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爆料,
深圳南山區桃源街道辦副主任羅林姣
是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後,引發熱議。
有網友表示,
這麼高的學歷不當科學家可惜了;
也有人表示支持,
稱「對科技企業支持更有優勢」。
8月26日,
南山區委組織部一名工作人員表示,
羅林姣確為哈佛大學博士後,
她選擇當街道辦副主任屬個人行為。
該區區委宣傳部一位工作人員則稱,
已就此事聯繫過羅本人,
她不願意接受採訪。
哈佛博士後任職街道辦真的「屈才」了嗎?其實,羅林姣的履歷與其現職位頗有契合之處。曾就讀哈佛大學物理系的她,2013年成為該系腦科學中心博士後,同年回國在南京大學物理學院任副教授;2018年出任桃源街道辦副主任。該街道轄區內有著名的深圳大學城,而羅林姣恰恰兼任街道辦建設部部長、掛點大學城社區,可以說「才盡其用」。
街道辦招8人清一色「清北」碩博
官方:這是我們發展的需要
無獨有偶,日前一張杭州餘杭區招聘公示的截圖在朋友圈傳開,很多人在群裡討論得很激烈。這份長長的公示名單裡,清一色是清華、北大的畢業生。
其中,8個崗位還是街道辦事處的。
有網友覺得:清華、北大的畢業生去街道工作,是不是大材小用了?也有網友說:餘杭區這幾年發展快不是沒道理的,只有留住人才,才能贏得未來。
據錢江晚報報導,記者從餘杭區相關部門核實了解到,其實這份擬錄用人員公示名單,並非今年的,而是2018年初招聘人員的公示名單。餘杭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現在網上傳的帖子他也看到了,清華、北大的學生來街道工作並非大材小用,是餘杭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很多工作專業性強,亟需更多的青年才俊在經濟社會的服務管理上做好專業支撐。
銳評——
「職業鄙視鏈」過時了
近日,「95後海歸碩士做汽修工」上了熱搜。主角孫同學畢業於同濟大學,讀的是工業工程專業,後去美國進修工程碩士。簡歷過硬,卻選擇「屈就」一家汽修店,輿論迅速炸鍋,甚至有人直呼「書白讀了」。
但根據這位同學自述,自己從小就喜歡汽車,這份工作幹好了年薪能達30萬,並且符合他個人的事業長遠規劃。
類似的年輕人職業選擇被送上熱搜,主要還是因為超越了傳統認知。在很多人頭腦中,「重學歷輕技能、重學術輕操作」的觀念依然根深蒂固,總認為產業技工既沒有知識含量,也沒有事業前途。
但事實遠非如此,這些年中國是「設備易得,技工難求」,僅從供需比看,高級技工缺口近1000萬人。每到用工季,從珠三角到長三角,從沿海到內地,企業高薪爭技工、互相「挖牆腳」的新聞屢見不鮮。「家財萬貫,不如一技傍身」。只要技藝精湛,根本不愁沒有發展。比如技工張志坤、張志斌兄弟,先後斬獲世界技能大賽金牌,20歲出頭便獲得了相當於「副教授」的待遇職稱。
勞動無貴賤,從如今的社會現實看,傳統的「職業鄙視鏈」也已經過時。而修正落後的就業觀,主要還是要讓大家看到「行行皆能出狀元」,以更多保障,涵養尊重技能人才、推崇工匠精神的社會氛圍。技能人才荷包有錢、臉上有光、心裡有底,社會上「技工低人一等」的成見偏見就會逐步改變,年輕人會有更自由的選擇,也會有更美好的人生。
編輯 |熙 妹 校對 | 木堯 審核 | 東東
來源 |中國青年報、北京日報、@時間視頻 、錢江晚報、網友評論等
往
期
閱
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