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樂能提高人的智力?所謂「莫扎特效應」究竟是什麼

2020-12-11 自愚之樂

相信有不少人都聽說過「莫扎特效應」這個名字,所謂的「莫扎特效應」很簡單,就是指聽了莫扎特的音樂後會使人變得更加聰明。傳來傳去,就成了「聽莫扎特會讓孩子變得更聰明」,甚至有人說聽莫扎特的音樂能夠讓還沒出生的寶寶都變得比其他寶寶更聰明,那麼「莫扎特效應「到底是否存在呢?古典音樂又能不能真正提高人的智力?故事還要從1993年說起。

莫扎特

1993年,三位美國學者在《自然》雜誌發表了一篇論文,這篇論文講述了一個實驗。這個實驗所闡述的,就是經典的「莫扎特效應」。他們讓兩組大學生完成一份智商測試,給其中一組播放了一首莫扎特的音樂。這一首音樂是莫扎特的《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K.448》。結果聽過莫扎特音樂的那組大學生分數比另外一組高8~9分。可這並不能代表莫扎特效應就成立,實驗能不能被復刻才最關鍵。

後續又有很多的科學家做了跟進實驗,其中最有名的是我國堯德中教授團隊進行的實驗,研究人員研究了聽莫扎特音樂前後,其認知記憶相關的神經變化情況,最後結果表明聽莫扎特的音樂的確對認識能力有所促進。於是鋪天蓋地的宣傳隨之而來,各種「早教音樂」、「胎教音樂」誕生,甚至喬治亞州的州長都宣布,每年要撥款向該州的孩子發放古典音樂CD及錄音帶。到這裡,一切都表明莫扎特效應是成立的,但是還是有著大量的聲音說」莫扎特效應「是假的。

與其說是「莫扎特效應」,不如說這個觀點是古典音樂提升人的智力,只不過這是由莫扎特的音樂發現的。那麼那些持反對觀點的人的理由是什麼呢?他們認為,古典音樂能夠提升人的智力,但很有限,只是因為那些聽古典音樂的人,他們本來智力就很高,同時由於他們對於古典音樂的鑽研與思考,提升了他們部分的智力。還因為沒有從莫扎特的別的音樂中,得出提升智力的結果。簡而言之,就是用古典音樂來提升大眾的智力並不現實,那些實驗僅僅是特例,或者說只有在部分人群才有效果。

實際上,對於古典音樂對於提升智力這一點,的確是有著科學理論依據的。有這樣一種說法,學習古典音樂可以開發人的右腦,而我們平時思考問題都是用的左腦。但是這裡說的是「學習」古典音樂,而不是僅僅靠聽,僅靠聽古典音樂就能提升智力,那還學習幹什麼?

科學不等於正確,對於古典音樂能否提升智力一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歡聽古典音樂,我們在做一件事的時候,一定要記住我們的初心,聽古典音樂就只是為了提升智力嗎?我們聽音樂,難道不是因為它能表達心情,成為我們生活的調劑品嗎?不論古典音樂能否提升人的智力,不是真正熱愛古典音樂的人,聽它又有什麼意義呢?

相關焦點

  • 英語古典音樂之莫扎特
    莫扎特畫像我們上期講了貝多芬,英語古典音樂之貝多芬和小步舞曲,這期來講講莫扎特。
  • 心理學:常聽音樂會讓人變得更聰明嗎?
    音樂是什麼?從心理學角度來說,音樂是人們用來抒發感情、表達感情以及寄託感情的一種藝術,通過音樂,能傳達人們千絲萬縷的情感。音符與音符的組合,產生了高低、疏密、強弱、敏感、起伏的節奏,這個節奏與人類的脈搏律動和感情起伏的節奏類似,能在人的內心產生共鳴。
  • 創雅文化美麗星期五|段召旭講古典音樂莫扎特《土耳其進行曲》
    偉大的奧地利作曲家,維也納古典樂派的傑出代表,歐洲古典主義音樂作曲家。莫扎特樂於接受傳統曲式,並對其作巧妙的運用。他在音樂史上的重要性在於重塑並定義了古典音樂,不同於巴赫的均衡完美、貝多芬的桀驁不馴,他成功地把德、奧、意等國的民族音樂和歐洲的傳統音樂有機的結合在一起,留下的重要作品總括當時所有的音樂類型,為西方音樂的發展開闢了嶄新的道路。
  • 什麼是古典音樂?
    很感謝深圳市天工盛世科技有限公司這個平臺,希望結識喜歡古典音樂音響發燒友,如果您對音響的使用有什麼需求或看法,可以聯繫我......寫在前面的話一提起古典音樂,總有朋友會問:「這首曲子要表達什麼意思呢?」 「我問什麼聽不懂這首曲子呢?」 「什麼品牌的音箱適合聽古典音樂呢?」 「古典音樂太高深了,我能聽懂嗎?」 對的,當然聽不懂!這個世界上也根本沒人聽懂!
  • 世界古典音樂史上3大音樂家,巴赫和莫扎特、貝多芬
    巴赫在今天的世界古典音樂史上是和莫扎特、貝多芬齊名的,如果說三大古典音樂家,那應該就是這三位。巴赫的兒子也非常有名,為了和他的兒子區分,有的時候大家會把他稱作老巴赫。 巴赫出生於一個音樂世家,他的爺爺、爸爸、叔叔、哥哥等等,都是當時優秀的音樂家。德國在當時有非常好的音樂傳統,大家知道歐洲的音樂傳統是全世界最好的。
  • 職場效應之:蝴蝶效應、鯰魚效應、莫扎特效應
    蝴蝶效應——細節決定成敗職場蝴蝶效應:蝴蝶很微小,哪怕扇動下翅膀,都會引起巨大的後果。正如職場中每個員工,哪怕你是不起眼的一個打螺絲工位,也有可能因為你的一顆螺絲沒打好,而引起工廠倒閉的後果。蝴蝶效應警示職場的人們,要認真的去對待處理的每一件事情,襲關注好細節,這樣才不會惡性循環導向不良的結果。
  • 【古典音樂家】莫扎特,美妙的「純音樂」
    一、樸素的自然流露在本世紀,有人做過這樣一項實驗:把數十位古今音樂名家的作品的錄音,放給美洲的印第安土著們欣賞。結果發現,在最受歡迎的樂曲中,大多為莫扎特的作品。由此可見,莫扎特的音樂作品反映出人類對美的最原始、最樸素的追求。無怪乎後來的很多樂評家稱莫扎特的音樂為不含任何雜質的「純音樂」,實在是很有意境,恰當得很。
  • 其實放了背景音樂,工作效率並不會提高
    他們一直仔細研究客戶的統計信息,包括年齡、性別等,從而提供合適的音樂。希爾認為員工在不同的情緒狀態下需要不同的音樂,選對音樂可以幫助人們更加努力工作。不過事實真的如此嗎?「莫扎特效應」:音樂能提高智力?有些人離了音樂就完全無法工作,而有些人則通過各種方式遠離噪音和音樂的幹擾。
  • 左撇子智商高、古典音樂提升記憶力?小心這些偽科學
    小心這些披著 腦科學外衣的偽科學本報記者 張 曄左撇子智商高、古典音樂能提升記憶力、左腦負責抽象思維、右腦負責形象思維……在某短視頻平臺上,搜索「左右腦」「腦測試」等關鍵詞,就會跳出許多關於大腦測試的小視頻,如看一個圖像
  • 音樂能夠治病嗎?選曲,為何要選莫扎特的奏鳴曲?
    但是,如果討論音樂療法的效果,對於普通人而言,諸如音樂改善情緒、提升記憶、幫助入睡之類,容易理解,甚至自己就是實踐者。如果提及音樂可以緩解手術疼痛、能夠治療癲癇,在手術室放音樂,而且還搞出莫扎特效應,是不是會產生少許的奇特感覺呢?咱們現在就來介紹其中的奧秘。咱們先來說說莫扎特效應。
  • 亨德爾vs莫扎特:巴洛克與古典樂派的對碰
    荷蘭指揮兼管風琴大師、舉世公認的早期音樂專家唐·庫普曼,將於5月20日首次與廣交合作,帶來亨德爾和莫扎特的兩部巴洛克樂派、一部古典樂派的巔峰之作
  • 新年新願·DIGIX Live 音樂鑑賞會現場直擊:華為Sound帶你感受古典...
    隨後田藝苗老師開始分享她對古典音樂的看法:「懂古典音樂的人,是很酷的。古典音樂是經過幾百年沉澱下來的經典品質,聆聽和學習古典音樂就是領會、探索經典品質的過程。古典音樂也代表著高標準,真正的樂感不僅僅是有感情的演奏,而且是要讓人們聽到生命靈魂的感覺。」那麼如何學會鑑賞古典音樂呢?
  • 音樂大師系列——帶孩子們走進音樂家莫扎特的故事
    (該視頻來源於網絡)如果說有些人是天生為音樂而生的,那麼其中有一個人一定是莫扎特。沃爾夫岡·阿瑪多伊斯·莫扎特(1756年1月27日—1791年12月5日),出生於奧地利薩爾茨堡,古典主義時期奧地利作曲家,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與海頓、貝多芬並稱為維也納古典樂派三大作曲家。
  • 古典音樂常識,要考的!
    欣賞古典音樂,當然要了解一下古典音樂的發展歷程。江湖稱號古典三傑。海頓:巴洛克末期-古典中前期,爺爺太能活了,莫扎特小他幾十歲都被丫耗死了。音樂特色就是千層餅,主題一遍遍不厭其煩地重複,用各種各樣的方式演奏。莫扎特:唯一一個一生都處於古典音樂時期的知名音樂家。死時候才36歲不到。
  • 音樂 古典音樂高冷?其實沒有那麼難懂
    而對於這個稱呼,段老師笑說自己在講課時並非故意講段子:「什麼都不能刻意,生活中我喜歡輕鬆一些,對古典音樂研究深了,會覺得這些音樂家很有意思,他們並非是大家想像中刻板的樣子,還會有很有趣可愛甚至可笑的時候,我講的一切段子都基於真實的故事。」人們為何認為古典音樂「高冷」,會讓人望而卻步?段老師認為因為人們對古典樂存有很多誤區。
  • 一個永遠跳躍的音符,音樂天才莫扎特,自學成才帶給我們啟示
    他譜出的協奏曲、交響曲、奏鳴曲、小夜曲、嬉遊曲後來成為古典音樂的主要形式。莫扎特這個名字的拉丁文原意是「上帝鍾愛之人」。據他的傳記描述來看,莫扎特個子矮小,身材消瘦,有一頭茂密的頭髮。每次排練都喜歡穿那件深紅色的皮衣。論面容而言,毫無天才的跡象。但他永遠樂觀,他絕世的才華,更讓人敬佩不已。
  • 莫扎特x大衛·鮑伊 給流行搖滾穿上古典「外套」
    會不會有種「搖滾莫扎特」的感覺世界上最偉大的吉他手之一、齊柏林飛艇的創建者吉米·佩吉Jimmy Page除了他最為知名的使用雙柄吉他演奏外還擅長用小提琴的琴弓來彈吉他被稱為能令觀眾尖叫的70年代「帕格尼尼」那麼,如果直接用小提琴來拉搖滾會不會有一種帕格尼尼登上槍炮玫瑰舞臺的感覺?
  • 【輕鬆周末】萌萌的義大利兒歌《音樂神童莫扎特》
    在2006年第49屆的金幣大賽中,在決賽中脫穎而出的,是由小男孩Davide Angelelli小女孩Matilde Angelelli領唱的《沃爾夫岡‧阿梅迪奧 Wolfango Amedeo》,穿著古裝帶著可愛的白色假髮,配上童聲合唱團,淺顯易懂的唱出音樂神童莫扎特的生平。說到莫扎特,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印象都是,哇,內個音樂神童。
  • 古典音樂高冷?其實沒有那麼難懂
    而對於這個稱呼,段老師笑說自己在講課時並非故意講段子:「什麼都不能刻意,生活中我喜歡輕鬆一些,對古典音樂研究深了,會覺得這些音樂家很有意思,他們並非是大家想像中刻板的樣子,還會有很有趣可愛甚至可笑的時候,我講的一切段子都基於真實的故事。」  人們為何認為古典音樂「高冷」,會讓人望而卻步?段老師認為因為人們對古典樂存有很多誤區。
  • 音樂奇才莫扎特一生潦倒,死因成謎,家族絕後,人生悽涼
    凡是熱愛音樂的人一定聽說過莫扎特的名字,在世界音樂界莫扎特是如神一般的存在。莫扎特的全名叫沃爾夫岡·阿瑪多伊斯·莫扎特,1756年1月27日出生於奧地利薩爾茨堡。莫扎特是古典主義時期奧地利,作曲家,維也納古典樂派的代表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