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揚脫貧攻堅勝利旗幟的時代畫卷——評電視連續劇《最美的鄉村》

2020-12-15 河北新聞網

□王離湘

電視劇《最美的鄉村》近期在央視一套黃金時段圓滿播出,在現實主義題材主旋律作品中脫穎而出,收視率始終穩居同時段電視劇排行榜首。騰訊、搜狐、愛奇藝等網絡平臺播放量達幾千萬。專家稱讚這部作品生動展示了我國脫貧攻堅不平凡的奮鬥歷程,是一部傳播好聲音、凝聚正能量的精品佳作。

藝術是時代的回聲,時代的進步靠思想的引領。《最美的鄉村》呼應了習近平總書記「兩個大局」戰略思維,具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

緊扣脫貧攻堅主題,弘揚時代主旋律。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作為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脫貧攻堅重點劇目,《美麗的鄉村》的熱播,給脫貧攻堅戰注入了強大精神動力。該劇憑藉對主題的深入開拓,通過一個個真切感人、引人入勝的故事,以思想性和藝術性的完美融合,以創作手法的突破和創新,立體、深入、生動地再現了我黨波瀾壯闊的扶貧攻堅偉業,宣示了致富路上一個也不能少和中國共產黨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錚錚誓言,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根植燕趙沃土,講述河北故事。源遠流長的燕趙文化,以西柏坡為代表的紅色文化和以塞罕壩精神為代表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河北的電視劇創作提供了不竭的源泉和動力。《最美的鄉村》誕生在這片熱土上,有其必然性。該劇以承德鄉村為代表的燕趙大地脫貧攻堅戰線上黨員幹部的先進典型為創作原型,完美詮釋了舉國上下實施的脫貧攻堅戰略。「脫貧攻堅八措並舉組合拳」和「脫貧攻堅黨旗紅」是作為貧困地區的承德市探索出的脫貧工作模式和做法,該劇將這些行之有效的工作模式和做法藝術地展現在觀眾面前,對脫貧攻堅起到了引領示範作用。

深入生活,紮根人民。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站在特殊的歷史節點上,我們的電視劇創作必須紮根人民,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書寫和記錄人民的偉大實踐。《最美的鄉村》真實反映了農村的生活場景、農民的生活方式。劇中,扶貧幹部對貧困戶標準的精準把握,對扶貧醫療保障等政策的準確解讀和有效落實,沒有一點兒說教、做作的感覺,讓人聽得進、記得住、弄得清。

《最美的鄉村》緊緊圍繞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黨中央戰略部署,以深情筆墨書寫和記錄人民的偉大實踐,在意識形態宣傳與藝術創作相結合上邁出了可喜的步伐。

生動詮釋中央精神內涵。《最美的鄉村》以三段式的結構,突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脫貧攻堅的主題主線,從扶貧到扶志,再到全面振興,全景式展現了以唐天石、辛蘭、石全有三位主人公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深入貧困鄉村,精準扶貧,為鄉村脫貧攻堅不懈努力奮鬥的故事。作品以鮮活的情節設置、扣人心弦的矛盾演繹,詳盡解讀黨和國家脫貧攻堅的方針政策,堪稱一部脫貧攻堅的科普教材;以從基層實踐中湧現的冒熱氣、接地氣的典型案例,生動證明中央政策的前瞻性、指導性和科學性;以獨具匠心的細節設計表現當代鄉村的精神風貌與發展變化,彰顯老百姓的幸福感、獲得感、共鳴感,傳播鄉村振興的聲音,是一部真實展現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全國人民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踐成效的生動教材。

藝術化反映鄉村振興實踐。生活是藝術的來源。在創作中,如何以喜聞樂見的情節,詮釋鄉村的變化?這需要在藝術呈現與現實生活之間找到平衡點。《最美的鄉村》創作歷時三年,劇本三易其稿,實地拍攝四次,編劇、導演和主演都是先深入鄉村體驗生活,再集體創作,後進場拍攝,邊拍邊改邊完善。他們憑藉對主題內涵的深入開拓,通過鏡頭下美麗的山水風光、厚重的鄉土風情、深厚的文化底蘊、勤勞純樸的村民、積極進取的精神、農業產業的興旺等一幅幅美麗的圖景,構成了《最美的鄉村》的獨特氣質,形成了以生活流寫實和藝術化寫意的完美轉換,在給觀眾帶來藝術享受的同時,也帶來不少回味和思索。

打造精彩故事亮點。《最美的鄉村》編導深入故鄉河北承德採風,飽含濃厚的鄉情、鄉韻和鄉愁,深情講述脫貧攻堅的精彩故事。評論家李準認為,劇情故事抓住了扶貧工作中具有個性化的難點和特點,能夠抓住觀眾的興趣,所有難點解決之後,就變成了亮點。編導用建檔立卡、精準識別、養蜂刺繡、生態旅遊等鮮活故事,進一步引領和激發廣大幹部群眾決戰脫貧攻堅的信心和決心。這些源於生活的人物和故事在電視螢屏上顯得格外真切質樸、生動感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全劇對黨脫貧攻堅工作程序和要求掌握得細緻全面、把握得精準到位,諸多故事化的解讀和詮釋更顯生動靈活、不著痕跡。

直面現實問題。在創作中,如何表現農村存在的矛盾與困難,這需要主創團隊直擊農村問題的現實主義勇氣。無論是脫貧攻堅還是鄉村振興,都面臨重重矛盾,有地理環境因素、歷史文化因素、思想觀念因素等。該劇將複雜的內因外因都力求展現出來,比如,前兩個單元表現的上河峪村、那家溝村,無論是歷史的土地貧瘠還是搬遷後的問題,都比較深刻地表現了人與自然的矛盾,直抒要義,未作迴避。再比如,貧困戶的精準識別充滿著錯綜複雜的思想觀念的矛盾、宗族勢力的矛盾等,環環相扣、漸次演進。剖析這些矛盾根植於現實鄉村生活土壤,探究了貧困的根源,也成為人物的行為動機。編導滿懷高度的社會責任與文化自覺,把黨和政府的脫貧攻堅政策春風化雨般地融會於當下的矛盾鋪陳與情感表達中,用深入人心的扶貧故事,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最美鄉村的美好前景注入精神動力。

塑造鮮活人物形象。該劇注重在時代精神的塑造中讓鮮活的人物呼之欲出。塑造出既符合客觀事實,又具有高度的典型性人物形象是進行藝術創作的重要一環,也決定了這部劇的藝術水準與生命力。這部劇在人物塑造上有兩大亮點:首先,對主人公的刻畫彰顯出美感和質感。三個單元三位主人公形象各異但精神特質相同,退伍轉業幹部唐天石盡職盡責,做事講究技巧和智慧,身上有一股「巧勁兒」;任村第一書記的辛蘭,在工作中實事求是、堅持原則,維護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身上有一股「真勁兒」;返鄉創業的大學生石全有充滿著朝氣與活力,他的很多想法在家鄉這片熱土得以實現,身上有一股「韌勁兒」。無論用哪種勁兒,他們都全心全意踐行著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使人們心中的感動和敬意油然而生。其次,該劇也塑造了多位形象飽滿的人物形象,如科技扶貧的周教授、上河峪老兵以及大芹子、依依等一批新時代農民群像。這是現實主義的表現手法,其核心在於劇中人設如何突破各種壓力和阻礙,最終贏得觀眾喜愛,產生強烈共鳴並達到精神引領的藝術效果。

電視劇《最美的鄉村》唱響了時代主旋律,在「最美」的讚嘆中讓主旋律作品再攀「高峰」,也為影視創作生產的「河北現象」增添了更新更有力的註腳,以河北人特有的風採奏響了時代強音。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

相關焦點

  • 《最美的鄉村》:清新生動的時代畫卷
    策劃人語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近日,一部脫貧攻堅題材的電視劇《最美的鄉村》熱映,收視率與口碑俱佳。該劇採用了單元劇的敘事結構,生動展現了三位青年深入鄉村,為脫貧攻堅事業不懈努力的故事,情節緊湊,人物衝突集中,引人入勝。尤為難得的是,該劇充滿人文關懷,深刻闡釋了:脫貧攻堅不僅僅限於經濟上的數字和指標,精神脫貧也同等重要。  近日,一部以脫貧攻堅為題材的電視劇《最美的鄉村》引發熱議,獲得好評。
  • 「僑愛心」共繪脫貧勝利畫卷
    如今,培訓出的數百名繡娘實現「兩全其美」——脫貧增收、照顧家庭都兼顧了。在僑界的幫助下,石佳緊跟網際網路時代,開闢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銷售方式,在淘寶、微博、抖音等多平臺推廣苗繡產品,有效提升銷量。「追夢中華·僑與脫貧攻堅」網絡主題活動成果展上,石佳脫貧致富的微紀錄片吸引了眾人目光。「短視頻選取角度很有特色,從一個點、一個人介紹脫貧攻堅,很親切,很平和,很精彩。」
  • 最美鄉村新氣象 脫貧攻堅主題歌曲《問》在網絡熱播
    「青山下 綠水旁,農家院,咖啡屋,歲月就像一本飄香的書,頁頁都有新精彩,張張都是美畫圖······」近日,一首由扶貧幹部參與創作的脫貧攻堅主題歌曲《問》在網絡熱播。歌曲以全新的視角、清新時尚的旋律在眾多同題材歌曲中脫穎而出,引起了網友熱議,得到了眾多稱讚。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電視連續劇《楓葉紅了》熱度口碑雙豐收...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電視連續劇《楓葉紅了》熱度口碑雙豐收!基層幹部有話說!34集電視連續劇《楓葉紅了》自8月5日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黃金時間播出以來,全旗各族幹部群眾紛紛開啟追劇模式,劇中情節更是在全旗脫貧一線廣大黨員幹部中引起強烈共鳴。
  • 雲展|貴州「脫貧攻堅」百米畫卷展播 筆墨描摹美麗山鄉
    多彩貴州網·眾望新聞訊(記者 李楨 實習記者 李紅麗)用「百米畫卷」 勾勒出貴州脫貧攻堅掠影。11月10日至30日,由貴州省文史館、省扶貧辦共同主辦的「貴州脫貧攻堅百米畫卷」作品展,在貴州美術館展出。展覽通過「時代楷模人物」「安居典範村寨」「交通巨變橋梁」「生態家園寫意」「脫貧攻堅辭賦書法」五個板塊講述了貴州脫貧攻堅主戰場湧現的英雄楷模故事,描繪了多彩貴州的秀麗山水。主創人員代表包括人物畫家黃天虎、山水畫家張潤生、書法家陳弘等80餘位省內外書畫名家、辭賦名家。
  • 國家扶貧日 | 張衛東:把脫貧攻堅勝利的旗幟插上小涼山!
    為詳細了解金口河的實際情況,我用最短的時間走遍了全區所有的鄉鎮,走訪了重點貧困村、貧困戶以及部分非貧困戶,深入了解東西部扶貧協作和脫貧攻堅的主要工作任務。   金東區黨委政府也積極參與到幫扶金口河區高質量脫貧攻堅的行列,全方位幫助金口河區發展。
  • 在烏蒙之巔繪就脫貧攻堅壯美畫卷
    在烏蒙之巔繪就脫貧攻堅壯美畫卷 ——貴州脫貧攻堅主戰場畢節市脫貧攻堅紀實    11月23日,貴州省人民政府宣布,全省最後9個貧困縣實現脫貧摘帽。在全國統一戰線、東西部對口幫扶城市以及恆大集團等企業的幫扶下,畢節幹部群眾竭力戰貧、苦幹實幹,在烏蒙之巔繪就脫貧攻堅壯美畫卷。    做好戰略銜接推進鄉村振興    如何把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期望落到實處?
  • 一鼓作氣奪取脫貧攻堅全面勝利
    越是最後關頭、越要葆有敬畏之心,全力跑好最後一棒;越是勝利在望、越要保持清醒頭腦,加壓奮進;越是面對大考、越要站穩人民立場,把工作做得更實,實事求是地接受檢驗,堅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收官之戰。這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也進一步增強了我們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信心和決心。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全省上下大動員、齊上陣,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傾注了無數心血汗水,數十萬幹部「舍小家、為大家」,長年奮戰扶貧一線,為的就是最後的勝利,為的就是群眾脫貧的笑臉。
  • 關於組織收看脫貧攻堅題材電視劇 《一個都不能少》的通知
    關注我們獲得更多內容 各鄉(鎮)、縣直各單位: 由甘肅省委宣傳部聯合出品、全程在張掖拍攝製作的36集電視連續劇《一個都不能少》,從3月16日起,在中央電視臺一套黃金時段強檔播出,每晚兩集。
  • 秦志軍:奮力奪取脫貧攻堅全面勝利
    會議組織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在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上的講話精神,傳達了12月4日市委常委會專題研究省實地考核反饋問題整改工作會議精神;聽取了縣扶貧辦關於脫貧攻堅工作情況匯報,審議並原則通過了《開展「知黨恩、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主題教育活動深化扶貧扶志感恩行動工作方案》、《藍山縣金融產業扶貧風險補償資金管理辦法》和項目庫建設等相關文件;研究討論了
  • 「堅決守住脫貧攻堅成果」(人民論壇)
    來源:人民日報「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偉大歷史性成就,決戰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新年前夕,習近平主席發表二〇二一年新年賀詞,高度讚揚鄉親們愚公移山的幹勁、廣大扶貧幹部傾情投入的奉獻,勉勵大家努力繪就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朝著共同富裕的目標穩步前行。
  • 組織部長篇(九) | 用實幹擔當書寫脫貧攻堅美麗畫卷
    用實幹擔當書寫脫貧攻堅美麗畫卷石城縣委常委縣委組織部部長唐禕涇2019年,石城縣順利脫貧摘帽,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的18%降至0.18%,實現較高質量脫貧。當前,脫貧攻堅已到了決戰決勝、全面收官的關鍵階段。越是關鍵時刻,越不能放鬆要求。我將嚴格按照習近平總書記「不獲全勝、絕不收兵」及「四個不摘」的要求,進一步務實擔當、奮發進取,以久久為功、金石可鏤的幹勁奮力譜寫決勝脫貧攻堅戰的美麗畫卷。
  • 2020《最野假期》兩期節目聚焦清水趙那 勾勒新時代美麗鄉村幸福畫卷
    美麗鄉村的生動圖景,是與時代同頻共振的積極立意。在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勝之年,2020年這個特殊的歷史節點又被賦予了新的內涵。作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的年度重點宣傳項目,節目緊扣全面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時代背景,創新性地以新時代鄉村的坐標和變化為支點,展開感受幸福生活的探索之旅,呈現各廣大未成年人及其家庭的幸福感、獲得感,以及各地脫貧路上的喜人成果。
  • 傳承弘揚寶貴精神財富——三論奮力奪取脫貧攻堅全面勝利
    像張星立這樣脫貧後遞交入黨申請書的故事,在中原大地不勝枚舉。如今,貧困群眾說起家裡和村裡的變化,臉上掛滿笑容,更加發自內心地感謝脫貧幹部、感謝黨和政府。有駐村第一書記由衷地說,「很慶幸趕上脫貧攻堅這樣一個時代大主題,這將是人生一筆永遠的寶貴財富,讓個人價值融入了時代意義。」
  • 關注|河北:用鏡頭和畫筆記錄脫貧攻堅時代跫音
    &nbsp&nbsp&nbsp&nbsp「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主題文藝創作美術攝影作品展引發廣泛關注——&nbsp&nbsp&nbsp&nbsp用鏡頭和畫筆記錄脫貧攻堅時代跫音&
  • 《山海情》定檔 聚焦脫貧攻堅共繪時代畫卷
    網易娛樂1月7日報導 《山海情》(原名:《閩寧鎮》)即將登陸浙江衛視中國藍劇場,作為「美好時代劇獻2·美好犇騰而來」第二部,接檔《大江大河2》從1月12日起每天19:30播出。《山海情》即將開播 定檔預告傳遞扶貧力量《山海情》今日發布定檔預告,預告中通過一個個小人物的刻畫,揭開扶貧攻堅歷程的艱難奮鬥史。該劇由高滿堂、孔笙、侯鴻亮金牌團隊再度合作,是繼《大江大河》第1、2部後正午陽光出品的又一部主旋律與硬實力兼備的現實主義題材劇。
  • 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將脫貧攻堅納入鄉村振興戰略記者:為何要提出「做好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如何理解其內涵?高強:近幾年,中央反覆強調要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這既是基於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形勢的重大判斷,也是對於如何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戰略指引。
  • 山東沂南:繪就脫貧攻堅美麗新畫卷
    新華社客戶端濟南12月7日電(記者楊文)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記者日前在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採訪發現,近年來沂南縣大力發展鄉村產業,注重教育扶貧,並充分發揮「第一書記」作用,走上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振興之路,繪就了一副脫貧攻堅美麗新畫卷。
  • 脫貧攻堅劇:新農村題材中的時代精神與人性光芒
    原標題:新農村題材中的時代精神與人性光芒 今年,國家廣電總局發布了《關於做好脫貧攻堅題材電視劇創作播出工作的通知》,重點推薦了22部脫貧攻堅重點劇目。從已播出的一系列作品來看,較好地發揮了電視劇的特色和優勢來講脫貧故事,從多個角度藝術地觀照了脫貧攻堅和鄉村建設的經驗,比較恰當地處理了精神正能量和戲劇化表達的辯證統一關係,為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營造出濃厚氛圍。
  • 天中脫貧攻堅航線 新時代做最美代言
    在這個夏荷飄香的季節,回顧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精準扶貧多思量。踩著雪花,含著淚花,青春的汗水在這片土地傾注揮灑,詮釋出中國共產黨人的使命,為了百姓的幸福安康,為了社會的繁榮富強。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駐馬店市委、市政府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駐馬店市的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深入貫徹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駐馬店市上下緊扣現行脫貧標準和「兩不愁三保障」脫貧目標,聚力解困、增收、改善環境「三大主攻方向」,堅持精準方略,狠抓政策落實,推動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