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新市民的健康管家丨鎮遠縣陽鎮新城社區衛生室...

2020-12-18 天眼新聞

「季節變換,注意不要感冒哈。」

「有不舒服的地方要及時說哦。」  ……   一早,在鎮遠縣新城社區衛生室,已有不少居民前來看病。作為衛生室唯一的醫生,我手上忙個不停。仔細回想,我已經從事醫生行業20餘年。

我叫吳繼菊。2018年9月,我從陽鎮衛生院,調到新城社衛生室工作。每天一大早,我就得早起,搭乘半小時公交車前來上班。   有時七點多來,門外就有許多居民在等著看病了。作為衛生室唯一的醫生,我基本上沒有太多休息的時間,每天早出晚歸。就這樣,日復一日,風裡來雨裡去,為小區居民健康保駕護航。

雖然工作比較繁雜,但我已經習慣。   「我年紀大了,經常生些小病,有了衛生室挺方便的,吳醫生服務態度很好,能力又強,在小區裡已經傳開啦,大家都知道有這麼個好醫生。」

談起我,63歲的成宏珍老人忍不住點讚。2017年,老人通過易地扶貧搬遷,成為新城社區居民。   新城社區共有113戶585人,而我則是他們的「健康管家」。在社區衛生室,我主要負責轄區內公共衛生服務、基本醫療服務,篩查本小區35歲以上人員血糖血壓,管理四類慢性病重點人群隨訪工作。

此外,我也是一名家庭醫生,經常入戶為社區居民進行健康查體以及生活方式指導等,獲得居民一致稱讚。  未來的日子裡,我將繼續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繼續服務好社區居民。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徐偉

編輯 孫遠銘

編審 周文君 李劼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我是村裡的理髮師丨鎮遠縣江古鎮大嶺村駐村第一...
    我叫黎家瑜,是貴州省殘疾人聯合會辦公室調研員。2019年6月,我被選派到鎮遠縣江古鎮大嶺村任同步小康第一書記。記得剛到大嶺村時,我不知道如何開展幫扶工作,只是開展簡單地走訪入戶,了解不到群眾內心真實所想。
  • 「我的扶貧故事」搬進幸福新家園丨鎮遠縣青溪鎮扶貧工作站王文廣
    我叫王文廣,2017年11月,我來到鎮遠縣青溪鎮扶貧工作站工作,成為扶貧移民專幹。我見證了貧困群眾「挪窮窩、住新居、換面貌」生活變化。青溪鎮位於鎮遠縣東部,距縣城43公裡,屬於典型山區鄉鎮。在脫貧攻堅過程中,易地扶貧搬遷成了改善群眾生活的重大機遇。 青溪鎮桃坡村貧困戶陳國光家住最邊遠的墳山組大山溝裡,離鎮中心村有十多裡路,山高路窄難行。在易地扶貧搬遷摸底期間,有時候我每天要走好幾裡山路,去陳國光家做思想動員工作。
  • 「我的扶貧故事」群眾心中的「暖心姐」丨鎮遠縣陽鎮黃桑田村駐村...
    我叫張瓊,是鎮遠縣財政局的一名幹部,於2016年結對幫扶陽鎮黃桑田村貧困戶,2018年擔任黃桑田村駐村工作隊長。   從接到任務的那一刻起,我顧不了臥病在床的父親,就全身心地沉入村裡,與工作隊員和村兩委一起研究幫扶方案,找準方法,採取「一戶一方案、一戶一幫扶」的精準措施開展工作,對全村42戶貧困戶逐戶上門走訪,詳細了解他們的生產、生活、身體健康、勞動力以及學生等家庭情況,核算他們的家庭收入,摸清家底、找準路子、制定措施,同時與幫扶幹部一起討論建立每個貧困戶的檔案資料
  • ...故事」漫漫扶貧路 我更加堅毅丨鎮遠縣金堡鎮扶貧工作站站長劉傑
    背著行囊,懷揣夢想,放棄大城市的繁華,我踏上了這片民風淳樸、發展後勁十足的土地——黔東南州鎮遠縣金堡鎮。  我叫劉傑,現任鎮遠縣金堡鎮扶貧工作站站長。自走進扶貧工作站的那一刻起,我便默默起誓,用自己小小的身軀迸發出最強大的力量助力脫貧攻堅,4年的攜手奮進與不離不棄見證了我與金堡人民的不解情緣。
  • 「我的扶貧故事」掛職援黔,我人生的正確選擇丨鎮遠縣委常委、副...
    帶領西泠印社到西湖實驗小學開展捐贈助學活動儘管家人萬分不舍、同事們極力挽留,我還是堅定我的選擇。根據組織安排,我掛任鎮遠縣委常委、副縣長職務,同時也擔任杭州駐黔東南州鎮遠縣東西部扶貧協作小組組長。為了將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刃上,使幫扶資金產生最大的效益,我帶領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組對每個項目進行嚴格的篩選,認真的分析,確保項目都能持續地產生效益,帶動更多群眾脫貧致富。
  • ...脫貧故事」搬新家,擁抱新生活丨鎮遠縣青溪鎮慢坡社區居民曾國祥
    我叫曾國祥,是鎮遠縣青溪鎮慢坡社區居民。2016年,我家有7口人,4個子女都還在上學,還有一位年邁的父親患有慢性病,我和妻子在周邊做點泥水工是家裡唯一的收入來源。像我這樣的家庭要想把生活過好,可以說難於上青天,但是我趕上了好的時代。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帶給我光榮和欣慰丨鎮遠縣都坪鎮坳背村駐村...
    我叫楊建,是黔東南自治州鎮遠縣衛生健康局的一名工作人員。2017年8月,我被派駐到鎮遠縣都坪鎮坳背村參加扶貧工作,2019年10月成為駐村工作隊隊員,有幸投入到一線脫貧攻堅戰鬥中,我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
  • 「我的扶貧故事」步步為營,奏響勝利凱歌丨鎮遠縣陽鎮界牌村駐村...
    我們是駐紮在鎮遠縣陽鎮界牌村的一支攻堅戰隊,我們來自四面八方,一起並肩作戰,共同打響脫貧攻堅、疫情防控、環境整治多場戰役。動員唐政有戶搬遷老樹發新枝  敢幹闖新路  隊伍裡的老同志,有著豐富的農村工作經驗,矛盾糾紛輕鬆解決,緊盯「急事難事」敢打「攻堅戰」。
  • 「我的扶貧故事」盡心盡力做好每一件事丨鎮遠縣青溪鎮東門村駐村...
    我叫姚元科,是貴州省凱裡汽車運輸集團鎮遠有限責任公司派駐鎮遠縣青溪鎮東門村駐村工作隊長。   東門村有8個村民小組,共306戶985人,貧困戶3戶4人,貧困發生率0.51%。我到東門村時,正是脫貧攻堅衝刺階段,我深感脫貧攻堅工作的重要性和偉大意義,凡是參與脫貧攻堅的同事們幾乎都說扶貧工作的艱辛,我主動請纓要求參加這場無硝煙的「戰役」。
  • 「我的扶貧故事」我慶幸見證和參與了這場「戰役」丨鎮遠縣都坪鎮...
    我叫洪靜濤,是貴州省黔東南州鎮遠縣都坪鎮扶貧工作站的一名基層幹部,也是土生土長的都坪人。2017年大學剛畢業,我就加入了這個「大家庭」。按黨委政府要求,我被安排在扶貧開發工作站,那一刻,我的內心百感交集,腦海中頓時浮現了各種貧困家庭的場景,也是從那一刻開始我的工作便是與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打交道」。我剛開始接觸的是辦公室工作,系統錄入、收發村裡報表等等。因為熟悉電腦,所以很快上手,但是對扶貧工作一點也不了解,於是我就邊學邊做,在領導及同事的幫助下漸漸熟悉和掌握了扶貧知識和相關政策。
  • 「我的扶貧故事」不負群眾「娘家人」般的期望丨鎮遠縣金堡鎮遼家...
    「劉主席,我上個月到州醫院住院,為什麼合醫報銷只得30%而不是80%?你能幫我去問一下嗎?」「我家學生到湖南讀大學,需要在填寫的困難生活補助金申請表蓋章,你能幫我拿去教育局蓋章嗎?」根據組織安排,2018年5月我到鎮遠縣金堡鎮遼家坳村任駐村工作隊長。2年多來,在縣鄉黨委政府的積極領導下,我與工作隊其他成員一起圍繞「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開展新形式下的扶貧工作。剛到村裡時,正是夏季剛剛開始之季,我用近半個月時間走訪了村裡14個自然寨,儘量收悉村情,了解民意。
  • 「我的扶貧故事」把群眾當成家人 把他們的事當成自己的事丨鎮遠縣...
    漫漫人生路,歲月或許改變了青春的模樣,但改變不了我對都坪這片熱土深深的眷戀。我叫倪詩權,是鎮遠縣衛生健康局的一名普通幹部。懷著這份眷戀,我主動要求派駐到都坪鎮都坪村脫貧攻堅駐村工作。因為不了解他家情況,入戶時只是簡單宣傳扶貧政策,填寫入戶走訪記錄,最後要求他籤字,他卻躺在沙發上不肯起來,很不耐煩地嚷道:「我沒空,我要睡午覺。」我瞬間意識到扶貧不僅僅是任務,更重要的是走近他們、了解他們,讓他們在黨的好政策下早日脫貧致富。
  • 「我的扶貧故事」脫貧攻堅沒有休止符丨鎮遠縣報京鄉黨委書記何洪道
    我叫何洪道,是貴州省黔東南州鎮遠縣報京鄉黨委書記。   報京鄉地處鎮遠縣最南端,少數民族佔比為99.7%,是全省100個貧困鄉鎮之一。猶記得2019年剛到報京鄉任職時,面對產業發展薄弱、群眾觀念保守,貴灑村還未出列,178戶貧困戶未脫貧等等,我深深感到身上的擔子有多重、責任有多大,帶領全鄉各民族同胞脫貧致富,持續鞏固脫貧成效是我的責任,更是我的使命。查看報京小學衛生廁所建設情況「扶貧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 「我的扶貧故事」戰「疫」鬥貧 無問西東丨鎮遠縣都坪鎮新寨村駐村...
    我叫張秀剛,2018年5月至今,我先後被選派到貴州省黔東南州鎮遠縣都坪鎮新寨村任駐村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  在過去的兩年當中,我累計下戶640餘次,與村民交流2000餘次,行程22000公裡,步行2200公裡,帶領全部駐村幹部及時和群眾溝通交流,了解群眾的想法並及時解決群眾的困難,按時完成上級要求的各項扶貧材料保質保量收集、整理、更新等工作。
  • 「我的扶貧故事」群眾工作就要「軟磨硬泡」丨鎮遠縣金堡鎮秀地村...
    幫助群眾收割水稻我叫楊正琦,是貴州省黔東南州鎮遠縣人民政府信息服務中心工作員。2018年5月起,來到金堡鎮秀地村,擔任駐村工作隊長兼第一書記。發展產業是脫貧致富的根本,作為駐村工作隊長,抓好產業發展是第一要務,我認為,村裡要發展就要先搞好基礎設施建設,群眾要有長遠的眼光。2018年5月14日,我入村的第二天,秀地村正在修建高標準農田河堤整治項目,一個群眾跑到村裡說因為修建河堤,自家的田被佔得有點多,且農田進出水不方便。我隨即走訪了周圍的群眾,得知該農戶阻礙施工隊,導致多天都沒有施工了。
  • 「我的脫貧故事」扶貧讓我家重獲新生丨鎮遠縣羊坪鎮羊坪村村民熊...
    我叫熊春花,是鎮遠縣羊坪鎮羊坪村村民。丈夫本是玉屏縣人,20年前在羊坪火車站貨場搬貨,就在羊坪鎮定居了。我是從臺江縣嫁過來的。由於我一無文化、二無技術,家裡三個小孩還需要照顧,所以生活的重擔全部壓在了丈夫身上,日子過得緊巴巴的,沒有一分積蓄。2013年,丈夫不幸離世,留下三個年幼的女兒給我,在羊坪這裡,我無親無故,只有三個女兒是至親。
  • 「我的扶貧故事」新市民的幸福生活|望謨縣甘萊幼兒園王業萍
    我叫王業萍 ,是一名幼兒教師,也是服務望謨縣易地扶貧搬遷的一名「新市民」。2019年6月,望謨縣已全面完成易地扶貧搬遷任務,為保障易地扶貧搬遷新市民子女有良好的教育,在縣城各安置點修建了嶄新漂亮的學校,我接到一項任務,到甘萊安置點一所新建的幼兒園主持工作。
  • 「我的扶貧故事」金杯銀杯不如群眾口碑丨鎮遠縣羊坪鎮一碗水村駐...
    我叫何國龍,現任貴州黔東經濟開發區城市管理行政綜合執法局副局長,2018年5月,我被委派到鎮遠縣羊坪鎮一碗水村任駐村工作隊隊長。不知不覺我已經駐一碗水村三個多年頭了,回想起這段駐村歲月,我心中總是充滿了苦與甜。
  • 「我的扶貧故事」做群眾的「光頭」隊長丨鎮遠縣湧溪鄉古樓坪村駐...
    我叫田永國,是貴州省黔東南州菸草公司鎮遠縣分公司的一名職工。2018年5月,經組織選派,我到古樓坪村任駐村工作隊隊長。作為一名國企普通員工擔任駐村工作隊隊長,我心裡有些忐忑,但更多得是一種發自內心的使命和肩上的責任。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之路任重道遠,堅定信心帶民致富丨鎮遠縣人大...
    一到下雨天,情況更糟糕,泥巴路上泥濘難行,因此我的辦公室裡總是備有一雙長筒的雨鞋,陪伴著我走遍了四方山的家家戶戶、邊邊角角,四方山14戶農戶的情況,不到半個月我便能如數家珍、娓娓道來。我是都坪鎮的黨委書記,我不光要熟悉我幫扶的村組情況,更要熟悉全鎮各個村組的情況,特別是深度貧困村組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