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戰國時代,無論是武將還是士兵,需要攜帶哪些物品上戰場?

2020-12-14 解讀歷史迷霧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無論是武將還是士兵,需要攜帶哪些物品上戰場?

日本戰國時代,在當時的戰場上,個人使用物品必須由自己攜帶,即使身為武將,也要自行攜帶大量物品移動。戰國中期以後,各地大名已經建構了完整的小荷馱隊負責補給。儘管如此,發放給個人的武裝與食物也是要由自己來管理。那麼,個人在戰場上通常都攜帶著什麼樣的物資呢?

大多數的物品會被放在細長的「打違袋」,或者名為「腰籠」的籃子裡,並掛在腰間行走,行李部分則多半利用馬匹來裝運。根據當時的《雜兵物語》記載,主要的行李包括:糧食、記載雜事用的紙張、藥品、消毒用的胡椒粒、零錢、剪刀、筆、禦寒用的辣椒等。

除此之外,還會攜帶水筒、包裝火藥及防潮物品專用的防水加工紙、草紙、鋸子和鐮刀等。

較常見的糧食,有烤味增或用食鹽調味的飯糰,或煮熟後曬乾的乾飯。其他還有梅子、黑糖、鰹魚乾、兵糧丸等應急糧食。將這些食糧裝在打違袋裡纏在腰間的稱作「腰兵糧」。而將腰兵糧依照每餐食量扭成球狀,掛在肩上行走的,則稱作「兵糧袋」。

當然,除了行李之外,還要攜帶個人武裝。足輕的武裝基本上是由官方出借的,比武將少許多。足輕也不穿護甲,頭上戴著可當鐵鍋使用的陣笠,身上也要掛著辨別用的合印、指物等。

在個人攜帶的武器部分,會隨編制的隊伍有所不同:長柄隊的士兵要帶長槍、弓隊的士兵要帶弓箭、鐵炮隊的士兵則要攜帶火槍與彈藥。

武將則是有義務攜帶長槍、馬匹、馬具,以及刀劍類、盔甲等。在到達戰場之前,武將只穿戴部分盔甲,其餘的部分會放在「盔櫃」裡。另外,有些武將會在盔櫃裡裝「春畫」討吉利,也會在護甲內帶著小型的「兜佛」佛像以求吉祥。

這麼滿打滿算,個人攜帶的物品極多,超20多項。好在行李能夠放在後勤隊伍中,極大緩解了個人負重,自己只需攜帶裝備和部分口糧,其餘均由後勤人員發放,這才使得軍隊能夠長距離行軍而不至中途崩潰。

相關焦點

  • 日本戰國時代,武士就一定是戰國武將嗎?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武士就一定是戰國武將嗎?在日本,戰國武將這個名詞要到江戶時代以後,市面出現軍記物類別的小說後才誕生,也正因為這個緣故,戰國武將一詞才沒有明確的定義。那麼,日本戰國時代的主角當然是戰國武將,可武士就一定是戰國武將嗎?
  • 日本戰國時代,戰爭要花掉多少預算?兵力又要從哪裡徵召?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戰爭要花掉多少預算?兵力又要從哪裡徵召?日本戰國時代,戰爭時常爆發,對於大名的財力及動員能力是一個極高的考驗。這還沒有包括11000名士兵和4000名陣夫的薪資。雖說這些數據都是戰國時代末期的大型戰役費用,不過我們可從中得知戰爭是多麼消耗資金的行為。召集部隊在戰爭中需要武器、食物、軍事費用等各種物資,不過最需要的還是兵力。那麼,當時的大名要如何聚集作戰必備的兵力呢?
  • 大谷吉繼是戰國時代馳名的日本武將之一
    大谷吉繼是戰國時代馳名的日本戰國武將之一。越前國敦賀城城主。刑部的統稱也廣為人知。出身於近江國(滋賀縣),父親是大谷吉房說的權威。母親是東殿。孩子有大谷吉治和真田信繁的正室竹林院。以小姓侍奉豐臣秀吉。吉繼的名字作為歷史上的記錄第一次能夠確認,天正5年(1577年)的秀吉的播磨國攻略的時候,作為秀吉的御馬回合眾的一人的記載。從馬回眾是大將的親信,重要的職務這個時刻吉繼受到來自秀吉的高度的信賴的事能窺視。之後,第二天第6回合(1578回合)三木城攻略天正10年(1582年)的備中高松城攻擊的時候,同樣作為馬回眾的記載也被確認。另外,前幾天的天正9年(1581年)中誕生了嫡子大谷吉治(吉勝)。
  • 日本戰國時代的武士榮耀:「家紋」的歷史與傳承
    我們經常能在大河劇或其他與日本歷史有關的影視作品中見到各種各樣花紋不一、色彩鮮明甚至稀奇古怪標誌的旗幟,這些印有不同樣式的旗幟有時候顯得十分獨特,不僅僅是作為戰場上敵我識別的標誌而使用,更多的是時代的選擇。
  • 日本戰國時代的著名武將—豐臣秀吉
    在中世末期,日本著名的武將豐臣秀吉(Toyotomi Hideyosbi)繼織田信長之後,為日本的統一作出了重大貢獻,是日本歷史上最引入注目的人物。日本人對他毀譽褒貶不一。他不僅是歷史著述的對象,也是民間傳說和文學藝術作品的主人翁之一。在我國,一般讀者對他也並不陌生,都知道他是16世紀兩次發兵侵略朝鮮,妄圖徵服中國以至稱霸亞洲的侵略戰爭禍首。
  • 日本戰國時代10大最強武將,真田幸村居榜首,上衫謙信排第二
    1、真田幸村:真田幸村在日本人的心中擁有很高的地位,可以說是歷史人物中的「偶像派」,但是人家是憑真刀真槍的實力給自己招來的粉絲。真田幸村是日本戰國末期名將,戰國亂世最後的英雄。2、上杉謙信:上杉謙信, 日本戰國時代名將。越後國守護代長尾為景幼子,幼名虎千代,成年後稱長尾景虎。
  • 日本戰國武將不打仗時,都在做什麼?緊湊而繁忙的一天
    摘要:日本戰國武將不打仗時,都在做什麼?緊湊而繁忙的一天人們對於日本戰國時代的印象就是混亂,各勢力間經常發生戰鬥,或者各自率兵對峙,讓人感覺除了戰鬥外,就沒有其他事情可做。結束巡視後,武將會沐浴,之後根據各自的信仰進行宗教活動,完成後重新整理儀容,向家人交代當天的待辦事項。如果需要在城池內執勤的武將則要在早上6點到城裡值班,不過並不需要像現代的上班族一樣天天報到,而是根據情況進行安排。
  • 日本戰國時代,武士的愛情觀讓人羨慕和詫異,後人:有點亂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武士的愛情觀讓人羨慕和詫異,後人:有點亂日本戰國時代,結婚往往是政治婚姻,大部分武士無法自主選擇。特別是擁有繼承權的武士,更沒有資格自主選擇,只能等待家督或者家臣安排。戰國時代的婚姻往往是政治婚姻,很少人能自由戀愛。不過戰國武士們同樣一樣是人,也會為了愛情而心煩意亂。不過其中也有武士能夠順利地與自己喜歡的女子結婚,這在當時算是驚世駭俗,當事人需要付出相當大的代價才能達成目的。
  • 日本戰國時代,什麼是陣型、陣法,在當時真的有用嗎?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什麼是陣型、陣法,在當時真的有用嗎?日本戰國時代,戰爭逐漸往集團戰鬥的方向發展。戰國大名為了求勝,紛紛研究陣型、陣法,以此希望能在戰場上獲得更多的優勢,最終贏得戰爭。不過,陣型、陣法真的有用嗎?
  • 日本戰國武將家紋之謎
    戦國武將といえば勇猛で植物を愛するような繊細な神経はないように感じられるが、実は、彼らは、予想外に植物をめで、観察し、役立てていた。豪傑並起的戰國武將和植物之間有著令人意外的關係。說起戰國武將,給人的感覺就是勇猛,無法讓人將其與喜愛植物,細心等形容詞聯繫起來。事實上,他們很喜愛植物,觀察它們,然後將之利用起來。
  • 三分鐘了解日本戰國武士頭盔,除了提供保護外還有其它作用
    摘要:三分鐘了解日本戰國武士頭盔,除了提供保護外還有其它作用在日本戰國時期,能夠在戰場上給予保護的自然是盔甲,尤其是頭部的頭盔更是不可或缺。日本武士的頭盔,按照中文翻譯為兜。而日本武士的兜,造型千奇百怪,充滿了個人主義色彩,在世界防禦盔甲中算得上是別具一格。
  • 此國是世界級強國,士兵打仗最怕死,戰場上隨身攜帶13封投降書
    導語:此國是世界最強國,士兵打仗最怕死,戰場上隨身攜帶13封投降書投降這一個詞語往往意味著屈辱,尤其對於軍人們來說,最無法忍受的就是投降後帶來的屈辱。當時最為瘋狂的應該是日本,在二戰時期,日本士兵號稱最難俘虜的士兵,因為受軍國主義思想的影響,日本士兵認為堅決不能向敵人投降,而在執行任務中如果不幸被俘虜,那麼他們會選擇剖腹,而不是投降。日本士兵的行為非常極端,即使自己結束生命,也不願意投降。
  • 日本戰國著名武將立花道雪的下半身是怎麼殘疾的?
    立花道雪是日本大和民族的人,生活在日本歷史上著名的戰國時期,是著名的武將。
  • 在戰場,一名士兵會攜帶多少子彈?是美軍帶的多還是解放軍帶的多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類已經從冷兵器時代過渡到了熱兵器時代。這些武器轉備在戰場上起到了愈加重要的作用,雖然如今的國家局勢較為穩定,但是各國間的軍備競賽卻並沒有停止,所以武器裝備的綜合性能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在很多人看來,在現代戰場上各國都是直接使用飛彈攻擊對方,不會再用到類似於子彈這樣的武器裝備。
  • 『日本戰國時代』戰國風起,群雄逐鹿,日本名將鎧甲鑑賞
    豐臣秀吉(1537年3月26日-1598年9月18日)日本戰國時代、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及大名,原名木下藤吉郎、羽柴秀吉等,綽號猴子,本是一下級步兵,後因侍奉織田信長而崛起,自室町幕府瓦解後再次統一日本,並發動萬曆朝鮮戰爭。
  • 日本戰國時期常見的「家紋」、「軍旗」、「馬印」都是什麼?
    家紋「家紋」是日本武士家族的徽章。幾乎每個日本武士家族都有自己的家紋,戰場上也通過將領和士兵身上的家紋區分敵我。另外,由於血緣和實力地位等因素,很多家族往往擁有好幾個家紋,比如織田信長。軍旗軍旗是人類古代戰爭中最常見的標誌物和信息傳遞渠道,日本也不例外。在日本戰國時期,某些有個性的戰國大名往往會在自己的軍旗上寫點特別的文字或圖案,以此向其他人表明自己的身份和思想理念。
  • 日本戰國武將大名綜合實力前十名
    1、織田信長日本戰國「戰國三英傑」之一,戰國時期第一個天下人,自號「第六天魔王」,被稱為尾張的大傻瓜。織田信長出生尾張國,繼承家督後打敗弟弟信行、以及其他的織田家勢力,完成了尾張的統一。桶狹間一戰逆襲今川義元,從此開啟擴張之路,先後擊敗美濃的齋藤家,近江的六角家並擁立足利義昭實現上洛。其後織田信長實力壯大,周邊勢力多次發起信長包圍網,但最終都被織田信長一一挫敗。
  • 日本戰國時代,今川義元與織田信長大戰,真為了上洛?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今川義元與織田信長大戰,真為了上洛?我們對於織田信長的印象是優秀的軍事將領、內政達人、喜怒無常的家督、差一步終結亂世之人、扶持天皇的尊王者。特別是信長聞名日本的桶狹間之戰,並非如一些江戶時代傳記中的描述。在江戶時代的傳記中,出現了今川義元意圖天下霸主之位,而進軍京都,第一塊攔路石就是織田信長。這裡就出現了一個疑問,今川義元真的有意上洛,成為天下人嗎?
  • 日本戰國時代的美食都是些什麼
    現代,在日本冷凍和加工食品都是日常飲食。在消費商店,超級市場,自動售貨機,餐館等都有的賣。但是,在戰國時期,很少地方賣這些快速方便食物,但是在戰國時代,日本的飲食卻得到了飛速的發展。那麼日本戰國時代的飲食又是怎麼樣的呢?
  • 日本戰國時代,戰國大名貧窮無助?收入出乎意料的豐富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戰國大名貧窮無助?收入出乎意料的豐富對於一個國家而言,為了保證能夠正常運轉需要大量的資金。比如,維持軍隊產生的軍費、國內公共建設費用、公務員薪資、還有其他經費等。即使在日本戰國時代,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