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曝戈恩被捕細節真相

2021-01-14 中國日報網

2018年12月25日在日本被稱為「平成最後的聖誕節」。

在這個一團祥和的氛圍中,一個白髮老人靜悄悄的離開了坐落在東京小菅的東京拘留所。這位老人正是11月19日與日產汽車原會長卡洛斯?戈恩一同被捕的日產汽車前執行董事格雷格·凱利(Greg Kelly)。凱利經東京地方法院批准,以70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434萬元)保釋金在聖誕夜獲得了取保候審。條件是禁止離開日本,不得與此案有關的人進行交流以及需要住在法院批准的住所。

非常有意思的是,在幾乎與凱利走出拘留所同一時間,日本東京電視臺播放了緊急製作的經濟節目,以一種「陰謀論」的方式講述了整個事件。只是這個「陰謀論」過於的有理有據,人證物證聚在,讓我不禁想起豐田在美國被輿論打壓以及另一家美資車企業績復甦時的情景。

此次日產事件到底是一場正當的執法行為還是一場政治博弈,我們梳理一下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以及各方面的聲音。

整個事件公開報導是從11月19日下午4時30分,一架從法國飛來的專機在東京羽田機場降落開始。這架飛機正是作為日產汽車公司、法國雷諾汽車公司和三菱汽車公司的會長(董事長),戈恩所乘坐的專機。沒有想到飛機剛剛停靠,就從一輛白色貨車中衝下一群日本人登上了飛機,向他出示了「東京地方檢察院特別搜查本部」(以下簡稱特搜部)的證件將其帶走。隨後當天晚些時候,日產汽車公司社長西川廣人在公司總部召集媒體舉行了發布會,列舉了戈恩的三大罪狀:隱瞞巨額收入;搞個人獨裁;動用公款用於私人投資。整個過程西川表現的尤為怨恨和沮喪,這讓了解日產的人會覺得很不舒服。這位CEO是與前COO志賀俊之一起被戈恩提拔起來的被稱為「戈恩之子」的人物,現在卻站在公眾的鏡頭下抨擊「戈恩時代的黑暗」。

戈恩被關押在東京拘留所之後,禁止與家人面會,除相關地檢工作人員之外,只允許與大使館的外交人員面會。戈恩生於巴西,成長在黎巴嫩,因為涉及雷諾的工作關係又取得了法國國籍,所以他同時擁有三國國籍。在聖誕前夕,黎巴嫩駐日大使去東京拘留所與戈恩面會了一個多小時。從拘留所出來時,東京電視臺的記者拍到了黎巴嫩大使手持一棵小聖誕樹,不知是否是給戈恩帶去了節日的問候。

據黎巴嫩大使身邊的工作人員描述,戈恩被安排在一個5平米左右的單人間,自打被拘留之後體重減輕了6~10斤,每天應對5小時左右的審訊調查外,還有些自己的時間閱讀各種寫滿自己報導的外媒報紙。與使館人員面會的時候還曾提到了希望能夠在聖誕節之前取保候審。當然這個願望最終還是沒有達成。

戈恩被捕,誰都沒有想到。因為到前一天為止,這位64歲的三國籍人,依然是20年前拯救日產汽車,甚至是兩年前三菱汽車的英雄。不僅如此,他還是黎巴嫩的驕傲,也是最成功的黎巴嫩人,在黎巴嫩首都貝魯特街頭還能看到寫著「We are all Carlos Ghosn」的大型人像廣告。坊間傳言,很多黎巴嫩民眾擁護戈恩甚至希望他成為總統候選人。

12月20日東京地裁(法院)宣布駁回東京地檢申請的延長對戈恩的拘留期,所有人都以為戈恩會馬上被釋放的時候。沒想到次日(12月21日)東京地檢以「特別背任罪」的指控再次逮捕並延長了拘留時間至2019年1月1日。戈恩就這樣不得不在拘留所中迎來了2019年。

日產「政變」的導火索--研發部門體系的潰敗

12月7日日產召開發布會,對外宣告沒有按照日本國土交通省的標準對方向盤及剎車系統進行檢測。這是2018年日產第四次由於檢測問題進行的召回。為何會如此頻繁的出現這種問題。

戈恩接手日產之後的20年,一直在提倡創造價值的同時大力削減成本。2014年將日產與雷諾的研發部門進行了整合,開始了與大眾MQB、豐田TNGA一樣的平臺化與共同零件的開發。

作為企業去追求利潤是天經地義的,但是作為製造業的研發人員卻逐漸失去了工作的激情。日產現役工程師對東京電視臺吐露出日產內部的現狀「公司規劃需要企劃更多的新車型,因此成立了很多新的項目組。所有項目的Deadline都很明確在未來兩到三年內拿出成果,但是人員配置並沒有增加。每個人都要擔當很多個項目,所有項目都需要優先對應。對於某個系統的研發,本來是有更好的解決辦法,但是由於要採用共同零件,不得不去妥協,逐漸犧牲了製造更好的產品。不僅如此,被雷諾吞併的危機感日漸明顯。」

相對於日產持有15%的股份,雷諾持有43%的股份。在雷諾的股東中,法國政府持有15%的股份,是名副其實的最大股東。

從2017年的雷諾收益報表可以看到整體8250億日元的利潤中,日產幫它創造了近一半3774億日元。 戈恩大力推動的與雷諾的關係強化的背後卻在日產內部埋下了隨時可能爆炸的「定時炸彈」。

日產「政變」的導火索--權與利的交易

戈恩在雷諾的CEO任期計劃是到2018年底,可是在18年2月突然出現變化,股東大會上出現了擁護戈恩連任的聲音。長期採訪雷諾的法國財經媒體LesCchos的記者了解到,法國政府與戈恩談了一個對賭協議。

作為最大股東的法國政府將支持戈恩連任,而作為交換條件,戈恩要促成雷諾、日產的合併。18年4月,戈恩宣布調整日產與雷諾的持股比例,在之前19年中戈恩從未踩入這個雷池。在半年後10月的巴黎車展上,東京電視臺對戈恩進行採訪中,戈恩對雷諾日產三菱是否會合併的問題中使用了日語中的「根回し」 (Nemawashi)一詞。戈恩自己解釋「根回し (Nemawashi)是要在幕後與各方面的相關人員進行交涉,讓各方面都安心。而在根回し (Nemawashi)之後將會對外公布結果。這是戈恩在接受外界採訪中首次沒有迴避這個話題,顯露出了一統大業的野心。與日產長年打交道的汽車資深媒體人井上久男對此認為,從進入18年之後,戈恩完全沒有避諱自己充當法國政府吞併日產的武器這一角色。

企業行為上升至國家

11月8日戈恩邀請法國總統馬克龍參觀雷諾的莫伯日工廠,並在發布會上宣布將會在這個雷諾工廠生產日產電動車。在宣布這一信息時,戈恩身邊的馬克龍總統為之鼓掌的畫面尤為扎眼。

實際上莫伯日地區的失業率達到了15%,而戈恩對外公布的這一信息將能緩解這個國家問題。在戈恩被捕之後,第一時間做出反應的正是法國總統馬克龍。官方言辭稱:法國政府作為股東非常關注本次事件。

11月30日G20首腦峰會上出現了馬克龍總統緊追安倍首相的一幕。此次日產雷諾的問題,或者說是戈恩被捕,已經從一個企業高層的經濟問題上升到了牽扯國家的「保衛日本汽車業」與「拉升內部僱傭」的博弈。日本政府相關人員對於東京電視臺的採訪表示:法國政府開始行動,日本政府當然也不會做坐視不管。

浮出水面的「政變「

對於戈恩被捕在日產內部有「政變」的說法。雖然這種說法,日產現任CEO西川社長在記者發布會上進行了否定,但是根據東京電視臺在戈恩被捕後對300名相關調查走訪,日產相關勢力,日本主管經濟的「部委」--經濟產業省、司法、日本官邸以及法國政府對於此次事件有著不同的見解,但是都指向這是一次有預謀的「政變」。

「這次事件明顯是政變,完全是瞄著戈恩返回日本的時機。」

「戈恩本來計劃19年春天罷免西川的社長一職,西川上任以來的業績並不理想。」

據能夠從日產與雷諾雙方獲得信息的法國政府相關人員描述,本次政變的主謀是專務執行董事的X氏,是X氏向西川諫言幹掉戈恩。X氏是個在日產工作30年之久的老兵,志賀取締役(原COO)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提到「X氏曾在戈恩被捕前與其約談,但是由於日程問題並沒有能夠實施」。

據法國政府相關人員描述,由於X氏的級別很高,所以能接觸到很多戈恩的私人日程。正是因為如此高的級別,所以戈恩在到達東京羽田機場的第一時間,特搜部能夠第一時間衝入戈恩的專機。戈恩第一時間聯繫了幾個熟識的律師為其辯護,但是非常意外的是,所有律師都婉拒了他的請求。這也正是因為X氏提前與律師進行了溝通,希望他們不要站在戈恩一隊中,而是擁護日產。

日本官邸相關人員也證實了X氏是此次事件的關鍵人物。稱X氏由於對戈恩的公私不分非常不滿,所以與西川協商一同給戈恩做了這個局。

蓄謀已久的「政變」

根據多方面的信息梳理,6月份在日產內部成立了秘密調查小組開始收集各種罪證,8月份將所有信息提供給檢察機關,而日產與檢察機關正是通過司法部門的搭線才建立了聯繫。司法相關人士稱,日產方面提出「我們的高層暴走到了不可控的程度,為了能夠控制整體局面,不知可否與相關部門進行『司法取引』?「,「司法取引」是指通過配合其他犯罪人指控來減免自身的罪行。

為了證實以上各方面的言論,東京電視臺向日產進行了證實。日產方面的答覆是:涉及案件相關內容,我們無法答覆。

如此大的動靜,日本政府又掌握多少信息?11月20日日產負責涉外廣報的川口專務執行董事一早出現在了日本首相官邸,在眾多媒體的圍攏之下,他不得不對外進行了發聲。川口表示,他之所以是出現在首相官邸,是向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進行了匯報。同時他也提到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對此事表示理解,對於此次事件表示支持。為何一個企業高層的經濟問題會向政府高層進行匯報?對此官邸相關人員透露「此舉是日本政府授意,用於牽製法國政府大張旗鼓的反對逮捕戈恩。法國政府作為最大股東發表言論並無大礙,但是只要越線,日本政府也會做出相應舉措。」

12月17日在經過一個半小時的臨時董事會的討論之後,並未能選出戈恩的繼任者。代表日產與雷諾的高層顯得關係格外緊張。如此焦灼的關係,不僅在高層之間,在實際工作層面也逐漸產生化學反應。這讓正常的工作推進無法按照順利進行,可能真的離日產與雷諾「離婚」的日子不遠了。

日媒在採訪日產工程師時問到,目前的情況是否是黎明前的黑暗。日產工程師的回答讓人記憶猶新。他表示,如果用一天來形容目前的日產,現在也僅僅是剛到傍晚,接下來會越來越暗…

寫在最後

無論此次事件最終宣判戈恩有罪或者無罪,戈恩接管日產為日本汽車業做出的貢獻值得認可。所做的改革也是寫進教科書的傳奇案例。

此次事件還存在不少有意思的疑點,日本司法的核心法院(東京地裁)與日本「檢察正義」的象徵東京地檢特搜部的對立,這在檢察指控有罪率達到99.9%的國度極為罕見。最終迫使檢察祭出「特別背任罪」的殺手鐧。是什麼因素讓「一家人」的日本法院和檢察反目?東京電視臺所稱的X氏到底是不是日產專務執行董事哈裡·納達?日產與雷諾的並不美滿的「婚姻」是否能夠走完這個不太被看好的2019年?讓我們拭目以待。

來源:車雲網

相關焦點

  • 卡洛斯•戈恩的被捕
    卡洛斯•戈恩的被捕,不僅僅是他個人的悲劇,更是雷諾-日產-三菱聯盟這個龐大的汽車帝國,在奔向不可測的未來的過程中的悲劇,也許還是改革者與保守者在激烈對抗中產生的悲劇……一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聯盟之一,雷諾-日產-三菱聯盟的掌舵人,卡洛斯•戈恩先生一定不會料到,在11月19日那天,當他在日本東京的羽田機場,跨出艙門的一剎那,迎接他的不是日產高管們的笑臉
  • 戈恩事件真相了?有消息稱其被捕因推動日產與雷諾合併
    (文/彭科峰)日產前CEO戈恩被捕事件堪稱一出連續劇,當然如今他已經成功逃離日本。日前,據外媒報導稱,針對此前戈恩一直聲稱自己是被陷害入獄的說法,現在已經有了一些新的證據可以支持戈恩。據此前未被報導的內部往來信件內容顯示,在戈恩於2018年底因涉嫌財務不當行為被捕將近一年前,日產高管就啟動了罷免這位汽車業最知名領導人的行動。最新的信息顯示,罷免戈恩的動機之一正是日產內部有人反對戈恩推動日產與長期合作夥伴雷諾進一步整合。
  • 聚焦戈恩被捕事件的關鍵人物——哈裡·納達
    北京時間8月31日消息,據彭博社報導,前日產董事長卡洛斯·戈恩於2018年11月因涉嫌財務不當行為在日本被捕,而策劃戈恩被捕的幕後關鍵人物則是日產另一名高管哈裡·納達。納達是日產的高級副總裁,「以其咄咄逼人的策略以及對萬寶路、法國袖口襯衫和古龍水愛好而在日產內部聞名。」
  • 戈恩事件再發酵:逃離主導者在美被捕,聯盟將公布新戰略計劃
    每經編輯:孫磊5月20日,隨著現年59歲,協助日產前CEO卡洛斯·戈恩(以下簡稱戈恩)從日本逃離的神秘「幕後英雄」——邁克·泰勒和其27歲的兒子彼得·泰勒在美被捕,戈恩從日逃離這場略帶「神話」色彩且撲朔迷離的世紀大逃離案中許多存疑細節也逐漸明晰。
  • ...員被捕!從「汽車教父」到「逃亡者」戈恩「逃離東京」續集怎麼演?
    綜合戈恩透露的消息和媒體報導,戈恩本人據信已經於上周末抵達黎巴嫩首都貝魯特。當地時間1月2日,黎巴嫩方面收到了國際刑警組織針對戈恩發出的「紅色通緝令」。黎巴嫩:戈恩位於貝魯特住宅被媒體圍堵當地時間2日,一座位於黎巴嫩首都貝魯特市區的民宅被國際媒體圍得水洩不通,這裡據信就是日產汽車公司前董事長卡洛斯·戈恩在當地的住宅。
  • 美前特種兵涉「戈恩出逃事件」被捕 外媒還原出逃過程
    原標題:美前特種兵涉「戈恩出逃事件」被捕 外媒還原出逃過程參考消息網5月22日報導 外媒稱,一名前美國陸軍特種部隊隊員和他的兒子當地時間20日在麻薩諸塞州被捕。當時戈恩因涉嫌財務不當行為在日本等待審判。據美聯社華盛頓5月20日報導,59歲的前美國陸軍特種兵、私人安全專家麥可·泰勒和27歲的彼得·泰勒被日本通緝,他們被指控在去年12月戈恩取保候審期間幫助戈恩逃離日本。據官方通報,這次大膽的逃離行動發生在2019年12月28日。
  • 戈恩事件現新證據:86萬美元與被曝光的郵件
    逃亡途中7月3日,因戈恩戲劇性地逃離日本而受審的一名土耳其飛機公司高管在法庭上表示,這位前日產汽車老闆在乘坐私人飛機飛往貝魯特途中,曾談及好萊塢將把他的逃亡過程搬上螢屏。戈恩於2018年年底在日本被捕。
  • 戈恩被法國當局調查
    該知情人士表示,自去年年中以來,戈恩本人和法國稅務當局一直在討論一個問題——2016年、2017年和2018年期間,戈恩是否該被視為法國居民?戈恩曾於2012年宣布,他已移居荷蘭,此後在法國被當作非居民對待。該人士要求不具名,因為相關信息尚未公開。
  • 戈恩出逃背後的日法角力:雷諾日產三菱聯盟破產
    在日本檢方對其全天候的監視下,戈恩到底是如何出逃黎巴嫩的,至今仍是一個謎,各種版本的細節正在廣泛流傳。在黎巴嫩媒體筆下,戈恩的出逃仿佛是好萊塢電影在現實中上演。戈恩的妻子卡羅爾親自策劃了這一出逃計劃,歷時3個月,先用私人飛機把戈恩由日本送到伊斯坦堡,然後再轉向黎巴嫩首都貝魯特,連飛行員都不知道戈恩在飛機上。但卡羅爾對戈恩上述出逃方式進行了否認,並稱此種說法完全是寫小說,同時拒絕透露戈恩出逃的更多細節。
  • 日產前CEO戈恩逃離東京細節曝光:三次接頭 兵分兩路
    5月20日,協助日產前CEO卡洛斯·戈恩(以下簡稱戈恩)從日本逃離的神秘「幕後英雄」——邁克·泰勒和其27歲的兒子彼得·泰勒在美被捕,戈恩從日逃離這場略帶「神話」色彩且撲朔迷離的世紀大逃離案中許多存疑細節也逐漸明晰。
  • 戈恩:會幫助所有幫助過我的人
    據國外媒體報導,7月11日,日產汽車公司前董事長卡洛斯戈恩在接受採訪時說,他將幫助所有支持他的人。然而,戈恩拒絕就有人幫助他從日本逃到黎巴嫩的指控置評。卡洛斯戈恩圖片來源:戈恩領英主頁2018年底,雷諾-日產-三菱聯盟(Renault-Nissan-Mitsubishi Alliance)前負責人戈恩(Ghosn)因涉嫌隱瞞收入和將公司資金用於個人目的在日本被捕
  • 戈恩事件發酵,日產洩露郵件,證明了戈恩被不正當除名
    但是卻遭到了日產高層管理員的反對,並且,對戈恩進行了罷免。日產長期以來對外宣稱,戈恩是因為涉嫌財務不當的行為,並且隱瞞了巨額的個人收入,還挪用了公司的資金,進行私人的經濟支出等問題才對其進行的罷免。但是,就在前不久,這件事情的反轉來了。
  • 日產前董事長戈恩「逃跑」妻子否認「幕後策劃」稱另有其人
    不過,援引今天最新的媒體報導,戈恩妻子把「自己策劃幫助戈恩出逃」版本的報導稱作「純粹的小說」。她拒絕就戈恩如何逃離事件給出具體細節。但兩名消息人士則聲稱,一家私人安保公司負責制定和監督整個計劃,前期籌備工作長達3個月,計劃包括如何用一架私人飛機將戈恩從日本帶出,並經由伊斯坦堡抵達貝魯特。
  • 戈恩出逃事件又有新進展,日產高管曾策劃罷免戈恩
    驅動中國2020年6月17日消息 日產前董事長戈恩算得上是汽車領域最強職業經理人,其在任期間把日產還有雷諾都帶上新的臺階,不過在去年戈恩經歷被捕,保釋再被捕一系列事件,最終他通過一支樂器盒逃離日本後,戈恩一直宣稱自己是被日產汽車其他高層管理者陷害的,近日彭博社公布了日產汽車內部信函或許證明了這一說法
  • 戈恩逃亡引模仿潮 日本樂器公司山葉:莫鑽樂器箱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戈恩逃亡方式引發模仿潮,日本知名樂器公司呼籲莫鑽樂器箱媒體公布的戈恩藏身的大箱子近日,日產汽車公司前董事長戈恩戲劇性逃亡細節引發網友模仿熱潮,有人在社交網站上曬出自己鑽進樂器箱的照片或將嬰兒放進吉他箱拍照
  • 日產內鬥真相首次曝光:高管設局送戈恩入獄,黑客曾入侵公司系統
    這篇報導長達上萬字,涉及大量細節,包括納達如何與西川廣人等達成一致、如何邀請黑客幫助收集戈恩的不利證據等。在關鍵時期,日產甚至還給納達安排了保鏢和專門的住所,以防止出現意外。事實上,一直到當年10月份之前,納達都忙於收集更多針對於戈恩與凱利的不利證據。一個有趣的細節是,為了保護納達的安全,一位高管聲稱日產給納達專門指派了一個保鏢、一輛車以及一個司機,並給他租了一個住的地方:一間位於東京羅本木區、月租1.2萬美元的豪華公寓。
  • 日產董事長戈恩為什麼要大逃亡
    戈恩那他為什麼要逃跑呢,這就要從2018年11月的一個星期一說起,當天晚上日本檢察官逮捕了64歲的戈恩和另一位董事會成員格雷格·凱利(Greg Kelly),理由是他們涉嫌通過虛假陳述違反了金融法。根據檢察官的聲明,這兩人共同合作在截至2015年3月的五年中低報了戈恩的收入約50億日元(4400萬美元)。
  • 戈恩怒揭「政變」陰謀 雷諾日產聯盟已沒有未來
    對於日本檢方的四項指控:瞞報收入、CEO準備金支出、濫用公司資源在凡爾賽宮舉辦宴會、非法使用日產的錢購置房產,戈恩一概否認,並一一舉證回應。相關細節的辯詞,各大門戶網站早已一字不差地公開,此處不再贅述。
  • 日本檢察官:卡洛斯戈恩的影響力網絡使其容易逃離
    (圖片來自蓋蒂圖片社,攝影:Anwar Amro /法新社)這是戈恩逃離日本到黎巴嫩以後日本檢察官首次就此發表評論。他表示,戈恩的逃亡證明了他們此前備受批評的決定是正確的,即戈恩在2018年因財務違規行為被捕後應該被拘留。「被告戈恩擁有雄厚的財務實力和多個外國基地。
  • 戈恩逃亡,上演現實版《越獄》,真能瞞天過海?還是故意放水?
    12月10日,東京檢察機關正式起訴卡洛斯·戈恩。21日,日本東京地方檢察廳特別搜查部以涉嫌違反《公司法》,再次逮捕了日產汽車公司前董事長卡洛斯·戈恩。這是戈恩第3次被捕。他涉嫌在8年時間裡,少申報了80億日元(約5億元人民幣)的勞動報酬。2019 年 3 月 6 日,日本檢方裁定戈恩以 10 億日元保釋金的代價出獄,高額的保釋金令當時的日本輿論側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