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被殺後,蕭何望著他的屍體,仰天長嘆說了一句話,令人心酸!
楚漢之爭,是歷史上有名的事件了。我們都知道,項羽和劉邦之間的對壘最後的獲勝者是劉邦。而劉邦能夠將能徵善戰的項羽打敗,其中離不開劉邦手下的將領。其中,能徵善戰的將領相信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韓信了。不過,韓信並不沒有善終。最後的他,死在了蕭何的手上。而蕭何殺了韓信後仰天長嘆,哭著說了一句肺腑之言。
秦朝末年,君王無道,天下大亂,各路英雄開始角逐天下,而劉邦和項羽則是最突出的兩個人。剛開始的時候,劉邦的勢力很弱小,完全不是項羽的對手,但是劉邦是個有野心的人,為了獲得最後的勝利,他開始裝弱小,並暗地蟄伏等待時機,最終擊敗了項羽,問鼎中原霸主,建立了漢朝。
很多人都聽說過一句話,那就是韓信點兵多多用善,正是因為韓信的軍事頭腦才能讓劉邦在和項羽的戰爭中脫穎而出,而韓信在戰爭勝利之後由於手握兵權,因此被劉邦所忌憚,而劉邦在之前已經對韓信起過疑心,將他貶為淮陰侯,韓信在被貶為淮陰侯之後,心懷感激之情。因此也沒有多去怪罪劉邦,可是過了不久,韓信的一個朋友起兵造反,而這時韓信心裡也起了造反奪權的念頭,因此他也準備暗自進宮控制劉邦的妻子和兒子。
按理說,蕭何與韓信的這種關係,無論如何,他是不會出面騙韓信來殺害的。就算他對韓信也有意見,可是他應該不會出面。可偏偏是,蕭何出面了。可以說,蕭何有無數次可以取代劉邦而自立為王,可是,他從來就沒有動過這樣的念頭。正因為蕭何對自己的人生定位得非常明確,只當宰相不當皇帝,所以,劉邦才對他深信不疑,把作為後勤部長的他,功勞排在第一位。
劉邦建立大漢,有功之臣都有相應的分封,但沒過幾年劉邦就自知年齡越大了,而很多功臣都比他年輕,關鍵還掌有軍權,因此就不間斷的除去了很多異姓王。其中就有韓信,而殺他的策劃者就是蕭何。面對著韓信的屍體,蕭何痛哭流涕的說道:「我蕭何殺韓信,是為天下蒼生」。不過這句話究竟是不是發自肺腑,恐怕我們就不得而知了。要知道,那時候的韓信才不過剛三十歲出頭,就已經權傾朝野,儘管韓信從來沒有想過要造反,但是身為皇帝的劉邦是絕對不會允許這樣的人存在的。可惜了韓信,一生戰功赫赫,最後卻淪落到如此境遇,實在是叫人感到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