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的魚友追求「沒有水的魚缸」,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空氣缸。魚養在那缸裡面就好像魚在空氣中飛來飛去,看上去很賞心悅目:而草缸玩家們也希望自己草缸中的水面上乾淨點,清澈見底一些。但是,空氣缸,還是草缸,在想要成就「清澈無比,有水勝似無水」的道路上,總會被「懸浮物」和「漂浮物」這兩大敵人所打敗。為啥魚缸的水體裡面總是會有微粒飄來飄去?為啥魚缸水面總是有雜質在蕩漾?如何解決?
水中的懸浮物
水中懸浮物有很多種生成原因,稀碎的魚類糞便,飼料殘渣,水草屍體等等都有可能造成魚缸中的懸浮物產生。我們要如何去解決這個問題呢?
首先你需要一根滴管或者抽底器。在每次觀賞魚進食之後的三四個小時,差不多魚類消化完了之後就會開始產生排洩物。在排洩物產生完了之後你就要趕緊趁糞便被過濾系統弄碎或者被其他生物弄碎之前趕緊抽走那些糞便。但是呢,這樣或許會很麻煩,幾乎沒人可以做到每次餵完東西的時候就趕緊進行抽底。所以我建議大家在剛剛把底抽完的時候就進行下一步的操作了。
改善物理過濾系統。生化過濾是分解有害物質的,而物理過濾則是直接過濾掉肉眼可見的微粒的。恰巧,那些阻礙你看魚的傢伙正是一些肉眼可見的微粒。所以在你抽完低後需要改善一下物理過濾層。比如,增加幾塊魔毯,更換掉原來的濾棉。也可以放一些活性炭和蛋白棉來輔助一下過濾,並且除掉黃水讓水質看上去更加清澈。基本上物理過濾一好就沒啥懸浮物存在了。但是也得調整一下水泵位置,別放在死角,吸不到任何雜質。與此同時也可以合理運用一下出水口的水流,衝散角落搜羅堆積的一些髒東西。
水面上有漂浮物
為啥水面上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漂浮物呢?這個原因也很多。一種漂浮物的形式是油膜,一種則是雜質。油膜我們在這就不多說了。而雜質也許是灰塵落入了水中,也有可能是浮萍的葉子腐爛後離開母株,還有就是飼料殘渣。
想要對付這些東西其實很簡單。我們先來說一說人工清除。你可以把塑料瓶對半剪開,然後把切口處修剪成鋸齒狀,沉到水裡面讓水面上的漂浮物流進來然後倒了。這個是比較簡單的方法。或者放一個具有除油膜功能的瀑布過濾系統,也可以很好地解決。但是這些辦法如果不適合你呢?那可以試試看生物治理。
你也可以選擇一些可以吃油膜漂浮物的生物。比如說我們比較熟悉的觀背青鱂,它的嘴巴是朝上的,非常適合清除水面上的漂浮物。還有食蚊魚。這兩種魚類其實在原生環境下都是依靠吃一些落到水面上的小蚊蟲或者水生昆蟲為生。還有一種叫做龍鬚燈的小型魚也可以拿來除油膜,但是這個魚比較流氓,不是所有的魚缸裡面都可以放這種魚的。瑪麗魚,米奇也可以除油膜,這些生物中多多少少都有一個是適合你的。
想要得到一個水質清澈的魚缸,需要做好兩點:一點就是打造一個強大的物理過濾,另一點就是合理運用過濾器或者生物來清除水面雜質。做好這兩點,水清魚靚不是夢。
這裡是養魚說,如果你也喜歡飼養觀賞魚,不妨動動手指點個關注,所有養魚所要知道的都在這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