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泊好漢忠義堂聚義,共有一百零八個人。其中男人一百零五個,女人三個。
大宋王朝對於女人的壓迫非常厲害,要求女人就是男人的附屬。可是總有些女人不安分,要騎在男人頭上。於是這些女人便成為了河東獅吼的代名詞。
梁山泊三個女人,分別是母大蟲顧大嫂、母夜叉孫二娘、一丈青扈三娘。
這三個綽號,明擺著將三個女人歸於野蠻粗俗的類別。
那麼,一百零八人的稱謂就很奇怪了。如果說各有各的綽號,是屬於江湖好漢之間相互的尊稱,為什麼還要安上天罡地煞的名頭呢?
這是因為宋徽宗的緣故。
宋徽宗是一個藝術類型的大家,可是鬼使神差,卻當上了皇帝。這個皇帝繼位以來,國家大事放在一邊,專門每天搗鼓書法、畫畫、加工異石、踢球賽馬之類的事,甚至於還私會妓女,毫無皇帝應有的尊嚴。
這個宋徽宗愛好道教,並親自將道教發揚光大。他還自稱教主道君皇帝。
《水滸傳》的作者施耐庵是元朝時代的人,他所處的時代,是佛教在中華最為低落的時代。
自從達摩一葦渡江以後,真正將佛教在中華落地生根的人,是梁朝皇帝梁武帝。
可是到了大宋王朝,佛教的發展陷入了低谷期。在宋徽宗的引領下,道教的勢頭蒸蒸日上。
施耐庵的身旁,都是道教的傳道士、衛道士。甚至於元朝的成吉思汗,也曾經為了長生,專門聘請長春真人丘處機來給他延壽。
這就不難理解,在宋、元時代,佛教勢微,而道教鼎盛。
而天罡地煞,正是道教的北鬥叢星之神。
相傳北鬥叢星中有三十六個天罡星,共有三十六位神將。這些天罡神將是主位,代表著每一個方位的主神。
地煞通常是指星相學家說的主兇殺之星,作為天罡的副手,常常配合三十六天罡聯合行動,降妖伏魔。
道教在各個分支中,常常出現混淆的概念。比如《封神演義》裡,姜子牙封神,是以天魁星高衍、天罡星黃真,到第三十六個天巧星程三益來編配的三十六神將。
可是在《北方真武祖師玄天上帝出身全傳》中,卻稱三十六天將都是真武大帝收服的神,全部隸屬真武麾下。
比如眾人皆知的財神爺趙公明、三國勇將關羽,一直到電母朱佩娘。
《封神演義》明明白白指出,佛教的始祖就是曾經為道人的接引道人、準提道人(這兩人是不是如來說不準),而《北方真武祖師玄天上帝出身全傳》的的確確就是道教的傳書。
這就讓人摸不準了,原來天罡地煞可以依照時代的不同,而選擇不同的人來擔任神將嗎?
再來看看《水滸傳》。從引子說起,是洪太尉上山訪尋龍虎山虛靖天師不著,不顧山上道人勸阻,強行打開觀內石碑,放跑鎮壓了數千年的妖魔。
這些妖魔,就是天罡地煞。
施耐庵所處的年代,是道教昌盛的年代。他為了刻畫一百零八人的梁山泊聚會,當然要用道教的神位來形容。難道他還用佛教的金剛來形容嗎?
何況佛教之中,也沒有正好一百零八人的神將地位。
佛教之中,形容佛祖講經,信眾分為:兩護法、四菩薩、八大金剛、十六尊者、二十四金頭揭諦、五百羅漢、三千比丘、無數頭陀夜叉僧尼等等。
而道教卻正好有天罡地煞一百零八人的神將位置。
《水滸傳》中雖然宋江聚義的是一百零八人,其實真實的歷史上,宋江造反只有三十六人,史書稱為宋江「橫行河蒴」一帶。
為了豐富《水滸傳》的豐滿度,施耐庵特別進行了藝術加工,虛構了七十二個地煞,和三十六人,共同組成一百零八人的大陣容。
這樣創作,小說便非常精彩,內容和情節更為生動。所以《水滸傳》也成為了中國四大奇書的第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