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鄉村》:清新生動的時代畫卷

2020-12-23 中國金融新聞網

  策劃人語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近日,一部脫貧攻堅題材的電視劇《最美的鄉村》熱映,收視率與口碑俱佳。該劇採用了單元劇的敘事結構,生動展現了三位青年深入鄉村,為脫貧攻堅事業不懈努力的故事,情節緊湊,人物衝突集中,引人入勝。尤為難得的是,該劇充滿人文關懷,深刻闡釋了:脫貧攻堅不僅僅限於經濟上的數字和指標,精神脫貧也同等重要。

  近日,一部以脫貧攻堅為題材的電視劇《最美的鄉村》引發熱議,獲得好評。該劇講述了在中國北方農村,鎮黨委副書記唐天石、電視臺主持人辛蘭、返鄉創業大學生石全有三位青年帶領村民脫貧的故事,敘事真實生動,引人入勝。據「中國視聽大數據」統計,該劇自6月6日至20日在央視播出,每集平均到達率為2.762%、收視率為1.668%,位列電視劇單頻道收視指標首位,同時,該劇在23省區市收視份額在5%以上。作為主旋律題材劇,《最美的鄉村》緣何成為近期的「爆款」電視劇,值得關注與思考。

  

  《最美的鄉村》宣傳圖(1)

  獨特的敘事結構

  與以往電視劇不同,《最美的鄉村》在敘事結構上進行了創新,採取了單元劇的形式。整部劇在30集中分為三個單元,講述三組獨立的故事。

  單元劇的結構,可從多角度呈現扶貧主題的各個側面,對相關政策和理念詮釋得細緻而豐富。

  在第一單元中,在青山鎮駐村的黨委副書記唐天石首先在扶貧戶的建檔立卡、精準識別上狠下功夫,落實扶貧名單,再帶領村民開展民族刺繡、生態旅遊等鄉村產業,展示的是「扶真貧、真扶貧」。

  進入第二單元,辛蘭在三道河子村走訪困難戶,了解貧困根源。她力勸沉迷飲酒、好吃懶做的關鐵栓戒酒,激勵他自強自立。同樣駐村的、來自農業大學的周教授開辦夜校,傳授村民養殖技術。這些都反映了「扶貧先扶志」「技術扶貧」等理念。

  在第三單元中,回到古川村的大學生石全有,則關注村中原有產業經營模式失敗的情況,尋找可持續發展的新產業,盤活村中的文化與人才資源,體現對「防止返貧」的重視。

  該劇的三個單元並非彼此孤立,有巧妙過渡。第一單元進入尾聲時,鏡頭從青山鎮切換到電視訪談節目,唐天石從駐村書記變為辛蘭主持的節目《紫塞兒女》中的嘉賓。接著,觀眾隨主持人辛蘭進入第二單元。當辛蘭的故事結束、返回電視臺時,一檔新的扶貧類節目開辦了,第三單元的故事作為節目內容被帶出。

  對此,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尹鴻認為,該劇的三個單元既有關聯,但同時各有側重。單元劇的形式也解決了戲劇衝突單一、線索不夠嚴密等問題。

  在展現主題之外,單元式結構使敘事節奏更快、情節緊湊,符合當下觀眾興趣。影評人李星文認為,《最美的鄉村》每個單元平均下來的長度在十集左右,剛好是目前非常流行的網絡短劇的篇幅。

  電視劇在展現形式上的創新,對主題與內容的傳播大有助益,提升了觀眾接受度。

  巧用戲劇化手法

  作為扶貧題材劇,《最美的鄉村》雖然帶有一定的宣傳與教育目的,但並不刻板和枯燥。該劇通過戲劇化手法,在人物的碰撞與矛盾中推進情節,展現出獨特的鄉村生活風貌。

  

  《最美的鄉村》宣傳圖(2)

  該劇善於設置合理衝突。隨著故事推進,不同人物之間的矛盾自然浮現,彼此的關係也跟隨情節發展而不斷變化,呈現出戲劇化色彩。比如,在劇中,上河峪村支書盧振興,起初對於唐天石在執行扶貧政策中的做法不理解,對他看不順眼。接下來,唐天石提出的網箱養魚方案落空讓村民空歡喜一場,盧振興氣得和他在烽火臺上摔跤,卻在格鬥中看到了唐天石身上的舊傷,了解到他曾在國家巡航任務中的無私付出,深感敬佩。一番交談後,兩人化敵為友,盧振興甚至還熱心主動地幫唐天石化解家庭矛盾。

  這種戲劇化的呈現,還體現在人物性格與形象的反轉上。比如,辛蘭的扶貧小分隊剛住進宿舍時,隔壁的周教授顯得孤僻而暴躁,似乎很難相處,與他們處處針鋒相對。後由於一次契機,小分隊幫教授列印了手寫的論文,周教授逐漸展現出真誠、熱情、可愛的一面。他為村民開夜校講課,鼓勵高中生於洪洋自立並帶領他養馬。年邁的周教授對扶貧事業抱有赤子心,不惜抱著幾十斤重的小馬駒跑過幾十裡山路、為其打針和急救,自己卻因過度勞累而犧牲了。人物形象的反轉,推動了情節發展,帶來了戲劇化效果,也使人物更為立體、多面,增強了真實感。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名譽主席、文藝評論家李準表示,該劇用主人公的選擇與命運抓住觀眾,用性格碰撞形成戲劇衝突的張力和高潮。這樣的做法,為打破流水帳式、好人好事型的敘事模式提供了啟示。

  戲劇化手法讓內容展現更有趣味,給人留下更深刻印象。

  直面現實問題

  在觀劇過程中,記者在網友評論留言中發現,喜歡該劇的觀眾來自各個年齡段,「好看」「真實」「感動」等評價頻頻出現。的確,立足現實、展現真實也是該劇的一大魅力。

  據該劇主創介紹,《最美的鄉村》創作歷時三年,劇本三次起稿,實地拍攝四次,編劇、導演和主演都是先深入鄉村體驗生活,再集體創作,後進場拍攝,邊拍邊改邊完善。紮根現實,才有呈現效果的真實。

  在劇中,村民聚集在一起嘰嘰喳喳地起鬨、「看熱鬧」,鄉民鄰裡之間的人情與照顧,老年人的舊時代觀念……這些都真實存在於鄉村,呈現出來,更有代入感。

  實際上,鄉村的脫貧攻堅工作一直存在著不少困難和現實問題,這源於地理環境、歷史文化、思想觀念等多種因素。該劇敢於直面這些問題,如受賄、家族包庇、宗族關係影響貧困戶評選等。而劇中主人公用自己的原則與智慧來化解這些固有問題。

  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編輯部主任李躍森認為,該劇的獨特性之一就是真實呈現了中國農村特殊的社會結構和倫理關係,「這種倫理關係讓扶貧工作變得更加複雜。這部戲的一個重要貢獻就是探討了如何把這種倫理關係中的積極成分,轉化成為建設家鄉的動力」。

  劇中的扶貧工作者紮根土地、融入鄉裡,關注村民的生活實際困難,用心解決。辛蘭給村裡安裝自來水、唐天石為殘疾女孩送輪椅,真誠的關愛讓他們獲得了民心,有效推進了脫貧進程。當看到上河峪村的繡娘作品終於通過評估,當看到村民勞有所獲時,觀眾的心無法不被觸動。

  充滿人文情懷

  《最美的鄉村》「美」在何處?

  除了秀麗的山水風光、濃鬱的民俗風情、真實的鄉村風貌,更多的還是人物魅力及其背後的人文精神。

  唐天石、辛蘭、石全有三位主角,脾性各異。唐天石智慧機巧,辛蘭體貼細膩,石全有樂觀堅韌。但他們也有著相似的精神:有擔當,有情懷,更有直面困難的勇氣與解決問題的行動力。

  「扶貧的本質是與人打交道。」這是唐天石對扶貧最大的心得。面對村中複雜的人情社會,他一方面堅持原則,另一方面也顧及人情。在扶貧戶的名單確定上,他堅決不允許弄虛作假、嚴格執行政策,但在解決問題時,他不是硬碰硬,而是講求策略、以智取勝。面對村民的反感甚至報復,他始終耐心溝通、寬容相待,將村民利益放在心上,切實為他們解決困難,從而獲得了村民信任。「我將扶貧當成一場硬仗,而不是當官的跳板」,唐天石的一番話感動了那文斌,那文斌從不配合到動員全家和全村來協力開展扶貧產業。剛柔並濟的處事方法、寬厚的性格,讓唐天萬頗具人格魅力。

  此外,該劇通過人物的言行,對扶貧的概念進行了更深刻的解讀和拓展,也展現了人文關懷。

  在唐天石看來,「扶貧不僅僅是數字和指標」。更重要的是,通過發展長期而穩定的農村產業,留住青壯年勞動力,讓老有所依,不再有「留守兒童」,一個個家庭得以團聚,這是脫貧事業在收入提高之外的更大意義。

  「扶貧必扶智。」唐天石鼓勵青山鎮的農村女性參加學習培訓、提高刺繡手藝,辛蘭呼籲村民參加夜校、學習農業技術,石全有帶領村民將打鐵、窗花、小吃等傳統手工藝做起來,不僅僅是為了脫貧致富,更是讓他們自強自立,在勞動中找到並實現個人價值。

  緊隨時代潮流的敘事,戲劇化的手法,真實風貌的展現,閃光的人物與精神,讓《最美的鄉村》成為一部兼具藝術性和思想性的優秀劇作,為脫貧攻堅題材劇提供了示範。

相關焦點

  • 高揚脫貧攻堅勝利旗幟的時代畫卷——評電視連續劇《最美的鄉村》
    專家稱讚這部作品生動展示了我國脫貧攻堅不平凡的奮鬥歷程,是一部傳播好聲音、凝聚正能量的精品佳作。藝術是時代的回聲,時代的進步靠思想的引領。《最美的鄉村》呼應了習近平總書記「兩個大局」戰略思維,具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緊扣脫貧攻堅主題,弘揚時代主旋律。
  • 最美鄉村新氣象 脫貧攻堅主題歌曲《問》在網絡熱播
    歌曲以全新的視角、清新時尚的旋律在眾多同題材歌曲中脫穎而出,引起了網友熱議,得到了眾多稱讚。這首歌曲的編曲和曲作者之一曹磊是一名駐村扶貧幹部。分別於2014年、2015年作為河北省邊遠貧困地區人才支持計劃的文化工作者,到承德市平泉、圍場進行文化幫扶工作。2018年、2019年作為精準扶貧的駐村幹部,到承德圍場車字村進行駐村幫扶工作。
  • 2020《最野假期》兩期節目聚焦清水趙那 勾勒新時代美麗鄉村幸福畫卷
    2020《最野假期》兩期節目聚焦清水趙那 勾勒新時代美麗鄉村幸福畫卷 2020-12-08 15: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最美鄉村」豐收圖美如畫卷
    「最美鄉村」豐收圖美如畫卷 (1/2) "← →"翻頁
  • 常州安基美麗鄉村開園揭牌 開啟美麗鄉村夜時代
    6月6日晚,「點亮最美安基 啟航安港融合」安基美麗鄉村開園揭牌儀式在常州市鐘樓區鄒區鎮安基村舉行。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齊家濱,市委副書記、市長陳金虎等領導參加活動。自項目啟動以來,安基美麗鄉村緊緊抓住自身地理優勢、環境優勢和人文優勢,圍繞「燈」文化和「運河」文化兩大主題,定位「城市郊野,運河慢村」主基調,打造「特色鮮明、水田交融、果蔬滿園、村富人淳」的常州近郊都市後花園,並著重凸顯鄒區「燈光」特色,激活夜經濟,秀出新「夜」態,全新開啟美麗鄉村夜時代。
  • 以青春之我,繪製新時代最美畫卷
    8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向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第十三屆委員會全體會議、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第二十七次代表大會在京開幕致以賀信,信中不僅對新時代下青聯和學聯做好青年工作提出明確要求、指明前進方向,更是對全國各族各界青年和青年學生送去深厚關懷、寄予殷切囑託。青春不奮鬥,何為青春?青年不擔當,又何謂青年?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作為時代新人,就應以青春之我、奮鬥之我繪當下最美畫卷。
  • 大同│特色鄉村遊展富民新畫卷
    大同│特色鄉村遊展富民新畫卷 2020-07-09 17: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鄉村新畫卷】走進川島甫草
    【鄉村新畫卷】走進川島甫草 2020-05-13 02: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書寫新時代黨員的奮鬥畫卷
    新徵程上,深化改革將更深入,「四個全面」「鄉村振興」···一個個藍圖將落筆中國大地,舞臺廣闊,充滿著希望。這是一個奮鬥的時代,一個大有可為的時代,徵程正起,呼喚我們去奮鬥,去書寫新的畫卷。  書寫新畫卷,要把握奮鬥的主旋律。時勢變化捲動著時代發展的潮流,只有奮勇拼搏,跟上時代的腳步,才不會被時代拋棄。
  • 《我們在夢開始的地方》釣魚大賽圓滿成功 最美鄉村重回正軌
    聚焦新時代鄉村振興主題的新農村題材劇《我們在夢開始的地方》正在江蘇衛視幸福劇場熱播。作為一部展現新時代鄉村風貌的扶貧大劇,《我們在夢開始的地方》憑藉下溪村清新自然的鄉村美景和劇中人物真實生動的演繹贏得了大批觀眾的喜愛。
  • 江津白沙「內外兼修」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月13日18時30分訊(通訊員 陳鏡妃)冬日時節,在重慶市江津區白沙鎮恆和村,公路兩側農房、庭院乾淨、整潔、有序,黑崖灣院落別具特色,「萬畝橘海」喜上枝頭,舒展出一副美麗鄉村新畫卷。「現在整個院子的環境好了,比住城裡還要安逸。
  • 看見小康,從尋找徐州最美鄉村開始
    徐報融媒記者 胡明慧為展示徐州美麗鄉村建設,展現最生動的鄉村小康表情,同時給讀者雙休日休閒遊、周邊遊、短途遊、農業體驗遊提供「服務指南」,徐州報業傳媒集團第17屆讀者節系列活動「看見小康·徐州最美鄉村·冬趣篇」正式啟幕,邀您一起深入徐州各縣、鄉、鎮、村,尋找徐州鄉村的美山、美水、美田、美林、美食。
  • 最美畫卷是桐塢,看山看水看家鄉
    「最美畫卷是桐塢,看山看水看家鄉……」近日,一陣陣稚嫩清脆的童聲,從杭州桐塢村文化禮堂裡傳來。桐塢村的村歌《最美畫卷是桐塢》,通過古老桐塢村落的山水地域、人文歷史和現代精神文明等多個側面,展現村情村貌。「學唱村歌,讓我對家鄉有了更多的了解。兩個小時的課,在學歌的同時,老師還會講解桐塢的歷史和風土人情。」小學三年級的黃戈桐說。卓豔,是本次「小學生唱村歌」活動發起人之一。
  • 河北好劇《最美的鄉村》一定要追呀
    《最美的鄉村》首播劇情中,上河峪村要求進步,本來貧困,但生怕自己被評上貧困戶。而另一個試點村裡,卻爭著搶著參評——為了能夠獲選,不惜走旁門左道。而在《最美的鄉村》這部國家廣電總局重點劇目中,這樣的人物共有3位——由河北省組織創作拍攝的這部反映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題材的電視連續劇,緊扣建設最美鄉村這條主線,通過新穎的敘事方式,用三個不同側重點且相對獨立的故事單元,生動展現了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全國上下齊心協力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的信心決心和亮點成效。
  • 遼寧省開原市慶雲堡鎮:評最美庭院創美麗鄉村
    為了深入踐行鄉村振興戰略、推動美麗鄉村建設、優化農村人居環境,五月份開始,遼寧省開原市慶雲堡鎮組織開展2019年度「最美庭院」評比工作。在鎮村兩級婦聯的共同努力下,活動進展順利,村民積極參與、亮點特色突出、共建美麗家園。
  • 商南縣舉行第一屆「最美醫生、最美護士、最美鄉村醫生」表彰大會
    9月25日,以「弘揚仁醫精神 共譜杏林華章」為主題的商南縣第一屆「最美醫生、最美護士、最美鄉村醫生」表彰大會在縣文化藝術中心舉行。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董建莉出席活動並講話,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殷雙成,縣政府副縣長、公安局長李志學,縣政協副主席柯昌印出席活動。
  • 「中國最美鄉村大美婺西南」旅遊推介活動走進景德鎮
    12月12日,「中國最美鄉村大美婺西南」旅遊推介活動在景德鎮市金鼎廣場成功舉辦。景德鎮市珠山區委常委、宣傳部長洪丹平,婺源縣委副書記、婺源國家鄉村旅遊度假實驗區管委會專職副主任葛健出席推介會,婺源縣人民政府副縣長陳志軍主持推介會,婺源國家鄉村旅遊度假實驗區管委會副主任汪春輝致辭。
  • 中國最美鄉村——山東萊陽濯村櫻花盛開
    作為國家級農業旅遊示範點、全國美麗宜居村莊、中國十大最美鄉村、國家級文明村鎮,近年來濯村不斷優化鄉村環境,做好鄉村旅遊文章,成功舉辦多次櫻花節,是遠近聞名的 「櫻花小鎮」。在「2016CCTV尋找中國最美鄉村頒獎典禮」上,濯村榮獲中國最美鄉村榮譽,成為山東省唯一獲此殊榮的村莊。
  • 踏鄉村振興之風,尋2020 「廣州最美村莊」
    黨的十九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及鄉村振興戰略,從不同層面對推動這一重要戰略的落實提出具體要求。為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今年8月,2020年「廣州最美村莊」評選活動面向全市1144個行政村發動徵集。根據村自願申報和鎮街、區推薦相結合的方式,共有58個典型示範村入圍。
  • 振興村榮獲山西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美麗鄉村和最美民宿...
    近日首屆「黃土地杯」山西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推薦宣傳活動頒獎典禮在臨汾市召開振興村榮獲山西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美麗鄉村花間堂榮獲山西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最美民宿活動自2020年1月9日正式啟動,經企業申報、各市農業農村部門篩選上報、大眾網絡點讚、組織專家評審、網上公示五個階段,最終確定115家單位和個人分別榮獲首屆「黃土地杯」山西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領航人物、美麗鄉村、最美民宿、農事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