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金剛川》:張譯用的什麼高射炮?為何採取單炮防空戰術?

2020-12-22 戰略論

昨天觀看了新上映的電影《金剛川》,片中以張譯、吳京為代表飾演我志願軍高射炮兵的英勇犧牲給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兩個高射炮陣地為了安全掩護橋梁之安全,全軍覆沒,無一生還,壯哉!為了讓觀眾能夠更加清晰的理解這部電影,今天就來介紹下電影中張譯和吳京操作的高射炮到底是哪一種型號,以及相應的防空戰術。

蘇制M1939式37毫米高射炮(又稱61K型高射炮)

電影《金剛川》中部署於江邊的兩門高射炮是蘇制M1939式37毫米高射炮,定型量產於1939年,是一種單管半自動高射炮,全重2100千克,最大射程8500米,最大射高6700米,有效射高3000米。該型火炮採用5發彈夾供彈,炮彈初速880米/秒,理論射速160-180發/分,戰鬥射速60-80發/分,一般一門高射炮的炮彈攜帶量是200發。M1939式37毫米高射炮服役於整個蘇聯衛國戰爭中,是蘇軍最重要的低空防禦武器之一,專門用於為野戰部隊提供低空掩護,對付德軍的戰鬥機和俯衝轟炸機的低空攻擊,尤其是德軍「斯圖卡」俯衝轟炸機。

事實上,在抗美援朝戰爭中,M1939式37毫米高射炮同樣是我志願軍最主要的野戰防空武器。當時志願軍的防空體系主要是由蘇制85毫米高射炮、37毫米高射炮和12.7毫米高射機槍組成的高、中、低三個層次的防空體系。由於我軍的機械化程度較低,而且沒有制空權,像85毫米高射炮這樣的重型武器裝備很難及時地運往前線以及伴隨野戰部隊機動,因此絕大多數情況下用於要地的固定防空。因此,在前線中,最常見的就是37毫米高射炮和12.7毫米高射機槍。而由於37毫米高射炮的射程高、威力大,可以對付中、低空的敵機,於是便成為我志願軍野戰防空的主力,向在金剛川這種進攻性戰役,也只有37毫米高射炮能夠及時的部署到前線。

為何放棄最有效的「交叉」射擊戰術

眾所周知,高射炮在遂行防空作戰時,最好是由多門炮組成一個防空體系,從而在多個方向上對敵機進行集中打擊,這樣最有效果。而且,多門高射炮的齊射將嚴重幹擾敵機飛行員的判斷,使其不敢對我高射炮陣地進行攻擊,只能是被動的躲避。單門高射炮在和敵戰鬥機和戰鬥轟炸機對抗時,其實是相當威脅的,很容易被敵機摧毀。

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大家在看電影的時候就已經知曉了,誰都知道交叉防空火力的好處,可是沒有辦法,我們高射炮彈嚴重不足,根本無法保證這種強度火力的持續性。劇中張譯和吳京的兩門高射炮各自只有不到50發高射炮彈,而正常一門火炮的標準配彈量是200發,這還是只是一次防空作戰的儲備。也就是說,兩門高射炮的彈藥量只有正常標準的25%不到,連一次防空作戰都不夠用。

正是在這樣的困難下,張譯和吳京才被迫選擇「一明一暗,梯次防空」的防空戰術,每次防空作戰中都只準許一門火炮開炮,以儘可能地節省彈藥,延長作戰時間,這完全是建立在犧牲高射炮陣地的基礎之上。當吳京所在高炮陣地面臨敵機的再次俯衝時,已經沒有一發炮彈,最終用手槍打出了最後一發信號彈,為張譯炮組指明目標。如果在這次戰役中,我軍高射炮兵擁有充足之炮彈補給,那麼擊敗美軍野戰戰鬥機還是完全沒有問題的,也不會導致整個高射炮單位全軍覆沒,可見後勤補給的重要性有多大!

結語

看完了《金剛川》這部電影,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一面為志願軍的英勇犧牲而感動,從野戰步兵連,到工兵連,再到高射炮兵連,這些單位都為了一個目標而不顧傷亡,勇於獻身,那就是讓大部隊在預定時間趕到前線,保證我軍進攻戰役之順利進行。另一面又為我軍當時落後的武器裝備水平而感到痛心,如果當時我們能有強大的空軍、現代化的架橋裝備、有強大的防空武器、有強力的後勤保障能力,我們的步兵、工兵和高射炮兵也不用付出如此巨大的犧牲。正所謂,富國才能強軍,我們既要繼承先輩不怕犧牲的戰鬥精神,也要努力搞發展,讓我們的軍隊不再吃武器裝備落後的苦!

相關焦點

  • 張譯在《金剛川》裡的結局是什麼 金剛川張譯飾演的原型是誰?
    張譯在《金剛川》裡的結局是什麼《金剛川》的故事非常簡單,我軍大部隊一個師要趕往參加金城戰役,趕上了就是美軍的地獄,趕不上我軍極有可能失利。可攔在我軍前面的是金剛川,那裡暗流湧動,不可能武裝泅渡。因此工兵連要先搭好橋,大部隊才能通過。
  • 電影《金剛川》中,吳京、張譯所用的那門高射炮性能詳解
    抗美援朝戰爭影片《金剛川》日前上映,影片中吳京、張譯飾演的我志願軍防空部隊戰士為保衛金剛川上的浮橋,與美國戰機進行生死較量,最終以兩個戰鬥班全部陣亡的代價擊毀敵機兩架。那麼電影中吳京、張譯使用的是何種高射炮呢?在實際戰場中表現如何呢?今天發哥帶領大家好好溫習一下。
  • 《金剛川》首發「獨白」版預告,張譯高射炮打敵機
    新京報訊(記者 滕朝)10月12日,由管虎、郭帆、路陽共同執導,以抗美援朝為題材的電影《金剛川》發布「獨白」版預告,以戰爭親歷者的角度講述了一段發生在主戰場之外的戰爭往事,在暗流湧動的金剛川上,一段鮮為人知的殊死較量徐徐展開。
  • 《金剛川》單人單炮擊落美軍戰機不真實?不!我軍真有這樣的英雄
    美軍在夜間出動了F4U-5N「海盜」夜間戰鬥機,對守衛金剛川工程橋的志願軍高射炮陣地進行空襲,彈雨甚至將志願軍戰士的軀體打碎,而張譯、吳京飾演的高射炮兵戰士則操作2門單管37毫米高射炮,發出了不屈的怒吼。這段場景非常感染人,讓人們感受到我志願軍戰士在技術裝備落後的情況下表現出的革命大無畏精神。
  • 《金剛川》張譯結局是什麼 被張譯演技深深折服
    《金剛川》張譯結局是什麼《金剛川》的故事非常簡單,我軍大部隊一個師要趕往參加金城戰役,趕上了就是美軍的地獄,趕不上我軍極有可能失利。可攔在我軍前面的是金剛川,那裡暗流湧動,不可能武裝泅渡。因此工兵連要先搭好橋,大部隊才能通過。
  • 《金剛川》中志願軍所使用的高射炮是哪種?僅憑單炮就敢和美軍幹
    最近,一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的電影《金剛川》在全國院線上映,講述了志願軍高射炮兵捨命護橋的英勇事跡。影片中張譯、吳京、鄧超等飾演的志願軍高射炮部隊戰士僅憑兩個高射炮陣地,為掩護橋梁安全,所有人壯烈犧牲。在電影《金剛川》中,志願軍所使用的高射炮為61型高射炮,其正式名稱叫做M1939式37毫米高射炮。
  • 《金剛川》裡單人單炮擊落美軍戰機不寫實?不,咱真有這樣的英雄
    在最近上映的以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為背景的電影《金剛川》中,我英勇的志願軍高炮部隊首次在電影中擔負起了重要角色,這讓筆者這個防空旅出身的老兵非常的感慨,也非常的高興。因為這個以往國內的戰爭片,反映戰場上的步兵、裝甲兵、炮兵,甚至通信兵的電影都有了,防空兵這一非常重要的角色,卻一直都沒有引起影視界的關注,這無疑是讓廣大的防空部隊戰友非常遺憾的。實際上我軍防空部隊在建國後的多次對外戰爭中都有很多可歌可泣的戰鬥英雄和令人驚嘆的戰例,這些都很值得一拍。而令人欣慰的是,這次電影《金剛川》中就有意或者是無意的展示了我軍的一位傳奇防空作戰戰鬥英雄:劉四。
  • 《金剛川》武器高射炮 金剛川電影是真實的嗎
    《金剛川》武器高射炮落後的裝備並不能打到解放軍堅強的意志,我們之所以能贏的最後的勝利,是因為解放軍都有這隨時犧牲自己,奉獻自己的精神。影視中,張譯和吳京管理著高射炮用來對付美軍戰機。
  • 《金剛川》吳京提前半個月高射炮訓練,張譯拍怒吼戲缺氧暈倒
    不過,剛上映3天的電影《金剛川》卻僅僅只用了三個月便完成拍攝,登陸大銀幕,這不得不讓人擔憂它最終能取得怎樣的票房成績。《金剛川》是一部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的獻禮片,講述了志願軍戰士們在敵我力量懸殊的情況下,以血肉之軀頑強拼搏的英勇事跡。
  • 電影《金剛川》23日上映 吳京分享拍攝幕後:提前接受高射炮操作訓練
    而張譯則在平遙國際電影展上面對眾多媒體,說道"我以我的人格擔保,《金剛川》不次於《八佰》",絲毫不掩對這部電影的讚賞。 由此,展現出一段實力懸殊的戰爭往事:志願軍戰士為在指定時間內通過金剛川,冒著敵機的狂轟濫炸,以血肉之軀修補戰火中的木橋。 為了更好還原70年前志願軍戰士的作戰狀態,主演張譯、吳京提前半月接受高射炮操作訓練,力求熟練掌握每一個環節。「當年那麼多的志願軍戰士保家衛國不怕犧牲,才換來了今天的這份穩定。」
  • 志願軍戰士有鋼盔嗎,金剛川電影裡吳京、張譯戴鋼盔是對是錯
    圖片:人們對於志願軍戰士的印象,很少有戴鋼盔的,所以大家認為電影《金剛川》中戴鋼盔的戰士形象感到不適應。雖然有繳獲了不少鋼盔,但是能夠洗洗再用的卻並不多。如果想用繳獲的鋼盔全面裝備我軍各支部隊,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那麼就只能集中起來供應最需要鋼盔的兵種——志願軍高射炮兵。
  • 出演《金剛川》苦練高射炮,張譯稱沒能力做綜藝真人秀
    來源:一財網正在熱映的影片《金剛川》中,張譯飾演一名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張飛。這個看上去有些謹小慎微的炮兵,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以半殘之軀隻身驅動高炮,怒吼著用僅剩的三枚炮彈向敵機發起進攻,戰火將他燒成一座豐碑。
  • 《金剛川》:張飛牙咬布條,為斷臂止血,高射炮上鑄就血肉雕塑!
    在滿是焦土的爆炸廢墟中,找到了三枚高射炮。少了一隻手和一條腿,他只得把炮彈掛到脖子上,找了一個還可以用的高射炮。他將僅剩的炮彈裝進炮筒,費力地爬上發射炮彈的位置,調整方向,點燃了周圍的雜草使自己暴露在敵機攻擊範圍內。此舉吸引了敵機的火力,擊落敵機,同時也被敵機轟炸。他為大部隊順利渡河,流盡了最後一滴血!
  • 張譯拍《金剛川》昏厥醒來稱像吃了人參 被吳京取這個外號
    回 放  拍戲昏厥,醒來像吃了人參  《金剛川》中的一場夜戲,張譯飾演的高射炮炮兵張飛在仰頭怒吼時,由於太沉浸其中,身體不堪重負,昏厥暈倒。張譯輕描淡寫地說暈倒並不難受,「最開始頭皮有點發麻,嗓子緊,手腳開始有明顯的螞蟻爬的感覺,頭顱裡腦漿有點晃蕩的感覺,接著很快你就會看見一片玫瑰色的天,特別美麗而明亮。一瞬間,肢體瞬間徹底鬆弛,然後就徹底躺下去了。我以為可能已經過了很久,因為自己做夢了,但夢的是什麼記不得了,醒來就很舒服了。」
  • 張譯用人格擔保《金剛川》,為何上映後口碑卻不理想?
    《金剛川》的票房和口碑,估計誰也沒有想到吧!畢竟張譯可是在發布會上親口說該電影絕對不會亞於《八佰》的,也算是給觀眾餵了一顆定心丸,可上映之後漸漸地就和《八佰》拉開了一定的距離。
  • 影片《金剛川》中,炸橋的飛機和掩護浮橋的高射炮,到底誰更強?
    老周摘要:抗美援朝戰爭影片《金剛川》日前上映,影片就是圍繞金剛川上的浮橋而展開,炸橋的美軍飛機和掩護浮橋的志願軍高射炮,到底誰更強?抗美援朝戰爭影片《金剛川》日前上映,影片就是圍繞金剛川上的浮橋而展開,志願軍主力部隊要從這座浮橋上通過,趕赴前線參戰。
  • 《金剛川》講的是哪個戰役 金剛川故事原型是什麼
    《金剛川》講的是哪個戰役《金剛川》改編自真實事件,據一名人物原型爆料,金城戰役是他最難忘的戰役,戰士們連續七次修復三十七米長的大橋,用血肉之軀築起金剛川上的水路通道,保障了前線的物資輸送。
  • 紀錄電影「我們和《金剛川》」今日上映 六大看點揭秘《金剛川...
    12月18日,紀錄電影「我們和《金剛川》」登陸全國各大院線,該片由田羽生擔任總導演,王曉蒙執導,主要講述了電影工作者在拍攝電影《金剛川》過程中的幕後故事,同時回顧了歷史上的金城戰役。看點2 :高射炮愁壞道具組在電影《金剛川》中,高射炮對決偵察機是全片的高潮和主線。而高射炮這個道具,徹底讓道具組愁壞了。道具師表示:「整個電影最難、最重要的就是這兩門三七炮,我們嘗試後,發現轉方向和搖炮筒都有問題。」如何造出既符合歷史史實、又能達到電影拍攝效果的高射炮?
  • 《金剛川》中炸橋的飛機,和掩護浮橋的高射炮,究竟誰更強?
    抗美援朝戰爭影片《金剛川》日前上映,影片就是圍繞金剛川上的浮橋而展開,志願軍主力部隊要從這座浮橋上通過,趕赴前線參戰。因此,美軍一心要炸毀這座浮橋,而志願軍則是要保障主力部隊順利按時從這座浮橋上通過。 那麼,炸橋的美軍飛機和掩護浮橋的志願軍高射炮,到底誰更強?
  • 紀錄電影「我們和《金剛川》」今日上映
    看點2:高射炮愁壞道具組在電影《金剛川》中,高射炮對決偵察機是全片的高潮和主線。而高射炮這個道具,徹底讓道具組愁壞了。道具師表示:「整個電影最難、最重要的就是這兩門三七炮。我們嘗試後,發現轉方向和搖炮筒都有問題。」如何造出既符合歷史史實,又能達到電影拍攝效果的高射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