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債違約如何影響A股?國泰君安陳顯順:權益風險偏好下降

2020-12-14 澎湃新聞

信用債違約如何影響A股?國泰君安陳顯順:權益風險偏好下降

澎湃新聞記者 陳珂

2020-11-13 15:01 來源:澎湃新聞

本周信用債出現大面積下跌,兩個AAA級國企(紫光集團和永城煤電)信用債違約,引發市場對信用債擔憂。

債券市場與權益市場關聯密切,信用債意外爆雷會對權益市場造成何種影響?11月13日,國泰君安首席策略分析師陳顯順發布報告稱,影響有兩方面,短期來看,信用風險溢價上升將降低權益風險偏好,中期而言,債市資金分化會帶動無風險利率緩慢下行。

陳顯順建議A股需以更長維度、更高視角交易復甦,主題上推薦中國製造+可選消費。

具體而言,他認為此次信用債背後不僅僅是疫情帶來的外生性衝擊,也存在地方國企等自身性問題。尤其是在經濟復甦的大背景下,此類信用風險的暴露更凸顯信用債發行主體的資質擔憂。當前,AAA地方國企信用利差回歸歷史地位(接近2016年),這意味著信用風險沒有真正定價,還是帶有剛兌預期。

「經濟復甦背景的信用暴露+信用利差低位,我們認為當前信用風險溢價的上行趨勢可能超出市場預期。」陳顯順稱,「儘管市場是股債交易隔離,但因產業鏈傳導、信用收緊預期(社融/信貸數據可見苗頭)將聯動權益風險偏好下降。」

其次,無風險利率下行是大勢所趨。陳顯順認為,因為考慮到信用債國企信仰打破,一切類固收產品的底層資產出現信用鬆動,那麼信用風險溢價上升背景下,債券市場的資金也會分化,進一步向利率債、央企債集中。這就意味著,利率債的相對優勢會不斷牽引收益率下行,帶動無風險利率下行。

不過他表示這是一個中期邏輯,仍有待觀測。

在風險偏好下行的背景下,陳顯順認為A股交易更需要考慮長邏輯,需要以更長的修復周期、更高的視角去看待投資機會,而不僅僅是當前考慮低估值防禦的短邏輯。

所謂的長邏輯,即當前宏觀層面寬鬆的流動性環境支撐了製造業資本開支的基礎,中觀層面堅韌的供應鏈體系、較大的成本優勢以及加速的產品迭代,中國製造具備全球競爭優勢。在海內外經濟預期修復的大背景之下,中國製造盈利修復周期將超出市場預期。

此外,從盈利改善思維出發,對衝風險偏好下行,後疫情時期內需改善疊加居民邊際消費傾向上升,盈利修復周期可選消費優於必選消費。

基於以上兩個邏輯,陳顯順推薦中國製造+可選消費,如新能車/光伏/機械/家電/汽車、酒店/白酒/航空/家居/旅遊。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信用債,國泰君安,陳顯順

相關推薦

評論(12)

相關焦點

  • 國泰君安陳顯順:信用風險暴露 低風險特徵股票受益
    來源:中國證券網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盧丹)近日,信用債市場突現兩個AAA國企違約,弱資質主體出現了加速下跌。這對A股影響幾何?上海證券報記者第一時間採訪了國泰君安首席策略分析師陳顯順,他認為,信用風險暴露目前對A股市場的關鍵作用在於對風險偏好的影響。信用風險的暴露,引發信用收縮預期,這使得債券市場乃至權益市場風險偏好下降,由此將帶來低風險特徵的股票受益。陳顯順認為,短期影響A股市場的核心變量是風險偏好。信用債違約背後不僅僅是疫情帶來的外生性衝擊,也存在地方國企等自身性問題。
  • 「後浪」來襲:1992年出生 陳顯順升任國泰君安策略首席
    「90後」擔任國泰君安策略首席據了解,陳顯順於1992年出生,2016年正式入職國泰君安研究所策略組,任職4年後升任首席策略分析師。國泰君安研究所所長黃燕銘表示:「陳顯順是我最得意的弟子之一。這一次,國君策略的接力棒交到他的手上,我相信他能一如既往地做好。
  • 國泰君安黃燕銘:A股市場接下來仍然是橫盤震蕩、逐級上行
    9月16日晚,國泰君安電話策略會上,國泰君安研究所所長黃燕銘攜其弟子——國泰君安研究所新晉首席策略分析師陳顯順對未來股市大勢作出如上研判。黃燕銘稱,接下來仍然是橫盤震蕩、逐級上行。震蕩區間是3100-3500點,中樞是3200-3400點。
  • 人民銀行會同發改委和證監會發布通知——信用債違約處置難「有解...
    中誠信信用分析(北京)有限公司量化分析團隊認為,上半年新增違約主體原因主要是公司戰略較為激進,導致償債能力嚴重惡化;公司治理存在較大缺陷,導致經營業績持續下滑、債務高企、流動性壓力加劇等;受行業景氣度差、競爭激烈、政策調控等外生性因素影響,發行人收入下滑明顯,同時資產流動性差,短期待償還債務規模大,疊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導致債券違約。
  • 國泰君安研究所策略首席換為90後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盧丹)今日,國泰君安研究所策略組首席更換為陳顯順,1993年出生的陳顯順幾乎可以稱得上賣方研究機構中最年輕的策略首席。  國泰君安研究所所長黃燕銘發表寄語說:「從『400點大反彈』『5000點不是夢』到『暫避險灘』『周期消費五波走』,再到『競爭優勢邊際提升的龍馬行情』……國君策略的遠見、準確的研判和強大的市場影響力一直都是有目共睹的。陳顯順是我最得意的弟子之一。這一次,國君策略的接力棒交到他的手上,我相信他能一如既往地做好。年輕是他的資本,專注是他的標籤。恰如後浪,奔湧而來。」
  • 信用債「危機」:如何影響基金投資?如何規避風險?最全解讀來了
    在此背景下,部分基金持倉的違約債跌幅慘重,基金淨值短期下挫,信用債一級市場融資難度加大,部分資管產品甚至遭遇大額贖回,加劇了流動性摩擦,信用債違約的「多米諾骨牌」效應顯現。多位投研人士分析,受今年宏觀經濟下行、新冠肺炎疫情,以及貨幣政策邊際收緊影響,部分企業盈利和償債能力削弱,尤其是部分高評級國企的違約,短期對市場情緒產生了衝擊。
  • 信用債違約風波後,銀行都發生了什麼?
    高信用債券違約後,銀行作為債券市場的最大持有機構所受影響幾何廣受關注和討論。 受訪專家分析認為,作為一種無抵押的固定收益的債務工具,信用債性質上類似於銀行信用貸款。受整體經濟結構調整及今年突發疫情影響,部分債券出現信用風險是一件可以預料的事情。與此同時,從違約債券佔整個發行餘額的比重來講,仍遠遠低於銀行信貸不良,總體風險在可控之內。
  • 深度|信用債違約風波後,銀行都發生了什麼?
    近期以華晨汽車、紫光集團、永城煤電控股集團等為代表的信用債違約事件連續出現,引發了一定的市場風波。高信用債券違約後,銀行作為債券市場的最大持有機構所受影響幾何廣受關注和討論。受訪專家分析認為,作為一種無抵押的固定收益的債務工具,信用債性質上類似於銀行信用貸款。
  • 國泰君安證券陳顯順:短期A股市場或突破3500
    國泰君安證券陳顯順更新本周策略,認為目前A股市場仍處于震蕩格局(3100-3500),短期市場或存在突破3500的可能。國泰君安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陳顯順更新本周策略,認為目前A股市場仍處于震蕩格局(3100-3500),短期市場或存在突破3500的可能。
  • ​國泰君安證券陳顯順:短期A股市場或突破3500
    國泰君安證券陳顯順更新本周策略,認為目前A股市場仍處于震蕩格局(3100-3500),短期市場或存在突破3500的可能。國泰君安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陳顯順更新本周策略,認為目前A股市場仍處于震蕩格局(3100-3500),短期市場或存在突破3500的可能。
  • 2021年龍頭股將出現分化 國泰君安黃燕銘:A股很難站穩3500點
    來源:券商中國12月2日-4日,國泰君安證券於海南三亞舉辦2021年度投資策略會。另外,從DDM模型的分母端看,無風險利率和風險偏好在未來半年基本上保持平穩,除非特殊事件發生,基本上不會有大起大落。其中風險偏好處於中低區域,但是比2020年的秋季會有所抬高。行業選擇上,橫盤震蕩的市場格局考驗投資人對行業與個股的選擇能力。基於消費與出口的兩大動力,結合經濟復甦和貨幣收緊的拉鋸力量,重點推薦三朵金花。
  • 國泰君安證券2021年度策略合集
    2021年上半年重視盈利,下半年關注風險偏好。邏輯一:上半年盈利整體將符合預期,下半年全球消費與製造修復共振下,盈利修復有望超預期;邏輯二:利率區間震蕩,流動性格局穩定,全球包括中國,貨幣政策緩步退出是大方向,重點需考慮去槓桿風險;邏輯三:外部風險(疫情、中美等)落地,內部雙輪驅動(資本市場改革+對外開放),風險偏好有望階段性抬升。
  • 該如何挑選?
    來源:Beta財富管理金融委為什麼如此重視近期的信用債違約?金融委為什麼要嚴懲逃廢債,金融委定調之後的債市是否會大幅反彈?違約環境裡,債基還能投資嗎?該如何挑選債基?國泰君安固收團隊認為,永煤控股作為重要的國企主體,市場對其違約的預期較為不充分,因此市場震動較大,一定程度上衝擊了國企信仰。另一方面,華晨、永煤債券違約事件之始,市場就一直存在對其「惡意逃廢債」的質疑。逃廢債跟我們平時說的債券違約不是一個事情。「逃廢債」是債務人從主觀意願上的故意行為,即有償付還款能力但拒絕償還。
  • 信用債違約風波之後——「剛兌」信仰被打破促銀行提高投研能力
    近期信用債違約事件引發了一定的市場波動,由於銀行是債券市場的最大持有機構,其所受影響也受到市場的普遍關注。據《金融時報》記者了解,因總體違約率並不高,近期信用債的違約事件對銀行總體影響有限。專家同時認為,此次風波後,「剛兌」信仰進一步被打破,不僅有利於債市風險有序出清,也有利於推進更加市場化的風險定價,這將進一步促進銀行投資者提升投資研究能力。
  • 國泰君安2021年投資展望:這三朵行業金花有望大放異彩
    如今,2021年即將到來,明年行情如何演變,如何把握投資機會,國泰君安近日發布研報對此進行了分析。  國泰君安認為,2021年疫情、中美等「老風險」逐步落地,全球經濟修復漸見曙光但流動性大潮將退,全球經濟修復面臨證真,地緣政治矛盾惡化等多方面壓力將凸顯。
  • 2020信用債違約畫像 67家主體189隻1661.86億違約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2020信用債違約畫像 67家主體189隻1661.86億元債券違約,債市深層次改革亟需推進2020年,信用債違約數據出爐!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過去一年有67家主體的189隻債券出現違約,涉及金額1661.86億元。
  • 信用風險事件頻發 債券行情出現分化
    信用風險事件頻發本輪信用債違約的「震中」是永城煤電控股集團(下稱「永煤控股」)。11月10日,永煤控股公告稱,因流動資金緊張,「20永煤SCP003」未能按期足額償付本息,已構成實質性違約,違約本息金額共計10.3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