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報客戶端訊 11月24日,北汽新能源工程研究院副院長代康偉榮獲全國勞動模範。作為「三電」系統的領軍人,代康偉團隊承載者「世界級科創中心」的重要使命。她帶領團隊從零起步,從「無經驗、無資源、無試驗環境的三無困境」中成功破局,成為行業標杆。
「我的個人職業起步正好和整個國家的新能源產業化同步,剛畢業的時候電動車領域人才匱乏,整個中心算上我只有六個人,相關資料幾乎為零」。代康偉回憶,當時只能摸著石頭過河,向市場和用戶找經驗。
2013年,代康偉加入北汽新能源。趕上了新能源發展的好時機,也進入了壓力倍增的緊繃狀態。她說:「集團規劃了『三步走計劃』,每一步用三年時間來打造。戰略非常清楚,時間非常緊迫,很多時候都是數著小時過來的。壓力如影隨形,經常在『能完成、不能完成怎麼辦』之間焦慮遊走。」
代康偉一邊思考如何解決領域最前沿的研發問題,一邊手把手指導團隊做開發。功夫不負有心人,代康偉團隊研發的第二代電控平臺的C30平臺純電動乘用車關鍵技術,於2015年榮獲「中國汽車工業科學技術一等獎」。
但代康偉不滿足於現有成果,瞄準了國內功能安全技術上的空白,挑戰世界級標準。沒有經驗,就從零開始學。進入開發階段,「功能」和「成本」如何取捨,一系列問題接踵而至,因為沒有找到最優解,項目一共經歷了三次「叫停」。
「要開發一款老百姓真正可以消費得起,並且具備安全技術的電動汽車。」正是這樣的初心讓她堅持了下來。最終,她用兩年半的時間「啃完了」一般體系和產品開發需要五年完成的「硬骨頭」,產品及開發流程在德國認證通過。北汽新能源成為國內首家同時獲得三電功能安全ASIL C等級產品認證的電動汽車企業。
代康偉表示,榮獲全國勞動模範是對自己的最高褒獎。未來的「三電」研發的擔子依然很重,但她堅信終有一天,中國產品、中國技術將與世界同步,最終實現新的跨越。
自2009年成立以來,北汽新能源工會與公司同發展,共奮進,以職工創新工作室為基礎、以勞模先進帶頭人為核心,吸引全員參與創新,提升公司全業務板塊核心競爭力,為公司經營發展提供源動力。先後打造出17個職工創新工作室,1位全國勞動模範,1位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3位省部級勞模,2位市級勞模。(工人日報記者 竇菲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