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最潔淨的首都在哪裡?納米比亞:大自然的「最」愛

2020-12-11 LADY格調女人

第一次踏上非洲這片聖地的我,對於即將開始的納米比亞的驚豔之旅充滿了激動、好奇、興奮,當然還摻雜著那麼一絲絲的忐忑。納米比亞,即熟悉又陌生。經常會在國內外知名地理、旅遊、攝影等刊物上看到關於納米比亞的美圖,感嘆大自然的神來之筆。

第一站:走進非洲最潔淨的首都

「天,天,天藍……」剛下飛機即被這片純淨的天空所打動,蔚藍的天空,真正是萬裡無雲!「歡迎大家來到納米比亞的首都溫荷克,非洲最美最潔淨的首都。」甜美的聲音來自導遊小艾。她告訴我們溫荷克(Windhoek)翻譯成中文就是「風之口」的意思。它是納米比亞首都,也是納米比亞唯一的「城市」,位於納米比亞海拔1728 米的中央高地上,人口約40萬,一半居民為白人。

在溫荷克,到處都是精緻的庭院別墅和歐式小樓,而城市中心高聳的是路德教會教堂尖頂上的十字架,所以很多初訪者都懷疑自己坐錯了航班來到了歐洲。

追根溯源,這得從納米比亞的歷史說起。納米比亞曾是荷蘭、葡萄牙、英國和德國的殖民地,隨後被南非佔領,經過長期不懈的獨立鬥爭,終於在1990 年獲得獨立。因為長期的殖民影響,從政府大樓到民宅,從教堂到餐館,溫荷克的每幢建築都或多或少受到了歐洲建築風格的影響。

位於市中心小山坡上的教堂是溫荷克的地標建築,從城市的不同角度都可以看到這座美麗的磚體建築。古樸的外形、鮮豔的色彩以及圍繞著的寬闊的綠地,讓這裡不僅成為遊客流連的地方,也成為當地人喜愛的結婚地。

而更讓我們驚訝的是這個城市的潔淨,道路上找不到一點垃圾,連公共廁所都被打掃得乾淨整潔。頓時,非洲最潔淨的首都讓我對這個非洲國家好感倍增。

第二站:穿越世界最古老的沙漠

清晨,在鳥鳴中醒來,呼吸著從未體驗過的新鮮空氣,人一下子就精神了。今天我們將前往世界上最古老的沙漠——納米比沙漠(納米比亞名字的由來)。

位於納米比亞西南的納米比沙漠(Namib Desert)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沙漠,但絕對不是最古板的沙漠。在這個佔了納米比亞國土面積四分之一的沙漠中,特有的紅色沙丘隨著太陽的軌跡和光線千變萬化,顏色也不斷的變換,配合著沙漠裡形態怪異的枯樹,上演著一出出無聲的舞臺劇。

穿越納米比沙漠和其他沙漠之旅截然不同,它是最豐富多彩的沙漠,會讓穿越中不斷出現聲聲驚嘆。這裡既有號稱「死亡谷」的Dead Vlei地區,也有世界上最高的沙丘,還時不時有動物來陪伴你一程,能夠盡享穿越沙漠的樂趣。

大自然的「最」愛:世界上最古老的沙漠

納米比沙漠(Namib是納馬語)是納米比亞西南部的沙漠,位於納米比—諾克陸夫國家公園內。沙漠面積5萬平方公裡,緊靠納米比亞長達1600公裡的大西洋海岸線。它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沙漠,乾旱和半乾旱的氣候已持續了至少8000萬年。沙漠每年的降雨量少於10毫米,大片地區幾乎寸草不生。在納米比沙漠中,紅色沙粒顏色鮮豔,隨著太陽光線的變化,沙的顏色也不斷的隨之變化。被譽為色彩最迷人的沙漠,成為攝影師的最愛。

第三站:攀登世界上最高的沙丘

我們問小艾,什麼是納米比沙漠中她最喜歡的東西?她的問答是:「沙丘,毫無疑問是沙丘。這裡的沙丘是這個星球上最美的。」

蘇索斯維利(Sossisvlei)地區的眾多沙丘是地球上最大最古老的沙丘。這些莊嚴高聳的沙丘、巨大的星形山脈是藝術家和攝影師夢寐以求的主題,而文學家面對它們卻往往顯得那麼虛弱卑微——用盡各種語言的詞彙都難以表達這些沙丘的雄奇。

我們決定攀登世界上最高的沙丘——高度達325米,當地人給他起了個好聽又好記的名字「Big Daddy」。在底下拋下暫時不用的裝備(沙漠中還是有不少動物的,但到了這裡,除了一些偶見的鳥類、蜥蜴以外,沒有更大型的生物了,當然也不會有那種被稱為「賊」的東西),帶上一小瓶水,然後用赤腳或者穿鞋的方式都可以——小艾推薦赤腳,能夠充分感受細膩的沙粒。沙漠的年齡可以通過沙粒的大小來粗略比較,在納米比沙漠這片世界最古老的沙漠中,沙粒已經不僅是絲般柔順,簡直就像水一樣,會從指縫間全部流光。

這一生之中,你有幾次機會可以坐在沙丘頂上,俯瞰綿延無盡的沙漠?

大自然的「最」愛:世界上最高的沙丘

蘇索斯維利地區最大的一個沙丘高達325米,是世界上最高的沙丘,當地嚮導都戲稱它為「大老爹(Big Daddy)」。出於安全考慮,在蘇索斯維利地區除了離得最近的Sossus Dune Lodge的住客,其他遊客只能在日出後進入該地區,日落前則必須離開,這對重視光線的攝影師是不小的困擾。尤其是——Sossus Dune Lodge居然只有幾間房間,試試你的運氣吧,Big Daddy的照片可已經多次登上美國國家地理雜誌了。

第四站:探尋「生命禁區」中的生命

「其實納米比沙漠並不是冷峻無情的」,小艾說道:「除了部分區域外,照樣生活著眾多的野生動物。鴕鳥、跳羚、斑馬等大型動物都曾經近在咫尺,有樹木灌木的地方幾乎都有鳥類環繞,而蹲下來細細尋找的話,就一定能發現蜥蜴的蹤跡。如果找到沙漠中的綠洲,那麼眾多的動物會讓你懷疑是趕上了一次盛大的party!」

除了動物以外,納米比沙漠中還生長著一種神奇的植物——千歲蘭(Welwitschia)。在沙漠中最乾旱的一些地方,連一般低等植物都很少見到,卻奇蹟般地生長著許多類似蘭花的植物。它們十分耐旱,生命力極強,以「長生不老」著稱,一般可活1000年以上,所以中文把它意譯成「千歲蘭」,它是世界上壽命最長的草本植物。

在納米比沙漠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地方也許算得上是「死亡谷(Dead Vlei)」了,這裡號稱是生命的禁區,在湛藍天空和紅色沙丘的映襯下,一株株枯死了數百年的樹木仿佛傳遞著死亡的訊息。一隻叫不出名字的大鳥突然划過了這片純藍的天空,它和我同樣闖入了這個生命的禁區。不同的是,面對名為「死亡」的谷地我誠惶誠恐,而它卻君臨天下般地停留在了枯枝之上。

大自然的「最」愛:地球上最乾旱的峽谷

位於蘇索斯維利附近的死亡谷(Dead Vlei)堪稱世界最乾旱的山谷。由於完全沒有水源和降雨,這片四面被沙丘環繞的谷地裡幾乎看不到任何生物。幾千年前枯死的樹木由於沒有水分不會腐爛,至今仍然挺立在谷地中,成為了這裡獨特的景象。

這種特殊地貌的形成是由於沙漠裡無雨、無水,空氣中僅有的一丁點溼氣也被周邊的沙丘很快吸收,失去了生物生存的條件。

第五站:聆聽海沙交響曲

大河有源頭,高山有山頂,但沙漠旅行中究竟哪裡是終點往往是因人而異的。來納米比亞旅行的遊客往往都把大西洋作為旅行的終點。這也是納米比沙漠的迷人之處,海與沙漠相連在一起,構成了獨特的沙海交響曲。

我們此行的終點是海濱小鎮斯瓦科蒙德北邊的克羅斯角。在連綿沙丘的終結處,是一片蔚藍的海面,還不到1平方公裡的海灘上,10萬頭海豹低吼著朝我們直起身來頻頻點頭。沙漠、大海、沙丘、海豹——多麼夢幻的組合方式。

沙漠之行的這最後一程,步行是行不通的,而過於鬆軟的沙丘讓最好的四驅車也只能選擇無趣的公路。因此,來到這裡一定要嘗試著最刺激的沙漠行進方式——沙丘摩託(quadbike)。只有這個吼聲如雷馬力強勁的傢伙才能把你帶入這海邊沙漠的最深處,奔向海沙交界的地方。

大自然的「最」愛:倒沙入海

在第37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納米比亞「倒沙入海」的奇觀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中。從大西洋吹向納米比地區的空氣經過寒冷的本吉拉寒流後變得乾燥並冷卻下沉,形成乾旱氣候,納米比沙漠就是本吉拉寒流的傑作。數億年前,本吉拉寒流衝擊大西洋海岸,由於溫度低,海水不僅不蒸發,還吸取了空氣中的溼氣,經過上億年的作用,同時乾燥的熱風將岸上山中的巖石風化為細沙和粉塵,納米比成為一片沙海,也因此形成了這個海與沙漠共存的奇景。

LADY社會與旅行專欄

相關焦點

  • 《非洲納米比亞沙漠風景》白花蛇-協助拍攝
    大地構造上納米比亞位於著名的卡拉哈裡克拉通的西北部,其境內出露最老地層為下元古界,基巖出露面積約為4600,第三紀一現代沉積(卡拉哈裡層)覆蓋面積約為54%。非洲納米比亞沙漠風景【第1幅圖】此作品由武漢攝影愛好者汪先生在著名的舟山地區拍攝
  • 【認識非洲】非洲國別投資環境概況之納米比亞|中國投資
    地理位置位原稱西南非洲。納米比亞地處非洲西南部,西瀕大西洋,北和東北與安哥拉、尚比亞接壤,東毗波札那、辛巴威,南和東南界南非,海岸線長約1600公裡,大部分海拔1000米以上。首都溫荷克(Windhoek),人口34.4萬。國家基本情況國土面積:82.4萬平方公裡。·人口總數: 253萬·官方語言:官方語言為英語,通用阿非利卡語、德語和廣雅語、納馬語及赫雷羅語。
  • 非洲成啤酒企業的「淘金熱土」,納米比亞將新建啤酒廠
    非洲啤酒市場潛力巨大,成了全球啤酒企業的「淘金熱土」,無論是國際啤酒巨頭還是非洲本土的啤酒品牌,都在加快擴張的步伐。日前,南非的啤酒品牌就將在納米比亞建造一個啤酒廠。雨果網從非洲媒體「allafrica」5月31日的報導中了解到,南非米勒釀酒公司(SABMiller),最
  • 「非洲之最」知多少?
    最大的峽谷:納米比亞的魚河大峽谷長度約為160公裡,寬度可達27公裡(某些地區深度達到550米),它是僅次於美國大峽谷的世界第二大峽谷。人口最多的包括中非的魯巴人和蒙戈人;北非的柏柏爾人;非洲南部的肖納人和祖魯人;以及西非的約魯巴人和伊博人。最古老的部落:桑人(布須曼人)是非洲最古老的部落,是第一個智人的直系後裔。他們已經在南部非洲國家如波札那、納米比亞、南非和安哥拉生活了2萬多年。
  • 南非曾經是非洲發達國家,那麼納米比亞為什麼還要獨立出去呢?
    1990年3月21日,納米比亞獨立,這也是非洲最後一個獲得民族獨立的國家。非洲我們大家都知道在近代被西方殖民者瓜分了,大部分地區成為了侵略者的地盤。然而非洲慘遭入侵是挺早的,但是非洲的獨立也是挺晚的。可是非洲大部分地區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才陸陸續續脫離歐洲宗主國的統治。可能有人認為納米比亞也是從某個宗主國手中獨立的,但其實並非這樣,佔領著納米比亞的並非西方列強,而是南非。當然了,南非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這肯定和英國人脫不了關係。
  • 納米比亞紅泥部落攝影團
    在非洲的西南角有一個充滿魅力的囯家,這就是被稱為「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納米比亞。
  • 納米比亞最後的部落女王,也是最窮的女王
    納米比亞是非洲一個小國,至今仍然實行的是半總統制度,在納米比亞境內存在大大小小許多部落,這些部落實行的是君主制度,米庫拉就是昂科哇呀瓦部落的女王。米庫拉女王與非洲很多國家的首都相比,納米比亞的首都溫荷克要乾淨、現代、漂亮很多。很多第一次踏上納米比亞的旅行者都會驚訝於這個城市的美好。
  • 時尚設計師最愛度假地 靈魂與靈感共舞
    Vika Gazinskaya 俄羅斯知名服裝設計師最愛的目的地:蒙特尼哥羅 (Montenegro)「今年我去了蒙特尼哥羅5次,」Vika 說「那裡的情調像極了很多俄羅斯人愛去的法國聖特羅佩鎮,但是更加幽靜」。
  • 該國首都14萬人,不及中國一縣,卻是非洲最富有國,專門建唐人街
    談及非洲,可能我們的第一印象就是貧窮落後,環境惡劣,但現在非洲很多地方的旅遊業也發展起來了,很多小夥伴選擇去非洲旅遊一番,像埃及、突尼西亞共和國、阿爾及利亞、安哥拉、納米比亞、南非共和國、模里西斯等都是非洲比較富裕的國家,尤其是模里西斯,景色優美,經濟發展較好,曾經有網友評論:"如果有天堂
  • 非洲只有貧窮與飢餓?來看這兩個美到驚豔的非洲國家
    納米比亞一半海水一半沙漠,納米比亞擁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沙丘和最原始的部落—紅泥人。這個酷似火星一樣的國家,從人文景觀、自然景色和生活在這裡的珍奇異獸成了很多深度旅行愛好者心中私藏的目的地。納米比亞-海豹島十萬多萬隻海豹的集聚地,密密麻麻,很少有地方可以這麼近距離觀看到數量如此龐大的海豹,和東非看動物大遷徙一些,讓人難以不感嘆大自然的神奇。
  • 納米比亞-紅沙漠與大西洋沙海連天
    納米比亞該區海拔高度為1000-2000米,氣候乾旱少雨,屬亞熱帶、半沙漠性氣候。納米比亞地廣人稀,礦產資源豐富,礦業、漁業、畜牧業為三大傳統支柱產業,年均300天為晴天,是撒哈拉以南最乾旱的國家之一。
  • 納米比亞政府登廣告:拍賣大象
    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究竟要怎麼平衡人類與野生動物之間的關係,不論在哪裡都是一個待解的難題。面對會偷吃農民食物、棲地與人類生存空間逐漸重疊的大象,納米比亞政府正在想辦法。從7,500到2萬4,000隻根據納米比亞政府在2019年的數據,在國際支持下,納米比亞境內的大象數量已經從1995年的7,500隻上升到2萬4,000隻,而就像許多非洲國家一樣,對納米比亞政府來說,到底要如何平衡珍貴的野生動物與人類之間的生活空間,正逐漸成為一大難題。
  • 納米比亞8000萬年的勇氣之地,上帝譜寫著冰與火的傳說
    -前往首都溫得溫荷克這一次旅行解鎖了我的第16國,同時我也踏上了非洲這片土地,收拾好一起,帶著期待的心情,我飛了長達17小時,12000公裡抵達了首都,溫荷克出發的第一天,在飛行中度過,不能偷懶,北京出發飛機橫跨歐洲向南飛行,非洲像是一副油畫寫在了我的記憶裡,城市,沙漠,山川,
  • 非洲陸路穿越點滴錄(三):到達納米比亞,被野獸圍繞,半夜狼嚎
    今日營地緊挨南非納米比亞兩國的分界河——奧蘭治河,河邊飄揚的骷髏旗警示著水裡的兇險,野地裡的自然界,你懂的!河這邊的南非是綠的,河對岸的納米比亞是黃的,沙漠和戈壁在向我們招手了。民以食為天,美女大媽們先動起手來了。
  • 納米比亞為什麼要從南非獨立出去?
    到60至80年代,大多數非洲國家脫離了歐洲宗主國的統治,成立了50個獨立國家。1990年3月21日,非洲迎來了第51個,也是20世紀非洲最後一個獲得民族獨立的國家—納米比亞。▲荷蘭在非洲南部的殖民地,1795年達到最大範圍相比於好望角地區,非洲的西南部,也就是今天的納米比亞一帶,因受沿岸寒流的影響,氣候乾旱,加上海拔高,沙漠廣布,人煙稀少,因此並沒有成為歐洲人關注的區域。佔據了非洲最南端之後,來自荷蘭和歐洲其他新教國家的人陸續移民這裡,建立起農場。這部分混居的白人移民的後裔,就是南非白人的前身—布爾人。
  • 非洲南部除了南非,還有哪些國家?
    南非位於非洲大陸的最南端,面積121.9萬平方公裡,東海岸瀕臨印度洋,西海岸瀕臨大西洋。南非可能是我們最熟悉的非洲國家之一,原因大約有幾點:一、好望角;二、曼德拉;三、非洲曾經最發達的國家。非洲大陸一般分為幾個地區,比如北非、東非、西非、中非、南非。
  • 國足U23VS納米比亞值得深思的細節:非洲兄弟連護腿板都要共用!
    在剛剛結束的一場熱身賽中,中國男足U23隊4比2戰勝了納米比亞U23。國足U23打進了四粒進球,隊長高準翼梅開二度,姚均晟點射建功,被寄予厚望的張玉寧終於在國家隊的比賽中收穫了進球。其中,納米比亞U23在下半場換人時的一個細節引發球迷熱議。
  • 非洲小國政客頭疼不已,直指對手在炒作
    據德國小報《圖片報》報導,近日,在納米比亞奧沙納區(是其一個區,相當於我國省一級行政區,面積約5290平方千米,人口僅16萬餘,下分9個分區)選區舉行的一場地方議員選舉中,一位來自執政黨"納米比亞人組黨"的名叫"阿道夫·希特勒·烏諾納"的男子,以85%的選票成功當選為翁蓬賈(Ompundja)選區議員。
  • 非洲旅行最危險的10個城市,南非一個國家就佔了5個!
    尤其是去非洲和拉丁美洲旅行,尤其如此。下面是根據全球最大消費物價數據中心(Numbeo)最新發布的犯罪指數(該指數統計了一個城市的盜竊、搶劫、謀殺、故意破壞等綜合數據),得出的非洲最危險的10大城市,去這些地方旅行一定要格外當心,有些城市能不去就不去:Top 1 南非德班,犯罪指數為79.21Top 2 南非約翰內斯波,犯罪指數為78.86Top 3 南非普利托利亞,犯罪指數為78.52
  • 納米比亞原是南非的一部分,為何卻在1990年從南非獨立出去?
    納米比亞和南非作者|雄鷹責編|Thomas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一股民族獨立的浪潮席捲了非洲。到60至80年代,大多數非洲國家脫離了歐洲宗主國的統治,成立了50個獨立國家。1990年3月21日,非洲迎來了第51個,也是20世紀非洲最後一個獲得民族獨立的國家—納米比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