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此國是世界最強國,士兵打仗最怕死,戰場上隨身攜帶13封投降書
投降這一個詞語往往意味著屈辱,尤其對於軍人們來說,最無法忍受的就是投降後帶來的屈辱。二戰是一場遍及世界的大戰,在這場大戰中,每一場大大小小的戰役裡,同盟國和法西斯陣營的國家裡都有輸也有贏,當贏了的時候每個國家的反應都應當是高興,而當輸了的時候士兵的反應就不一樣,有的選擇向敵人投降,也有的選擇自我了結。
當時最為瘋狂的應該是日本,在二戰時期,日本士兵號稱最難俘虜的士兵,因為受軍國主義思想的影響,日本士兵認為堅決不能向敵人投降,而在執行任務中如果不幸被俘虜,那麼他們會選擇剖腹,而不是投降。日本士兵的行為非常極端,即使自己結束生命,也不願意投降。
而與日本相反的就是美國士兵,在二戰中,美國士兵非常「怕死」,他們隨身攜帶著13封各國語言的投降書,這樣一來如果他們戰敗了就可以隨時投降,爭取能保留性命。其實美國士兵「怕死」也是有原因的,美國比較注重人權,有相關的條例也鼓勵美國士兵必要的時候把自己的生命放在第一位,選擇投降。
不過,即使相關條例允許投降,一般情況下也很少有士兵願意投降,大多數情況下,只有到了絕境才會考慮投降的事情。不僅美國士兵覺得投降是已經再正常不過的事情,美國民眾也不會認為士兵投降了就是背信棄義之舉,他們反而覺得能從戰場上活著回來的士兵都是英雄。
事實上,美國允許美國士兵投降也是出於保護人才的需要,畢竟是人才,人才比臉面更重要。二戰末期的時候,美國為了減少士兵的傷亡,因此才把兩顆原子彈投下了日本,這才加速了日本的投降速度。從這裡就可以看到日本和美國的兩個對比,一個是不願投降,另一個則鼓勵投降。隨著二戰的結束,美軍靠著戰爭財也發展成了世界最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