彈 50發衝鋒鎗 140發 卡秋莎火箭炮彈 64發輕機槍 800發 51式90毫米火箭筒彈 10發重機槍 1600發 57毫米無後座力炮彈 40發高射機槍 1000發 75毫米無後座力炮彈 40發信號槍 30發 37毫米高射炮彈 120發60毫米迫擊炮彈 30發
-
決戰前夕美軍想要炸橋,卻被志願軍一分鐘60發的高射炮打了回去
頭上,肩上,多處負傷,炸彈在張振智身邊爆炸,但是他和他們依舊一步不退,連續七次修復了長達37米的橋。冒死用生命保障了金剛川的水路通道。為什麼要守住這座橋?這是抗美援朝最後一戰「金城戰役」的前夕。志願軍奉命穿過金剛川的一座重橋,與對岸的敵人決一死戰,在之前沒有取得一點優勢的美軍自然會盡全力阻攔。
-
志願軍的武器:種類繁雜的日本火炮,曾撐起志願軍炮兵的半邊天
入朝時,志願軍不論是預備炮兵還是隊屬炮兵,裝備了多種型號的日本火炮,數量較多,口徑從75毫米到150毫米之間不等,類型涵蓋了山、野、榴、戰防炮、高射炮等。入朝前期,志願軍炮兵中,除了美國火炮外,就是日本火炮當家。
-
盤馬彎弓射飛狼:憶志願軍高炮部隊首次擊落美國B-29轟炸機
在防空戰鬥中,志願軍高炮524團在1951年8月24日的一場防空作戰中,擊落了1架美國遠東空軍307轟炸機聯隊372中隊的B-29「超級空中堡壘」戰略轟炸機,擊傷2架,這是我高炮部隊首次擊落這種戰略轟炸機,沉重地打擊了美國空軍的囂張氣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