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IPO|家鴻口腔新三板退市轉戰創業板,境外銷售佔主營超六成卻...

2020-12-12 中金證券

  12月10日,資本邦獲悉,深圳市家鴻口腔醫療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簡稱:家鴻口腔)創業板IPO申請於12月9日獲深交所受理,保薦機構為國信證券。

    家鴻口腔主要從事固定義齒、活動義齒和正畸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以及口腔修復類醫療器械產品經營銷售等業務。生產的產品主要為定製式產品,用於牙體缺失、缺損的修復以及牙列不齊時的矯正等用途。

  2017年至2020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分別為2.29億元、2.5億元、3.1億元、1.2億元;同期實現歸屬母公司所有者淨利潤分別為2127.88萬元、4170.19萬元、4419.6萬元、1487.38萬元。

    2018年度和2019年度,公司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後孰低)分別為3671.00萬元和4089.20萬元。滿足「公司為境內企業且不存在差異表決權安排的,市值及財務指標應當至少符合下列標準中的一項:(一)最近兩年淨利潤均為正,且累計淨利潤不低於人民幣5000萬元」的上市標準。

  截至目前,鄭文直接持有公司6.14%的股份,且通過控制澔泓投資間接享有公司51.18%的表決權,通過控制君同投資間接享有公司7.52%的表決權,因此鄭文合計可實際支配公司64.83%的表決權。鄭文自2015年5月25日起擔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對公司經營活動和財務決策有較大影響,因此,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為鄭文。

    家鴻口腔此次公開發行不超過2636.44萬股,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2.98億元,在扣除發行費用後,擬用於:智能口腔產業園(一期)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營銷服務中心網絡項目、信息化建設項目。

    2015年12月2日,家鴻口腔正式掛牌新三板,公司於2017年9月11日終止掛牌。此次登陸創業板,公司坦言存在以下幾點風險:

  一、新冠疫情對公司經營的風險

  報告期內,公司境外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1.66億元、1.7億元、1.89億元、7149.03萬元,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3.02%、68.20%、61.82%、61.29%,境外業務所佔比例較大,且主要集中在美國、歐洲等國家和地區。目前,美國和歐洲新冠疫情仍在蔓延,疫情起伏情況可能會對公司訂單獲取和未來的經營業績造成不利影響。同時,境內新冠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並進入常態化防控階段,但如果境內疫情再次爆發,則也會對公司未來的經營業績造成不利影響。

  二、境外業務不籤訂銷售合同或框架協議的風險

  公司與境外客戶開展業務合作時,基於行業慣例,境外客戶並未與公司籤訂銷售合同或框架性銷售協議,而是通過與牙模一同郵寄的方式下達訂單,公司在收到訂單後進行生產。雖然公司與大部分境外客戶保持著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但由於雙方未籤訂合同或協議,境外客戶並無向公司提供長期採購訂單的義務。如果宏觀經濟、競爭格局、技術創新、客戶需求等要素發生變動,進而影響客戶對本公司下達訂單的數量,將對公司的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三、國際貿易保護或摩擦風險

  報告期內,公司境外銷售收入佔比較大,產品主要銷售到美國、歐洲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同時,公司部分貴金屬、普通金屬等原材料也從美國、歐洲等地區進口。近年來隨著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及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部分國家針對中國制定了一系列加徵關稅的貿易保護措施,中國也採取了同樣的反制措施。截至目前,公司存在少量原材料被列入加稅清單的情況,隨著貿易摩擦的加劇,部分國家或地區對義齒產品或原材料可能會採取更加嚴厲的貿易保護措施,如加徵關稅、發起反傾銷、反補貼等,從而影響公司的原材料進口。

  四、國內公立醫院銷售的政策風險

  報告期內,公司按照衛健委、藥監局等相關主管部門的要求與公立醫院履行了相應的採購程序並籤訂了業務合同。由於國內醫療體制改革逐步深化,「兩票制」的推行加速了公立醫院陽光採購的進程,目前各省區衛健委對於公立醫院高值耗材的網絡集中採購管理辦法正在陸續出臺和執行,其中各省區對於義齒是否納入網絡集中採購目錄的規定不盡相同且處於持續變化中。如果公司未能及時跟進並滿足各省區的監管規定,沒有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與公立醫院進行採購,公司將面臨失去客戶的風險。

  五、匯率波動影響業績的風險

  公司外銷收入佔比較大,主要以美元、歐元計價和結算。報告期內,公司匯兌損失(收益以「-」列示)分別為506.19萬元、-559.61萬元、-264.28萬元和-159.76萬元,其絕對值佔當期利潤總額的比例分別為20.03%(扣除股份支付費用的影響後佔比為14.27%)、12.18%、5.22%和9.43%。報告期內,匯率波動主要給公司帶來正面影響。目前人民幣兌美元、歐元匯率升值明顯,如果未來人民幣兌美元、歐元匯率繼續升值,將會對公司經營業績造成一定的不利影響。

  六、子公司管控風險

  報告期內,公司控制了8家子公司,其中位於境外的有4家。隨著公司業務的增長及子公司主體的增加,如果母公司無法有效控制子公司的管理風險、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將會對公司的整體經營產生不利影響。此外,公司利潤大部分來源於各子公司,故現金股利分配的資金主要來源於子公司的現金分紅。如果子公司利潤分配不及時,將對母公司現金股利分配存在不利影響。

  頭圖來源:圖蟲

  轉載聲明:本文為資本邦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及作者,否則為侵權。

  風險提示 : 資本邦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相關焦點

  • 家鴻口腔創業板IPO獲受理:產品遠銷歐美 上半年境外銷售額佔總營61%
    挖貝網12月10日,深圳市家鴻口腔醫療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家鴻口腔」)創業板發行上市文件獲受理。家鴻口腔曾在新三板掛牌,2017年9月份終止掛牌。公司市場以境外市場為主,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境外銷售額分別佔總營收的73.02%、68.2%、61.82%、61.29%。
  • 成本300,售價3000,家鴻口腔IPO揭露假牙背後的「暴利」生意
    12月9日,深圳市家鴻口腔醫療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家鴻口腔」) 創業板上市申請獲深交所受理,招股書顯示,家鴻口腔本次擬公開發行不超過2,636.44萬股募資2.98億元,用於智能口腔產業園(一期)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營銷服務中心網絡項目、信息化建設項目。
  • 家鴻口腔衝擊「假牙第一股」,業務不穩定性一籮筐
    衝擊港股上市的中國口腔醫療集團,滬鴿口腔接受A股上市輔導;家鴻口腔之外,在新三板鍛鍊的口腔賽道種子選手居然有接近20家。家鴻口腔A股上市最大的攔路虎,來自業務上的諸多不穩定性:佔比過半的海外業務,都沒有籤合同;代理業務增長迅速,但合作每年要根據情況續籤,品牌方還是公司的主要競爭對手;以及匯率影響、應收帳款高企、存貨飆升等等。
  • 家鴻口腔衝擊「假牙第一股」 業務不穩定性一籮筐
    衝擊港股上市的中國口腔醫療集團,滬鴿口腔接受A股上市輔導;家鴻口腔之外,在新三板鍛鍊的口腔賽道種子選手居然有接近20家。家鴻口腔A股上市最大的攔路虎,來自業務上的諸多不穩定性:佔比過半的海外業務,都沒有籤合同;代理業務增長迅速,但合作每年要根據情況續籤,品牌方還是公司的主要競爭對手;以及匯率影響、應收帳款高企、存貨飆升等等。
  • 創業板IPO|格林生物新三板摘牌衝刺創業板,境外主產品被美「卡脖子...
    (原標題:創業板IPO|格林生物新三板摘牌衝刺創業板,境外主產品被美「卡脖子」加徵25%關稅)12月21日,資本邦獲悉,格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簡稱:格林生物)創業板IPO申請於12月18日獲深交所受理,保薦機構為財通證券。
  • 創業板試點註冊制 再受理8家擬IPO企業 半數來自新三板
    摘要 【創業板試點註冊制 再受理8家擬IPO企業 半數來自新三板】7月14日晚間,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再受理10家企業,包括江蘇揚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阿萊德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阿萊德」)等8家申請IPO企業和中飛股份等2家申請再融資企業。
  • 創業板試點註冊制再受理8家擬IPO企業 半數來自新三板
    7月14日晚間,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再受理10家企業,包括江蘇揚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阿萊德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阿萊德」)等8家申請IPO企業和中飛股份等2家申請再融資企業。至此,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獲受理企業合計406家,其中擬IPO企業283家、申請再融資企業117家、申請重大資產重組企業6家。
  • 家鴻口腔衝刺創業板,成本僅百餘元的「假牙」,年收超3億元
    近年來,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口腔健康也越來越被重視。但是小小的一顆牙齒,動輒需要幾萬元的費用。甚至有患者抱怨「一口種植牙貴過一輛寶馬車」。因此,多數人認為口腔行業是暴利的。 近日,一家主要以生產和銷售「假牙」為主的公司提交了創業板上市申請。該行業是否如外界所說的毛利率奇高呢?一顆「假牙」的成本又是多少?讓我們根據招股書來一探究竟。
  • 創業板IPO|家族控股、客戶集中 聯盛化學新三板轉創業板能否順利?
    (原標題:創業板IPO|家族控股、客戶集中 聯盛化學新三板轉創業板能否順利?)12月14日,資本邦獲悉,浙江聯盛化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盛化學」)創業板IPO申請於12月11日獲深交所受理,保薦機構為國金證券。
  • 深圳市家鴻口腔醫療股份有限公司擬在創業板上市 上市主要風險分析
    中商情報網訊:深圳市家鴻口腔醫療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固定義齒、活動義齒和正畸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以及口腔修復類醫療器械產品經營銷售等業務。公司生產的產品主要為定製式產品,用於牙體缺失、缺損的修復以及牙列不齊時的矯正等用途。
  • 佳奇科技IPO:經營範圍頻繁變更,境外銷售佔比超六成
    4月8日,廣東佳奇科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佳奇科技」)向證監會提交招股說明書申報稿,擬登陸深交所創業板,募集資金用於建設玩具生產基地建設項目、嘗試將部分變形玩具的形象融入動漫角色及補充營運資金。
  • 創業板註冊制正式落地,下周一開始受理!(附IPO最新排隊名單)
    此外,進一步優化退市指標,將市值退市指標調整為連續20個交易日每日收盤市值低於3億元;完善財務類退市標準,公司因觸及財務類指標被實施*ST後,下一年度財務報告被出具保留意見的,也將被終止上市。另一方面,優化了紅籌企業上市指標。
  • 拆解創業板IPO:206家企業擬募資1317億
    在建立健全統一開放的要素市場方面,《意見》用99個字對資本市場進行了定調:「加快建立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加強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推動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完善強制退市和主動退市制度,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強化投資者保護。探索實行公司信用類債券發行註冊管理制。」
  • 7月A股牛熊榜:首都在線轉戰創業板成「漲停王」
    (原標題:7月A股牛熊榜:20個交易日成交額破萬億,首都在線轉戰創業板成「漲停王」)
  • 創業板IPO|鴻富瀚創業板IPO申請獲受理,毛利率波動或成隱憂
    10月15日,資本邦獲悉,深圳市鴻富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鴻富瀚)的創業板IPO申請已於2020年10月14日獲受理,保薦機構為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圖片來源:鴻富瀚招股書) 鴻富瀚本次發行選擇《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中2.1.2條第(一)項標準之「最近兩年淨利潤均為正,且累計淨利潤不低於5000萬元」作為創業板上市標準。
  • 創業板IPO|曾掛牌新三板,視科新材赴考創業板「難逃」客戶集中風險
    圖片來源:深交所 視科新材是一家國內領先的專注於功能性視光學材料與光學鏡片研發、生產及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主營產品包括視光學材料、光致變色材料及光學鏡片。 資本邦了解到,視科新材曾於2016年8月11日在新三板掛牌公開轉讓,證券簡稱:視客新材,證券代碼:838871,轉讓方式為協議轉讓。而好景不長,堪堪一年時間過後,公司股票於2017年9月15日起終止在全國股轉系統掛牌。 截至招股說明書籤署日,視科新材股權結構如下:
  • 下周一創業板註冊制迎來第一審!(附最新IPO排隊名單)
    據證監會披露的IPO排隊企業名單顯示,截至2020年7月9日,IPO排隊企業數量為275家(不含科創板、創業板),其中主板176家、中小板99家。據招股書顯示,長鴻高科控股股東為寧波定鴻,持有公司73.6167%股權;實際控制人為陶春風,直接持有公司2.4222%股權,同時通過其控制的寧波定鴻間接持有公司73.6167%股權。長鴻高科首次公開發行的A股不超過 4600.00萬股,佔發行後總股本的 10.03%。
  • 熵基科技創業板IPO獲受理:境外銷售額佔營收的57%
    來源:挖貝網挖貝網 12月17日,熵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熵基科技」)創業板發行上市文件獲受理。熵基科技的產品多銷往境外,今年上半年,境外銷售額佔營收的57.11%。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該公司的研發費用分別是1.23億元、1.39億元、1.66億元、0.76億元,分別佔營收的8.82%、8.4%、9.5%、9.52%。從銷售區域來看,境外客戶銷售額是營收的主要來源。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境外客戶佔營收的比例分別為49.03%、48.78%、53.52%、57.11%。另外從公司的客戶情況來看,呈現出分散的特點。
  • 納斯達克退市後三衝創業板,普聯軟體IPO上會在即能否過關?
    在納斯達克退市後,普聯軟體曾數次衝擊創業板。《投資時報》研究員查閱資料發現,普聯軟體有著悠長的資本市場史,曾作為濟南和中國軟體第一股在納斯達克主板上市,退市後又數次衝擊創業板。從本次披露的招股書中可以看出,作為集團企業軟體行業的重要成員之一,普聯軟體客戶群大牌雲集,但同時也存在客戶集中度高、人力成本負擔重等現象。
  • 紅星美羚轉戰創業板 重心轉向嬰配粉
    來源:中國經營報社本報實習記者 於海霞 記者 孫吉正 北京報導新三板退市兩年後,被譽為「國產羊奶第一股」的陝西紅星美羚乳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紅星美羚」)轉戰創業板,再謀上市。重心向嬰配粉傾斜公開資料顯示,紅星美羚成立於1998年,主營業務是以羊乳粉為主的羊乳製品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包括嬰幼兒配方乳粉、兒童及成人乳粉等。據了解,2015年4月,紅星美羚曾掛牌新三板,3年後,紅星美羚從新三板摘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