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城牆:8次失敗的君士坦丁堡圍攻

2020-12-22 美史記

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堡被君士坦丁大帝封聖,成為羅馬帝國的首都。儘管在接下來的1123年裡,這座城市遭到了十幾次圍攻,但僅兩次被十字軍於1204年和奧斯曼帝國於1453年佔領;不過,由於發現了一條無人看守的通道,它也於1261年被攻陷。

這座城市幾乎是一座堅不可摧的堡壘,因為它有許多自然優勢。它位於一個地勢較高的巖石半島上,三面環海。敵人只能從西邊的陸地進攻,西邊有強大的狄奧多西城牆保護。海堤阻止了潛在的入侵者將這座城市橫渡水面,傳說中的武器希臘火在危機時期幫助了拜佔庭人。在這篇文章中,我來看看以失敗告終的八次君士坦丁堡圍攻。

查士丁尼皇帝以試圖擴張帝國而聞名。他想恢復羅馬世界的偉大和重建它的力量。傳說中的貝利薩裡烏斯將軍曾兩次奪回羅馬,但拜佔庭人卻無法長期佔領羅馬。最終,查士丁尼過度擴張了被敵人包圍的帝國。多瑙河以北的保加利亞人,也被稱為匈奴人,是一個主要的威脅。他們從中亞向西遷移,在公元4世紀到達伏爾加河。

貝利薩瑞斯

保加利亞人被分成兩組:庫特裡格斯人,他們在黑海以北,烏提古人,他們在更遠的東方。這些組織經常襲擊拜佔庭領土,直到最後,他們威脅到君士坦丁堡。559年,大批庫特裡格人到達巴爾幹半島,三個矛頭中的一個到達了君士坦丁堡。在那一刻,這座城市沒有足夠的防禦,絕望的查士丁尼把貝利薩裡烏斯從強制的「退休」中召了出來

庫特裡格斯人的首領哈根是一位名叫扎伯根的戰士,他率領7000人的軍隊向君士坦丁堡挺進。在貝利薩利斯被召喚之前,狄奧多西城牆由年輕的新兵、學者和參議員組成。這位偉大的將軍帶著一支由大約300名退伍軍人組成的小部隊來到這裡。貝利薩瑞斯在離城市幾公裡的一個小村莊安營紮寨,他的精銳部隊由一群農民加入。

扎伯根到達,率領2000名騎兵與拜佔庭人交戰。貝利薩瑞斯在一個山谷裡隱藏了200名騎兵進行反擊;當庫特裡格人騎馬經過時,隱藏的人用箭射中了敵人。貝利薩利烏斯向庫特裡格斯人發起進攻,誘使敵人認為拜佔庭人擁有更大的力量。搶劫的保加利亞人逃離了現場,君士坦丁堡也沒有受到直接的危險。貝利薩利斯再次成為英雄,但在接下來的894年裡,這座城市將面臨多次圍攻。

赫拉克利烏斯

626年的圍攻比559年的事件有更好的記錄,它涉及到8萬人的龐大部隊,包括阿瓦爾人、斯拉夫人和波斯人。拜佔庭和薩珊王朝之間的戰爭從公元602年就開始了,雙方都沒有明顯的優勢,儘管這兩個帝國都被這場戰爭大大削弱了。到了七世紀,亞瓦爾人,一個歐亞遊牧民族,成為帝國的另一個威脅。他們在619年被拜佔庭人打敗,但七年後返回,執行摧毀敵人的任務。

公元626年,當赫拉克利烏斯皇帝遠在安納託利亞東部與波斯人作戰時,君士坦丁堡的徵服時機已經成熟。今年5月,君士坦丁堡發生了一場騷亂,因為君士坦丁堡的一位領導人希望削減麵包配給,同時提高麵包價格。波斯領導人霍斯勞意識到了一個機會,招募了兩支軍隊,以期一勞永逸地結束戰爭。

科斯勞與阿瓦爾人的首領協調進攻;波斯人從東部進攻,阿瓦爾人從西部進攻。由於拜佔庭海軍控制了博斯普魯斯海峽,波斯人無法向阿瓦爾派增援部隊。這被證明是至關重要的,因為波斯人是攻城戰專家,而阿瓦爾人不是。

襲擊開始於6月29日,12000名訓練有素的拜佔庭軍隊守衛著這座城市。在邦斯和塞爾吉烏斯的帶領下,守軍阻擊了敵人一個多月。由於居民們相信他們受到神的保護,士氣依然高漲。在多次襲擊失敗後,當波斯艦隊和貪婪艦隊在不同的戰鬥中被擊沉時,襲擊者被迫逃離。8月7日,圍攻實際上結束了,三天後,阿瓦爾人燒毀了他們的攻城引擎,撤退了。

君士坦丁堡城牆

這是倭瑪亞哈裡發兩次大規模圍攻中的第一次,歷時四年。661年,哈裡發穆阿維亞一世在贏得內戰後成為阿拉伯穆斯林帝國的領袖。636年在亞爾穆克的災難性失敗迫使拜佔庭人將剩餘的大部分軍隊撤回小亞細亞。通過離開黎凡特,他們為拉希頓哈裡發開闢了一條徵服敘利亞和埃及的道路。在第一次穆斯林內戰之前,他們的入侵進一步擴大,導致襲擊暫時停止。

然而,穆阿維婭從663年開始,每年都會對拜佔庭人發動襲擊,並蹂躪小亞細亞。每年,他們都返回敘利亞基地。幾年後,穆阿維婭知道,如果阿拉伯人想要保衛小亞細亞,就必須攻佔君士坦丁堡。在接下來的幾年裡,阿拉伯人採取了有條不紊的方法,並在670年佔領了Kyzikos和Smyrna等重要地點。到672/73年,阿拉伯艦隊佔領了小亞細亞海岸附近的幾個基地,並開始對君士坦丁堡市實施鬆散封鎖。

四年來,阿拉伯人每年春天都會對城市的防禦工事發動攻擊,到了冬天就撤退到了錫茲庫斯。儘管阿拉伯人並沒有取得巨大的成功,但君士坦丁四世皇帝知道他需要解除圍困來拯救帝國的其他部分。當時,倫巴第人進攻義大利領土,斯拉夫人攻擊薩洛尼卡。君士坦丁冒著風險,決定在678年與阿拉伯人正面交鋒。

最終,拜佔庭戰艦駛出金角,用一種叫做希臘火的秘密武器攻擊敵人。這件武器的確切成分今天仍不清楚。它是通過虹吸管發射的,並點燃了敵人無法撲滅的火焰。與此同時,一支拜佔庭陸軍在小亞細亞擊敗了一支穆斯林軍隊。阿拉伯人遭受的巨大損失迫使他們撤退,但他們將在40年內捲土重來。

利奧三世

圍困失敗後,阿拉伯人撤退了,接下來是一段和平時期。倭瑪亞哈裡發除了在遭受巨大損失後不得不恢復元氣外,還發現自己正處於第二次穆斯林戰爭中。直到公元692年倭瑪亞人解決了這個問題,阿拉伯人和拜佔庭人之間的敵對行動才重新開始。

八世紀初,對於拜佔庭帝國來說是一個嚴峻的時期,因為阿拉伯人開始入侵。到了712年,拜佔庭的防禦系統似乎已經準備好了崩潰,所以阿拉伯人對小亞細亞的襲擊越來越深,在那裡他們襲擊並洗劫了邊境上的敵人堡壘。在那一階段,阿拉伯人充分利用了拜佔庭帝國內部的不穩定因素,查士丁尼二世(Justinian II)被沉積後的幾年內,王位多次易手。

最終,阿拉伯人準備好了從717年開始對君士坦丁堡的全面進攻。他們有至少12萬人和1800艘船隻,而阿拉伯補給列車則有12000人、6000頭駱駝和6000頭驢子。歷史學家不知道有多少人保衛拜佔庭的首都,但他們的人數遠遠超過阿拉伯人。阿拉伯人摧毀了城市周圍的鄉村,並於7月或8月開始圍攻。阿拉伯消息來源稱,皇帝利奧三世提出為每一個城市居民支付一個金幣,以期讓入侵者離開。

這座城市似乎註定要滅亡,因為堅決的圍攻者有充足的補給,但由於阿拉伯海軍未能封鎖這座城市,拜佔庭人得以堅守陣地。事後看來,摧毀城市附近的土地是個壞主意,因為冬天來臨時,阿拉伯人突然發現自己在為糧食而掙扎。717/718年的冬天特別嚴酷,導致了圍困者的饑荒。疾病蹂躪了侵略者,他們遭受了數萬人的傷亡。

718年春,兩艘新的阿拉伯艦隊抵達,但由於大部分船員都是基督教徒埃及人,他們很快叛逃到拜佔庭。利奧一聽到這個消息就下令進攻,阿拉伯戰艦被毀;拜佔庭人又一次用希臘炮火大顯身手。由於這座城市不受海上襲擊,一支陸軍在尼科梅迪亞附近與穆斯林會合,殲滅了一支阿拉伯軍隊。多達15萬阿拉伯人在攻佔君士坦丁堡的失敗嘗試中喪生。

可汗克魯姆

可汗·克魯姆是保加利亞最著名的領導人之一,在他11年多的統治期間,他成功地將保加利亞的領土擴大了一倍。克魯姆擴張保加利亞領土的願望導致了與拜佔庭人的直接衝突。他在戰勝他的新敵人方面取得了幾次顯著的勝利,包括807年在斯特魯馬山谷的勝利,兩年後他迫使塞爾迪卡的一個駐軍投降。他在塞爾迪卡屠殺了6000名士兵而聲名狼藉,儘管他承諾如果他們投降就饒了他們一命。

克魯姆在811年的普利斯卡戰役中贏得了他最著名的勝利,拜佔庭皇帝尼基福羅斯一世在戰鬥中陣亡。他繼續前進,並在813年的維斯尼基亞戰役中取得了另一個重大勝利,他擊潰了皇帝麥可一世蘭加布的軍隊。麥可被迫退位,取而代之的是利奧五世(亞美尼亞人)。現在,君士坦丁堡已經在克魯姆的視線裡了,他在利奧加冕六天後到達了郊區。

然而,他恐嚇城市投降的企圖失敗了,他決定破壞周圍的土地幾天。在一次拜佔庭人欺騙保加利亞人的會議之後,憤怒的克魯姆尋求報復,他開始掠奪和摧毀城市附近儘可能多的紀念碑和裝飾品。克魯姆在813年的冬天為新的攻擊做準備。

與此同時,利奧下令在赫拉克利烏斯統治時期修建的城牆之外修建一座新城牆,並挖了一條寬闊的護城河。然而,這些預防措施是不必要的,因為814年4月13日,可汗·克魯姆在發動最近一次攻擊之前就死了。他的兒子奧穆塔格繼任了他,但隨之而來的繼承權鬥爭確保了保加利亞人試圖奪取君士坦丁堡的努力的結束。人們不禁要問,如果克魯姆沒有死,他是否會是第一個佔領這座城市的人。

羅斯人

羅斯人是北歐人,他們來到了歐洲東北部,並將他們的名字命名為白俄羅斯、俄羅斯和魯塞尼亞。在不到一個世紀的時間裡,他們三次試圖攻佔君士坦丁堡,但都失敗了。羅斯與拜佔庭人爭端的起因似乎源於83年代建造的薩克爾要塞,拜佔庭的工程師為卡扎爾人建造了它,它限制了羅斯沿著頓河的貿易路線。

羅斯顯然有很好的情報,因為他們在860年的攻擊是非常及時的。當時,拜佔庭人正在小亞細亞奮力擊退阿巴斯人。860年6月18日,大約200艘羅斯的船隻駛入博斯普魯斯海峽,襲擊了君士坦丁堡周圍的鄉村。突如其來的襲擊使拜佔庭人措手不及,皇帝麥可三世也措手不及,海軍(連同希臘炮火)也缺席了。入侵顯然持續到8月4日。歷史學家不知道羅斯人為什麼撤退。也許麥可回來了,迫使入侵者撤退?

根據諾夫哥羅德《原始紀事》中的奧列格的說法,第二次羅斯對君士坦丁堡的進攻發生在907年,這是當年魯拜佔庭戰爭的一部分。他聲稱,由基輔的奧列格率領的一支由2000艘船隻組成的羅斯艦隊比拜佔庭人聰明,並且繞過了最初阻止他的船隻到達城市大門的鐵鏈。《原始編年史》表明,奧列格強迫拜佔庭人進行和平談判,並帶著一大筆錢離開。

根據哈扎爾的信件,基輔的伊戈爾在941年領導了另一次羅斯對君士坦丁堡的攻擊。與佩切涅格一道,羅斯於941年5月抵達比提尼亞,並被告知拜佔庭的首都很脆弱,因為帝國的艦隊正在地中海與阿拉伯人作戰,而陸軍則駐紮在東部邊境。皇帝羅曼努斯一世(Romanus I Lecapenus)只能召集15艘退役船隻,並為它們配備希臘火力。

伊戈爾的艦隊沒有意識到希臘火力的威力,包圍了拜佔庭。兩艘船靠得太近了,大火摧毀了整個羅斯艦隊和他們的盟友,一些羅斯人跳下船淹死了,而俘虜的羅斯則被斬首。9月,兩名拜佔庭將軍攜軍隊返回君士坦丁堡,海軍也返回。一次突然襲擊導致大部分羅斯艦隊被毀或被俘,而被俘的羅斯則被處死。伊戈爾逃到裏海,但在與阿拉伯人作戰時被殺。

十三世紀帝國的解體

公元1204年,君士坦丁堡在第四次十字軍東徵中被洗劫一空後,一個被稱為拉丁帝國的新帝國被徵服的領導人建立起來。他們在從拜佔庭獲得的土地上建立了帝國,1204年5月16日,鮑德溫一世被加冕為第一位皇帝。拉丁帝國持續了不到60年,因為它沒有建立起任何形式的統治地位。此外,拉丁美洲的領土相對較少;其他國家聲稱是東羅馬帝國的繼承者,包括尼西亞帝國。

然而,拉丁帝國確實包括拜佔庭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這是各種實體覬覦的。到了1220年代末,尼西亞帝國成為拉丁帝國的最大威脅,因為它開始在希臘獲得領土。尼西亞皇帝約翰三世杜卡斯(John III Doukas)與保加利亞(及其領導人伊萬·阿森二世)結成聯盟,1235年,新同盟國的聯合力量試圖奪取君士坦丁堡。

拉丁帝國的領袖,布瑞恩的約翰皇帝,被困在這座城市裡,但是群島的第二位公爵安傑洛薩努多代表君士坦丁堡出面幹預,派出一支海軍中隊去幫助布裡恩的約翰。結果,拉丁人能夠抵擋入侵者,直到冬天迫使保加利亞/尼西亞聯盟撤退。儘管最初同意在1236年繼續圍攻,亞森拒絕派遣軍隊。布裡恩的約翰死於1237年,保加利亞人違反了與尼西亞的條約,因為亞森可能成為拉丁帝國的攝政王。

然而,尼西亞人拒絕退出,繼續他們奪回君士坦丁堡的計劃。他們在1247年或多或少地包圍了這座城市,1259年在佩拉哥尼亞戰役中的勝利是拉丁帝國滅亡的開始。儘管麥可八世帕拉裡奧戈斯在1260年圍攻君士坦丁堡失敗,但尼西亞人最終在1261年7月25日拿到了他們的戰利品。一位名叫亞歷克西斯·斯特拉特戈普洛斯的將軍沒有開始另一場漫長的圍攻,而是找到了一個無人看守的入口,並將這座城市交給了皇帝麥可八世。

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

到了十五世紀初,拜佔庭的「帝國」只不過是幾片土地和君士坦丁堡城,幾十年來一直在抵抗猛烈的進攻,直到1453年才最終淪陷。1411年,奧斯曼人第一次試圖佔領這座城市,但時機不對。奧斯曼帝國因1402年開始的內戰而陷入混亂,直到1413年才結束。穆薩·塞萊比無法佔領這座城市,因為他的兄弟穆斯塔法(後來的穆罕默德一世)幫助約翰八世帕拉約洛戈斯和他「退休」的父親曼努埃爾二世擊敗了入侵者。

1421年默罕默德一世去世後,他的兒子穆拉德二世繼位。奧斯曼人在這個階段第一次擁有大炮,穆拉德渴望在君士坦丁堡測試他的武器。據一位名叫約翰·卡納諾斯的目擊者說,穆拉德從馬爾莫拉海到金角建造了一座巨大的城牆。他的部隊用彈射器向城牆發射了大量的火力和石塊。

一個名叫塞布哈裡的人,自稱是穆罕默德的後裔,他預言了君士坦丁堡將於8月24日陷落。結果,蘇丹計劃在那一天大舉進攻。經過漫長而艱難的戰鬥,土耳其人開始驚慌失措,莫名其妙地燒毀了他們的營地,然後撤退了。當時的消息來源認為,皇帝曼努埃爾二世發出消息,他將幫助維護穆斯塔法的事業,穆斯塔法是穆拉德蘇丹國的主要競爭對手。結果,穆拉德不得不放棄圍攻來對付篡位者,不幸的穆斯塔法很快被抓獲並勒死。

君士坦丁堡作為拜佔庭帝國的首都,在其1000多年的歷史上,只有少數幾次被攻破。然而,它無法堅持太久,1453年5月29日,奧斯曼人在徵服者默罕默德的統治下,經過53天的圍攻,最終攻佔了這座城市。最後一位拜佔庭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在戰鬥中陣亡,但他的屍體一直沒有找到。

相關焦點

  • 黑雲壓城:公元626年的君士坦丁堡圍攻戰
    但在殘破的小亞細亞各地尋找木料和工匠都需要時間,加班加點的下餃子也趕不上圍攻戰的開始。因此,在君士坦丁堡圍攻戰的前一個月裡,波斯人幾乎是一個旁觀者。如果他們能有度過海峽的能力,早就在拜佔庭都城下展現學自3-4世紀的羅馬攻城技巧。他們不僅學會了製造羅馬式的塔樓與攻城錘,還在挖掘地道方面非常出色。這樣的技能遠比阿瓦爾人仰仗的手拉式投石機要更為威脅。
  • 拜佔庭~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堡,一城三名,西方人眼中的世界中心
    君士坦丁堡扼黑海門戶,是黑海進入地中海的必經之路,是亞洲和歐洲的交通要衝,戰略地位無與倫比。數千年來,君士坦丁堡有過三個名字——拜佔庭~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堡,而這三個名字正好見證了地中海沿岸的千年爭霸史。
  • 為啥只用800人就能收復君士坦丁堡?
    其中1453年那次宣告了羅馬帝國的最終滅亡,而此前1204年被第四次十字軍東徵攻破,後來是被流亡政權尼西亞帝國收復了的。這次復闢極具戲劇性,尼西亞只派出了800名士兵,就讓堂堂拉丁帝國覆滅了。難道說這八百人個個武藝超群、以一敵百?當然不是,凡事都有個規律、都有它循序漸進的道理。
  • 從耶路撒冷到君士坦丁堡:三大一神教對「新羅馬」的競逐
    另一名更有聲望、地位更崇高的貝都因詩人伊姆魯·蓋斯前往君士坦丁堡尋求協助,希望重建他失去的王國。查士丁尼皇帝對這名訪客的苦況不是不感到同情,但我們沒有聽到他的要求得到了任何回應,因為伊姆魯·蓋斯「540年左右在返回阿拉伯的路上去世」。雖然在好幾年的時間裡,先知穆罕默德並未成為拜佔庭統治者眼中的重要人物,但君士坦丁堡肯定存在於穆罕默德的心中。
  • 十幾萬人圍攻歐洲第一堅固城牆,打的正激烈,卻發現有城門沒關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中世紀的時候歐洲最堅固的城牆之一,這座城牆就是狄奧多西城牆。當初羅馬的首位皇帝於公元330年建立了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羅馬最為繁華的城市,可以說這座城市就象徵了歐洲中世紀的文明。事實上,在君士坦丁堡戰役之前,拜佔庭帝國已經失去了往日的光輝。
  • 羅馬帝國滅亡前10年,剩兩座城也要打,東歐十字軍和君士坦丁反攻
    瞧這景象,約翰八世雖然依然住在富麗堂皇的軍堡深處的皇宮裡,但實際境遇連個當時西歐的大莊園主都不如。君堡的第二大特點是城防,這座城好像無論風雲如何變幻,它的城防總是那麼強悍,強悍到哪怕是沒多少城防部隊也依然難以攻破。因為它的防禦幾乎全靠建城時的地形選址以及那高大、厚重、歷經反覆加固的城牆。
  • 奧斯曼帝國衰落後,歐洲為何沒有奪回君士坦丁堡?
    從此,這座城市開始了它輝煌的千年歷史,君士坦丁的名字與這座城市融為一體,直到1453年帝國隕落的那天。東羅馬帝國滅亡後,君士坦丁堡被奧斯曼帝國佔領,並成為奧斯曼帝國首都。在奧斯曼帝國統治時期,君士坦丁堡的名字叫做康斯坦丁尼耶,也就是君士坦丁堡的土耳其語音譯。直到奧斯曼帝國滅亡之後,現代土耳其才將該城改名為伊斯坦堡。
  • 士兵圍攻歐洲最堅固的城牆時,發現有小門沒關,千年帝國因此滅亡
    君士坦丁一世在位期間,下令全方位地圍繞新都興建城牆,以防禦來自海路和陸路的攻擊。隨著城市的擴張,公元408年,年僅7歲的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二世下令修建「狄奧多西城牆」,總長度為5630米。在東方禁衛軍統領安提莫斯的監督下,該城牆於413年完工。
  • 奧斯曼帝國攻下君士坦丁堡後,為什麼沒有推倒聖索菲亞大教堂?
    自教會大分裂後,聖索菲亞大教堂便成為東正教牧首的座堂,教堂中供奉著大量傳說中的聖物:真十字架碎片、刺穿耶穌基督的鐵釘、猶太人震毀耶利哥城牆的號角、裹屍布、諾亞方舟中被鴿子銜回的橄欖枝……聖索菲亞大教堂不僅是羅馬帝國榮耀的象徵,更是東方基督教世界的靈魂。
  • 第四次十字軍東徵(3)
    帝國的西半部分在公元四世紀就已經滅亡,其留下來的帝國皇位法統在8世紀被加封給了法蘭克的查理曼大帝,這也是後來神聖羅馬帝國法統的來源。在公元4世紀,通過政治與軍事鬥爭一度一統帝國東西的皇帝君士坦丁宣布米蘭赦令,給予基督教在帝國境內合法地位,同時將帝國首都從羅馬遷往君士坦丁堡。在米蘭赦令之前,基督教在羅馬帝國境內是非法的,迫害基督徒的事件時有發生,如在聖經中耶穌就是被羅馬士兵綁上了十字架。
  • 這部土耳其小眾紀錄片,憑什麼在豆瓣拿到8.2分
    不過,2020年1月底,在網飛(Netflix)上線6集文獻紀錄片《帝國崛起:奧斯曼》(Rise of Empires: Ottoman)倒是令人刮目相看,拍出了史詩大片的感覺,在豆瓣上,也因此拿到了8.2的高分,近期被國內視頻網站引進播出。
  • 15萬東方人圍攻歐洲史上最堅固城牆,激戰時卻發現:有城門沒關
    中世紀歐洲的最強之盾——狄奧多西城牆君士坦丁堡是羅馬第一位皇帝君士坦丁在公元330年建立的,一直到公元13世紀初期,君士坦丁堡都是規模最大、最繁華的大都市。在某種意義上,君士坦丁堡就是歐洲中世紀文明的象徵。
  • 亞歷山大戰史:工事與圍攻的技藝
    修昔底德對普拉蒂亞圍攻戰的記載是對圍攻戰的第一次詳細描述。而亞歷山大對圍攻戰術發展也有著巨大的推動。在所有門類的戰爭藝術之中,圍攻是最接近科學的,其中不少技藝事實上也主要是在和平時代中使用的。如果不能通過飢餓迫使守軍投降,那麼圍攻的手段便只剩下攀登城牆或打破城牆。而後一種手段的實施,又有必要儘可能不暴露在對方火力之下。
  • 精羅狂喜,夢回君士坦丁
    隨後帝國動用這個時代最為恐怖的「攻城巨獸」烏爾班巨炮。在硝煙和塵土散去後,人們發現偉大的狄奧多西城牆被轟出一個巨大的缺口,敵人如潮水般向著缺口湧來。屹立千年而不倒,「君庭堡」攻城戰「君庭堡」雄踞半島末端,三面臨海且有城牆防禦,面向陸地一側地勢開闊,由護城河和複式城牆組成的立體防禦體系橫亙於此,將城市守護在深溝高牆之後,歷經千年不曾失守。
  • 十字軍攻陷君士坦丁堡後,竟還弄了個短命的拉丁帝國?
    並且尼西亞帝國與保加利亞人之間也締結了同盟,雙方還嘗試對君士坦丁堡進行了一場並不成功的圍攻。此時不僅僅是軍事上的失敗,拉丁帝國在財政上也出現了巨大的困難。由於拉丁帝國除了之前的亨利之外,大多都並不信任信仰東正教的希臘人,因此原本拜佔庭的官僚和稅收體系被拉丁人拋棄。取而代之,則是被威尼斯人控制之下的財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