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豆腐,手工製作:帶娃上陣,一起找尋記憶中的味道

2021-02-13 成長邦123

《豆腐》

元·鄭允端

種豆南山下,霜風老莢鮮。

磨礱流玉乳,蒸煮結清泉。

色比土酥淨,香逾石髓堅。

味之有餘美,五食勿與傳。

豆腐,中國的傳統食物

在中國已經有上千年的製作歷史

豆腐的芳香,是歷經歲月的沉澱與洗禮的,

作為最具代表性的民族食品之一

豆腐及其衍生食品不計其數。

簡單的豆腐,可以千變萬化,

豆腐,具有中國的口味,

也具有中國的意味。

一口豆腐白菜能保了平安,

一盤「一清二白」透著做人的坦蕩。

豆腐,它前身是光溜溜的豆子,經過千辛萬苦揀出,送上了石磨
在經過親密的摩擦後,送進鍋中

燃燒的柴火烈焰燒開後,經過漿水的沉澱
裹進了紗布裡!

太陽升起了

樹幹開始染上一層金黃的光暈
醇香的豆腐被送上了集市
在經過老闆憨厚的手帶給我
豆腐,芳香四溢

飄散陽光的清晨裡!

天空農莊聯合普者壽豆腐研發出品

在這個初夏,一起和你探討豆腐的傳奇一生

見證一顆顆小黃豆是如何一步步逐漸轉變成豆腐。


培養孩子們認識事物的能力,包括觀察能力、比較分析能力和理解思維能力。

讓孩子們知道豆腐是中國的傳統食品,味美而養生,了解豆腐的營養價值,了解製作過程。

體驗傳統手工勞動的過程,熱愛勞動,養成珍惜糧食的習慣,感受勞動者的辛苦。團隊合作去完成觀察豆漿製作過程的任務,培養團隊精神,增強團隊凝聚力!

「豆腐定格壓制」

我們的豆腐師傅是有20多年傳統手工豆腐製作的經驗

進行專業授課,

活動採取的是最傳統和最健康的工藝,

使用的是有機黃豆和黑豆。

真真切切讓家長和孩子們感受健康,傳統的文化手藝!

第一期:2018年5月06日 下午15:30-16:30                  第二期:2018年5月13日 下午15:30-16:30

地      址:深圳市龍華新區民治民康路1號華南物流8號倉奧特萊斯購物中心4樓(乘坐1/2號電梯直達4樓)

交      通:華南物流公交站,附近五和地鐵站1000米

活動費用

原價:158元,優惠價:99元/一大一小

tips:製作完成的豆腐可帶走

活動對象

6歲以上親子家庭(以小朋友人數為準);

5組家庭以上開課,每期僅招募10組家庭。

(可團隊預約報名)

諮詢和報名請加成長菌微信:

15889671852


報名方式


報名方式

如果你覺得不錯,請幫助分享一下吧!

報名方式1:長按二維碼報名

(手工豆腐製作)

報名方式2:

Step1搜索關注成長邦|青少年體驗成長微信公眾號:成長邦123

Step2點擊公眾號下方報名菜單——「手工豆腐製作」,如實填寫報名信息,支付活動費用;

——報名下單成功即報名成功,請保留好訂單號及二維碼,點擊公眾號右下角查詢訂單,謹記出行時間地點,如期赴約。

——報名成功請務必添加微信菌個人號:15889671852,發送「時間+手工豆腐製作」備註信息給成長君,方便聯繫和溝通,關注新浪微博號:成長邦平臺,了解更多活動信息 。


取消條款

--由於個人原因,活動開始前4天(含4天)取消,可全額退款;

--由於個人原因,活動開始前2天(含2天)取消,退還50%金額;

--由於個人原因,活動開始前1天取消,但不可退款。


活動說明

--本活動為天空農莊發起的活動,聯合成長邦|青少年體驗成長(微信公眾號:成長邦123)第三方平臺招募;

--自行前往目的地;

--此為戶外活動可能受天氣影響,如遇不可抗力,我們至少提前一天通知延期或者取消活動;

--聲明:成長邦為第三方平臺,凡參加活動者,視為知曉活動風險,且免除成長邦承擔責任;此次活動非自營活動,若戶外活動,請督促活動發起方購買戶外活動保險。

--成長邦擁有活動影像資料的所有權與使用權。


點擊文末左下角閱讀原文可直接報名哦

更多成長實踐  盡在成長邦

相關焦點

  • 純手工滷水豆腐的製作過程
    中國是豆腐的故鄉,日本豆腐、韓國豆腐都是由中國滷水豆腐演變而來。傳說淮南王劉向在煉長生不老丹的過程中,偶然間發明了豆腐。
  • 手工餈粑,記憶中童年的味道,誰能不愛它
    糯滋滋的手工餈粑熱騰騰、甜蜜蜜、糯滋滋的手工餈粑,更是無數人記憶中兒時的味道,又有誰能不愛它呢?傳統手工餈粑童年時,那種濃濃的人情味和種種的傳統年俗,似乎也混在這餈粑的香味裡了。隨著時代的變遷,傳統村院的沒落,機器漸漸代替了手工,這種氣氛也就少了很多。而餈粑的美味記憶,卻深深留在我們的心裡。
  • 一方水土:這裡手工製作豆腐的程序很完整,也很美
    告訴您,這是河北興隆一帶手工製作豆腐的抖包環節。我們偉大的祖國,長城內外、大河上下,各地人民都會製作豆腐,各地方式都有不同。幾年前,跟著一群搞社會實踐的大學生,走進河北興隆的這家農戶,觀看了手工古法製作豆腐的全過程。經過這麼多年,這些勤勞的人的生活,一定變得更好了。
  • 深藏在這個美麗村落的傳統手工美食,都是你熟悉的味道!
    在這個桃紅柳綠的春天 有這麼一個鄉村 不只有絕美景色 還流傳著很多傳統工藝 適合全家一起出遊哦 快跟小遊一起來看看吧!
  • 味道聊城,尋味記憶中家鄉的味道
    「賣——豆腐嘞,水——豆腐嘞...」託板豆腐走街串巷的叫賣聲曾迴蕩在許多臨清人兒時的記憶裡,刺激著他們的味蕾。豆腐真是一種神奇的食物。一方小小的豆腐,在食物的江湖裡,竟也可以風情萬千。託板豆腐,聽這名字你就知道,是得用板託著吃的豆腐。賣豆腐的師傅用銅製的刀子,將豆腐一片片碼到一塊長木板上,再用刀將木板上的豆腐劃拉成麻將塊大小,託板豆腐就做好了。託板豆腐一定要熱的時候喝,略微燙嘴的最好,潔白如玉的豆腐流入口中,滿口生香。
  • 6個步驟做出手工「杏仁豆腐」
    6個步驟做出手工「杏仁豆腐」手作杏仁豆腐的杏仁味淡香不刺鼻,口感Q彈滑嫩不甜膩,搭配果醬、芝麻醬或佐以碎冰和糖水品嘗,去火又養生!現在就讓包子示範由顆粒原料開始,製作純手工杏仁豆腐!先掌握,手工製作的好吃關鍵!味道的關鍵——杏仁杏仁可分為南杏和北杏,南杏又稱甜杏仁,香氣淡、味道偏甜;北杏又稱苦杏仁,香氣濃、味道偏苦。
  • 端午節,教你傳統手工鹼水粽,回歸傳統的味道,金黃透亮又好吃
    端午節,教你傳統手工鹼水粽,回歸傳統的味道,金黃透亮又好吃端午節吃粽子是我們的傳統飲食習慣,到了現在粽子的種類是越來越多,像是什麼西米粽子,粗糧粽子,小龍蝦粽子等等,各式各樣的粽子看的人是眼花繚亂的,但我覺得還是傳統的粽子比較好吃,今天端午節,教你傳統手工鹼水粽,回歸傳統的味道,
  • 太子豆腐:熟悉的老味道
    記者嘗了一小塊豆腐,其味清淡中藏著鮮美,吃起來清爽生津,唇齒留香。 傳承千年的製作工藝 非遺美食,吃味道,也吃文化。在太子當地,日常賣得最好的就是鮮豆腐和豆腐油。過年過節,太子豆腐更是成了送禮佳品,供不應求。「過了臘八就是年,團圓的日子越來越近,我們家的豆腐一般都要提前兩三天才能預訂到。」
  • 平南民間傳統手工美食,你知多少
    今天就讓我們一同回想童年的「味道」,找回依舊留存在我們記憶中「經典媽媽菜」的樣子,看看你還記得住哪一道,你最想吃的又是哪一道?【童年記憶中的味道——粽子】【童年記憶中的味道——粉角】【童年記憶中的味道——湯圓】
  • 這家店的手工雲吞和水餃,滿滿都是記憶的味道,好吃哭了!
    自家調味的肉餡,自家手工包製的美味,是任何冷凍速食都無法相提並論的。遠在大洋彼岸的異國,心裡尤為想念「麵食」所帶來的家的味道。如今,在墨爾本也開了第一家廣式手工麵館【麵大師】,這裡的雲吞和水餃全手工打造,滿滿都是記憶的味道!雲吞是廣東小吃的一種由北方的餛飩轉變而來, 之所以叫雲吞, 是因為粵語中餛飩的發音類似於雲吞。經過長年的發展,雲吞也有了自己獨特的風格。
  • 百年來堅持手工製作 賓陽甘棠粉利喚起記憶中的兒時味道
    其製作原料主要採用甘棠鎮的優質稻米,製作時採取古老的手工操作方式,所以成品以細膩、嫩滑、爽口、久煮不爛而享譽區內外,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青睞和喜愛,成為人們過年的美味食品。目前,甘棠粉利傳統製作技藝已被列入南寧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歷史傳承悠久 寓意新年順利粉利是在米粉的製作基礎上衍生、發展而來,其生產、形成、發展之軌跡雖無文字記載,但據民間口述,最早應出現於清末。
  • 傳統美食「風吹餅」古法製作留「味道」
    作為石獅風吹餅製作較早的一批人,張錦民一家這麼多年依然堅持手工製作,傳承百年歷史,只為保留住許多人記憶中那最原始的味道。 12月24日早上6點,張錦民騎著摩託車到附近的農貿市場購買製作風吹餅最重要的食材——地瓜。幾十年如一日,採買食材這個工作他從不假手於人,每一個地瓜他都要自己精心挑選,「並非所有的地瓜都適合做風吹餅,所以要認真挑選。」
  • 伊金霍洛旗這家純手工製作的豆腐、粉條太搶手了!
    這些天,來伊金霍洛旗伊金霍洛鎮賽烏聶蓋村集體經濟「賽一品」食品加工廠買豆腐的人越來越多,這裡純手工製作的豆腐、粉條成了遠近聞名的「搶手貨」。市民撖雪崗一大早,急匆匆地從阿鎮趕來,就是為了買一份剛出鍋還冒著熱氣的豆腐,生怕來晚就沒有了。用他自己的話說:「在這兒買豆腐買了兩年多了,家裡人都『好』這一口豆腐,基本上是一禮拜來買一次,這裡的豆腐是純手工製作,吃得放心,有小時候吃豆腐那種濃濃的豆香味兒。」
  • 鐵鍋煮漿,鹽滷制豆腐 傳統手藝磨出舌尖上的老味道
    薛從明說,「煮漿是很重要的一環,我們採用柴火燒鐵鍋煮漿,這也是最傳統的方法。現在好多業者採用蒸汽煮漿法,雖然效率很高,但口味總差那麼一點。煮漿時運用先大火後小火的原則,控好漿溫,漿溫高了容易溢鍋,低了則不會凝固,出現『翻缸』現象。」十幾分鐘後,大鐵鍋中的豆漿越來越濃,薛從明舀起一勺倒入碗中,記者嘗了一大口,香醇濃鬱,久久回味。
  • 色香色遊 帶你搵食東莞——厚街美食 東莞傳統味道
    Go go go 一起去品嘗東莞的傳統味道!在厚街有一種情懷叫大明塘厚街人,幾乎都知道大明塘市場。在當地,這是一條極有人氣的小吃街。每天兩點準時開攤,在小攤前和攤主們一打聽,大多數都是在這裡擺了十多二十年的「老字號」。
  • 家鄉味道傳統特色之經典:羅山臭豆腐卷
    雖各地製作方式、食用方法有所不同,味道差異也大,但皆具備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聞著臭,吃著香。     臭豆腐的來源歷史,一說源於明,一說源於清,且不討論。     然而,不可否認,其名雖俗、卻外陋內秀。    不僅古人曾讚譽:「味之有餘美,玉食勿與傳」。且有古醫書記載,臭豆腐可寒中益氣,和脾胃,消脹痛,清熱散血,下大腸濁氣。
  • 同事從老家桐廬帶的手工玉米餅,一絕啊!純玉米粉+山泉水,裹滿肉、豆腐、雪菜…全是當地天然食材!
    純玉米粉+山泉水做的餅皮,裡頭裹滿了肉、豆腐、胡蘿蔔、雪菜,都是些桐廬當地天然食物!肉眼可見的皮薄餡厚,實打實的分量!54元8個,98元16個,還有20個裝mini版,只要78元!三種規格任選。那些機器流水線做出來的,跟純手工的,口感根本沒法比!秋冬來幾個,簡直美滋滋~玉米粉打芡成團、炒餡、包餡、揉團、油炸、出鍋……幾分鐘之後,混著碳水香氣的玉米味就出來了。瞧瞧阿姨這爐火純青的手法,不愧是一天經手三五百個玉米餅的!
  • 手把手教你一個手工豆腐新做法,不用機器設備,一般家庭都能做
    傳統的手工豆腐製作流程是:備料(幹黃豆)→泡發→磨漿(打漿)→衝漿→擠漿→煮漿→點滷→打包濾水→成型。豆腐轉化率最高可達到百分之四百(也就是一斤黃豆可以製作四斤標準豆腐)傳統的石磨製作豆腐傳承到現在,豆腐的製作方法五花八門,技術也是日新月異。在各個超市、菜場也都能隨時買到現成豆腐,可吃起來也沒有那麼美味了,幾乎吃不出豆腐的味道來。
  • 【記憶中的味道】烏石醬油,白切雞之所以那麼好吃都是因為它!!!
    蝦配醬油、白切豬腳配醬油、清蒸魚配醬油……醬油在日常食用中,是人們常用到的調味品。說起醬油,不得不說「烏石醬油」,它有500多年歷史的優勢,採用古老傳統純天然釀製方法進行生產,以味道鮮美香醇,顏色瑰麗棕紅,醬濃而色不濁,且久貯不黴,香醇如鮮。早在清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烏石醬油生產就相當發達,距今已有近200年的歷史。
  • 118元享【吃飯皇帝大套餐】番茄魚+紅燒雞塊+木耳炒肉片+皇帝豆腐+乾鍋包菜+手工豇豆餅
    吃飯皇帝大,上菜前也有著土家的儀式感,穿著土家民族服飾的土家妹兒,在其一聲響亮的呼喚中,端著各式美食的阿哥阿姐,從遠處上菜啦~清爽帶點微辣的味道,不柴不幹,層次感足。酸甜的番茄魚了解一下!魚片厚薄恰到好處,香濃的番茄味道直撲鼻尖,裹滿番茄湯汁的白嫩魚片很是誘人,吃上一口鮮到舌頭都吞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