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故事」搬新家,擁抱新生活丨鎮遠縣青溪鎮慢坡社區居民曾國祥

2021-01-09 天眼新聞

我叫曾國祥,是鎮遠縣青溪鎮慢坡社區居民。

2016年,我家有7口人,4個子女都還在上學,還有一位年邁的父親患有慢性病,我和妻子在周邊做點泥水工是家裡唯一的收入來源。像我這樣的家庭要想把生活過好,可以說難於上青天,但是我趕上了好的時代。

當時我們家被識別貧困戶,但我並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可能就是代表我們家窮而已,也沒有放在心上,依舊為生活四處奔走,我從未想過家裡會因此發生極大的變化,我們的生活條件得到了改善。

曾國祥家的舊房子

搬遷前,老家在青溪鎮後山村偏僻的半山腰上,方圓2公裡範圍內獨門獨戶,房屋是年久失修的木房子,遇到雨天就漏雨。其實這些對於我們而言算不得什麼苦,只是苦了孩子,每天要徒步5裡左右去上學,特別是到了冬天,天冷地滑,孩子寫字的手全是凍瘡,現在雖然趕上了義務教育,上學要不了多少錢,但是這樣的開銷,加上父親看病吃藥無疑對本就困難的家雪上加霜。

妻子時常心疼得淚流不止,想改善生活卻沒有技術、家裡就我們夫妻兩人有勞動力,可是我們作為父母和晚輩實屬無能為力。直到我們家被識別為貧困戶過後,我結識了我們家的幫扶幹部王才煊,我們都習慣叫他「王主任」,一個熱心且靦腆的小夥子。

他了解我們家的基本情況後,也知道了我們當前的困難,他說:「大哥你放心,我一定盡我所能去給你們想辦法,但是你們也不要放棄,只有我們一起努力,現在政策這麼好,日子總會越過越好的。」

青溪鎮慢坡社區

後來他給我講我們家符合國家易地扶貧搬遷政策條件,孩子上學、老人看病、務工都方便。我也把我的顧慮和他說了,我雖然覺得這個政策好,但是我們家已經沒有錢來裝修添置必要的生活用品了。他說:「大哥你放心,我給你想想辦法。」沒過多久他就湊齊1萬塊錢借給我,我心裡的覺得他像我的親人一般。

我消除了顧慮,2016年在他的幫助下我們搬進了位於本鎮的慢坡社區,在這裡房屋乾淨整潔,有水有電,再也不用擔心漏雨漏風了,孩子也能坐公交上學了,衛生室也在社區裡面,老人看病買藥也方便多了。

小王說:「搬遷是途徑,生存才是目的,不僅僅讓你們搬家就完了,更要想辦法提高收入。」當時我們家除低保保障外,每月還需1000多元的開銷,才能保證家庭的正常運轉。他了解我們夫妻的就業意向,幾經波折,最終通過朋友幫助在一個施工隊伍工作,夫妻二人每日在工地幹活,月收入5000元以上。

曾國祥一家人在新家裡

就業穩定了,我們也更有信心改變我們的生活,為子女提高好的讀書環境,培養他們成為有用之人,以後也能像小王同志一樣,用自己的行動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報答黨和政府的恩情。

作為一個普通的老百姓,我清楚地見證我們家的變化,家庭生活環境改善了,每天充滿希望,為我們家的幸福生活添磚加瓦。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徐偉 整理

編輯 段嵐茜

編審 田旻佳 韋一茜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搬進幸福新家園丨鎮遠縣青溪鎮扶貧工作站王文廣
    我叫王文廣,2017年11月,我來到鎮遠縣青溪鎮扶貧工作站工作,成為扶貧移民專幹。我見證了貧困群眾「挪窮窩、住新居、換面貌」生活變化。青溪鎮位於鎮遠縣東部,距縣城43公裡,屬於典型山區鄉鎮。青溪鎮雖然土地肥沃、景色秀麗,是發展高效農業和旅遊業的理想之地,但因地理條件限制,許多地方山大溝深,群眾居住分散,基礎設施難以配套,群眾生活受到影響。在脫貧攻堅過程中,易地扶貧搬遷成了改善群眾生活的重大機遇。 青溪鎮桃坡村貧困戶陳國光家住最邊遠的墳山組大山溝裡,離鎮中心村有十多裡路,山高路窄難行。
  • 「我的扶貧故事」盡心盡力做好每一件事丨鎮遠縣青溪鎮東門村駐村...
    我叫姚元科,是貴州省凱裡汽車運輸集團鎮遠有限責任公司派駐鎮遠縣青溪鎮東門村駐村工作隊長。   東門村有8個村民小組,共306戶985人,貧困戶3戶4人,貧困發生率0.51%。我到東門村時,正是脫貧攻堅衝刺階段,我深感脫貧攻堅工作的重要性和偉大意義,凡是參與脫貧攻堅的同事們幾乎都說扶貧工作的艱辛,我主動請纓要求參加這場無硝煙的「戰役」。
  • ...青春致敬脫貧丨鎮遠縣青溪鎮扶貧開發工作站負責人肖德勳
    我叫肖德勳,是黔東南自治州鎮遠縣青溪鎮扶貧開發工作站負責人。同時,我也是農民的孩子,身上有著農民特有的寬厚、質樸與堅韌。2017年8月,在青溪鎮黨委政府的安排下,我成為脫貧攻堅主力軍裡的一員。我以火一般的工作熱情奔向了脫貧攻堅的戰場。白天與太陽同起,夜晚與月亮同行。宣傳政策多少次回到家,自己的孩子已在淚水和等待中進入夢鄉,能陪伴家人的僅是那幾小時睡眠時間。就連妻子兩次臨進產房,也未能及時陪伴。
  • ...把群眾的事放在心上丨鎮遠縣青溪鎮甘溪村駐村工作隊隊長吳秀樓
    我叫吳秀樓,是貴州省黔東南州經濟開發區自然資源分局執法監察大隊副隊長,2018年被派駐到鎮遠縣青溪鎮甘溪村擔任駐村工作隊隊長。當我了解到貧困戶楊勝權家存在飲水問題後,我立即趕到現場。楊勝權家離水井雖然僅50多米,但楊勝權因常年患病身體虛弱,取水十分不便。了解情況後,我和幫扶幹部商量,尋求愛心企業幫助,解決了水泵、水管、電線等物資,與幫扶幹部一起將物資運往楊勝權家中,並現場安裝、調試。
  • 「我的扶貧故事」新市民的健康管家丨鎮遠縣陽鎮新城社區衛生室...
    ……   一早,在鎮遠縣新城社區衛生室,已有不少居民前來看病。作為衛生室唯一的醫生,我手上忙個不停。仔細回想,我已經從事醫生行業20餘年。我叫吳繼菊。2018年9月,我從陽鎮衛生院,調到新城社衛生室工作。
  • ...做好農村工作要「四心」丨鎮遠縣青溪鎮坪陽村駐村工作隊隊長羅園
    我叫羅園,是貴州黔東經濟開發區招商投資促進局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員,於2018年5月11日被派駐到鎮遠縣青溪鎮坪陽村擔任駐村工作隊隊長。2018年末,我得知村民陳功毅因患膀胱癌,在黔東南州人民醫院接受手術治療並定期化療,家中兩個孩子都在上大學,家庭情況困難,我將該戶情況及時向上級匯報,通過多方聯繫,園區內兩家愛心企業貴州舞陽藥業有限公司和貴州省源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了解該戶詳細情況後,表示每學期資助陳功毅子女5000元助學金直至其大學畢業。
  • 「我的脫貧故事」脫貧是奔向新生活的起點丨劍河縣久仰鎮黨義村...
    幫扶幹部龍金理到龍中明家走訪聽了他的話後,我備受鼓舞,感覺生活又燃起新的希望。  考慮到我家情況,鎮政府聘我擔任久仰鎮黨義村護林員。同時,在社保兜底精準幫扶政策的保障下,吃穿已經不用我發愁了,2017年底我申請了脫貧。龍中明到山林巡邏2018年,為了鞏固我家脫貧成效,駐村工作隊推薦我為黨義村公路養護員,負責黨義村黨東寨至夭那村岔路公路段的養護工作。
  • 「我的脫貧故事」紅燈籠帶來火紅日子丨鎮遠縣羊場鎮金盆村村民熊...
    我叫熊朝輝,今年49歲,是鎮遠縣羊場鎮金盆村曹家老組人。沒文化,無技術,家裡幾乎沒有經濟來源,生計特別艱難,2014年,我家被評為了建檔立卡貧困戶,那時我犯錯坐了牢,年邁重病的老母親只能由遠嫁外縣的大姐偶爾回來照顧。  2018年2月,我刑滿回家,迫不及待地見到了母親。
  • 「我的脫貧故事」搬進幸福社區 過上幸福新生活丨劍河縣磻溪鎮盤樂...
    我叫楊長櫻,今年22歲,是劍河縣磻溪鎮盤樂村村民,也是劍河縣幸福社區的搬遷群眾。我們家現在有3口人,正如社區的名字,我們現在過著幸福的生活。2018年,得益於易地扶貧搬遷好政策,我一家三口從村裡搬了出來,住進了縣城的新房子。現在的好光景,全靠國家的關心和扶貧幹部的幫助。作為一名貧困戶的我,如今在新的生活環境下,通過自己的努力奮鬥,找到了通向小康新生活的道路和方向。
  • 「我的扶貧故事」脫貧攻堅沒有休止符丨鎮遠縣報京鄉黨委書記何洪道
    我叫何洪道,是貴州省黔東南州鎮遠縣報京鄉黨委書記。   報京鄉地處鎮遠縣最南端,少數民族佔比為99.7%,是全省100個貧困鄉鎮之一。我在任職後一個月,我就實地深入走訪了全鄉6個村53個村民小組以及未脫貧的178戶貧困戶,每到一戶都詳細了解該戶的實際情況,落實研究「一戶一策」,團結帶領全鄉黨員幹部群眾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圍繞核心指標狠抓「三個落實」,做到「四個不摘」,全力以赴持續鞏固脫貧成效,路、水、房、電、訊、寨、業等進一步改善,群眾獲得感、幸福感、認可度不斷增強。
  • 「我的扶貧故事」我慶幸見證和參與了這場「戰役」丨鎮遠縣都坪鎮...
    我叫洪靜濤,是貴州省黔東南州鎮遠縣都坪鎮扶貧工作站的一名基層幹部,也是土生土長的都坪人。2017年大學剛畢業,我就加入了這個「大家庭」。恰逢減貧摘帽之年,扶貧工作十分繁雜,「5+2」、「白+黑」模式更是家常便飯,即使如此,在工作中我仍恪盡職守,始終將脫貧攻堅放在首位。「小洪,快進來坐,外面冷很。」這是我在2017年11月走訪袁其順戶時,老人對我說的話。袁其順是我的結對幫扶戶,家中只有兩位老人,而且兩位老人體弱多病,常年住院,加之地處偏僻,十分不便。
  • 「我的脫貧故事」心裡有光,生活有望丨鎮遠縣羊坪鎮硃砂村村民張萌
    我叫張萌,今年50歲,家住貴州黔東南州鎮遠縣羊坪鎮竹坪村,1家5口人屬建檔立卡貧困戶。   經過三年時間的不懈努力和辛勤勞動,我於2017年底實現了脫貧摘帽。2019年,我用這幾年發展產業的積蓄,在距老家約3公裡外的竹坪街上(320國道旁)建起了300平方米的磚混結構新樓房,實現了自主移民搬遷。
  • 新市民 追夢橋 劍河易搬社區裡的「最美」居民們
    日前,劍河縣易地扶貧搬遷社區(以下簡稱易搬社區)思源社區舉行了2020年度「新市民追夢橋」工程評選表彰活動,有來自縣內三個易搬社區的59名居民一同參加。居住在思源社區群眾彭勝錫,一大早便來到了活動現場,從磻溪鎮香洞村搬遷入住的他顯得格外激動,他被表彰為「勤儉持家『最美家庭』」。
  • 「我的扶貧故事」脫貧是新生活奮鬥的起點丨德江縣長豐鄉黨委書記...
    長豐鄉位於銅仁市德江縣西北部,距縣城32公裡,轄14個村和1個社區121個村民組18621人,11個貧困村(其中8個深度貧困村),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554戶7074人,貧困發生率38%,是德江縣脫貧攻堅主戰場之一。 尚紅同志走訪群眾時節不居,歲月如流。
  • 「我的脫貧故事」沒有黨和扶貧幹部 就沒有我們的幸福新生活丨望謨...
    我叫貝啟相,家住望謨縣石屯鎮翁村村一組。2014年以前,由於家裡條件艱難,加上兩個女兒都在校念書,家庭經濟入不敷出。這一年,我家被評為了建檔立卡貧困戶。貝啟相的新家後來,包保責任人常到家裡走訪,與我和愛人共商如何摘掉貧困帽子,儘早脫貧奔小康。為提高我家的收入、解決住房問題,他們幫忙制訂了脫貧計劃,要在五年之內幫助我們實現脫貧。但這需要發展產業進行扶持。
  • 「我的扶貧故事」我帶大家發「羊」財丨鎮遠縣青溪鎮紅光村副主任...
    我是貴州黔東南鎮遠縣青溪鎮紅光村副主任李代富。2009年,30歲的我,放棄他鄉汽修穩定收入,決心返鄉創業。通過到貴陽市、晴隆縣、天柱縣等地參觀學習,我很快便掌握了養羊技術,先後投資30萬餘元,租了1000多畝山地用於修羊圈、建產房,並買了45隻羊,沒想到第一年就淨賺5萬元,這讓我嘗到了甜頭,發展養殖業的底氣更足了。
  • 鎮遠縣2020年預定新兵人員公示名單
    內容提要: 鎮遠縣2020年預定新兵人員公示名單 根據9月3日縣徵兵工作領導小組定兵會議研究決定,擬定62名同志應徵入伍,現將名單公示如下(共計70人,其中8人為預備人員)                     一、氵舞陽鎮
  • ...脫貧故事」搬出大山後,我過上好日子|西秀區彩虹社區新居民李遠鴻
    我叫李遠鴻,今年45歲,是西秀區彩虹社區的新居民。我家有7口人。5個小孩,有4個小孩都在彩虹社區裡的啟新學校讀書。幾年前,搬到城市裡生活,我跟媳婦都要去隔壁園區的綠野芳田公司上班。我的媳婦在彩虹社區當保潔員,每天就負責把小區這段路上的垃圾清掃乾淨,每個月能掙到1800元。李遠鴻在配送蔬菜如今比原來的生活好得太多了。
  • 雲南農科院研究員龍榮華到鎮遠縣作「蔬菜產業」技術指導工作
    雲南農科院研究員龍榮華到鎮遠縣作「蔬菜產業」技術指導工作 發布時間:2020-12-19 23:53:52   作者:李明春   來源:鎮遠網
  • 我在南疆丨社區幹部巴哈古麗
    我在南疆丨社區幹部巴哈古麗 2020-12-12 19: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