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九,乃「天公生」,也叫做玉皇大帝誕辰,在閩南人的傳統觀念裡,天庭掌管人間,玉帝又是神仙的首領,這一天拜「天公」,答謝天庭造福人間,祈求來年風調雨順,平平安安。在咱厝,初九天公生,是除了除夕外,最為熱鬧的一個節日。
祭拜天公的供品,包括豬肉、雞鴨、魚蝦、柑橘、龜粿等等。天公生的祭拜儀式,是從初八深夜開始,一直持續到初九凌晨。祭拜儀式過後,全家人吃一頓豐富的年餐,以示團圓、吉祥。
那"拜天公"到底是怎麼拜的呢?
作為閩南人,這些細節你一定要懂!
一切準備工作,都得在初八晚上就得都準備好
祭拜的時間約從初八晚11:00至初九凌晨1:00之間開始
一直到初九清晨七點前都可以
拜天公時,可分兩類:一是家中正廳有吊天公爐者,二是家中無天公爐者。若是家中有帛天公爐的話,可把供桌設於大公爐下向門外的方向,表示向天恭迎天不尊駕降臨;若是家中無天公爐者,則可將神桌設於前門口或中庭向天的方向。
一張八仙桌
三牲 (雞、鴨、魚、卵、豬肉或豬肚、豬肝)
五果 (柑、橘、蘋果、香蕉、甘蔗等水果,★ 「楊桃」、「李子」、「西紅柿」、「番石榴」、「榴槤」、「釋迦」等不可拜,因西紅柿、番石榴(原名番石榴多子,且冠有番字不雅;釋迦像釋枷牟尼的頭,豈敢隨意冒犯;榴槤氣味怪異,「楊桃」是外來水果(洋桃)不宜用來祭祀;而道教不以「李子」當祭品,是因太上老君,姓李名耳,為避其名諱而不採用。一般而言,圓形的水果較受歡迎,取其圓滿之意。)
六齋 (金針、木耳、香菇、菜心、菀豆、綠豆等)
甜料 (生仁、米棗、糕仔等)
紅龜粿 (像龜形,外染紅色,打龜甲印,以象徵人之長壽)
搭飯、燒酒、鮮花、水果、柿餅、桂圓乾、紅棗等也是必備之品
以及一種叫做「天公金」的紙錢
獻給天公的金紙主要是天公金,包括頂極金、太極金、天金、盆金、高錢(長錢)等,其中高錢可撕開拉成長條狀,掛於頂桌旁的甘蔗上,或是掛於全羊、全豬的牲禮上,為兼具裝飾性效果的獻敬。
現在經濟發展越來越好,祭拜的東西十二份為最大禮,加上天公生正逢春節為喜慶之時,因此六齋變為十二齋。
祭拜時最傳統的大禮是:打開大門,穿戴整齊,並依長幼順序上香,行三跪九叩禮,現代一般信眾則往往只有上香祝禱而已。當祭拜完成後,先燒金紙,再將天公座一起燒化,之後再撤去供桌,保佑一家平安。
在閩南正月初九是屬於比較重大的一個宗教節日
熱鬧程度不亞於除夕
這一天除了感恩外
也祈求天公在新的一年賜福給全家人
拜天公的東西準備好了嗎