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比亞為什麼要從南非獨立出去?

2020-12-16 澎湃新聞

原創 環球情報員 環球情報員 來自專輯非洲洞察

納米比亞和南非

作者|雄鷹

責編|Thomas

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一股民族獨立的浪潮席捲了非洲。到60至80年代,大多數非洲國家脫離了歐洲宗主國的統治,成立了50個獨立國家。1990年3月21日,非洲迎來了第51個,也是20世紀非洲最後一個獲得民族獨立的國家—納米比亞。

▲非洲各國的獨立時間(粉紫色為1960年獨立的國家,薩伊為現今剛果民主共和國)

然而,納米比亞的獨立歷程和此前完成民族獨立國家大不一樣,之前的非洲國家是脫離歐洲宗主國完成的民族獨立,而納米比亞則是脫離另一個非洲國家—南非獨立的。南非以前則是英國的殖民地,直到1961年,南非才完全脫離英國獨立。

納米比亞、南非以及英國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納米比亞為什麼又要脫離南非獨立呢?

▲曾經的南非聯邦地圖,包含南非本土和納米比亞

一、殖民者帶來的分離

西方殖民者沒有到達之前,包括納米比亞和南非在內的廣大非洲南部地區的居民以遷徙的班圖人等黑人為主,他們彼此之間雖然有衝突,但總體上相安無事。

從15世紀新航路開闢後,歐洲殖民者相繼湧入非洲南部,尤其是位於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地區,在蘇伊士運河通航之前,是扼守大西洋到印度洋航線的交通要道。這裡成為了眾多歐洲殖民者覬覦的目標。1652年,「海上馬車夫」荷蘭佔領好望角,成為第一個在非洲南部建立實質殖民地的國家。

▲荷蘭在非洲南部的殖民地,1795年達到最大範圍

相比於好望角地區,非洲的西南部,也就是今天的納米比亞一帶,因受沿岸寒流的影響,氣候乾旱,加上海拔高,沙漠廣布,人煙稀少,因此並沒有成為歐洲人關注的區域。佔據了非洲最南端之後,來自荷蘭和歐洲其他新教國家的人陸續移民這裡,建立起農場。這部分混居的白人移民的後裔,就是南非白人的前身—布爾人。

▲西南非洲(納米比亞)的沙漠,是非洲南部最乾旱的國家

隨著荷蘭殖民勢力的衰落,英國通過英荷戰爭取代荷蘭在海上的霸權,並成為了好望角地區的新主人,在原荷蘭人的殖民地成立「開普殖民地」。英國人的到來,對當地的土著和布爾人都徵重稅,這引起了布爾人的不滿。但在絕對實力面前,布爾人並不是英國的對手。

面對英國的壓迫,布爾人選擇往北遷移,建立「德蘭士瓦」和「奧蘭治」兩個布爾人的共和國。後來,德蘭士瓦共和國發現了黃金更加刺激了英國殖民者的野心,為了消滅布爾人的國家,獨霸黃金資源,英國發動了布爾戰爭。

▲布爾人向北逃離並建立兩個國家

1899年,在英國發動的第二次布爾戰爭中,以英國的慘勝而告終。英國奪取了在非洲南部的統治權。1910年,英國將開普殖民地和吞併的兩個布爾人國家合併,成立英屬南非聯邦。南非獲得外交自主權等一定程度上的自治。英屬南非自治聯邦就是今天南非的前身。

▲鯨灣港和附近小島嶼(企鵝群島)在1878年被英國佔領,1884年與開普殖民地合併

除了英國之外,法國和葡萄牙等老牌殖民帝國,以及後起的比利時、德國、義大利等國也掀起了瓜分非洲的狂潮。捷足先登的英國和法國佔有了蘇伊士運河(英)、開普敦(英)、剛果河流域(法)以及幾內亞灣(法)等非洲條件較為優越的地帶。

因此德國作為後起國家,只能搶佔西南非洲等自然條件相對惡劣的地區。1884年,德國佔領了非洲西南部的沿海地區,成為德屬西南非洲。1890年,德國從沿海向內陸進軍,佔領了部分沙漠地區,合併成為德屬西南非洲(鯨灣港被英國佔領),這就是納米比亞的前身。

▲納米比亞的德式教堂和殖民者的紀念碑

二、德國戰敗,納米比亞易主南非

到一戰之前,德國取得了7.7%的非洲領土,這一比例遠遠低於法國(35%)和英國(29%),僅僅和義大利和比利時旗鼓相當。

德國不僅佔有的殖民地少,而且包括德屬西南非洲的大部分地區地處沙漠地區,自然環境較差且開發成本高。這與德國強大的經濟、軍事實力嚴重不匹配。不滿足於既有體系的德國要求重新劃分殖民地,取得陽光下的地盤。

▲納米比亞面積82萬平方千米,但直到現在僅僅只有244萬人,而南非人口卻高達5800萬

為此,德國加強了軍備建設,意圖同英法等老牌殖民帝國競爭以重建世界新秩序。德國的擴軍行動引起了英法等傳統殖民帝國的強烈不安。隨著德國和英法之間的矛盾日趨白熱化,一場世界大戰在所難免。

▲德國(黑色)在非洲佔有的殖民地相比英法少很多,而且自然條件較差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一戰中,當時屬於英國自治領地的南非聯邦加入到了英法為首的協約國一方作戰。戰爭中德國陷入了兩線作戰的境地,無暇顧及自己的殖民地。南非正是借這個時機於1915年出兵佔領了西南非洲。

▲西南非洲運動,南非佔領德屬西南非洲

1918年11月,德國宣布投降,一戰結束。1919年,作為戰敗國的德國同戰勝國籤訂了《凡爾賽條約》,根據條約的規定,德國必須放棄所有殖民地。自此,德國建立起來的海外殖民地在一戰後全部喪失。

戰後,成立了國際聯盟作為處理國際關係爭端的機構。隨著戰後一系列民族國家的出現,民族自決原則成為了當時國際社會的重要思潮之一。

▲1939年非洲殖民地地圖,德國已經被完全排除在外

但協約國卻沒有考慮到德國殖民地人民的訴求。德屬東非的盧安達、蒲隆地被劃給比利時,成為了比利時的殖民地;洛伏馬河以南地區被劃給葡萄牙;坦噶尼喀則交由英國託管。

德屬西南非洲的處理方式則相對特殊。因為西南非洲的地理位置距離南非較近,再加上當地的自然環境惡劣,人口稀少(僅20餘萬,而南非高達1500多萬),國際聯盟委託給南非聯邦。(包括原英國佔領的鯨灣港和企鵝群島)。

此後,南非聯邦出兵佔領了西南非洲全境,把這裡變成了自己的領土。自此,納米比亞完成了從德國向南非聯邦的易主。

三、種族隔離制度激化矛盾

國際聯盟將德屬西南非洲劃給南非聯邦「委任統治」,南非出兵佔領了西南非洲的行為與民族自決原則背道而馳,這引起了當地居民的強烈不滿。

當時屬於英國自治領地的南非聯邦的政權掌握在以布爾人為首的白人移民後裔(約佔當時南非人口20%)手裡,人口佔大多數的黑人則處於備受歧視的地位。佔領西南非洲之後,南非聯邦不僅僅派白人總督管轄這裡,還搶奪土著居民的土地。

這一管理方式激怒了納米比亞的居民,尤其是人口佔西南非洲絕大多數的黑人。不堪種族壓迫的西南非洲的黑人部落曾經爆發過多次反抗運動,但都因為實力懸殊,遭到了南非白人政權的鎮壓。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去殖民化成為了世界的主流。50年代之後,曾屬於英國殖民地的非洲許多民族獲得了解放的機會並紛紛獲得獨立。然而自英國賦予了南非自治權之後,南非政權掌握在白人貴族手裡,無論是南非還是西南非洲的黑人都備受壓迫,這無疑是殖民主義的延續,同「非殖民化」相悖。

▲南非街上的標誌,「僅限白人使用」

戰後成立的聯合國取代了國聯,成為了當時處理國際關係的重要機構。戰後,聯合國要求把西南非洲交由聯合國「託管」並逐步完成獨立,但這一決議遭到了南非的拒絕。

1949年,南非通過了《西南非洲事務修正法》,宣布西南非洲(納米比亞)為南非的一個省,南非正式吞併納米比亞。與此同時,執政之後的南非國民黨(1948年上臺執政)陸續頒布了《班圖斯坦制度》等一系列法案,正式在南非實施種族隔離政策。根據南非種族隔離制度,南非白人控制了87%的國土,黑人只佔有13%的土著保留地。

▲與南非相比,納米比亞的氣候條件非常惡劣

南非的白人掌握了大量的土地,而且掌握著最好的國內公共服務資源。種族隔離制度法案的實施,意味著白人剝削黑人被合法化。不僅在南非本土,西南非洲(納米比亞)同樣推行種族隔離政策。

四、內外聯動,納米比亞終贏獨立

面對南非白人政府的倒行逆施,西南非洲(納米比亞)人民拿起了武器,反抗南非當局的統治以尋求獨立。

從1958年開始,納米比亞黑人先後成立西南非洲民族聯盟、西南非洲人民組織和西南非洲民族統一民主組織等多個群體,通過非暴力的集會遊行等方式反抗南非白人政府。

1961年,由於南非國內不認同國家元首是英國女王(認為是英帝國主義的餘孽),因此宣布成立南非共和國,並脫離大英國協,獲得完全的獨立。但是,獨立後的南非不僅沒有給西南非洲獨立的權利,反而變本加厲地迫害西南非洲的民族解放運動。

南非的獨立鼓舞了西南非洲人民黨鬥爭,他們也要爭取屬於自己的獨立權。其中,努喬馬領導的西南非洲人民組織是最堅定的反抗力量。但是,他們的請願等無一例外遭到南非白人政府的拒絕。

▲美國學生「抵制南非運動」

獨立後的南非政權依然掌握在白人手裡。掌權的南非白人政府在南非本土和西南非洲繼續推行種族隔離政策。隨著世界民權運動的發展,這一政策嚴重侵犯了人權,與種族平等的浪潮背道而馳。南非非法吞併西南非洲的行徑,更是遭到了包括聯合國在內的全世界大多數國家的反對。在南非種族隔離不被廢除的情況下,國際社會紛紛支持西南非洲的獨立運動。

1966年,努喬馬帶領的人民組織遊擊隊偷襲了南非軍隊。與此同時,聯合國大會宣布取消南非對西南非洲的「委任統治」。1968年,聯合國大會正式宣布將西南非洲改為原名納米比亞,支持納米比亞反抗的運動。

在聯合國大會的支持下,在納米比亞人民組織的帶領下,納米比亞人進行了新一輪的反抗運動,共同抵抗南非的白人政府。面對納米比亞的獨立運動,南非白人政府選擇了用暴力的方式鎮壓納米比亞的「分離行為」。

▲西南非洲人民組織的標誌

在絕對實力面前,處於弱勢的納米比亞人民解放組織選擇了用遊擊戰的方式對抗南非政府。雖然南非軍隊的裝備遠遠強於納米比亞,卻始終無法消滅納米比亞人民組織。

南非越來越變本加厲的行徑遭到了全世界的譴責,1978年,聯合國通過會議,要求南非終止對納米比亞的統治。為了聲援南非的黑人運動以及納米比亞的獨立鬥爭,美國於20世紀70年代末發起了撤資運動,到了80年代,西歐和日本也紛紛響應,將資本撤出南非。

▲1980年南非軍隊在兩地邊界巡邏

大規模撤資運動的展開使得南非經濟遭受了打擊。經濟危機使得社會危機更加嚴重。南非遭到了全世界的孤立,在內憂外患的情況下,南非白人政府最終選擇了妥協,逐漸放棄了對納米比亞的控制。

1989年11月,納米比亞在聯合國的監督下進行制憲會議的選舉,最終西南非洲人民組織贏得選舉,邁開了納米比亞獨立的第一步。1990年2月,納米比亞制定了第一部憲法。3月21日,納米比亞正式宣布獨立。自此,經過了100多年的鬥爭,納米比亞(除鯨灣港外)實現了獨立。

納米比亞獨立之後,南非也順應潮流,結束了實行近半個世紀的種族隔離。隨著第一位黑人總統—曼德拉的上臺,一個嶄新的南非出現在了世界的面前。1994年,南非將此前佔領的鯨灣港還給納米比亞,納米比亞和南非之間的邊境問題也得到了徹底解決。

▲鯨灣港在1994年歸屬納米比亞

雖然南非和納米比亞最終分家,但是兩者問題的解決對於非洲的安全、和平與發展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長期作者|雄鷹

虎撲足球原創作者

責任編輯|Thomas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畢業生|環球情報員主編

—(全文完)—

籤約帳號「環球情報員」原創內容

未經授權,禁止隨意轉載

原標題:《納米比亞為什麼要從南非獨立出去?》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南非曾經是非洲發達國家,那麼納米比亞為什麼還要獨立出去呢?
    1990年3月21日,納米比亞獨立,這也是非洲最後一個獲得民族獨立的國家。非洲我們大家都知道在近代被西方殖民者瓜分了,大部分地區成為了侵略者的地盤。然而非洲慘遭入侵是挺早的,但是非洲的獨立也是挺晚的。很多地區兩次世界大戰後,就紛紛走上了獨立的道路。可是非洲大部分地區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才陸陸續續脫離歐洲宗主國的統治。可能有人認為納米比亞也是從某個宗主國手中獨立的,但其實並非這樣,佔領著納米比亞的並非西方列強,而是南非。當然了,南非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這肯定和英國人脫不了關係。
  • 納米比亞原是南非的一部分,為何卻在1990年從南非獨立出去?
    ▲非洲各國的獨立時間(粉紫色為1960年獨立的國家,薩伊為現今剛果民主共和國)然而,納米比亞的獨立歷程和此前完成民族獨立國家大不一樣,之前的非洲國家是脫離歐洲宗主國完成的民族獨立,而納米比亞則是脫離另一個非洲國家—南非獨立的。南非以前則是英國的殖民地,直到1961年,南非才完全脫離英國獨立。納米比亞、南非以及英國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
  • 南非鼎盛時期,版圖有多大?
    南非全稱南非共和國,是一個位於非洲大陸最南端的國家,國土東、南、西三面瀕臨印度洋和大西洋,東面與澳大利亞相望,西面與巴西、阿根廷相望,南部的好望角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道,如今雖然有了蘇伊士運河,但一些無法通過蘇伊士運河的特大貨輪,依然要取道於此。而好望角再往南,還有一塊白色的大陸南極洲。
  • 非洲最後一個獨立的國家,並不是被歐洲佔領,而是被鄰國殖民的
    一直到二戰結束後,這些地方才開始獨立。歐洲的殖民體系慢慢瓦解。1990年,納米比亞獨立,這標誌著非洲的殖民體系徹底瓦解。很多人都覺得納米比亞是被歐洲佔領的,其實並不是這樣的。納米比亞的獨立是從南非獨立的,並不是從歐洲殖民者手裡獨立的。這樣就是說納米比亞之前是被南非佔領的,而不是歐洲國家。這件事,可以說超出我們的想像。
  • 納米比亞最後的部落女王,也是最窮的女王
    納米比亞共和國(英語The Republic of Namibia),原稱西南非洲,北同安哥拉、尚比亞為鄰,東、南毗波札那和南非,西瀕大西洋。納米比亞是非洲一個小國,至今仍然實行的是半總統制度,在納米比亞境內存在大大小小許多部落,這些部落實行的是君主制度,米庫拉就是昂科哇呀瓦部落的女王。
  • 非洲南部除了南非,還有哪些國家?
    值得一提的是,中非和南非不但是各自地區的統稱,也是具體國家的國名。為了區別地區與國家,以免混淆,一般將東非(地區名)稱為東部非洲,南非(地區名)稱為南部非洲。也就是說,南非(國家名)只是南非(地區名)的一部分,南部非洲不等於南非,而南非屬於南部非洲。(你暈了沒有?)換言之,非洲有兩個南非,一個是指國家,一個是指地區。南部非洲一般是指剛果(金)、坦尚尼亞(不含二國)以南的地區。
  • 【令人震驚】從德克薩斯到納米比亞,世界上這些地方仍使用德語!!
    然而今天,從德克薩斯到納米比亞的社區裡,它仍以方言形式保存著。走在德克薩斯州的一個小鎮上,你不會想到會聽到當地人用德語聊天。但德國在整個19世紀和20世紀的複雜歷史導致了全球的移民,歐洲以外的許多地區都在使用這種語言。今天盤點一下仍然使用德語的最重要和最令人驚訝的地方。也許最不可能出現現代德語方言的地方是德克薩斯州。
  • 非洲成啤酒企業的「淘金熱土」,納米比亞將新建啤酒廠
    日前,南非的啤酒品牌就將在納米比亞建造一個啤酒廠。雨果網從非洲媒體「allafrica」5月31日的報導中了解到,南非米勒釀酒公司(SABMiller),最
  • 【認識非洲】非洲國別投資環境概況之納米比亞|中國投資
    藍色代表納米比亞的天空、大西洋、海洋資源,也象徵雨與水的重要性。綠色象徵國家的翠綠草木與農業資源,白色象徵和平與團結。紅色代表納米比亞人民,他們的英雄氣概與堅毅決心為每個人創造平等的未來。黃色是溫暖的陽光,也是大地與納米比沙漠的顏色,獨立戰爭時期,遊擊隊多在沙漠中活動,舉目所見盡為烈日與黃沙,國旗中以一輪黃色太陽象徵其堅韌不拔之精神及獲得獨立的喜悅,又有生命與能量之意。
  • 非洲陸路穿越點滴錄(三):到達納米比亞,被野獸圍繞,半夜狼嚎
    今日營地緊挨南非納米比亞兩國的分界河——奧蘭治河,河邊飄揚的骷髏旗警示著水裡的兇險,野地裡的自然界,你懂的!河這邊的南非是綠的,河對岸的納米比亞是黃的,沙漠和戈壁在向我們招手了。民以食為天,美女大媽們先動起手來了。
  • 都知道我們u23贏了,但是你了解納米比亞足球嗎
    北京時間6月4日19:35,中國U23國足坐鎮重慶萬州,與來訪的納米比亞U23國家隊進行了一場友誼賽,中國隊一度以4-0領先,不過最後時刻晚節不保連丟2球,最終還是以4-2戰勝對手。比賽進行到下半場時,出現了令人心酸的一幕:在換人時,換下場的納米比亞球員將護腿板摘下,交給替補出場的球員使用,讓不少國足球迷感慨:「看看人家的條件,再看看國足,我們還有什麼理由踢不好呢?」那大家知道納米比亞足球的狀況嗎?納米比亞共和國位於非洲西南部,北靠安哥拉和尚比亞,東連波札那,南接南非。
  • 納米比亞-紅沙漠與大西洋沙海連天
    這次去西非納米比亞和南非開普敦。這次是深圳企業家攝影協會組的航拍團,人多行李多,弄到最後一個登機,還要經約翰尼斯堡轉機,第二天上午,才抵達納米比亞首都溫荷克。溫荷克是一座小巧但充滿活力的城市,大約有20萬人口。這座城市因其具有多元文化特色的建築風格和保存完好的歷史建築而著名。這些建築的歷史可以上溯到德國殖民時代,當地的美食、菜式、文化和服飾也保持著當時的風味。
  • 《非洲納米比亞沙漠風景》白花蛇-協助拍攝
    南部的奧蘭治河和北部的庫內內河,分別為同南非和安哥拉的界河。大地構造上納米比亞位於著名的卡拉哈裡克拉通的西北部,其境內出露最老地層為下元古界,基巖出露面積約為4600,第三紀一現代沉積(卡拉哈裡層)覆蓋面積約為54%。
  • 納米比亞紅泥部落攝影團
    具體安排如下: 日程   行  程          拍    攝    內    容 住  宿D1 香港-約翰尼斯堡國際航班:SA287    2350/0700+1 香港/約堡    飛行時間:約13小時香港機場集合,搭乘國際航班飛往南非三大首都之一—約翰尼斯堡飛機上
  • 納米比亞:大自然的「最」愛
    第一次踏上非洲這片聖地的我,對於即將開始的納米比亞的驚豔之旅充滿了激動、好奇、興奮,當然還摻雜著那麼一絲絲的忐忑。納米比亞,即熟悉又陌生。經常會在國內外知名地理、旅遊、攝影等刊物上看到關於納米比亞的美圖,感嘆大自然的神來之筆。
  • 地圖小知識之「南非」有哪些國家
    大家好,今天繼續用圖文的方式和大家分享地圖趣事,今天說一下南非包括哪些國家,當然,這裡的南非指的是非洲南部地區,而這個南非地區裡面也確實有一個國家叫南非。 非洲地圖趣事之南非國家 話不多說,直入主題。
  • 曼德拉讓南非實現獨立,為何卻也讓南非,從富國變成了窮國
    26歲那年,曼德拉參加了主張非暴力鬥爭的南非非洲人國民大會。此後十多年中,曼德拉一直在領導南非黑人積極抵制白人的種族主義。 1962年,曼德拉被南非政府以「煽動罪」和「非法越境罪」逮捕入獄。從此便開始了長達27年的牢獄生涯。 1989年,德克勒克出任南非總統。
  • 與希特勒同名同姓的人當選納米比亞議員,開玩笑說無意統治世界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一名以「阿道夫·希特勒」命名的政客在納米比亞選舉中高票贏得了一個地區議會席位,他開玩笑說自己沒有統治世界的計劃。
  • 南非、安哥拉、莫三比克…開國政黨的旗幟是如何變成國旗的?
    南非再比如說南非國旗。1994年種族隔離制度結束之前,南非國旗是一面很有歐洲特色的國旗。1925年首個阿非利卡人(南非白人,前身是布爾人)政府上臺後便動議更換國旗,這一舉措激起了英國的強烈反對,他們認為這群布爾人想通過這個機會把大英帝國的標誌從國旗中取消掉,納塔爾省甚至揚言要從聯邦中分裂出去。
  • 南非:華為在南非參建非洲首個5G獨立組網商用網絡
    本文轉自【經濟日報】;日前,南非移動數據網絡運營商rain發布非洲首個5G獨立組網商用網絡。得益於華為提供的端到端解決方案,這一5G網絡已迅速覆蓋南非立法首都開普敦市主城區。該獨立組網的5G網絡採用華為全融合核心網方案,為支持5G大帶寬、低時延等豐富的應用場景提供良好基礎,保障了終端用戶使用AR、4K視頻時對於大帶寬服務的需求。rain首席營銷官卡婭·德蘭加表示:「華為是可靠的戰略合作夥伴。我們將繼續與華為攜手,在年內完成約翰尼斯堡5G網絡升級,持續打造南非體驗最好、最領先的5G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