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奕志:畫龍點睛之筆,「中國智造」白內障療法大放異彩

2020-12-23 騰訊網

▎藥明康德/報導

對光明的渴望與對黑暗的恐懼,似乎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全球半數以上患者因白內障而致盲,手術是他們重獲光明的最大希望。中山眼科中心劉奕志教授,無疑是中國白內障手術體系的領軍人物之一。30餘年的外科生涯中,他帶領團隊每天平均為60-70位患者完成手術,至今已讓超過20萬例白內障患者重新擦亮視野與人生,他也因此被同行稱作「劉一刀」。

今日,第12屆「藥明康德生命化學研究獎」在北京揭曉,劉奕志教授憑藉創建新型白內障治療方法獲得傑出成就獎。30餘年來,他不僅開創了適合中國老年性白內障的微創超聲乳化核心技術,使國內百萬老年人口手術率提高9倍復明率翻倍並接近100%;更歷經18年艱辛研究,推出了被《Nature Medicine》譽為年度全球突破性進展的幼兒晶狀體幹細胞療法,成為再生醫學的重磅成果。讓我們走近劉奕志教授的團隊,了解他們攻克一個又一個白內障手術發展裡程碑的道路。

劉奕志教授1984年畢業於中山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系,1992年跟隨導師李紹珍院士開展白內障的診治與研究工作。至今從事白內障防治工作32年,現任中山眼科中心主任、亞太眼科學會常務理事,創建中國新型白內障防治體系;曾獲得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中國青年科技獎等重要獎項。

晶狀體原位幹細胞療法:再生醫學神來之筆

針對嬰幼兒白內障患者的晶狀體幹細胞療法,可謂再生醫學應用於眼科疾病的畫龍點睛之筆。這神來之筆原本基於劉奕志教授超越時代的創意,而將這個細心大膽的想法最終應用於實踐,則耗費了整整18年。「過去很多人認為先天性白內障完全由遺傳因素決定,也很少有人想過利用晶狀體幹細胞原位再生,但我總希望能嘗試不一樣的手術方式。正是在長期晶狀體細胞實驗中,我們發現有的再生細胞透明,有的則異常渾濁。因此我認為即使是先天性白內障患兒,也不見得細胞與基因存在百分之百的致命缺陷,關鍵不在於『種子』,而在於『種子』成長的環境。」

「如果沒有無數次手術的臨床經驗,我恐怕也很難發現晶狀體具有幹細胞的再生潛力。過去數十年時間裡,我們發現老年人晶狀體再生能力很弱;而青少年尤其是嬰幼兒患者術後卻幾乎百分之百復發,還有可能引起繼發性青光眼和高度近視漂移,所以不能簡單粗暴地搬用老年白內障手術模式。而眼科界也一度認為青少年白內障復發是一種負面現象,巴不得在手術中儘量清除其原有晶狀體結構;但轉念一想,這不正說明了晶狀體幹細胞強大的再生能力嗎?尤其對於新陳代謝旺盛、生命力強大的嬰幼兒,是否有可能讓幹細胞從野生的雜亂無章式填充,變為正常生長並恢復基本視力呢?」

劉奕志教授團隊通過研究發現,晶狀體上皮幹細胞生成能力隨年齡增長而衰退,嬰幼兒晶狀體赤道部上皮幹細胞數量較多,可高表達眼部發育的關鍵因子Pax6和Bmi1,受外傷或手術刺激後能增殖。傳統手術過程破壞了晶狀體周邊的囊袋完整性,因此術後不規則、病理性、無功能的晶狀體再生組織,會破壞人工晶狀體居中和視軸區透明性,從而影響兒童的視功能發育。經過18年的艱辛探索,劉奕志教授團隊終於解決了手術中的兩個關鍵問題:正確定位每位患者眼部的幹細胞集中之處;營造良好的幹細胞構建和再生微環境。

「上世紀末,再生醫學和幹細胞研究還在起步階段,相關的手術設備和實驗條件也非常有限,因此項目進展歷經許多停頓與反覆。後來在基金支持下,我們不斷採納全球最新的基礎科研成果,終於認清了晶狀體幹細胞的機制。」至今該手術已成功在數百名先天性白內障患兒眼部實施,術後患兒一般6-8個月就能長出透明晶狀體,雖然較正常晶狀體略薄但具備基本視覺功能,且術後炎症、高眼壓等副反應發生率降低20倍以上。

劉奕志教授行食蟹猴晶狀體幹細胞療法實驗

突破禁區:微創超聲乳化手術本地化+國際化

其實除了開拓性的最新再生醫學成果,劉奕志教授團隊也開創了國內老年性白內障手術的核心技術。作為眼球中唯一具有光線調節能力的雙面凸透鏡組織,晶狀體會因外傷、輻射、遺傳、老化等多種原因,發生代謝紊亂、蛋白質變性、渾濁,並從而導致白內障,而白內障也是世界三大致盲眼科疾病中(另兩種為青光眼、糖尿病並發眼病)發病率最高的。「因為人口基數大,中國、印度兩國白內障患者人數最多,其中主要還是老年患者。上世紀80年代初,中國白內障病人還無法進行手術,只能佩戴高達2千度的眼鏡。之後矽膠、丙烯酸製作的人工晶狀體相繼出現,但中國整體眼科手術水平還不高,全國每年因白內障患者超過40萬,而2萬眼科醫生完成的手術數量不足16萬。」

直到劉奕志教授開創出適合中國患者病理特點的「微創超聲乳化」手術體系,這種局面才有了根本改觀。1992年,他與導師李紹珍院士率先引進該技術;該手術關鍵過程是將患者自身晶狀體粉碎,再將人工晶狀體植入。海外手術患者多為早期病人,而中國許多患者發現並接受手術時已發展為晚期白內障。中外患者病理特點的差異,使該手術曾一度被視為國內手術禁區。劉奕志教授在多年臨床經驗之上,大膽嘗試全新手術切割手法,針對早期病人白內障為軟核、晚期病人為硬核的特點,開發出「原位分塊」刀法,不僅發表了中國學者原創的第一篇關於「微創超聲乳化」論文,更使全新手術方法在國內被廣泛採用

「對於中國患者而言,該技術難點正是原有晶狀體硬核切割。西方模式將患者整塊晶狀體軟核進行粉碎,該模式可能傷害中國患者晶狀體硬核周邊的角膜等正常組織,造成嚴重併發症。於是我採用原位分塊法,將患者眼內的白內障晶狀體分塊切割,各個擊破式粉碎,可最大程度避免角膜傷害。」而「原位分塊」技術至今仍是中國微創白內障超聲乳化技術沿用的核心所在。

在這個基礎之上,劉奕志教授更積極探索該手術體系中關鍵技術的革命性突破。傳統微創手術粉碎患者原有晶狀體,採用儀器前後震動模式,但儀器只在向前震動時才能有效做功。如何才能更好地提升粉碎效率,並且減少患者的手術時間?劉奕志教授想到了將儀器震動模式從前後反覆改為左右反覆式震動。「這樣的話,儀器在左右震動時都可有效做功,不僅減少能耗和手術時間,更可減少患者眼球受到的震動和傷害。我們基於這個臨床需求設想,與醫療器械廠家合作,開發出了優秀的粉碎儀器,而今扭動旋轉吸核模式已被全球多數國家的醫院和廠家作為手術儀器採納。

▲劉奕志教授團隊組織西藏白內障手術志願活動

培養外科生力軍,打造全球眼科醫學「火車頭」

談起醫學研究的艱辛歷程,劉奕志教授常常用好萊塢演員萊昂納多的經歷來鼓勵後輩。「萊昂納多在上世紀末因主演《鐵達尼號》而一夜成名,但直到2016年才獲得奧斯卡獎。『小李子』18年拼搏的起點與終點,與我們的『晶狀體幹細胞』項目幾乎重合。成功往往只屬於少數人,如果每個人都能輕易領悟的,不會是洞見;每個人都能輕易實現的,就是平常的項目。提出創意只是起點,還要證明它是有用的、真實的、有臨床價值的;你要願意去研究、想出研究的方法、向大眾呈現出成果,並且證明這個成果有足夠的價值。研發項目的每一步環環相扣,要看得到未來,更要承受得住挫折。」

劉奕志教授之所以重視給予年輕人足夠的機會和鼓勵,正是著眼於培養眼科和整個外科領域的生力軍。他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的一篇最新論文寫道,目前只有5%的外科手術由35歲以下的年輕醫生主刀,因此未來應更加積極推進分級診療制度,讓全國醫療資源分配更高效,讓不同年齡層的臨床醫生最大程度提升能力水平。至今劉奕志教授團隊已培養40餘名研究生,有多人榮獲「傑青」、「優青」等稱號,並以我國重大致盲眼病為導向,搭建了多個國際化團隊平臺。

培養年輕人,其實只是劉奕志教授打造眼科臨床醫學「國家隊」、甚至引領全球眼科醫學「火車頭」計劃的一部分。中山眼科中心近年吸引亞太眼科(APAO)總部永久落戶在中山眼科中心,這是第一個總部設在中國大陸的國際醫學組織,包含亞洲19個國家的眼科學術組織。劉奕志教授希望未來中山眼科中心能夠創造更多衝金點,在眼科學不同領域實現多點領跑,打造有國際影響力的一流眼科中心。

對於眼科學和眼病外科手術未來的發展方向,劉奕志教授認為最關鍵的要點不局限於某項具體科技,而在於第一時間引入生命科學各個領域、甚至跨界科學的最新成果,並與臨床醫學緊密結合,從而產生具有革新性意義的創意和靈感,讓自己的科研團隊一直立於領先地位。「在沒有人看見的時候,你卻能夠描繪出一幅前景廣闊的藍圖,堅持下去做出成果,這就是臨床醫生和科學家能夠不斷為患者帶來新藥物、新療法的終極之道。」

相關焦點

  • 中國智造開年第一秀:九牧X吳曉波硬核聯袂,預見「中國智造的未來」
    1月16日,即將盛大啟幕的「致敬九牧三十年 中國智造購熱愛」九牧三十周年全球衛浴直播節上,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將化身「新國貨推薦官」對話九牧副總裁林曉偉,分別從產業資深觀察者和行業領袖的角度起底「中國智造的未來」,奉上精彩的思想盛宴。
  • 犀牛智造CEO伍學剛:「犀牛智造」就是「雲端智造」,未來服裝行業將...
    封面新聞記者 孟梅 付文超9月16日,阿里巴巴打造的新製造平臺「犀牛智造」正式亮相。犀牛智造CEO伍學剛在發布會上表示,犀牛智造是面向中小商家服務的智能化、數位化的製造平臺,圍繞服裝行業進行深耕,以消費者需求為核心,以數字和新技術驅動,以S2B的模式來幫助中小商家服務好消費者。據悉,「新製造」是馬雲在2016年提出的「五新戰略」之一,是阿里巴巴繼新零售之後的又一重大戰略。
  • 讓中國「智造」享譽世界
    董林檢查飛機零部件國內航模發動機在全球競爭力不強,是他憑著滿腔的愛國情懷和敢為天下先的志向讓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航模發動機「DLE」商標在28個國家註冊,填補了世界航模發動機領域的「中國空白」;國內小型飛機技術力量薄弱
  • 硬核戰疫,鴻星爾克的「中國智造」
    各大企業也紛紛伸出援手捐款捐物支援疫區,其中一家中國運動品牌的表現令人印象深刻,這便是鴻星爾克。鴻星爾克在疫情發生第一時間快速反應,制定應對策略,確保公司在特殊時期平穩運行,在攜手壹基金向疫區捐贈價值1000萬元物資後,斥資500萬元緊急開闢符合醫用工藝質量標準的口罩生產線。
  • 中國「智」造,凱翼汽車憑實力說話
    不僅僅在家電領域,消費者對手機品牌的選擇也從以前的蘋果、三星轉向華為、小米,諸多行業都折射出中國品牌的崛起,掀起了一股「中國造」風尚。中國「智」造的崛起和席捲展現出中國品牌的自信;阿里研究院發布的《2020中國消費品牌發展報告》也顯示,中國品牌不再避諱本土身份,紛紛打出「國潮」、「國產」、「國貨」的標籤為品牌賦能。
  • 中國設計智造大獎百餘件作品展出 讓你一飽眼福
    2018 年的 1 月 5 日晚 18 點整,「中國設計智造大獎·美好生活展」在杭州遠洋樂堤港 B1 盛大開幕。這是中國設計智造大獎(Design Intelligence Award一次以全新「設計展+快閃店」的形式,走進商業綜合體,為大家上演一場由新、藝術、科技、設計融合為一體的生活美學秀,讓那些擁有「智慧力量」的生活好物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
  • IDEALENS+K2獲中國設計智造獎
    【PConline資訊】5月7日,2017中國設計智造大獎頒獎盛典於杭州舉行,作為國內首個工業設計領域學院獎,獲獎入選的產品代表著極高的國際工業設計水平。本次大獎共有全球100件作品榮獲智造獎,其中唯一入選的VR頭顯為IDEALENS的VR一體機。
  • Plug and Play中國總部正式落戶中關村智造大街,在「宇宙中心...
    7月23日,Plug and Play中國總部正式籤約落戶中關村智造大街。  在智造大街開街儀式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懷進鵬,副市長隋振江,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張志宏以及市相關委辦局領導,區領導崔述強、於軍、關成啟、彭興業、傅首清、高念東出席啟動儀式及相關活動,與會領導共同啟動了中關村智造大街,見證了中關村國際創新周開幕。
  • 網際網路平臺打造智造工廠,阿里巴巴的犀牛智造到底意味著什麼?
    網際網路平臺打造智造工廠,阿里巴巴的犀牛智造到底意味著什麼?犀牛智造工廠投產,阿里巴巴新製造正式上線,中國智造的階段性進展文/王吉偉9月16日下午,阿里巴巴舉行了新製造發布會。這到底是一個怎樣的犀牛智造工廠?一向秉承平臺思維的阿里巴巴,為何要做一個智造工廠?以後會不會讓一些小製衣小作坊無衣可做?它的正式投產對中國的智能製造又有什麼意義?……帶著一系列的問題,下面王吉偉頻道就與大家探討一下犀牛智造。
  • 【企聯之窗】中國智造·萬邑通商
    【企聯之窗】中國智造·萬邑通商 2020-12-25 21: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智·造未來 制聯前沿,智造斜槓基地發布會成功舉辦
    【車訊網 報導】  2020年12月19日,由「智造斜槓基地」主辦的「制聯前沿&智造斜槓基地會」在上海嘉定舉行。本次活動以「智·造未來」為主題,集結了五十多位製造業專家,共同探討製造行業與職業發展的未來。
  • 中國智造「出海」,什麼樣的品牌才能做到真正的名利雙收?
    又是熟悉的「堆配置」操作,順著「中國智造」這陣風,手機廠商們在「高端化」這條路的競爭也來到了新階段。能在哪些關鍵點上製造差異、發揮所長?憑藉什麼俘獲消費者信賴、搶佔市場?
  • 冠珠瓷磚斬獲五項重磅大獎,擦亮「中國智造」名片
    作為「佛山智造」的代表品牌之一,冠珠瓷磚自成立以來便以優質的產品和服務滿足客戶需求,迅速佔據全國各大市場,品牌知名度和市場關注度持續提升,更憑藉強大的智造生產能力和品牌影響力,榮獲央廣網2020年度十大推薦陶瓷品牌,冠珠石墨烯智控發熱瓷磚項目研究應用榮獲2020年度建材與家居行業科學技術轉化類二等獎,冠珠瓷磚榮獲2020沸騰質量獎金獎等五大獎項。
  • 專治白內障的眼藥水?這些藥物都沒有用
    2017年5月16日,山東莒縣患白內障的薛秀英,正在點眼藥水。視覺中國供圖  視覺中國供圖  一年銷售額7.5億元的眼藥水,始終沒能讓張力全看清老伴的臉。  這位81歲的甘肅老人不記得自己的眼睛是從哪天開始有毛病的。最開始,他覺得眼前好像蒙了一層薄霧,有時看不清報紙。
  • 震旦家具CoLink榮獲中國設計智造大獎佳作獎
    2020中國設計智造大賽於近日落下帷幕,震旦研發設計的CoLink新型協作系列,從7000多件作品中脫穎而出,榮獲中國設計智造大獎佳作獎!  中國設計智造大獎(Design Intelligence Award,簡稱DIA),創立於2015年,是我國工業設計領域首個國際化的學院獎,是當代創新設計評價、推廣與合作的平臺,也是一個創意轉向產業與未來的實體創新加速器
  • 欣格門窗:「中國智造」語境下的高品質系統門窗智造商
    原標題:欣格門窗:「中國智造」語境下的高品質系統門窗智造商引言:從「中國製造」到「中國智造」隨著「工業4.0」和「中國製造2025」進程的不斷深化,促使製造企業向著智能化和現代化方向前進。因此,系統門窗行業的發展也在與時俱進。
  • 中國智造「歐洲攻勢」 說明了什麼?
    該航線的開通,將為中國車企發力歐洲市場奠定基礎。數據顯示,通過搶抓新能源市場發展機遇,今年1-9月份上汽MG和MAXUS新能源汽車在歐洲銷量近1.2萬輛,創下歷史新高,未來5年市場將要達到「10萬輛級」。在上汽啟動歐洲航線之前,國內今年已經有多家車企開始加速布局歐洲市場。5月,愛馳汽車出口歐盟定製歐版愛馳U5已經發往歐洲。
  • 啟光智造對子公司廣州啟光智造追加投資註冊資本500萬
    挖貝網 3月25日消息,啟光智造(835135)近日發布公告稱,公司擬將全資子公司廣州啟光智造投資諮詢有限公司註冊資本增加到人民幣10,000,000.00元,即廣州啟光智造投資諮詢有限公司新增註冊資本人民幣5,000,000.00元,其中公司認繳出資人民幣5,000,000.00
  • 鳳凰衛視《龍行天下》欄目深度解讀中國智造的長沙模式
    鳳凰衛視《龍行天下》欄目深度解讀中國智造的長沙模式 2020-10-12 12: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