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麗是遼寧營口市中心醫院的副主任護師,有著 18 年臨床護理經驗,曾經在 2003 年非典時期任發熱門診負責人,是遼寧第二批援鄂醫療隊成員,2 月 9 日出發馳援武漢。
目前董麗和其他 6 位來自營口市中心醫院的隊員已經全部進駐雷神山醫院工作,其中營口市市中心醫院於超副主任醫師擔任病區主任,董麗任雷神山醫院第九病區副護士長。
在出發當日,董麗的丈夫董宇曾在朋友圈給妻子寫了一封信," 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英雄。在抗疫一線,有一群人始終堅守不曾退去。2003 年非典時期,你是發熱門診負責熱;2020 年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你是即將志願武漢雷神山醫院的一線醫護人員。但你知道嗎?你也是我捧在手心裡 17 年的漂亮姑娘,我兒子的漂亮媽媽。今天,你出徵,我心中雖有千般、萬般不舍,但我支持你!城市雖空,夢想猶在,唯一唯一的希望:平安凱旋!我等你回家!致敬逆行者!"
抵達武漢後,經過專家培訓,董麗和同事們在進入雷神山醫院工作的前夜,遇到了需要剪髮的難題,只能微信群求助,消息不脛而走。兩名理髮師和兩名會剪髮的警官深夜上門,幫助白衣戰士們完成進入雷神山醫院之前的最後準備,6 名白衣戰士,不論男女都幾乎剃成了 " 球頭 "。董麗在凌晨 4 點剪髮後,寫下了第一篇日記。
2 月 11 日(正月十九)凌晨 4 點 武漢
你在正月裡理過發嗎?你在後半夜 2 點鐘理過發嗎?
估計也就數咱遼寧的 " 逆行戰士 " 有這個 " 魄力 " 了。我市第二批馳援武漢醫療隊的 6 位隊員即將進駐雷神山醫院——抗擊疫情最前沿,為了減少感染機會,更好地保護自己和戰友,我們按要求處理頭髮,標準是頭髮不能漏在帽子以外,鬢角、耳上一釐米及後腦下端的頭髮都需要剃乾淨。但由於武漢的理髮店因為疫情爆發早已關閉,找理髮師成了難題。
就在我們隊員們為此事發愁時,我們入住的 IU 酒店工作人員了解到情況後立即協同好心民警,四處尋找理髮師。微信群裡傳播著 " 來支援武漢抗擊疫情的遼寧老鄉急需理髮師!" 很快,這個消息不脛而走,不到一個小時,2 位專業理髮師和 2 名會剃男頭的警官聞訊趕到酒店。
當時已是深夜 11:30,這座安靜的城市,人們應該早已進入夢鄉。為了不影響隊員們休息,幾位師傅讓上百名隊員微信接龍排好理髮順序,靠後的先休息,前面的隊員先剪,而他們卻一刻不停歇的工作了整整一夜,直到天已大亮,為全體隊員剪了發才離開,整個過程沒有吃一口飯喝一口水。隊員們紛紛感謝幾位理髮志願者,卻被他們話感動 " 應該感謝你們才對,你們是英雄,這麼遠來支援我們,我們做的只是小事,應該的!" 幾句話溫暖了所有遼寧醫療隊員。
我們來幫助武漢,武漢人又有這麼多人願意幫助我們,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捨去牽掛、不奮勇向前!
若無身有千斤擔,豈會忍心斷青絲。
雖然頭髮短了,但精神更飽滿,即將啟動正式戰爭 " 疫 " 模式戰友們,加油!武漢,加油!
遼瀋晚報記者 呂洋
編輯: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