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野戰軍中,這3位縱隊司令員名氣最大,他們都是誰?

2020-12-23 靜止歷史

東北野戰軍,規模在四大野戰軍中排在首位,遼瀋戰役打響前,東野已經有12個主力縱隊36個師,總兵力突破70萬,而東野炮兵縱隊的裝備實力,更是排在全國第一,可以說,當時的東野是兵力最多、裝備精良、後勤給力的最精銳野戰軍,東野打的著名戰役也有不少,那麼,這12個縱隊司令裡名氣最大的是誰呢?

第三縱隊司令員,韓先楚

韓先楚的名氣有多大?他帶出來的部隊被叫「旋風部隊」,他自己被人稱為「旋風司令」。能被叫旋風,肯定是以行動力快著稱。

韓先楚的軍事指揮能力也是在多次戰爭中磨練出來的,他16歲參加紅軍,因作戰勇敢,又善於思考,漸漸在紅25軍中站穩腳跟。紅25軍長徵的時候,韓先楚曾經拿著一把大刀和敵人白刃戰,被25軍政委評價為「惟楚有才,先楚為例」。

1950年,韓先楚用漁民的木板船,在沒有空軍、海軍戰艦的掩護下,發動了解放海南島的戰役,並擊敗了有著軍神之稱的國軍名將薛嶽,搶在韓戰爆發前解放了海南島。

老實說,如果不是韓先楚力排眾議,在條件不具備的條件下堅持進攻海南島,否則解放海南島的機會,要到1955年後了,到了那時候世界局勢會有什麼樣的變化誰都不知道。因此,韓先楚是有大功的。

1955年,開始授銜的時候,韓先楚本來被定的軍銜是中將,是毛主席特別批覆,讓韓先楚升了一級,成了開國上將。建國後韓先楚擔任過蘭州軍區司令員、福州軍區司令員等職務。

第十縱隊司令,梁興初

梁興初的名氣大,主要在韓戰時期。在第二次戰役中,志願軍大獲全勝,梁興初排在首功,他率領38軍拿下了德川,殲滅了韓軍第七師,擊斃擊傷美軍一萬餘人,打的騎1師、美2師、美25師落荒而逃,收復了三八線以北除了襄陽外的全部土地。

志願軍總司令不但給38軍頒發了嘉獎令,還在嘉獎令上親筆寫了「中國人民志願軍萬歲!三十八軍萬歲。」從此,三十八軍被稱為萬歲軍,梁興初也成了萬歲軍軍長,名揚天下。梁興初在1955年被授予了中將軍銜,後來出任過海南軍區司令員、成都軍區司令員等職務。

第十二縱隊司令員,鍾偉

鍾偉是唯一一個因為能打被破格提拔的,他從東野五師師長直接被提升為第十二縱隊司令員,全軍只有這麼一個。在鍾偉的帶領下,第五師被評價為東北部隊中的頭等主力師,第十二縱隊在鍾偉的帶領下屢戰屢勝。1955年,鍾偉被授予少將軍銜,屬於軍銜低享受待遇高的那種,後來當過北京軍區參謀長。

相關焦點

  • 東北野戰軍,取得戰績最佳的王牌縱隊,都是誰任司令員
    如果,從這12個縱隊中,評選出戰績最佳的王牌縱隊,分別都有哪些縱隊,有實力,有資格入選,以及它們的司令員都是誰擔任?(排名不分先後) 該縱隊成立後,在鄧華指揮下參加了東北秋季攻勢作戰中,17天內連克法庫、彰武、新立屯、阜新、新邱5城,殲敵3個師,受到總部通令嘉獎。之後的遼瀋戰役中,第七縱隊參與了解放錦州戰役,隨後揮師北上,投入了殲滅廖耀湘兵團作戰過程中,並且取得殲敵17000餘人的戰果,俘虜敵軍高級將領數名。第七縱隊全體將士奮勇殺敵,成就了司令員鄧華將軍,鄧華將軍英明的指揮才能,也讓第七縱隊贏得王牌縱隊的威名。
  • 東北野戰軍三大主力縱隊,戰鬥力有多強悍?縱隊司令是誰
    東北野戰軍是四大野戰軍中戰力最強,名將最多的一支野戰軍,十大大將有三位,上將更是達到了18位,在1000多名開國將帥中,便有500多人,堪稱名將輩出。東北野戰軍擁有12個縱隊,每一個縱隊都為解放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尤其這三支縱隊堪稱東北野戰軍戰力最強,而他們的司令員也都是一代名將。第一縱隊李天佑一縱作為東北野戰軍戰力最強之一,一縱在東北戰場上善於打硬仗,尤其四戰四平的戰鬥中,一縱一下子打出了名氣。
  • 東北9個獨立師組成了3個縱隊,分別由誰負責?他們後來成就如何
    1948年2月,東北野戰軍在原來九個縱隊的基礎上又將當時的9個獨立師整編為三個縱隊,這樣一來東北野戰軍一下子擴編到了12個縱隊,戰鬥力又大大提升了一大截,雖然這三個縱隊成立時間比較晚,但是作戰能力還是非常厲害,尤其縱隊司令員都是大名鼎鼎的猛將,那麼這三個縱隊司令員分別是誰?
  • 中原野戰軍一共有幾個縱隊!各縱隊司令員,政委都是誰!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中原野戰軍一共有幾個縱隊!各縱隊司令員,政委都是誰! 第1個是1縱,楊勇擔任司令員,蘇振華任政委,該縱隊下轄第1、第2、第20旅,1縱在解放戰爭中轉戰大半個中國,但是在二野戰史上,1縱並沒有留下太輝煌的戰績,但是在49年楊勇當正職兵團司令,而些時6縱司令員就不服,和六縱比戰動,1縱顯得太平淡了,包括後來到朝鮮,還是沒聽說16軍有什麼驚人之舉。
  • 中原野戰軍7個縱隊司令員,分別由誰擔任兵團司令員?他們都是誰
    解放戰爭時期,各大野戰軍都是以縱隊為建制,縱隊的多少是按照當時的兵力來劃分,並不一定都有統一的規劃,比如東北野戰軍就下轄12縱隊,而中原野戰軍卻只有7個縱隊。中原野戰軍七個縱隊司令員後來都參與了授銜,其中最高的便是大將軍銜,到了1949年2月,中原野戰軍被改編為第二野戰軍,此時的建制也由縱隊編成了兵團,那麼第二野戰軍下轄三個兵團分別由誰擔任兵團司令員?我們接著往下看。
  • 二野下轄9個軍,只有3位軍長擔任過縱隊司令員,他們分別是誰
    淮海戰役勝利後,中原野戰軍也被改編為第二野戰軍,當時中原野戰軍有七個縱隊,這7個縱隊被改編為7個軍,不過第二野戰軍有3個兵團,按照三三制的要求,當然應該有9個軍配置,而剩下的兩個軍則是中原軍區的部分兵力了。不過在這9個軍中,只有3位軍長曾擔任過縱隊司令員,他們分別是誰呢?
  • 中原野戰軍七大縱隊司令員和政委都是誰
    按照編制,中原野戰軍下轄7個縱隊。這些縱隊司令員和政委都是誰?後來成就如何?第一縱隊司令員是楊勇,政委是蘇振華。楊勇是「三楊開泰」的「三楊」之一。建國後的楊勇擔任過北京軍區司令員和新疆軍區司令員。蘇振華也是開國上將,他後來擔任了上海市委書記。
  • 各野戰軍都沒有第五縱隊番號,唯獨東野有,縱隊司令還是一位名將
    解放戰爭時期的西北野戰軍,中原野戰軍,華東野戰軍,以上這3個野戰軍,在解放戰爭時期,都沒有,使用第五縱隊番號。主要原因,是因為第五縱隊,這個番號被各國軍隊認為,是一個恥辱的番號(來自西班牙內戰)。王必成那麼,唯獨東北野戰軍擁有第五縱隊番號的野戰軍,它的戰鬥力如何!縱隊司令員又是誰擔任?
  • 東北戰場曾調整了3個縱隊司令,因何事調整,他們又分別是誰?
    在根據地被極大的壓縮以後,東北民主聯軍進入了一段緩慢的發展時期,由於初期我軍各個部隊進入東北過於分散,因此無法集中力量,在退守北滿以後,東北民主聯軍內進行了系統的整合,以新招募的士兵和舊部隊,又重新組建了3個縱隊,即1縱、2縱、6縱,和3縱、4縱一起形成了東野早期的5大主力縱隊。
  • 中原野戰軍七個縱隊司令員,他的名氣最小,後來最高壽
    它總共下轄七個縱隊,縱隊司令員中,有一位大將,三位開國上將,三位開國中將,而且他們後來成就很大,有大軍區司令員,有志願軍司令員,有國防部長,等等。要說誰的成就最大,這個恐怕是見仁見智,各有千秋。那麼,誰的名氣最小呢?這個顯而易見。你看,一縱司令員楊勇,那是赫赫有名的三楊之一,名聲非常響亮,還是最後一任志願軍司令員。
  • 東北野戰軍第三縱隊,幾任司令員都是誰?他被稱為旋風司令
    東北野戰軍第三縱隊是一支英雄部隊,也是東野的主力縱隊,衛立煌任「東北剿匪總司令部」總司令的時對三縱印象深刻,在日記中稱該縱隊「動作之快,如同旋風般」,而國軍西進兵團司令廖耀湘也曾稱三縱隊為「旋風縱隊」。第三縱隊先後有三任司令員,分別是程世才、曾克林、韓先楚。
  • 1955年授銜,縱隊司令員被授予中將,下屬卻當了上將,怎麼回事?
    解放戰爭時期,我軍的「縱隊」這一編制相當於國民黨軍的軍級、整編師一級,縱隊司令就等於軍長。尤其是四大野戰軍中的東野,整體實力最強,一個縱隊往往達到五六萬人規模,和敵人一個兵團的實力差不多,縱隊司令的職務還是很高的。
  • 1948年,我各野戰軍有幾個第2縱隊,縱隊司令員各是誰?
    1948年期間,我軍有五大野戰軍,當時還沒有設立全軍統一的兵團和軍番號,所以在各野戰軍以下的部隊番號就是以縱隊稱之。之因為沒有統一的番號,所以造成當時各野戰軍都有相同的縱隊番號,以第2縱隊作番號的就有5支部隊。上一回龍叔和大家講了各野戰軍第1縱隊的情況,今天接著和大家講講各野戰軍第2縱隊的司令員各是誰?
  • 東北野戰軍第二兵團司令員無軍銜,參謀長成中將,他們是誰?
    東北野戰軍發展到第四野戰軍,總共有四大兵團。其實呀,在東北野戰軍時期,就已經有了兩個兵團,即第一兵團和第二兵團,分別是第十二兵團和第十三兵團的前身。只不過,這兩個兵團首長後來的成就卻大不相同。第一兵團的司令員蕭勁光後來成為大將,兵團政委黃克誠也是大將,而第二兵團呢?司令員無軍銜,參謀長成了開國中將。相比於第一兵團來說,第二兵團首長軍銜真的不高。那麼,第二兵團的司令員是誰呢?他就是程子華,當年紅二十五軍的軍長,紅十五軍團的政委,應該說在紅軍時期,程子華的級別非常高。
  • 十位大將中,哪兩個當過兵團政委?他們搭檔的兵團司令員是誰?
    一九五五年,我軍開始實行軍銜制度,當時共有十位傑出將領,被授予大將軍銜。這裡還有我們常說的十大大將,他們在革命的各個重要時期都立下了很大的功績,他們所擔任的職務也是很高的。但解放戰爭期間,我軍共組建了十六個兵團,其中第一野戰軍二個兵團,第二野戰軍三個兵團,第三野戰軍四個兵團,第四野戰軍四個兵團,以及華北軍區的三個兵團,都是從這一時期開始的。值得注意的是,這十六個兵團,是1949年初我軍統一改編後形成的兵團,事實上,在此之前,我軍還組建了一些兵團,承擔著獨特的作戰任務。例如第四野戰軍的前身東北野戰軍,曾經組成了第一、二兵團。
  • 東野這位師長直升縱隊司令員,後成開國少將,縱隊政委是開國中將
    抗戰勝利後,八路軍進入東北後,建立東北人民自治軍,後來改稱為東北民主聯軍,1948年1月東北民主聯軍改稱東北野戰軍。東野有一位師長直升縱隊司令員,後來成為開國少將,縱隊政委是開國中將。當時,東北野戰軍下轄2個兵團部、12個步兵縱隊,這位司令員就是第十二縱隊司令員鍾偉。鍾偉,出生於1911年10月26日,湖南平江人,1930年7月參加紅軍,先後在紅三軍團、十五軍團任過職。鍾偉先後任過紅三軍團第十團政治處主任、紅十五軍團第七十八師政治部主任。
  • 解放戰爭中,東北野戰軍四個副司令員都是誰?後來被授予什麼軍銜?
    東北野戰軍是解放戰爭時期我軍主力部隊之一,也是當時實力最強的一支野戰部隊,其前身是東北民主聯軍,是由抗日戰爭後期開赴東北的八路軍、新四軍主力各一部及東北抗日聯軍逐步發展起來的。
  • 十位大將中,哪三個曾經擔任過兵團司令員?他們參加過哪些戰役?
    一九五五年授勳,共授十位傑出的將軍為大將軍銜,他們合稱「開國十大將軍」。十個開國大將中,有三個曾在解放戰爭時期擔任過兵團司令員,今天我們來談一下,這三個曾擔任過兵團司令員的開國大將是誰?各打過什麼仗?繼續往下看吧。
  • 解放戰爭時期,我軍16個兵團中,兵團政委司令員一肩挑的都有誰
    ,當時五大野戰軍共計16個兵團,第一野戰軍下轄兩個兵團,第二野戰軍下轄3個兵團,第三野戰軍下轄3個兵團,第四野戰軍下轄4個兵團,除此之外再加上華北軍區的3個兵團。  五大野戰軍16個兵團司令員中,除了第14兵團司令員程子華沒有參加授銜,其餘15位司令員在1955年都獲得了不同的軍銜,而在這15位兵團司令員中同時擔任政委和司令員的在當時有四位,他們分別是誰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 山東兵團最多時有五個縱隊,司令員都是誰,後都為何軍銜?
    華東野戰軍是在抗日戰爭時期山東八路軍及新四軍基礎上發展而來,抗戰勝利後山東軍區主力一部北上挺進東北,新四軍一部北上後與山東軍區部隊組成山東野戰軍,華中地區新四軍主力組成華中野戰軍。1947年1月,山東野戰軍、華中野戰軍合編為華東野戰軍,1947年8月華東野戰軍編組為外線兵團、內線兵團兩個兵團,其中內線兵團又稱東兵團、東線兵團,由華東野戰軍第二縱隊、第七縱隊、第九縱隊及新組建第十三縱隊編制而成,由許世友任司令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