諦禪長老行誼

2021-03-02 武威海藏寺

  諦禪長老,俗姓侍,名完年,祖籍甘肅民勤。1926年生於民勤縣,1945年依民勤縣法幢寺上融下通上人,披剃出家。1954年在靈武縣馬鞍山甘露寺受戒。1993年正月初六(1月28日)世緣已盡,在甘肅武威海藏寺示寂,世壽68歲,僧臘48年,戒臘40夏。

  諦禪長老是臨濟宗支派法幢正宗的第三代傳人,一生修持高潔,戒德莊嚴,言傳身教,傾注畢生心血,振興武威佛教,在西北佛教界的廣大信眾中享有崇高聲望。

  長老童貞出家,誓願弘深,信念堅定,為精進修行,曾參訪、行腳過許多名山寶剎。諸如內蒙古白馬寺,蘭州五泉山臥佛寺、嘛呢寺,武威海藏寺、大雲寺,民勤聖容寺、槍崗嶺山寺、土山寺,陝西終南山、大興善寺、大慈恩寺,浙江普陀山、阿育王寺、天童寺,安徽九華山、山西五臺山等。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長老被遣返民勤縣西渠公社山溝大隊中附生產隊進行勞動改造。即使在這期間,長老依然堅持著僧衣,守淨戒,心系佛號,課誦不輟。

  1979年冬,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宗教政策逐步落實。長老離開民勤,前往陝西終南山,住山苦行,礪煉身心。1980年8月赴蘭州七裡河區藥王洞禪修,此後便全力協助上融下開上人於1982年恢復了五泉山嘛呢寺、臥佛寺,並住持臥佛寺。

  1986年春,武威市籌劃恢復海藏寺。9月28日,葉興照等居士受市宗教局委派,奉函至蘭州,力請長老前往武威海藏寺,主持寺院恢復工作,並籌備成立武威市佛教協會。長老欣然應允。

  當時,海藏寺共有五進院落,允許恢復的僅有五間瓦房和一座大殿,其它區域和房屋、殿堂,均由海藏公園管理使用,供僧人們生活居住的條件十分有限且簡陋。

  因此,長老不斷往來於蘭州、武威之間,募化、籌集資金。在海藏寺大雄寶殿內陸續塑造了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消災延壽藥師佛,及迦葉尊者、阿難尊者、十八羅漢、韋馱菩薩、伽藍菩薩等聖像,共計二十餘尊。又整體彩繪了山門、大殿內外,令寺院面貌煥然一新。

  1987年11月,長老在海藏寺組織、舉行了隆重的佛像開光暨恢復開放儀式。從此,巍峨莊嚴的大雄寶殿,成為武威市唯一可以開展佛事活動的場所,海藏寺也隨之成為武威旅遊觀光的重要景點。這之後,長老又多方奔走,協調各方關係,先後在海藏公園管理的三聖殿內塑造了華嚴三聖、觀音、羅漢等諸多聖像;在地藏殿內塑造了地藏菩薩、道明比丘、閔公尊者、十殿閻君等像。

  1987年12月18日,在市統戰部、民宗局的指導下,在廣大信眾的熱切期盼中,武威市佛教協會成立。協會的成立開啟了武威佛教發展史上嶄新的一頁。諦禪長老被推舉為市佛教協會第一屆理事會的會長。隨後,武威市政協增補長老為市政協委員。

  1991年4月,長老從蘇州西園寺請到《大正藏》一部,並在武威海藏寺舉行了隆重的迎請儀式。至此,海藏寺佛、法、僧三寶具足。

  1991年10月5日,在甘肅省佛教協會第四次代表大會上,長老當選為甘肅省佛教協會理事。

  1992年8月,旅居緬甸的蘭州籍愛國華僑傅鳳英居士,為海藏寺捐贈了漢白玉的坐佛和臥佛各一尊。而這正是諦禪長老親自聯繫並促成的。這一盛事不僅對海藏寺及西北地區佛教界意義深遠,而且對增進中緬兩國佛教界的友好往來,推動兩國文化的深入交流,產生了積極作用。

  1992年9月14日,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大德專程到武威海藏寺視察,了解西部佛教活動和海藏寺房產落實情況。諦禪長老與樸老促膝長談,最後二老合影留念。這對武威社會各界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也為後來海藏寺從山門起的所有殿堂、房屋,全部歸還佛教界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1993年正月初六日(1月28日)凌晨,長老宏願已滿,在海藏寺安詳舍報。消息一經傳出,社會各界有緣者無不同泣。省內以及陝西、青海、新疆、寧夏等地的諸多法師和信眾聞訊趕來致哀,為長老誦經、回向,祈願長老不舍眾生,乘願再來!

  正月十三荼毗當日,有三萬多群眾及信眾參加了追思、荼毗法會。荼毗後,揀出眾多五彩舍利及舍利花。應武威黃羊鎮李寬村居士們的虔誠禮請,經市宗教局和市佛協批准,在光壽寺東側,修建了長老紀念堂和靈骨塔,供後人感念、追思。

  長老一生,信念堅定,宏願廣大,悲智雙運,行誼高潔。他以弘法為己任,利生為根本,傳承、發揚佛教優良傳統,為佛門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和無盡的功德法財,給弟子們樹立了真實而崇高的出家人的榜樣。

  長老出生在舊中國,一生經歷過戰爭、文革等許多動蕩的歲月,卻始終誓願堅定,秉持中國佛教愛國愛教、慈悲濟世、利樂有情的優良傳統。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長老乘著黨落實宗教政策的東風,發大無畏的勇猛心,先是全力協助上融下開上人恢復蘭州五泉山嘛呢寺、臥佛寺,其後,又應請前往武威主持佛教政策的落實工作,不辭辛苦地完成了海藏寺從山門到大殿的整體建築的修繕及彩繪,令這座寶剎以嶄新的莊嚴形象迎接十方信眾;又在當時國家尚未全面深入改革開放的情況下,從緬甸迎請了幾尊玉佛,助力中緬兩國佛教界的友好往來。長老以自己的實幹精神,努力傳承中國佛教「農禪並重、學術研究和國際友好往來」的優良傳統,可以說長老是上世紀八十年代西北佛教再擊法鼓、高樹法幢、開啟對外友好交流的先行者之一。

  長老嚴於律已,勤苦不懈,即使在特殊年代裡,也始終不退初心,堅守信念,保持出家人清淨、莊嚴的本色。落實宗教政策後,長老在陝西終南山、蘭州五泉山精勤辦道。特別是住持海藏寺期間,領眾修行更為精進。每逢初一、十五及佛菩薩聖誕等紀念日,他都要帶領信眾誦經、念佛。而且,規定海藏寺每天早晨四點敲鐘,四點半做早課,晚上九點半敲鐘,止靜、養息,這些規矩一直延續至今。長老不僅要求早晚功課必須依《佛教念誦集》如法念誦,而且每年農曆九月初一到次年二月十九,還要在早晚課後,帶領大家念佛一小時,增益功課。長老對每個弟子做功課、敲法器、唱贊偈的情況都瞭然於心,若有人偶然敲錯或不在板眼上,以及沒按時敲鐘板,都會受到嚴厲批評,並經指點後糾正。在長老心中「一日三餐飯、早晚功課來抵擋」,出家人必須要認真做好功課,才能消受信施。況且「法器乃龍天耳目」,必須嚴謹從事。即便年事已高,長老仍隨眾參加早晚功課,始終堅持早起晚睡,還時刻不忘指導弟子們如法作務。凡此點滴、細微處,長老都做好表率,精勤不懈,無有疲厭。

  在日常作務中,長老梵行高潔,事必親躬。不論春夏秋冬,嚴寒酷暑,每日早飯後,必帶領弟子們灑掃院落。特別在清掃大殿周圍及大殿前的石子路面時,都會用細密的高粱笤帚仔細清理。至於佛前供水、供花、供燈更不會有絲毫怠慢,即便是已經供過佛枯萎的花也不隨意亂丟,都要集中放在人們踩不到的淨潔之地,令其自然分解。每次供完佛的酥油銅燈和器具,總是擦了又擦,不留一點油漬,力求淨潔、莊嚴。每當清除佛像上的灰塵,都會用嶄新的毛巾和抹布,且要換上乾淨專用的鞋子,然後再登上蓮臺去擦拭。在中午供佛前半小時,便不再去廁所方便。這些在許多人看來非常隨便、簡單的小事,長老卻都恭敬從事,謹慎對待,表現出一絲不苟、恪勤惕厲的可貴品質。

  長老時常教導弟子們「愛惜常住物,如護眼中珠」,並且身體力行。每次吃完飯,長老都會先用開水涮一下鍋碗,把殘留的食物連水(稱之為福水)一起喝盡,然後再洗鍋洗碗。在長老的倡行下海藏寺自恢復開放以來從來沒有倒掉一點剩菜剩飯,有時中午煮麵條剩下的麵湯,都要在下午做飯時一齊吃了。有時看到弟子們在做飯時丟棄一些半黃或微爛的菜葉,長老都會要求揀起來,除去不好的部分,然後洗乾淨一起炒食。每年冬天房間生爐子取暖,爐灰中沒完全燃燒的煤炭渣粒,長老都會揀出來,或是用篩子篩出來,在燜火時使用,直至充分燃燒。長老一生勤儉節約,但對社會公益慈善事業、扶危濟困等事卻絕不吝嗇。例如1989年12月,在寺院尚處於恢復初期資金窘迫的情況下,長老依然為北京舉辦亞運會捐款了1500元。長老還時常帶領弟子們走進鄉間,深入山區,慰問孤寡困難戶等等,如此不吝公益的無私情懷,在武威佛教界形成了良好的傳統,傳承至今。

  長老非常重視社會文化教育,對佛教人才的培養更是不遺餘力。1988年4月,正是海藏寺百廢待興,資金短缺之時,長老毅然捐資2000元支持社會教育事業,為此,武威市教委贈「興學育才」牌匾一塊。自海藏寺恢復後,長老便訂閱了當時國內佛教界唯一的《法音》期刊,並每年捐助500元,支持期刊的發行。

  凡是出家弟子中有符合上學條件的,長老都會鼓勵他們到佛學院深造,並給予衣單、資金方面的鼎力支持。多年來依其出家的主要弟子有理宏、理因、理定、理智(圓寂)、理戒、理海、理慈(圓寂)、理照、理寂、理真、理普、理雄、理聞(圓寂)、理圓、理詮、理靜(圓寂)等。他們大部分都受長老的資助在佛學院深造過,其中,不乏頗有建樹者,正在各地弘化一方,為佛教事業的健康傳承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長老視戒律為生命,不僅自己戒行清淨,而且教導弟子們也要嚴持淨戒,學好佛門禮儀。每當有新發心出家者,他都會親自為其教授佛教早晚課誦與敲打唱念等行儀,並定期考問所學情況,督促落實。在考驗期結束時,若能背誦早晚功課及熟練掌握日常的敲打唱念,才給予剃度。弟子們在受三壇大戒前,還要背誦《沙彌律儀》《毗尼日用》《裴休送子出家詩》及《叢林要則二十條》等。長老還特意請人書寫了《叢林要則二十條》並懸掛在室內,以便僧人們時時看到,熟記在心。他以身作則,遵循佛陀遺訓,以戒為師,是真楷模!

  所謂「法不孤起,遇緣則應」。追思長老的一生,其殫精竭慮、嘔心瀝血、重法忘我的愛國護教行誼,對武威地區佛教道場的恢復、佛教人才的培養和佛教事業的振興,厥功至偉!

  長老一生沒有什麼豪言壯舉,但他率先垂範、持之以恆,親力踐行佛陀言教和為佛教事業鞠躬盡瘁、精進不懈的精神將光照千秋!

  恭逢諦禪長老圓寂二十八周年追思之際,謹以此文深切緬懷長老志在菩提、信念堅定、精勤辦道、功德巍巍的一生。

  斯人已逝,師德永存!燃燈續焰,垂範後昆!

相關焦點

  • 果清老法師的行誼
    (一)建寺安僧,造佛塔像1986-1990年,果清長老在廣漢龍居寺建成五百羅漢堂、射洪縣登雲寺建成八百羅漢堂、在射洪雙峰山建成二十四孝堂以及三聖殿。1991年—1994年,受綿陽市宗教局邀請,果清長老在綿陽羅漢寺建成全國第一座1250尊羅漢堂,其親自編撰的《羅漢譜》由上海佛學書局出版發行。
  • 《佛系人生》|本煥長老生平事跡一(本煥長老)
    1930年正月十五,他決志離塵,即在報恩寺傳聖法師座下披剃得度,同年四月初八到武昌寶通寺持松長老座下圓具。從此,開始長達八十餘年的出家生活。作為當代佛教界的一代宗師,本煥長老一直以身垂範,做四眾楷模。他熟悉中國傳統文化,精通佛學,道心堅固,戒律精嚴,懂得管理,對自己要求嚴格,數十年如一日刻苦修行,深受四眾尊崇。
  • 紀念德林長老圓寂兩周年 《德林長老書法集》徵稿啟事
    高旻寺德林老和尚(圖片來源:資料圖片)德林長老(1915—2015),當代禪門宗師,出家梵行八十餘載,其道範倍受各界敬仰,曾任中國佛教協會諮議委員會副主席,江蘇省佛教協會顧問,揚州市佛教協會名譽會長,揚州市邗江區政協常委
  • 中佛協會長學誠一行節前看望慰問一誠長老 傳印長老
    中國佛教協會學誠會長等一行看望慰問中國佛教協會名譽會長傳印長老(圖片來源:中佛協) 學誠會長與傳印長老親切交談(圖片來源:中佛協) 合影留念(圖片來源:中佛協) 2016年1月22日,中國佛教協會學誠會長、演覺副會長、宗性副會長、劉威秘書長等前往北京法源寺看望、慰問中國佛教協會名譽會長傳印長老,向傳印長老致以新春佳節的美好祝福。
  • 「南山酬唱」——記107歲乘清長老和104歲法宗長老的道誼
    2016年春天,又一次來到棲霞寺時,寺中正在忙碌地準備著,說是要給一位香港回來的長老過百歲壽。後來,看到棲霞寺出了一本《法宗老和尚期頤之壽》的特刊,看了各家的賀壽文字,才對長老有了一點了解。>《乘清長老墨跡選》我的字「常相見」,做成了布包,呈給長老時,老人家開心地挎上了包,大聲說:「常相見」……常常有這樣的福氣,見到長老,長老也會地北天南地講他的事情。
  • 金庸筆下丐幫長老武功都如何?有一位丐幫長老戰績最為輝煌
    其實細心的金庸迷會發現,不管是丐幫在什麼時代,武功最高強的總是丐幫幫主,丐幫一般除了幫主是江湖一流高手以外,其他的丐幫長老武功幾乎都弱得很,存在感很弱。下面說一說在各個時代中丐幫長老的武功表現如何,其實有一位丐幫長老戰績還是很輝煌的。
  • 賽爾號下周「常長老」封印解除,從此大暗黑天八長老全部就位!
    賽爾號下周「常長老」封印解除,強勢歸來後組織排名將如何變化!哈嘍,各位賽爾號的小夥伴大家好呀!剛才小編給各位介紹了一下大暗黑天個人實力最強的「天命難違」戰鬥序列的四大長老,書接上回,本期小編給各位介紹的是「世道倫常」四大長老。特別是即將解封的「常」長老,更是本文的重點。
  • 【行為世範】《雨花長老傳記》(完整版)
    這部《金剛經句解》就是長老年輕時,在油燈下親筆抄寫的。在長老歸西周年紀念日(陰曆六月十九觀音聖誕日),一些六十多年前(長老出家前)獲得長老手抄法寶的人,把長老的手抄法寶送來廣安禪寺以紀念長老。         其中僅《金剛經句解》就不止一本,說明長老曾親筆抄寫了很多本經書並贈送給鄰裡鄉人。在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佛經流通不暢的時期,長老通過贈送手抄經書這一方式,默默弘揚佛法。
  • 鬥羅大陸:劍鬥羅57歲大長老,他25歲成了大長老,沒有之一
    鬥羅大陸:劍鬥羅57歲大長老,他25歲成了大長老,沒有之一在鬥羅大陸中,宗門的長老一般都是由宗門內實力強大的魂師擔任,而長老雖然是宗門內戰鬥力最強的那一部分,但是也是存在著差別,而且因為實力的不同擔任長老的順序也是不同的,一般是會由最強的魂師擔任大長老
  • 長老vs.主教?
    長老vs.主教?再從詞源的角度查考,英語中的「司鐸」(priest,即「祭司」,常被錯譯為「神父」)來自希臘語中的「長老在早期教會中,長老就是司鐸,二者是同一回事;而長老的工作是「監督」,「監督」(希臘語「episkopos
  • 丐幫幫主一代不如一代,但長老們卻很爭氣
    而丐幫除了我們所熟知的喬峰、洪七公、郭靖黃蓉(這夫妻倆算一體吧)等幫主之外,幫中那些僅次於幫主的高層人員(主要是長老級別),武功到底都是什麼水平呢? 天龍時代 喬峰擔任丐幫幫主那一段時間,應該是丐幫的興盛時期,此時幫中有傳功長老、執法長老、宋陳奚吳四大護法長老,總共六位長老。
  • 善良智慧的極致 那美克星大長老
    大長老擁有著善良的內心。他能夠通過撫摸別人的頭部就可以感知此人的過往和心地。在漫畫中,庫林和孫悟飯帶著布爾瑪前往那美克星尋找龍珠,企圖復活在貝吉塔和那巴入侵地球之戰中同時死去的夥伴們。但是那美克星之行前途叵測,前有剛在地球上交過手的貝吉塔,後有實力深不可測的宇宙帝王弗利薩。幸虧大長老站在了善良的地球人這一邊,他一眼便看出了庫林的勇敢和善良,因此決定協助他們去實現他們的願望。
  • 傳印長老:時逢穀雨憶故人
    淨慧長老的圓寂是中國佛教事業的重大損失。職任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河北省佛教協會第一任會長、生活禪創導者淨慧長老,法名宗道,號淨慧,1933年農曆八月二十七日(與孔夫子同日)生於湖北新洲。長老一生,愛國愛教,光大法門;覺悟人生,奉獻人生;傳續五宗法脈,復興祖師道場;闡揚生活禪風,踐行人間佛教;普利社會大眾,廣結十方善緣。
  • 佛門巨擘 人世楷模 ——追憶淨慧長老
    我與淨慧長老相識在1988年10月。那時,河北省佛教正值組織缺失、僧人寥寥、信眾鬆散,滿目蕭然、百廢待興之時。應省委統戰部和省宗教局的邀請,受中國佛教協會的委派,淨慧長老孤身一人從首都北京來到河北,肩負起籌建佛教組織、組建僧團、恢復寺院道場,組織引領信眾愛國愛教、正信正行的重任。
  • 溫州市妙果寺法主上達下崇長老安詳示寂
    浙江省佛教協會諮議委員會常務委員、溫州市佛教協會名譽會長、溫州市妙果寺法主和尚、文成縣安福寺首座、原溫州市政協委員,嫡傳天台教觀第四十六代上達下崇長老,於公元2020年3月18日(農曆庚子年二月二十五)5時正,在文成天聖山安福寺安詳示寂,世壽96歲,僧臘81年,戒臘79夏。上達下崇長老,德高道老,持戒念佛,慈悲濟世,弘揚佛法,普攝群萌。
  • 專題丨悼念當代高僧松純長老
    松純長老的生平:1927年出生於江蘇興化。甘露法雨遍灑環球,輝煌德業普澤四海自松純長老1947年與天寧禪寺結下不解之緣起,至今已逾七十年。經過松純長老數十年的殫精竭慮,嘔心瀝血,將天寧禪寺打造成名不虛傳的「東南第一叢林」。願松純長老乘願再來「以出世的精神,作入世的事業。」
  • 紹雲長老:老僧入定
    老僧入定紹雲長老摘自《紹雲法師開示錄》 明朝有一位皇帝要到紫京山的寺院上香,當時是一個下大雪的冬天,路上滿目霜雪,唯獨一塊地上不著雪跡,皇帝感覺很奇怪,問道:「為什麼下這麼大的雪,而這裡竟半點不沾呢?」
  • 傳印長老為《淨慧長老全集》作序
    今慧公門下弟子,為保存史料,傳之後世,多方搜羅,精心整理,文以類聚,編纂成冊,名之《淨慧長老全集》,以報師恩,善莫大焉!餘嘉其志,隨喜無量。公之生活禪思想與智慧功德,必有賴於是編而燈傳無盡也。印與慧公,曩昔同師虛老,半生共事,情同手足。
  • 【星雲大師全集】參學瑣憶──仁山長老
    仁山長老(一八八七~一九五一),江蘇金壇人。是我受戒時的教授和尚。長老在未出家前,便已遍覽群書,能言善辯,和太虛大師、智光、歐陽竟無、梅光羲等同學於「祇洹精舍」讀書。仁山法師極表贊成,共同商議要在鎮江的金山寺開會,邀請各地諸山長老及各界人士,共商成立大會的細節、宗旨、會章等。 會中仁山法師表示,佛教絕不是沒有能力培植僧才,而是諸山長老觀念保守,把持寺產,不肯拿出錢來辦僧伽教育,提議金山寺應率先倡導,用寺產來辦教育培養人才。 會場中來自揚州的寂山法師,則以老僧教誡小和尚的口吻,對仁山法師的意見一一駁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