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前面幾期文章,我們已經了解了網球肘的自我診斷、常用理療,以及在日常生活和運動中如何預防網球肘的發生。在前一期《網球肘的常用理療》中,我們提到了一種較為「年輕」的、也是目前理療學領域十分熱門的治療——衝擊波。它究竟是一種怎樣的理療呢?
衝擊波是一種機械波,它具有聲學、光學和力學的特性,屬於量子物理的研究範疇。廣義上衝擊波在生活中隨處可見,雷電、爆炸、超音速航空器均可產生;醫用衝擊波的物理機制比較複雜,根據研究在人體可產生以下四種效應,從而治療疾病。
(一)機械效應:衝擊波震動可產生細胞漿運動,細胞質顆粒震蕩,刺激細胞膜的彌散,促進新陳代謝,加強血液和淋巴循環,改善組織營養,提高再生機能。
(二)空化效應:是衝擊波獨有的特性,有利於疏通閉塞的微細血管,松解軟組織粘連。
(三)聲學效應:衝擊波衰減小、傳播遠、穿透力強。
(四)熱效應:增強血液循環,降低肌肉和結締組織張力,緩解痙攣,降低神經興奮性,減輕疼痛。
20世紀80年代,德國醫生首先使用高能衝擊波治療泌尿繫結石;90年代初一些骨科醫學中心使用衝擊波治療骨不連接、骨折延遲癒合取得了明顯的療效。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康復科也開展了衝擊波治療。我科於2013年引進了比利時生產的氣動彈道式衝擊波,主要用於軟組織損傷(例如:肌筋膜炎、肩峰下滑囊炎、肱骨外上髁炎、腱鞘炎、坐骨結節滑囊炎、蹠筋膜炎等)、骨折延遲癒合、軟骨損傷、關節功能障礙等疾病的治療。
張娜、張元鳴飛編輯整理
敬請掃碼關注北醫三院康復科微信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