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人的出生,就像是來還債的。他要一輩子背負著原生家庭的枷鎖,只為家人而活。」
01好男人未必是好丈夫
文帆今年38歲,五年前跟前夫黃濤離婚。那段婚姻似乎傷得她特別深,以至於離婚之後她堅決不肯再接受新的感情和婚姻,一直自己帶著兒子生活。
文帆是30歲那年嫁給黃濤的,當時她的父母親戚都反對,因為黃濤是二婚,而文帆雖然年過三十,卻從未有過婚姻經歷。可文帆還是堅持嫁給了他,在她眼裡,黃濤踏實能幹,是個好男人。
但未必所有的好男人,都能成為好丈夫。結婚以後,文帆才漸漸明白了黃濤的那種「好」。他確實是個好男人,可他的好,僅僅是對自己的原生家庭。
黃濤還有一個姐姐一個妹妹,他是家裡唯一的男孩。在他們老家,有著這樣的觀念:閨女是替別人家養的,因為長大了要嫁人,兒子才是用來傳宗接代和給父母養老的。
黃濤的父母都沒什麼文化,對這種觀念深信不疑,所以,黃濤自小就背負了父母沉重的期望。
02苦盡甘來,不是所有的人都有福消受
黃濤一直是個很努力的人,他在讀大學的時候,就開始給家裡寄錢。畢業後,他幾乎接過了全部的家庭重擔。而他的父母,也因為兒子的這種努力和優秀變得非常驕傲,他們在村裡修起了氣派的房子,也不再種地,開始過上了依靠兒子享福的日子。
有一些人就是這樣,因為受夠了一些苦,所以在擺脫這些苦的時候便容易迷失了方向。
黃濤的父母以前家境清貧,供兒子讀書受了很多苦,如今兒子能回報家庭了,他們就想拼命地索取。但他們卻忘了,兒子也該有自己的生活。
03了解一個人,不要聽他說了什麼,而要看他做了什麼
黃濤曾告訴文帆,他前一段婚姻之所以結束,是因為他當時的妻子不能接納他的父母。天真的文帆把這種偏見的描述理解為都是他前妻的錯,可結婚以後文帆才明白,原來,不是所有的老人都那麼容易被接納。
黃濤的父母,自我感覺太良好了,他們總覺得自己的兒子無人能及,所有嫁給他的姑娘都是高攀,進了他們家都得把自己放到一個卑微的位置上,伺候他們全家,不能有自己的要求。
文帆嫁過去的時候,小姑子已經大學畢業,她跟公婆一起都住在黃濤家裡,不去找工作也不做家務,一家人就靠黃濤養著。文帆負責全家人每天的衣食住行整理打掃,飯菜不合胃口,小姑子就會摔筷子。
而所有這一切,黃濤都覺得理所當然。文帆終於明白了他的前妻為什麼離開。
04沒有底線的拎不清,終究害人害己
黃濤賺錢不少,但他的父母自從來了城市後,就開始花錢大手大腳。黃濤為了彌補他們以前受的苦,從不阻止他們。可越是這樣,父母越覺得他有錢,他們不僅自己花,還攛掇自己的女兒們跟黃濤要錢。
後來文帆生了孩子,黃濤沒辦法拿出太多的錢來養孩子。為了省錢,他把兒子的奶粉從高端的換成普通的,可當妹妹跟他要一架幾萬塊的鋼琴的時候,他依然二話不說就買了。
這件事,也成了壓垮他們婚姻的最後一根稻草。
黃濤曾經很無奈地對文帆說:「我也知道我父母和妹妹太能花錢,可是我有什麼辦法呢,他們是我的親人,我的原生家庭就是這樣,我總不能不承擔。」
你看這個男人有多麼拎不清?他根本不知道自己該承擔的責任是什麼。他的這種拎不清,害的不僅是他自己,也害了身邊所有的人。妻子孩子受苦,父母妹妹變得好吃懶做。
05執迷不悟的人從不可憐
他們兩個離婚以後,黃濤又結過一次婚,可僅僅持續了一年多,又再次離了。據說是因為那個妻子去了之後,家裡總是吵得不可開交,黃濤的父母不喜歡那個兒媳婦,逼著他們離了婚。
文帆說:「你看,我前夫三次婚姻都敗給了原生家庭,他不就是來還債的嗎?大概上輩子欠了父母太多,這輩子註定背負著他們而活。但說真的,我不覺得他可憐。雖然父母有不容易之處,可他對他們也太縱容了。」
這個男人,經歷了三次婚姻的失敗,依然執迷不悟。他不可憐,只是可悲。
06別讓原生家庭成為逃避責任的藉口
原生家庭,是我們每個人從出生就註定了的。但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是要形成自己的三觀,承擔起自己的生活的。我們不能總拿著原生家庭當藉口,來逃避現在要負的責任。
你總把原生家庭當成唯一的承擔,然後又反過來怪原生家庭讓你無奈。可你有沒有想過,原生家庭不能選擇,但如何對待原生家庭卻是你可以選擇的。
當你的原生家庭向你索取無度,你就該樹立自己的底線和原則。
若你,也有一個不能承受之重的原生家庭,我希望你可以做出正確的選擇,承擔起你該承擔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