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開國皇帝劉邦的經歷堪稱傳奇,年輕時從來不幹農活,整日遊手好閒,因此經常受到劉老太公的訓斥。後來好不容易當了一個小亭長,奉命押送徒役去驪山,結果剛走到半路這些人就跑了一大半。劉邦見無法交差,被逼無奈之下揭竿而起,在蕭何、曹參和樊噲等人的幫助下攻佔了沛縣。當時手下不過才兩三千人,在眾多反秦力量中毫不起眼。但誰也沒有想到,短短七年之後,劉邦竟然平定了天下,當上了西漢的開國皇帝。
劉邦之所以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逆襲成功,有一個人居功至偉,他就是被後人尊稱為「兵仙」的韓信。韓信是江蘇淮安人,早年時期非常落魄,連自己都養活不了,經常到別人家蹭飯吃,許多人都因此嘲笑他,還受過胯下之辱。秦末農民起義爆發後,韓信看到了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他投奔到了項梁手下,希望通過軍功來出人頭地。
不久後,項梁戰死,韓信又跟隨了他的侄子項羽。當時項羽身邊已經有了一個很棒的謀士範增,項羽對他也極為尊重,稱其為「亞父」。韓信由於官職低微,以前也沒有顯赫的名聲,因此沒有受到項羽的重視。幹了很長時間,還只是一個執戟郎,韓信在項羽這裡看不到出頭的機會,就改投了劉邦。一開始,劉邦也沒拿正眼看韓信,只讓他當了一個管理倉庫的小官,後來在蕭何的大力舉薦下,劉邦才拜韓信為大將。
韓信也確實沒有辜負劉邦的期望,他率漢軍渡陳倉,戰滎陽,破魏平趙,收燕伐齊,連戰連勝。此時項羽派人來遊說韓信,勸他擁兵自立,三分天下。韓信果斷拒絕了項羽,還聲言誓不叛漢,後來術士蒯通給韓信看相,說他有帝王之相,勸他不要錯過時機,韓信依然不為所動,可見他對劉邦有多忠心。但韓信的忠心卻沒有換來好的回報,劉邦稱帝後,用計謀奪了韓信的兵權,把他帶回長安軟禁了起來。
為了消除劉邦對自己的疑慮,韓信稱病不上朝,在家閉門謝客,以為這樣劉邦就會放過自己,但沒想到依然沒能躲過災禍。公元前197年,陽夏侯陳豨反叛,劉邦親自率部徵討,有人見韓信失勢,乘機落井下石,向呂后誣告陳豨造反是韓信的主意,並說韓信準備和陳豨裡應外合,打算假傳詔書赦免長安的罪犯和奴隸,並組織他們攻打皇宮。這個很低級的誣陷,卻為呂后除掉韓信提供了一個極好的藉口。
在呂后的授意下,蕭何出面把韓信騙進了長樂宮,並將他殺害於鍾室。韓信被殺後,蕭何看著他的屍體說了這樣一句話:「我蕭何為國除奸,終不負天下蒼生!」。韓信謀反本就是被人誣陷的,蕭何自然也心知肚明,但他誘殺韓信後,不僅沒有絲毫悔意,還冷冷地說了四個字「為國除奸」。一代人傑信在蕭何眼中竟然成了奸臣,還將自己的行為上升到了「不負天下蒼生」的高度,真是可笑至極,他也因此被人詬病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