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一趟色達並不容易,從成都到色達最短路程六百公裡,但山高路險,所以至少要兩天行程才能到達。
五一期間,自駕去了一趟色達,幸好一路順風。
色達位於川西甘孜藏族自治州,和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接壤。
這裡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年平均氣溫零下一度,長冬無夏。
成都出發,從汶川下高速後,便要走317國道。
317國道是我見過的最爛的國道,有些路段幾乎說不上是路,泥石流山體滑坡塌方是家常便飯。相比來說,翻越海拔四五千的雪山埡口,路上堵車一堵十個八個小時倒是平常小事了。
自駕走317,最好是清明後,七八月雨季前,中途住宿的最理想地點是觀音橋。若是冬天和春天,這裡冷得嚇人。
如果非要暑假雨霧豐沛的時候去,只能祝你好運了。
五明佛學院山頂的壇城,是色達的標誌性建築。
五明佛學院的歷史並不長,1980年創始時,學員老師只是幾十人。
短短三十年間,學院人數飛速增長,如今有五萬多人在此修行學習,一躍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藏傳佛學院,這裡也成為藏傳佛教的朝拜聖地之一。
小小的喇榮溝裡,僧侶們密密麻麻地在山谷上建滿供居住清修學習的小木屋。
木屋整齊劃一被刷上紅牆,這裡的藏傳佛教為紅教,故有色達山河一片紅的說法。
五明佛學院最中心的講經大殿,也是喇嘛和覺姆(女性修行者)們學習和進行佛事法會的地方。
這裡的學習,有長期和短期進修兩種,長期學制為6年,特殊學位卻需要13年,學員通過各學科的單科考試,立宗論和口頭辯論考試及格的,學院可以授予堪布(法師)的學位。
佛學院裡戒律十分嚴格,男眾女眾的僧舍涇渭分明,即使是兄妹親屬,彼此也不得互訪。
色達最壯觀的不是寺院和壇城,而是這些修行僧侶建的密密麻麻的木屋。
登高一望,壯觀無比,吸引了無數遊客與攝影愛好者慕名而來,於是色達越來越聲名遠播。
看著壯觀,但這些見縫插針隨意搭建的簡陋木屋,卻存在著嚴重的消防安全隱患,此外山上無水缺氧,條件十分艱苦。
每到寒冷的冬天,條件稍好點的僧人會暫時離開沒有任何取暖設備的佛學院,到其他地方過冬;條件差沒辦法的就「只能靠意念度過寒冷的冬日」。
因此,今年開始,五明佛學院開始拆簡改造,有三分之一的房子會被拆除,並做基礎設施的升級和保障。
以後,色達的勝景,或許不復從前,但於僧人的保障和利益來說,是好事。
色達修行學習的僧侶,都不太喜歡被拍攝,或許,與外界太多的交流與應付,於他們的修行是有礙的。
所以這次在色達,我一反常態,一個僧侶都沒搭訕,也不偷拍,偶爾拍到人,也都是背影……尊重比照片重要。
當然,你也可以用一些糖,換來一張小喇嘛配合拍攝的照片。
不過色達的攝影師實在太多,小喇嘛怕是不夠用了。
我的感受是,色達的驚豔震撼,本是無意為之的事,如今會消失,其實也沒什麼。
記得前不久剛剛抄過的《金剛經》裡,有這樣的一句:「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我們因色生心,內心被聲香味觸法擾亂了太久,早已忘了什麼是無所住。
至於沒來過,沒看到,就算來到了,看到了,根本也就是如夢幻泡影的東西啊,哈哈哈。
可以真正能品味這色達之美的,應該是這些磕了幾個月,甚至幾年長頭才到達的人們吧。
雖然317國道自駕也很辛苦,不過一路吃了不少土雞和松茸,慚愧!
對旅行來說,色達其實真的蠻辛苦。
喇榮溝海拔4200米,極易高反,高反的發生率比西藏還高。
佛學院裡沒有任何旅遊設施,唯一的賓館不可預訂,能否住上看人品,裡面設施也非常簡陋,最好的房間不過只有三張床和一盞電燈而已,沒有自來水、沒有空調、也沒有衛生間以及供暖設施,總之到了這裡洗澡和美食都是只能想一想的奢侈品。
晚上只能排隊去吃一碗煮不爛的素麵,強撐著吃了幾大口,終於放棄。
那天晚上好冷,飄起了漫天大雪。
山下早已是夏天了,那晚氣溫零下十三度,好在有帶羽絨服。
清晨起床,一片銀裝素裹。
雪地裡,五體投地叩拜的信眾。
雪後的清晨,太陽升起來了,積雪卻遲遲不化。
年邁的僧人,走過潮溼的小巷,整個山谷,迴響著此起彼伏的誦經聲。
早課的覺姆。
山谷裡的房子,也變成了童話國的模樣。
山頂大呼小叫的遊客們,開始揮動帶來的紅綢子,開始自拍和互拍。
修行人的生活很艱苦,山上沒有自來水,用水要到山腳下去背。
很可怕,從海拔4200米,背一大桶水爬到海拔4400米。
修行的老喇嘛,奮力爬上通往佛塔的山坡。
佛學院裡唯一的小賣部,很簡陋,方便麵只有一個品種,飲料也只有葡萄糖水,此外沒什麼可以買的了。
本來想住上兩晚的。
住了一晚,決定還是下山了。
其實,五明佛學院還是少點騷擾好的,如果來,要守一些規矩:
不得殺盜淫妄酒,不得喧囂、抽菸、吵架、打鬥、談情說愛。
再戀戀不捨,美麗的東西終於是要成為回憶。
山頂上,擺拍的婦女。
色達這個地方,應該教會我們謙卑、渺小與敬畏。
而不光只是看到漫山遍野的房子。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由於改造施工,最近喇榮寺五明佛學院對遊客開始限量,每日限量1000人,想去的請留意。)
關於作者:
小林(林帝浣)
立志做攝影界書法最美的段子手,漫畫界文筆最好的美食家,然而小林畢業於臨床醫學系。
著作:《等一朵花開》《時光映畫》《詩經繪》《我想給你拍張照》《遇見新疆》《中國最值得拍攝的50個絕美小鎮》《廣州經典遊》等
微信:inkcn020
微博:@林帝浣
喜歡這文章,可長按二維碼,認識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