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民生視角報導汽車資訊 / 汽車民生網12月22日報導——
國際科技巨頭的觸角,開始向電動汽車延伸。最近傳得沸沸揚揚的華為要造車,被任正非一句「誰提造車開除誰」,使傳言得以平息。然而,華為造車的消息有如按下去的氣球,另一頭,蘋果造車的消息似乎已成「實錘」。
據《經濟日報》報導,蘋果首款電動汽車 Apple Car 將在明年 9 月發布。該消息已得到供應鏈廠商的證實,「因應 Apple Car 備貨需求,和大、貿聯等大廠已全面爆單。」
此前有分析師稱,蘋果汽車將在 2023 年至 2025 年發布。從目前的消息看,蘋果造車比原先規劃至少提前了兩年時間,Apple Car 原型車甚至已經在美國加州上路測試了。
據了解,自 2016 年開始,蘋果就加大了汽車相關的專利投入。早前,有媒體評價稱,蘋果造車創業未半,專利先行,這話不假。目前蘋果已獲得了包括車輛穩定控制系統、自適應定位功能、充電系統等數百項汽車專利。其中,自動駕駛系統的專利3 項,汽車設計、交互相關的專利多達 11 項,充電技術或電控技術多達 4 項。
駕駛模式(Driving mode)開啟後,包括訂餐、聽音樂、打電話、導航等,只需語音即可實現
毫無疑問,一個個專利的積累,為蘋果提供了更多的技術保障,同時也縮短了量產車型的開發周期。憑蘋果的經濟實力,讓汽車項目儘快上馬,將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
有分析人士指出,蘋果加快汽車研發進度,跟特斯拉飛漲的股價有一定關係。
目前,特斯拉市值已經飆升至6500億美元,相當於豐田、通用、大眾等九大車企的總合。再一次印證了新能源汽車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風向標作用。
蘋果也想抓住新能源造車的風口,至少在時間上不能太晚,蘋果首款電動汽車 Apple Car 將在明年 9 月發布的消息,就是最好的證明。
如果蘋果真如上述所言,提前兩年推出電動汽車,預計新能源汽車行業將迎來巨變,受衝擊最大的莫過於同是美國本土汽車品牌特斯拉。
特斯拉去年銷售汽車367500輛,今年計劃生產50萬輛電動汽車。目前已完成40多萬輛的銷量,估計完成全年50萬輛銷量目標問題不大。這樣的銷量,竟然促成了特斯拉市值在全球汽車行業中名列前茅,歷史罕見。但是,這一現象又是客觀存在的,蘋果不會無動於衷。
作為新能源車風向標的特斯拉,蘋果汽車自然會給予更多關注,同時也會將競爭對手鎖定在特斯拉身上。而同樣將特斯拉看作是競爭對手的眾多國內造車新勢力,比如小鵬、蔚來、理想、威馬等,在未來也都將面臨蘋果汽車的「來犯」,只有早做準備,未雨綢繆,才會不懼這場深度的汽車變革,成為「活得更好」的造車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