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大師系列——帶孩子們走進音樂家莫扎特的故事

2021-02-08 悅蒙氏

我們對兒童所做的一切,都會開花結果,

不僅影響他一生,也決定他一生。

(該視頻來源於網絡)

如果說有些人是天生為音樂而生的,那麼其中有一個人一定是莫扎特。

沃爾夫岡·阿瑪多伊斯·莫扎特(1756年1月27日—1791年12月5日),出生於奧地利薩爾茨堡,古典主義時期奧地利作曲家,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與海頓、貝多芬並稱為維也納古典樂派三大作曲家。

(該圖片來源於網絡)

莫扎特出生在一個宮廷樂師之家,在年紀很小的時候就已經顯露出了極高的音樂天賦。

同時,家庭對於莫扎特的影響也是非常顯著的,在於父親的引導下莫扎特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學習音樂。

6歲時莫扎特就已經可以和10歲的姐姐安娜一起漫遊整個歐洲大陸旅行演出。他們去過很多地方,每一次的演出都會早當地掀起巨大的轟動,甚至被奧地利的國王邀請到了王宮進行演出。 

(該圖片來源於網絡)

後來他回到了自己的故鄉,在宮廷樂隊裡擔任首席樂師。

為了追求自己的音樂夢想,不久之後他便去了維也納,開始了自己的音樂家尋夢之旅。

莫扎特在音樂上的造詣,不只是天賦異稟、年少成名,更讓人讚嘆的是他在創作上的與眾不同。

寫作之輕鬆與神速使他的同時代人和後輩都把他看作是無師自通、不學而成的天才,縱觀他的一生,除了小時候跟隨父親的學習,的確從未得到過正式的教師指導。 

(該圖片來源於網絡)

很多人都稱其為天才少年,但人們往往因此而忽略了天才也離不開刻苦與勤奮。

莫扎特曾說:

「人們以為我的藝術得來全不費工夫。實際上,沒有人會像我一樣花這麼多時間和思考來從事作曲;沒有一位名家的作品我不是辛勤地研究了許多次。」

莫扎特在短短的35年生活歷程裡完成了600餘部(首)不同體裁與形式的音樂作品,包括歌劇、交響曲、協奏曲、奏鳴曲、四重奏和其他重奏、重唱作品,大量的器樂小品、獨奏曲等,幾乎涵蓋了當時所有的音樂體裁。他的音樂體現了古典主義時期的風格,完善了多種音樂體裁形式,並與海頓一起,確立了維也納古典樂派。

莫扎特的主要代表作有:歌劇22部;以《費加羅的婚禮》、《唐璜》、《魔笛》最為著名;交響曲41部,以第三十九、四十、四十一交響曲最為著名;鋼琴協奏曲27部,以第二十、二十一、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六、二十七鋼琴協奏曲最為著名;小提琴協奏曲6部,以第四、第五小提琴協奏曲最為著名;此外,他還寫了大量各種體裁的器樂與聲樂作品。

   ——此段為摘選

對於世界來說,莫扎特是著名的音樂家、作曲家,為世界留下了很多史詩級的音樂著作,那麼如何帶領小朋友們一起來了解這位偉大的音樂家呢?

我們可以準備一些跟莫扎特有關的繪本故事、圖片以及視頻,幫助孩子們從視覺上直觀認知莫扎特。

喜歡聽故事是很多孩子都感興趣的事情,因此用故事和繪本的方式給孩子進行介紹和講解是孩子為容易接受的事情。

把成人的經歷以故事的形式兒童化,理解莫扎特的生活,為感受和理解他的音樂做準備。 

(該圖片來源於網絡)

準備不同時期的形式卡和文字卡。

在聽過了故事以後,就可以準備不同時期的莫扎特的圖片以及介紹,可以讓孩子對應著故事中的內容做圖文配對。

這種操作方法是又一次幫助孩子熟悉的過程。

音樂作品的聆聽。

音樂從來都不是獨立於音樂人的生活而獨立存在的,它們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過程,音樂家創作的音樂作品一定和他的生活和經歷有關係。因此在孩子們聆聽和感受音樂的同時,也是對音樂家情感的感知,可以促進孩子本身對於音樂的理解,產生情感的共鳴。

(該圖片來源於網絡)

還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孩子進行名曲欣賞呢?

可以製作樂理知識小書,以圖卡的形式認知和了解相關的音符以及節奏和節拍的練習。

同時小朋友還可以畫音樂,把聽到的音樂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可以是任何一種形式、任何材料。最後也可以製作成一本音樂繪圖小書。

音樂、家庭與朋友。

對於莫扎特來說音樂是他一生為止奮鬥的目標和,他的成功離不開他對於音樂的熱愛,也離不開朋友和家人的支持和引導,他的一生都在為自己的音樂夢想而奮鬥,直到生命結束的那一刻依然在堅持創作。他離世前的最後一部作品是《安魂曲》,遺憾的是這部作品並沒有完成。但是他對於音樂的熱愛和對夢想的追求,以及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該圖片來源於網絡)

他的妻子以及他的孩子在他離世後也各自有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有些惋惜的是,並沒有再出現像莫扎特一樣在音樂造詣上很是傑出的作曲家和音樂家。

如果問誰是莫扎特一生的摯友,那一定非海頓莫屬,他們不僅在音樂上可以產生共鳴,相互讚賞,還可以在生活上相互支持。

在莫扎特去世後,海頓不僅免費教授其8歲的兒子學習作曲,而且還親自收藏和尋回了很多莫扎特的手稿。 

(該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果說什麼是友誼,也許莫扎特和海頓的友誼就是最好的說明,他們因為音樂相識相知,卻將這份感情延續了一生。

莫扎特對於世界來說他是偉大的音樂家作曲家,對於孩子們來說同樣也是如此。

只是對於孩子們來說,了解他的方式要更加簡單一些,即使是孩子也需要對這些偉大的藝術家進行學習和了解,了解他們的故事和他們的藝術作品,學習向經典致敬,學習感受藝術感受美好,學習他們對於夢想的追求和堅持不懈的精神。 

(該圖片來源於網絡)

藝術家與他們的藝術作品並不會因為生命的結束或者時間流逝而消失,反而會時間的推移而更加濃厚,成為歷史長河中的經典和永恆,也許這就是藝術的魅力所在。

音樂欣賞:

相關焦點

  • 【古典音樂家】莫扎特,美妙的「純音樂」
    一、樸素的自然流露在本世紀,有人做過這樣一項實驗:把數十位古今音樂名家的作品的錄音,放給美洲的印第安土著們欣賞。結果發現,在最受歡迎的樂曲中,大多為莫扎特的作品。由此可見,莫扎特的音樂作品反映出人類對美的最原始、最樸素的追求。無怪乎後來的很多樂評家稱莫扎特的音樂為不含任何雜質的「純音樂」,實在是很有意境,恰當得很。
  • 看看音樂大師是怎麼做的吧!
    郎朗:「這本書是一把鑰匙,一個禮物,帶孩子走進音樂大門,讓孩子愛上音樂。」學音樂有什麼用?孩子沒興趣,怎麼辦?練琴苦,想放棄?看看音樂大師是怎麼做的吧!哪有什麼天才兒童,你的起點可能比這些大師還高呢!巴赫家裡歡樂多,他有什麼音樂學習的妙招?「交響樂之父」海頓曾是個餓肚子的小歌童?「小提琴魔鬼」帕格尼尼也曾對音樂厭惡迷茫?古典音樂是高高在上的嗎?看莫扎特如何快樂地玩音樂。
  • 音樂大師莫扎特與其父的通信,首次從德文譯介引入國內
    在第四輯中,小黑書首次從德文譯介引入了音樂大師莫扎特與父親的通信。天才般莫扎特面對父親也會叛逆和膽怯。《企鵝經典:小黑書 第四輯》由5本小說和5本非虛構作品組成,囊括10位文學大師的經典作品,且大多已絕版或未曾有過中文版本。其中既有扣人心弦的普希金著名驚悚小說《黑桃皇后》,莎士比亞戲劇精選,還有柏拉圖極為精彩的作品《蘇格拉底的申辯》,E.T.F霍夫曼哥特風的《沙人》等。
  • 哥斯大黎加音樂家系列咖啡豆 巴哈蕭邦莫扎特貝多芬咖啡風味區別
    風靡了多年的音樂家系列咖啡正是由這個莊園出產,採用的是不同的處理法,而且每款咖啡都有著不同風味的側重,今天前街和大家分享的是卡內特莊園著名音樂家系列「四部曲」:貝多芬,莫扎特,巴哈,蕭邦。卡內特莊園音樂家系列的由來是因為卡內特莊園的主人熱愛古典音樂,所以此莊園出產的咖啡豆皆以音樂家來命名。
  • 在薩爾茨堡,尋訪音樂大師們的藝術人生
    圖說:薩爾茨堡 來源:網絡迴響在薩爾茨堡歷史長河中的還有一位天才音樂家:歐洲古典主義音樂作曲大師莫扎特。250多年前,莫扎特誕生在薩爾茨堡一個宮廷樂師的家庭,莫扎特不到36年的生命旅程中超過一半的歲月是在薩爾茨堡度過的。
  • 世界古典音樂史上3大音樂家,巴赫和莫扎特、貝多芬
    巴赫在今天的世界古典音樂史上是和莫扎特、貝多芬齊名的,如果說三大古典音樂家,那應該就是這三位。巴赫的兒子也非常有名,為了和他的兒子區分,有的時候大家會把他稱作老巴赫。 巴赫出生於一個音樂世家,他的爺爺、爸爸、叔叔、哥哥等等,都是當時優秀的音樂家。德國在當時有非常好的音樂傳統,大家知道歐洲的音樂傳統是全世界最好的。
  • 世界著名鋼琴家Marko籤約小小莫扎特音樂館
    記者 孟達 攝   半島都市報4月18日訊(記者 朱薪雨 實習生 馮陽陽) 為了讓島城熱愛音樂、鋼琴的孩子能夠在家門口接觸到國際化教育理念和大師級課程,17日晚,市圖書館小小莫扎特音樂館 邀請著名鋼琴家Marko來到青島,為島城孩子、家長帶來一節公益大師公開課,今後每月他都將在青島進行為期一周的授課,這在青島尚屬首次。
  • 創雅文化美麗星期五|段召旭講古典音樂莫扎特《土耳其進行曲》
    偉大的奧地利作曲家,維也納古典樂派的傑出代表,歐洲古典主義音樂作曲家。莫扎特樂於接受傳統曲式,並對其作巧妙的運用。他在音樂史上的重要性在於重塑並定義了古典音樂,不同於巴赫的均衡完美、貝多芬的桀驁不馴,他成功地把德、奧、意等國的民族音樂和歐洲的傳統音樂有機的結合在一起,留下的重要作品總括當時所有的音樂類型,為西方音樂的發展開闢了嶄新的道路。
  • 音樂,是由內而外的傾吐|「國際音樂大師面對面」系列活動第二期的...
    安傑伊·雅辛斯基、馬克·歐巴馬·狄善九、羅寧、巴丹,四位大師就在這裡,無私分享,傾囊相授,將他們對音樂的思維和理解、對藝術的態度與思考,都一一真實地呈現,讓所有人都覺得,這次大師課不虛此行。01深入作曲者的內心音樂是人類最初的語言,它天然就帶著傳遞人們心聲和想法的作用。
  • 英語古典音樂之莫扎特
    莫扎特,不要讀成Mosart,20歲的時候,也是美國籤署獨立宣言的時候。但是他6歲的時候,就已經寫了很多音樂並且作為鋼琴家進行巡演。他僅僅活了35歲,但是他寫的音樂比歷史上任何音樂家都要多。這段安靜的旋律出自他的D小調鋼琴協奏曲第二樂章。莫扎特生平莫扎特生於1756年,現奧地利,維也納旁邊的一座小城鎮薩爾茲堡。
  • 音樂大師課付林熊健談音樂教育背後的故事
    記者: 那為什麼推薦孩子們學習《音樂大師課少兒演唱課程》,相對其他藝術培訓機構有何優勢?熊總:我覺得《音樂大師課少兒演唱課程》有三點優勢第一點:「音樂大師課藝術教育」的教材是我們付林老師親自研發的。這個是以歌唱為出發的多元才藝,綜合素養,讓孩子們快樂的學習。
  • 【輕鬆周末】萌萌的義大利兒歌《音樂神童莫扎特》
    在2006年第49屆的金幣大賽中,在決賽中脫穎而出的,是由小男孩Davide Angelelli小女孩Matilde Angelelli領唱的《沃爾夫岡‧阿梅迪奧 Wolfango Amedeo》,穿著古裝帶著可愛的白色假髮,配上童聲合唱團,淺顯易懂的唱出音樂神童莫扎特的生平。說到莫扎特,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印象都是,哇,內個音樂神童。
  • 林秀玲 當音樂白痴遇見音樂大師
    不久,我揮別了大師,離開了盲校。☂ 爾後,從事啟智教育陸續遇到幾位大師級人物。音樂好似有無邊的魔力,能安撫他們躁動易怒的情緒,而他們絕佳的音感也常叫人嘆為觀止。音樂帶給他們快樂、豐富他們的學習,我卻沒有能力帶給他們音樂。
  • 「我是一個俗人,但我的音樂不俗」丨莫扎特教我的十件事(下)
    九、莫扎特:「在歌劇中,歌詞只是對『音樂父親』百依百順的女兒。」 莫扎特與劇作家龐特 (Lorenzo Da Ponte) 合作的三大歌劇:《費加洛的婚禮》、《唐?想要真正體驗莫扎特歌劇的魅力,以德語演唱的「說唱劇」(singspiel)才是最佳選擇,尤其生命末年所完成的《魔笛》,儘管故事更加無釐頭,但有了莫扎特這位父親的好基因,《魔笛》是唯一達到老少鹹宜、雅俗共賞的境界之歌劇極品。 Pokey的心得:根據我每次看《女人皆如此(女人心)》必睡的經驗,要欣賞莫扎特的義大利歌劇,其實只要聽「精選輯」即可。
  • 灌籃高手、Mojito和莫扎特的音樂,在丁穎禮堂奏響
    作為今年我省政府支持的公益演出的重要部分之一,這次系列演出旨在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全面推進新時代美育工作,讓廣大青年學生在感受藝術的過程中提高審美和人文素養。下半場的管樂演奏將流行與古典結合,用交響樂的形式來演繹流行音樂,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此外,令人印象深刻的《Tequila》讓聽眾與表演者進行互動,鼓勵觀眾加入曲目的演奏,打破傳統演奏會聽眾與演奏者的隔閡。「在平時演奏,我們也會讓音樂先接近聽眾。而這一次演奏也加入了互動的環節,讓大家參與到演奏中,讓藝術真正走進校園。」採訪的最後,李慶峰如是說。
  • 零基礎也能進行音樂創作?「尋找莫扎特」為愛好者打開一扇門
    圖說:「尋找莫扎特」海報 官方圖 下同無需掌握嫻熟的彈奏技巧,甚至不用紮實音樂基礎,照樣能憑藉自身對音樂的感悟和愛進行創作。今年MISA的全新項目「尋找莫扎特」讓每個人都有成為作曲家的可能,用「玩」的方式走進音樂創作世界,每個人都可能是下一個「莫扎特」!
  • 巴赫的音樂是復調嗎?與莫扎特或貝多芬的作品有何不同?
    巴赫的音樂不僅是靈感的創造物,也是排列組合與理性推導的再造物,充分展現了音樂的純粹性。莫扎特-古典跟海頓一樣,沃爾夫岡·阿馬德烏斯·莫扎特的音樂常被看作是古典風格的成熟與典範之作。在他開始作曲時,歐洲的音樂風尚被講求簡約、精巧的嘉蘭特風格,和其德國化的變體多感風格所支配,這兩種風格的形成是對巴洛克豪華、繁複風格的反動;而古典風格仍未發展完全。漸漸地,古典風格在莫扎特的帶領下,開始出現類似巴洛克晚期複雜對位的特徵,但被新的形式技法緩解及包裝,以適應當代的美學觀點與社會氛圍。
  • 古典音樂能提高人的智力?所謂「莫扎特效應」究竟是什麼
    相信有不少人都聽說過「莫扎特效應」這個名字,所謂的「莫扎特效應」很簡單,就是指聽了莫扎特的音樂後會使人變得更加聰明。傳來傳去,就成了「聽莫扎特會讓孩子變得更聰明」,甚至有人說聽莫扎特的音樂能夠讓還沒出生的寶寶都變得比其他寶寶更聰明,那麼「莫扎特效應「到底是否存在呢?
  • 最走心鋼琴講解音樂會,讓古典音樂不再難懂
    7日,一場名為《怎樣輕鬆聽懂古典音樂》的鋼琴獨奏講解音樂會走進我市,鋼琴家用最經典的演奏,時尚的詮釋,讓我市市民欣賞到一場最走心的「講解型」鋼琴盛宴。音樂會在《茉莉花練習曲》中拉開序幕,隨後,《土耳其進行曲》、《彩雲追月》、《第二號匈牙利狂想曲節選》等中外古典音樂精彩呈現,琴聲或婉轉柔長、或雄壯激昂、或含蓄沉鬱、或行雲流水…既有孩子熟悉的動漫作品,又有李斯特、莫扎特等大師經典之作,結合遊戲、電影中的古典音樂,吳易穎博士用通俗易懂的講解、讓在場觀眾真正聽得懂,會感受,有共鳴。
  • 一個永遠跳躍的音符,音樂天才莫扎特,自學成才帶給我們啟示
    其中最出名的歌劇是《費加羅的婚禮》、《唐瑣》和《魔笛》,他的《安魂曲》也成為宗教音樂中難能可貴的一部傑作。莫扎特是一個天分極高的藝術家,在西方音樂史中,他被毫無疑問地公認為是音樂界的曠世奇才。作為古典主義音樂的典範,他對歐洲音樂的發展起了巨大的作用。莫扎特留下的重要作品總括當時所有的音樂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