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文化和旅遊部官網發布《文化和旅遊部關於公布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名單的通知》並公布了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名單。其中,武陵山區(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徽州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熱貢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齊魯文化(濰坊)生態保護區等7家入選。位于吉首市北郊龍吉、張花高速吉首北出入口的酒鬼酒生態工業園正身處武陵山區(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內,生態釀酒工業園又獲官方認可,酒鬼酒產品品質再獲肯定。
據悉,武陵山區(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作為湖南省唯一入選的文化生態區域,其歷史文化資源豐富,存續狀況良好,包括世界文化遺產1處、國家級非遺項目26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3處。近年來,在湖南省文旅廳及社會各部門的努力下,已經形成了具有湘西特色的文化生態保護模式,積累了豐富的文化生態保護實踐經驗。在這裡,世代相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當地自然環境相依相存、蓬勃生長。
酒鬼酒生態工業園
酒鬼酒生態工業園位於湖南湘西自治州、雲貴高原東側的武陵山區,是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周邊自然資源豐富,人文薈萃,是世界自然遺產和文化遺產的匯聚之地。自1956年起源以來,酒鬼酒就以大湘西原生態地理環境為基礎,以匠心質量把控為手段,憑藉土壤富硒、位居微生物發酵帶及植物群落亞麻酸帶等天然優勢成就獨特的卓越品質,成為中國馥鬱香型白酒的領創者。早在2004年,酒鬼酒生態工業園就被國家旅遊局列為全國首批工業旅遊示範點,目前已形成集基酒釀造、物流包裝、生態景觀、工業旅遊為一體的生態釀酒工業園。50°酒鬼酒正是孕育於此地,凝聚了自然環境、人文涵養的精華,成為酒鬼酒產品體系中的重要一脈。
在多年湖湘文化的滋養和質量為本的品牌理念引導下,50°酒鬼酒將湘西民間傳統釀酒工藝與中國大、小曲白酒工藝有機結合,獨創了多糧顆粒原料、小曲培菌糖化、大曲配糟發酵、窖泥提質增香、酒醅清蒸清燒、溶洞貯存陳釀、精心組合勾兌的馥鬱香型釀酒工藝。用曲、用水、用泥、用料獨特考究,釀製工藝、勾兌工藝和貯藏工藝獨具匠心,質量與文化創意一枝獨秀,成為中國高品質白酒典範。此次50°酒鬼酒生產基地所在的武陵山區(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入選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正是其生產環境「遺產豐富、氛圍濃厚、特色鮮明」的官方認證,品牌積澱和中國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底氣不彰自顯。
如今,擁有六十多年專注釀造經驗的酒鬼酒,正伴隨時光的沉澱,歷久彌香。而在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的榮譽加持下,50°酒鬼酒作為酒鬼系列的重要成員,也將一如既往聯合集團上下助力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為打響文化與品質招牌竭盡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