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鵬書法,錯字連篇!

2021-02-13 書法網

沈鵬先生是當代書壇名人,身具眾多頭銜:全國文聯副主席、書法家協會主席、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藝術教育研究所顧問等職,可謂地位崇高,名聲顯赫。其著作頗豐,然而閱其《簡介》,其作品還是以書法方面為主;而沈鵬先生之蜚聲海內外,正因他是中國書法家協會的領袖人物,從副主席到主席至少經歷三十年左右,而自稱創作書法作品達一萬五千件以上。

大約在十年前,我的鄰人在濟南參觀李清照紀念堂時拍攝了一張沈鵬先生以草書體寫的《一剪梅》的碑刻,拿照片來讓我觀賞,照片的草書文字還算清晰(見圖:沈書一剪梅)。《一剪梅》正文共六十字,瀏覽之下,不禁使我驚詫不已,因其中既有錯字,又有不合規範的字,加在一起就有六個字之多。

其後不久又有書畫界的朋友向我提起:沈鵬先生出版過一本《沈鵬行草千字文》(以下簡稱:「沈書千文」),並說書中有若干錯字。(按此書書名應命題為「草書千字文」更為切題,因嚴格地說書中可作行書看的僅寥寥數字。)聞聽此言,就產生了一個很想一睹究竟的願望,後來偶然在書肆發現了這本書,便買了回來。此書出版於2000年,封底寫明是北京和平出版社出版、第一版第四次印刷。雖沒有印數,但作為普及型的平裝本,幾次印刷至少也在數萬冊以上。披卷閱覽一過,令我大為驚愕,因為幾乎每一頁都有寫錯的字,甚至有一頁內就有數次謬誤。

現在我們只就沈鵬草書《一剪梅》及《沈書千文》的謬誤之處做具體剖析:《一剪梅》(見附圖:沈書一剪梅)一詞首行第二字「藕」(圖:沈書一剪梅局部1),草頭下右畔禺的尾筆,草法不應再有小環圈,對照《草字編》所收宋高宗趙構及祝允明的寫法(見圖1之一、之二)可見端倪。沈書這種情況是為衍筆、即所謂「蛇足」也。

沈書一剪梅

沈書一剪梅局部1

第一行末一字「簟」(圖:沈書一剪梅局部2),竹頭下作「覃」字,西、早上下結合成字,而「早」的草法尾筆不作「又」「可」狀,而應當將直垂左上鉤起與橫筆相連穿過直筆,見圖2之一、之二文徵明、王鐸(唐詩:為報空潭橘之潭字)。

沈書一剪梅局部2


第五行「月滿西樓」的「滿」字(圖:沈書一剪梅局部3)字右畔下「雨」字,左向環形筆中包含之筆畫應作環形交叉狀,不能寫作並列二豎點,試看智永千文「守真志滿」與前述王鐸草書「何年顧虎頭,滿壁畫滄州」之「滿」字(圖3之一、之二)。


沈書一剪梅局部3

再看第七行「一種相思」之「種」字(圖:沈書一剪梅局部4)。右畔是「重」字,其上首筆為發筆向左下之短撇,沈書寫作上下二點,是「童」的草法。對照王羲之《十七帖》種果之「種」及《閣帖》十卷獻之「又風不差腳更腫」之右畔「重」字草法(圖4之一、之二)可見正誤。


沈書一剪梅局部4

第七行「兩處閒愁」的「處」(圖:沈書一剪梅局部5),似寫成了「雨」字頭,即成為「雯」字了。且看《十七帖》中「朱處仁……」與《閣帖》第十卷獻之書「疾不退潛處當日深」的「處」字(圖5之一、之二)足證沈書之錯。


沈書一剪梅局部5

最後一行「才下眉頭」的「頭」字(圖:沈書一剪梅局部6)。沈書完全錯了。頭字草書古人草體有兩種寫法,一種較常見,例如上文提及王鐸所書「何年顧虎頭」之「頭」字;另一種較少見,這就是《閣帖》中獻之所書「……恆患溫頭痛」的「頭」字,以及鄭板橋七言詩中「若雲聲在指頭上,何不從君指上聽」的「頭」字(極為清楚地承襲了獻之的草法)(圖6之一、之二)。


沈書一剪梅局部6


《一剪梅》正文共60字,沈書即有六字錯訛,不可謂不多。也許有人會為之辯解說:草書文字藝術是一種不斷發展的文化形態,為什麼不可以另有創造呢?回答是否定的。

草書之創造自漢至晉,歷經近三百年之久,這一創造過程,無疑是有為數可觀的文人、書家參與其中的,是智慧睿思的巨大成果,並經歷了付諸社會實踐約定俗成的階段而後形成的。於是草書文字也就成為有其準繩可循的規範字體。歷經唐、宋、元、明、清千餘年來,歷代名書家皆遵守著這一規範。這也正是歷代書家中不論草法如何狂放,終究仍可辨識的原因。

今天如果我們要企圖將草書變化為另一種寫法,勢必形成混亂,使讀者無所適從。同時我們也看到今天藝術界有一些人正在興起一種新的書法,是一種難以認識,無所謂漢字的文字遊戲,對照傳統的書法,已面目全非。儘管也有一些人表示欣賞,但這與傳統意義上的書法純然是兩個概念。而沈鵬先生自稱是學習歐陽詢、懷素、宋徽宗趙佶的,所以我們以傳統的標準評論其書法也是順理成章,不失其宜的。

論述至此,就很自然地產生了一個問題:既然沈書中有如此多的訛誤,何以沈書在當今的書畫市場會那樣有名,價位居於一等呢?筆者以為這其中既存在書法評鑑的誤區,又有一個當前我國社會文化中的流行風氣問題。

在信息傳播高度發達的今天,媒體在成就一位「名人」的宣傳中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一位名人從最初的「小有名氣」到聲名顯赫,無不由媒體的宣傳促成。2006年1月22日,《光明日報》於頭版1/3的版面,大字標題:《沈鵬·書法·從不應付》,撰文追捧這位書法家。今天在這裡展示數年前在全國書法大展中沈鵬先生為中國武警部隊書法藝術展的的題字為例(圖:沈鵬為中國武警書法藝術展題詞),請看這樣的題字能稱為嚴肅之作嗎?筆者以為無論是結體還是筆法,了無佳處可言,實系草率之筆。

沈鵬為中國武警書法藝術展題詞

我們的文化領域,包含著文藝創作、評論、媒體的宣傳,都存在著嚴重的浮躁之風。「文化良知」到了日趨淪落,幾近泯滅的邊緣。

話說回來,要求今天媒體的青年編輯記者們具有書法藝術的高深鑑識能力,顯然是不切實際的,但作為著名的新聞報刊決不宜輕率地追捧所謂「名人」,而應該謹慎行事,因為媒體承擔著一副重擔——社會良知的責任。此處再舉一例,天津《今晚報》在報導一位著名的作家、畫家、中國文聯的領導者之一時(因為此人近年來也喜歡書法,常為人家題寫匾額),在作家、畫家之後又奉上一頂「書法家」的桂冠,而據筆者看到過的此人的題署之作,竟不時將漢字寫錯,至其書藝,識者以為實不敢恭維。媒體之定格,真令人「匪夷所思」。

偶爾瀏覽幾個著名的網站,都可以看到有沈鵬先生作品展示與出售的網頁,其中都有「生平簡介」與「年表」之類的內容。有些《簡介》中摘載了某些名人或評論家對沈鵬先生書法造詣的高度讚譽。某評者盛讚沈鵬先生的書法成就是「當今書壇最具代表性的書風典型,在中國近現代書法史上佔有突出的地位。」其行草「剛柔相濟、搖曳多姿、氣勢恢宏、點劃精到、格調高逸」,(見《百度·百科》)。對於這些崇高、壯美的評語,筆者實在不敢苟同。如果把這些譽辭用來評價徽宗趙佶的草書倒堪稱允當。所以筆者以為這位「書評家」如果不是對書法缺乏知識,那就只能視為庸夫俗子的佞諛之辭。

前面提及當今文化、藝術界的浮躁之氣,書法界恐也不在例外。仿佛記得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某些書壇領導人就口出狂言,認為當今書法如此普及,人才輩出,書法藝術有望超越古人是完全可能的。筆者以為這種觀點幾同夢想。

我們不妨看看,吳玉如先生在其晚年是怎樣評估現代的書壇的。吳先生認為「有清三百年來,楷尚館閣,行草遂失其傳,傅青主而後已無筆法可言,更無論神韻,書法云何!」。先生又在其七十年代所寫的一首七言體詩中,不無沉痛地詠道:「文字(此處特指書法)漢唐才幾日,渺予何事哭興亡!」(末句)。吳先生學問淵博,人品高潔,其書法之成就,比肩古代名家,可謂毫不遜謝。

筆者以為吳玉如先生的這些觀點可視作警語,並審視今天的書壇,進而思考書法文化長遠的發展方向。本文至此可以結束了,然又不禁令人長嘆:悲夫,書道陵夷,諸當事者先生,何日清寤!

相關焦點

  • 沈鵬:不要輕易指責別人書法錯字,容易暴露自己的無知!
    書法作品好不好,能不能入展,有沒有價值,很重要的一條準則就是不能有錯字。有些作品寫得很精彩,但是一看有錯,那麼這件作品也就廢了,至少說是有瑕疵。比如現在很多人喜歡評論中書協某位領導的字,說得最多的就是錯字問題。
  • 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沈鵬書法多少錢一平尺?沈鵬書法價格趨勢
    沈鵬既是編輯出版專家,又是著名書法家、美術評論家及詩詞作家,歷任中國書法家協會常務理事、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書法精行草,兼長隸、楷等。沈鵬先生的書法精行草,兼長隸、楷等多種書體。而且很多書法作品受到很多國際人士都喜歡他的作品,而且在中國也有很多書法愛好者喜愛。
  • 沈鵬書法作品價格多少錢一尺?有人500萬入手沈鵬作品值不值?
    學習書法的人,應該都知道沈鵬。在當代書法藝術界,沈鵬是一位名人,也是一位爭議不斷的書法家。爭議有兩個,一是沈鵬書法作品是不是醜書,二是沈鵬書法作品的價格。沈鵬書法多少錢一尺?有人500萬入手沈鵬作品值不值?具體詳情,我給大家分析分析。
  • 沈鵬先生博學多才,他以書法見長,草書筆墨雄渾蒼勁
    在中國現代書壇中,沈鵬先生可稱為一代書法大家,他的書法極富有特色和個性,其草書雄渾蒼勁,自然舒展,他的書法作品墨趣橫生、氣韻生動、具有強烈的時代氣息和個性特色,受到書法愛好者的厚愛。書法作品已出版《當代書法家精品沈鵬卷》、《沈鵬書法選》、《沈鵬書法作品集》(日本)、《沈鵬書白居易長恨歌、琵琶行》、《行草書絕妙宋詞》、《草書千字文》、《楷書千字文》、《嶽陽樓記》等。
  • 書協主席沈鵬的書法,究竟怎麼樣?網友爭論不下!
    贊成寫得好的01就沈鵬當前的書法水平、名氣和地位來說,作品幾萬元一平方尺,還是值得。可能有不少人不認可我的觀點,但實事求是地說,他的書法水平技術含量是很高的。據了解,沈鵬寫草書數十年,作品無不流露張芝、二王、張旭和懷素書法的影子,這說明什麼?
  • 沈鵬:大家不要笑話醜書,哪怕寫得不好,也表達了書法的個性
    沈鵬身為中書協的書法榮譽主席,其實他對於當下書法的市場存在著不一樣的看法,這一點與啟功當年的書法有一些異曲同工之妙。沈鵬喜歡欣賞年輕來畫書法,所謂的畫就是創作自己不同的類別書法。他認為如今的時代之中,不是我們缺少發現好書法,而是缺少真正能欣賞書法的人。所以提高全民對書法的審美才是最重要的,沈鵬一再的強調,書法就是玩出來的,而且大家千萬不要笑話醜書大師,哪怕他們寫得不好,也表達了書法的一種個性。沈鵬:如今的書法光講究一種繁榮的假象是完全不夠的,只有全民參與進來,比多拿一些毛筆的時候更有意義。
  • 從舒同到啟功,再到沈鵬和張海,6位書協主席的書法水準如何?
    中書協歷來不乏書法高手,如雷貫耳的書法名家,都出自中書協,他們有的擅長行書,有的以楷書見長,有的對草書拿手,都以不同的書法形態繁榮著書法藝術,引領著當代書法藝術的風向。在中書協39年歷史裡,總共誕生了6位書協主席,分別是舒同、啟功、邵宇、沈鵬、張海、蘇士澍。
  • 草書的四個標準,沈鵬一個也沒達到!
    沈鵬草書,比較醜。雖然有為數不少的人視之為醜書,但也有辯解者稱沈鵬寫草書,是創新,是探究。美就是美,醜就是醜,何必打著書法創新的旗號掩醜論美呢?別認為大眾都是傻瓜,大眾眼睛尖著吶。人們可能不會寫書法,但是人人都是書法欣賞家,書法的美醜,人人可觀。寫書法需要專業,看書法一般來說不必太專業。
  • 沈鵬的草書,估價3到5萬元,感覺是毛筆畫圈
    沈鵬的草書,估價3到5萬元,感覺是毛筆畫圈。沈鵬是一位非常有影響力的書法大人物,他的影響力不僅僅在於他的草書創作富有特點,還因為他在書法教育方面有非常突出的成就,比如說沈門七子,就是其門下有現代書法的表現主義團隊。
  • 十四冬冰龍怪象之三:中龍協冰龍舟競賽規則錯字連篇、漏洞百出
    但是有細心的網友給我留言,發現這一千呼萬喚始出來的規則卻是錯字連篇、漏洞百出。今天我們就給中國龍舟協會的這一規則做一個勘誤表,給即將要使用這一規則參加全國冬季運動會比賽的各省市區運動隊參考使用。一、 第1條定義 1.1原文:冰上龍舟運動是水上龍舟運動延伸到冰面上,由眾多滑手依靠冰釺扒冰的動作,使龍舟利用在舟底的冰刀、剎車和轉向裝置向前快速滑動的冰上運動項目。
  • 郭德綱書法20字錯7字,啟功體冠以繁體字,實屬不該
    郭德綱展示其書法作品書法不單單僅是藝術那麼簡單,書法作品常懸掛於書房。除了對美的欣賞,還有對於內容給予自己的警醒。寫書法之人,多淡泊名利,名言警句寫的多了,不自覺地就開始警醒起來。郭德綱作品局部粗看並無發現,但細看局部,卻發現竟有不少錯字!
  • 沈鵬、範笑歌、田蘊章3大書法家的《千字文》,看完讓你懷疑人生
    當今書壇,沈鵬、田蘊章、範笑歌(此處排名不分先後)這三位書法家可謂是非常知名的人物了,這3個書法家的書法風格也是各具特點,同時也是各具爭議。當然了,有爭議也是好事,不然一般平頭百姓想讓大家爭議你,也沒人理你。
  • 專家:「流浪大師」沈巍俗人俗字,豈能與沈鵬大師相提並論!
    最近,不少書友可能注意到了,「流浪大師」沈巍因為寫得一手好字而成了網紅,許多人都爭睹他寫書法的各種視頻,稱讚他雖不是書法家,卻寫出了書法的高妙意境,其字堪比「宋四家」之一的黃庭堅,不能不令人佩服!更有趣的是,可能因為姓沈,有的網友還把沈巍與當今「書法泰鬥」沈鵬大師聯繫在一起,還說兩位沈大師的文化修養和書法功夫有相同之處,只不過一個身居高位,一個流浪在民間,身份、地位、待遇等方面懸殊太大。有資料介紹,沈巍國學功底較為紮實,善於演講,常常語出驚人。
  • 沈鵬1件草書作品,估價10到20萬,可以從4個方面體驗藝術品味
    沈鵬1件草書作品,估價10到20萬,可以從4個方面體驗藝術品味。沈鵬老先生的草書作品一直是書法界爭論的一個焦點。喜歡沈鵬草書的朋友們,會覺得他的草書上傳古法,又有自立,是一個借古開今的大手筆。不喜歡沈鵬先生這種草書形態的書法愛好者,可能對沈鵬的草書就有一種死蛇掛樹的批評。
  • 光陰一瞬營長久:讀沈鵬先生七律所感
    沈鵬先生為攝影藝術題寫的「瞬間永恆」書法作品。沈鵬先生賦詩並題寫的《七律》書法作品。耄耋之年的沈鵬先生談及書法與詩詞,興趣盎然、精神矍鑠。圖鳴 攝七律的由來沈鵬今年新正,李前光先生蒞臨舍下,我以為是文聯領導作禮節性的探望。
  • 沈鵬:面對人性之惡,我選擇善的一面 | 翰墨楚風
    奉化妙高臺 己丑 沈鵬待到進入詩詞與書法創作,已是不惑之年。回想在此以前潛伏著創作的意識,不過是被壓抑的。為什麼沒有形之於外?原因很多,其中有一項是我事後意識到的。原來,我喜歡自由、民主。幼時託人撫養,在有病的情況下,被強迫灌輸帶毒性的藥物,苦楚到了生命的極限。
  • 中書協前主席沈鵬,楷書字帖《千字文》欣賞,用筆講究、結字生動
    沈鵬沈鵬先生的楷書不論是在書法界還是在民間,其爭議是最為激烈的。有人說沈鵬的楷書是碑帖一路,且自成一體;也有人說:沈鵬楷書是草書的慢寫。那麼,沈鵬的楷書究竟如何呢?好多人不懂書法一味推崇正楷,是因為自己沒有認真寫楷書,如果楷書練到一定程度,真的覺得什麼田書沒有一點看頭」。
  • 中國書協主席沈鵬,草書《前後赤壁賦》欣賞,用筆老辣,自成一體
    沈鵬先生的這篇草書《前後赤壁賦》,是沈老1999年書寫的,當時沈鵬先生已經是68歲了,時至今日這篇草書作品已經有21年的歷史了,今天我們再一次地將這篇草書大作分享出來,是因為這篇草書的筆法、章法、用墨都是非常考究,用很大的學習和觀賞價值。
  • 八十九歲高齡沈鵬先生,書寫作品,為抗疫「加油」!
    沈鵬 條幅作品 局部為了表達他對「加油」的認可,沈鵬先生欣然命筆,書寫了這樣一張書法橫條,也傳遞出他對戰勝疫情的迫切心情。沈鵬 條幅作品 局部除了這張條幅書法外,沈鵬先生還為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的醫護人員賦詩一首:「天使罩三層,上蒼憂汝悶。疫情消解日,個個白求恩。」
  • 沈鵬(正舉)書法作品《沁園春·雪》被人民大會堂收藏
    【作者背景】沈鵬(正舉):北京正舉沈鵬書畫院院長、中國作家協會美術副編審、中央直屬機關書畫協會理事、中國書協會員、湖南工業大學客座教授。1953年生,滿族人、正藍旗,幼年師從北京琉璃廠掛筆單李九毅先生,後拜入著名書法家沈鵬及國畫大師婁師白門下,亦書亦畫研習精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