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速遞】胸「縱」有「術」:我院主辦第二期中國縱隔外科空中...

2020-12-17 澎湃新聞

【新聞速遞】胸「縱」有「術」:我院主辦第二期中國縱隔外科空中論壇暨「縱隔與重症肌無力」專場

2020-08-13 16: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上海市胸科醫院 上海市胸科醫院

為進一步提升國內縱隔疾病診治的規範化水平,5月,我院主辦了「中國縱隔外科疑難病例空中論壇」,獲得行業內良好反響。8月8日,我院胸外科縱隔亞專科再次攜手全國多個胸外科中心,舉辦了第二期縱隔外科空中論壇。胸外科主任方文濤教授出席會議並致辭,縱隔亞專科主任茅騰教授作大會總結。本次會議全程通過網絡平臺進行直播,共有2000多人次的專家、同行在線參會並學習交流。

會議邀請了來自全國10餘家著名醫學中心胸外科、神經內科的同道,與我院胸外科縱隔亞專科、放療科的專家共聚雲端,聚焦「縱隔與重症肌無力」專題展開熱烈探討。專家們圍繞重症肌無力的藥物管理、肌無力手術的入路、手術時機的選擇等內容進行了廣泛研討,分享了縱隔疾病從術前診斷到術後管理各個方面的先進診療經驗,並交流了前沿學術研究進展。

此次空中論壇以內外科思維「碰撞」為特色。我院胸外科縱隔亞專科主任助理谷志濤教授、西安空軍軍醫大學唐都醫院胸外科周勇安教授就「劍突下入路胸腺切除加前縱隔脂肪清掃」及「重症肌無力患者手術時機的選擇」進行了專題分享,引發了廣大胸外科專家的熱烈討論。內科方面,華山醫院神經內科奚劍英教授、唐都醫院神經內科常婷教授介紹了「胸腺手術重症肌無力患者的用藥管理」和「重症肌無力術後風險預測模型及圍手術期管理」的相關內容。會議還特別設置了網上答疑討論環節,與會專家暢所欲言,互取所長,在熱烈的交流中提升了重症肌無力的診療經驗,更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為今後深入研究或合作奠定基礎。

胸外科主任方文濤手術時場景

胸外科縱隔亞專科主任茅騰手術時場景

我院是中國抗癌協會和中國臨床腫瘤協會(CSCO)的縱隔專委會主委單位,建有胸外科縱隔亞專科,形成了聯合病理科、放療科、腫瘤科(內科)等MDT多學科診療團隊。醫院擁有全世界最大宗的縱隔疾病臨床病例,臨床資源豐富,目前年診治縱隔佔位病變逾千例,其中胸腺腫瘤逾800例,年病例數位居全球之首。2004年以我院胸腺腫瘤資料為基礎,胸外科縱隔亞專科創立了新的世界衛生組織(WHO)胸腺上皮腫瘤分類,參與了首個UICC胸腺腫瘤國際TNM分期的制訂工作。對於胸部疾病中最隱秘的「角落」,我院縱隔疾病診療範圍不僅包括縱隔腫瘤(胸腺上皮腫瘤、神經源性腫瘤、生殖源性腫瘤、淋巴源性腫瘤等),還包括了所有與縱隔相關或者會影響縱隔的疾病(包括重症肌無力,縱隔良性疾病,源自身體其他部分的轉移性病變,全身系統性疾病的局部表現,以及從臨近的器官擴散的疾病)等,始終保持國內領先的技術水平和世界規模最大的縱隔疾病診治中心地位。

原標題:《【新聞速遞】胸「縱」有「術」:我院主辦第二期中國縱隔外科空中論壇暨「縱隔與重症肌無力」專場》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市一院胸外科自主完成兩例單孔胸腔鏡下縱隔腫瘤切除術
    近日,市第一人民醫院胸外科成功完成兩例單孔胸腔鏡下縱隔腫瘤切除術,尚屬我市首次自主完成,標誌著我院胸腔鏡外科技術邁上新臺階。其中一名患者為36歲女性,因「胸悶、氣短、咳嗽」行胸部CT檢查發現右前上縱隔腫瘤,直徑約6cm。
  • 【新聞速遞】做好科研支撐,為建設研究型醫院注入新動力——我院...
    【新聞速遞】做好科研支撐,為建設研究型醫院注入新動力——我院舉行三家科研機構聯合掛牌儀式 2020-12-14 11: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聞速遞】創新技術,為肺癌精準診治帶來更多可能——我院主辦第...
    【新聞速遞】創新技術,為肺癌精準診治帶來更多可能——我院主辦第十二屆介入呼吸病學診治新技術大會暨第… 2020-11-03 17: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院甲乳外科任東偉主任團隊完成一例合併解剖異常(右側喉不返神經...
    我院甲乳外科任東偉主任團隊完成一例合併解剖異常(右側喉不返神經)的巨大胸骨後甲狀腺腫切除術【醫院大… 2020-12-10 18: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聞速遞】呼吸內鏡又添新「利器」,可診可治可輔助,讓肺結節無...
    【新聞速遞】呼吸內鏡又添新「利器」,可診可治可輔助,讓肺結節無處可逃 2020-06-10 03: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醫療】巨大腫瘤「貫穿」胸、腹腔,多科專家聯手除重疾
    【醫療】巨大腫瘤「貫穿」胸、腹腔,多科專家聯手除重疾 2020-11-05 17: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喜訊:我院心胸血管外科成為國家級「加速康復外科(ERAS)示範病房」
    近日,株洲市中心醫院心胸血管外科順利通過前期的湖南省加速康復外科(ERAS)示範中心項目專家的現場考察和中國研究性醫院學會網絡評審,正式授牌成為國家級「加速康復外科(ERAS)示範病房」。這標誌著我院心胸血管外科在加速康復外科領域的成績得到充分的肯定,同時也激勵著心胸血管外科醫護同仁們繼續貫徹加速康復外科(ERAS)理念,做出更優異的成績。加速康復外科(ERAS)是通過多模式、多學科的方式,在圍手術期採用一系列經循證醫學證實有效的臨床措施,以減輕患者治療過程中的生理和心理的創傷應激反應為目的,從而讓患者安全平穩的渡過圍手術期並促進其早期恢復正常機能。
  • 機器人微創 Ivor Lewis 食管癌根治術的應用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引用本文: 張亞傑, 韓宇, 項捷, 李鶴成. 機器人微創 Ivor Lewis 食管癌根治術的應用.
  • 我院結直腸胃腹部腫瘤外一科副主任李澤晉級「最強紛·加速康復外科病例演講點評交流賽」北中國區決賽
    由《中華普通外科雜誌》主辦的「最強紛·加速康復外科病例演講點評交流賽」已歷經了近四個月的海選賽。
  • 嶽陽醫院心胸外科團隊介紹
    心胸外科簡介嶽陽醫院心胸外科為中國醫師協會中西醫結合分會心胸外科專委會及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學會胸外科專委會主任委員單位,全面開展胸、心、血管外科系統疾病的醫、教、研工作。
  • 我院骨外科召開第二屆骨科沙龍暨椎體成形術專題討論會
    8月6日,我院骨外科第二屆骨科沙龍暨椎體成形術專題討論會在門診五樓小會議室召開。會議由紀委書記尤利亨主持,參加會議的有骨外科、胸外科、康復科、介入科等相關專業科室人員。於會專家對椎體成形術的手術指徵、禁忌症、手術技巧、併發症的處理及骨質疏鬆的藥物治療等方面進行熱烈的討論。
  • 揚州國際胃腸外科高峰論壇舉行
    在喜迎蘇北醫院建院120周年之際,由揚州大學----揚州市普通外科研究所、揚州市抗癌協會、揚州市醫學會普外科專業委員會、揚州大學附屬蘇北人民醫院普外科、胃腸外科共同主辦的第十屆揚州國際胃腸外科高峰論壇暨蘇北人民醫院建院120周年系列學術活動於2020年9月12至9月13日在美麗的古城揚州隆重舉行。
  • 【六院新聞】我院神經外科成功開展腦起搏器植入手術 為帕金森病...
    【六院新聞】我院神經外科成功開展腦起搏器植入手術 為帕金森病患者「重啟人生」 2021-01-13 16: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食管癌微創外科手術的現狀與思考|食管癌|併發症|微創食管切除術|...
    食管癌微創外科技術的進步,與外科腔鏡系統和手術器械的發展有密切關係。目前完成MIE高度依賴超聲刀和腔鏡切割縫合器。雖然有學者採用全胃行胃食管頸部吻合,但管狀胃在MIE的臨床應用處於主導地位。經裂孔術式避免了再行經胸手術操作,減少了胸部相關併發症,尤其是肺部併發症,採用腹腔鏡完成的微創經裂孔食管癌切除,創傷更小[11],但由於經裂孔手術切除的不徹底性,無法徹底進行縱隔淋巴結清掃,僅限於部分胃食管交界和食管下段腫瘤,該術式在國內推廣有限。除了經典的經食管裂孔手術外,近年已有多家中心開展了縱隔鏡輔助經頸、食管裂孔食管癌根治術,可進行縱隔淋巴結清掃。
  • 圖示縱隔解剖
    圖一,胸部CT上看,黃色部分為縱隔的區域縱隔內容物包括心臟、大血管、胸腺、淋巴組織和神經,以及氣管和食管。縱隔通常分為前縱隔、中縱隔和後縱隔(如圖二)。圖二、黃色實線為縱隔的界線,虛線是人為劃分的縱隔區域更為詳細的縱隔內結構見下圖三。縱隔腫瘤可能源自這些結構中的任何一個臟器或組織。也可以來源於胚胎時期殘留的細胞。
  • 普胸外科手術質量控制與評估體系
    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誌, 2019, 26(1): 8-15. doi: 10.7507/1007-4848.201809053摘要普胸外科手術質量控制涉及醫療機構的資質和設備技術條件、術前診斷評估、外科手術、術後管理、術後病理學診斷及隨訪等諸多環節。
  • 市醫學會泌尿外科專業委員會換屆選舉丨我院泌尿外科主任傅發軍...
    10月25日,第二屆長沙市醫學會泌尿外科專業委員會換屆選舉暨長沙市前列腺癌專家論壇在我院舉行。長沙市醫學會會長黃贛湘、副會長丁建輝,湖南省醫學會泌尿外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齊琳,我院副院長鄧平與長沙地區泌尿外科專業帶頭人及專業人員100餘人齊聚一堂、共襄盛宴。
  • 胸外科主任郭蒲君團隊完成全省首例全腔鏡食管癌根治術【技術新...
    胸外科主任郭蒲君團隊完成全省首例全腔鏡食管癌根治術【技術新突破】 2020-03-12 17: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日友好醫院大外科主任劉德若:中國胸外微創技術比肩世界
    (健康時報記者 張彥婷)「中國醫生目前的胸腔鏡操作已經不輸任何國家。」北京醫學會胸外科學分會主任委員、中日友好醫院大外科主任劉德若教授在第十二屆2020北京胸外科學術年會上介紹,胸腔鏡已經可以觸達人類胸肺的任何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